如何定義光纖跳線的端面三項值標準?

2020-12-11 千家智客

導讀

光纖跳線的端面要求研磨成球面,然而經實際生產工藝製造出來的產品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在技術標準中對端面形狀進行了規範,包括曲率半徑ROC、頂點偏移和光纖高度。

光纖的兩個端面必須精密對接起來,以使發射光纖輸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纖中去。光纖線路的成功連接取決於光纖物理連接的質量,兩個光纖端面需要達到充分的物理接觸,如同融為一體的介質。物理接觸對保證光纖連接點的低插入損耗和高回波損耗至關重要,光纖端面形狀的演化,經歷了PC、UPC和APC三種類型,如圖1所示。PC 是Physical Contact,物理接觸。UPC (Ultra Physical Contact),超物理端面。APC (Angled Physical Contact) 稱為斜面物理接觸,光纖端面通常研磨成8°斜面。

圖1 光纖連接器端面的研磨類型


所有端面都研磨成球面,其中UPC連接器的端面曲率半徑小於PC連接器,而APC連接器的端面通常研磨成8° 斜面。PC、UPC和APC三類連接器能夠保證的回波損耗分別為40dB、55dB和65dB。

光纖跳線的端面要求研磨成球面,然而經實際生產工藝製造出來的產品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在技術標準中對端面形狀進行了規範,包括曲率半徑ROC、頂點偏移和光纖高度,如圖2所示。

曲率(Radius of Curvature):端面研磨圓弧狀的曲率半徑。表1中總結了IEC組織給出的相關技術標準,其中ROC應取適當大小的值(對PC型連接器為10~25mm,對APC型連接器為5~15mm),ROC太大則不能在壓力下產生足夠的形變以保證光纖之間的物理接觸,ROC太小則在重複插拔之後易壓碎光纖。

頂點偏移(Apex Offset)指的是曲面頂點與光纖軸線之間的偏移量,圖3展示了頂點偏移對光纖之間物理接觸的影響。如果頂點偏移太大,端面的形變足以讓光纖之間發生物理接觸,因此技術標準中要求光纖跳線的頂點偏移≤50μm。

光纖高度(Fiber Height)值得是光纖端面相對於插芯端面的高度,光纖端面可能是凸出於插芯端面之上的,也可能是凹陷於插芯端面之下的。稍小的光纖凹陷不會影響光纖之間的物理接觸,因為插芯會在壓力下產生一定的形變;稍小的光纖凸出量也不會影響光纖之間的物理接觸,因為光纖本身有一定的彈性。因此技術標準中規定光纖高度的範圍是-250~+250nm。

圖2 光纖條線端面形狀(三項值示意圖)

表1. IEC組織制定的關於插芯端面形狀的技術標準

圖3 插芯端面的頂點偏移對光纖之間物理接觸的影響


在表1的技術標準中,我們注意到APC類光纖連接器的曲率半徑要小於PC類連接器。APC類連接器通過一定角度的研磨盤製備,圖4(a)描述了陶瓷插芯在研磨盤中中的傾斜排列情況。然而,當插芯被插入適配器的陶瓷套筒中時,它的排列方向是豎直的,如圖4(b)所示,曲面頂點將會偏離纖芯。圖5描述了兩個APC類連接器之間的連接適配情況,由於兩個端面的頂點不能對準,要求插芯端面產生更大的形變,才能保證光纖端面之間的物理接觸。因此對APC類光纖連接器的端面曲率半徑,要求取值更小。

圖4 陶瓷插芯的排列方向,(a)在研磨盤中的情況,(b)在適配器的陶瓷套筒中的情況

圖5 兩個APC光纖連接器之間的匹配情況


如圖5所示,在APC類光纖連接器上,無論連接器的具體型號是什麼,總有一個指示斜面方向的定向插銷,定向插銷的指示精度將會影響APC連接器的頂點偏移量。另外,端面研磨角度的誤差也會影響頂點偏移量。圖6描述了各種因素所產生的頂點偏移情況,其中R為端面曲率半徑,O點為端面的曲率中心。連接器端面的普通頂點偏移情況,如圖6(b)所示,它通常是在研磨工藝中產生的。如圖6(c)所示,如果端面研磨角度存在誤差Δ,當插芯被插入幹涉測量儀的8° 夾具中時,將會測得偏心量d1=R·Δ。注意幹涉測量儀的測量條件與光纖連接器的實際應用情況是一致的。圖6(d)中,連接器的插銷存在方位角誤差δ,它可能是由機械部件或者裝配工藝引入的。當這種存在方位角誤差的連接器插入適配器中時,陶瓷插芯發生偏轉,端面曲率中心由O點偏轉至O'點,同時端面的頂點由A點偏轉至A'點,如圖6(e)所示。從圖6(d)中可知線段長度OE= R·sin8°,繼而從圖6(e)中得到因插銷方位角誤差引起的頂點偏移量為d2=R·sin8°·sinδ。

此處舉一個例子,假定連接器端面曲率半徑為R=10mm,研磨角度誤差為Δ=0.1°,插銷方位角誤差為δ=1°,由此得到各種因素引起的頂點偏移量分別為d1=17.5μm和d2=24.3μm。注意IEC標準中規定頂點偏移的上限是50μm。

圖6 各種因素對光纖連接器端面上頂點偏移的影響情況


由於技術和成本原因,光纖活動連接器排除在端面鍍增透膜的可能,因此光纖端面之間的物理接觸是低損耗和高回損得以實現的核心概念。球形端面有助於實現物理接觸,關於光纖端面形狀的技術標準,旨在讓光纖連接器在各種嚴酷的環境下保證物理接觸條件。球形端面通過一個「軟」墊子,在一定的壓力下研磨而成,墊子的硬度和壓力大小都會影響端面的幾何形狀,此外研磨片的粗糙度也需要納入考慮。最佳研磨參數可通過對多因子的正交實驗設計獲得。

對於APC類連接器,需要考慮更多因素,研磨角度的誤差和定位插銷的方位角誤差都會顯著影響連接器的頂點偏移。因此研磨盤需精密加工,以保證斜角的精度。除陶瓷插芯之外的其他零部件,其機械精度亦需得到保證。此外,連接器上的插銷,與適配器中對應的卡槽,需要相對緊密的配合。

關於億源通(HYC)
億源通(英文簡稱HYC)創立於2000年,是全球行業內領先的無源光器件OEM/ODM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光通信無源基礎器件研發、製造、銷售與服務。公司主營產品為:光纖連接器(數據中心高密度光連接器),WDM波分復用器,PLC光分路器,MEMS光開關等四大核心光無源基礎器件,廣泛應用於光纖到戶、4G/5G移動通信、網際網路數據中心、電信等。

相關焦點

  • 中山fc頭光纖跳線_睿海光電
    中山fc頭光纖跳線,睿海光電,公司注重產品和服務質量,通過戰略性定位,為合作夥伴和最終客戶提供有差異化,高性價比的產品與服務。中山fc頭光纖跳線, 5dB)、插拔重複性及連接器間的互換性(變化量500次)等。用於大容量高速傳輸系統時,還要求反射小。它是在一段光纖的兩頭都安裝上連接頭,用作光配線。
  • 光纖跳線接口類型詳解
    PC:微球面研磨拋光APC:呈8度角並做微球面研磨拋光光纖跳線接口圖解:光纖跳線接頭是用戶在選購光纖跳線時必要考慮的一個問題,理解各種光纖跳線接頭的含義能幫助用戶更快的找到他們想要的產品。(1)FC型光纖跳線:外部加強方式是採用金屬套,緊固方式為螺絲扣。一般在ODF側採用(配線架上用的最多)(2)SC型光纖跳線:連接GBIC光模塊的連接器,它的外殼呈矩形,緊固方式是採用插拔銷閂式,不須旋轉。
  • 光纖跳線來襲,網線即將被淘汰嗎?
    首先光纖布線成本高,光纖的價格相對於網線將近翻了一倍,而光纖網卡要比千兆網卡貴很多,將近10倍;其次光纖布線可行性差,光纖的信號傳輸載體是玻璃芯很難走直角;最後一點是因為光纖維護很不方便,光纖容易損壞,光纖焊接需要專業機器,網線則更加簡單。目前,怎樣才能利用光纖優勢,完成高質量的網絡布線呢?
  • 乾貨|光纖接頭常用類型詳解 通用型光纖功率計:KE8000
    光纖截面光纖接頭的截面應該分為PC、UPC、APC,這其中PC和UPC為光纖微球型端面是與陶瓷體的端面是平行的,而APC的光纖微球型端面與陶瓷體的端面是成8斜角的。PC, SPC和UPC工業標準規定的回波損耗分別為-35dB, -40dB和-50dB (回波損耗是指有多少比例的光又被連接器的端面反射,回波損耗越小越好,當然你也可以說回波損耗的值越大越好,不考慮前面那個負號)。
  • 什麼是光纖跳線|閩飛光纖告訴你 山東文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文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_閩飛光纖告訴大家光纖跳線,又稱光纖連接器是指光纜兩端都裝上連接器插頭,用來實現光路活動連接。閩飛光纖在多模光纖中,芯的直徑是50μm或62.5μm,大致與人的頭髮的粗細相當。而單模光纖芯的直徑為9μm。
  • 如何使用翠鳥光功率計和翠鳥光源進行光纖檢測?
    那麼如何使用翠鳥光功率計和翠鳥光源進行光纖檢測?以下以單模光纖為例,具體步驟如下:1、將翠鳥KI2600光功率計的波長設置為1310nm(或者),打開翠鳥光源KI2800並保持10分鐘,以使發射光信號穩定;也可以使用KI2400 無預熱穩定光源,這樣可以免除預熱程序,直接使用。
  • 各種光纖接口類型認識
    )PC 微球面研磨拋光APC 呈8度角並做微球面研磨拋光MT-RJ 方型,一頭雙纖收發一體( 華為8850上有用)光纖模塊:一般都支持熱插拔,GBIC 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 使用的光纖接口多為SC或ST型SFP 小型封裝GBIC
  • 光纖的多模與單模的區分及在布線過程中常見問題解析
    這些各不相同的接口在不同的環境裡都有用到,沒有統一標準,它們的差別主要體現在連接的方法及外形,是象螺絲一樣擰緊還是直接卡上?是方的還是圓的?是大口的還是小口的(大口比較佔用地方,小口則可以有更大的埠密度)?是兩個頭分開的還是合成一體的?用戶不必太關心具體的接口,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已經存在老的光纖系統的情況下擴展,則必須要相互匹配才行。
  • 光纖收發器的選擇與維護!
    光纖收發器在弱電工程使用非常普遍,如何選擇光纖收發器?光纖收發器出現故障了,如何維護?這些問題對於新手來說都是難題,今天就分享一下光纖收發器方面的知識。一、什麼是光纖收發器?光纖收發器又叫光電轉換器,是一種將短距離的雙絞線電信號和長距離的光信號進行互換的乙太網傳輸媒體轉換單元。
  • 常見的光纖連接器類型
    標準方型接頭,外殼呈矩形,採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溫,不容易氧化優點。   傳輸設備側光接口一般用SC接頭。其採用的插針與耦合套筒的結構尺寸與FC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針的端面多採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   緊固方式是採用插拔銷閂式,不需旋轉。   此類連接器價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損耗波動小,抗壓強度較高,安裝密度高,在路由器交換機上使用得最多。
  • 光纖收發器結構和故障問題判斷方法
    光纖收發器支持每臺光纖收發器的熱插拔操作,使用非常靈活。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光纖收發器結構介紹和故障解決。光纖收發器包括百兆/千兆,單纖/雙纖、單模/多模等多種規格。光纖收發器支持每臺光纖收發器的熱插拔操作,使用非常靈活。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光纖收發器結構介紹和故障解決。光纖收發器採用成熟可靠的內置開關電源設計,能夠支持長時間穩定工作;同時提供過壓、過流保護,確保每一臺光纖收發器都有安全穩定的電源收入。
  • 收藏《光纖導光原理和光纖材料》PPT
    光纖是光導纖維的簡寫,是一種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中的全反射原理而達成的光傳導工具。光纖實際是指由透明材料做成的纖芯和在它周圍採用比纖芯的折射率稍低的材料做成的包層,並將射入纖芯的光纖的光信號,經包層界面反射,使光信號在纖芯中傳播前進的媒體。光纖主要有兩個特性:損耗和色散。
  • 光纖收發器指示燈故障含義圖解大全
    光纖收發器指示燈故障圖解一      光纖收發器指示燈故障判定方法   1、首先看光纖收發器或光模塊的指示燈和雙絞線埠指示燈是否已亮   如收發器的光口(FX)指示燈不亮,請確定光纖鏈路是否交叉連結?光纖跳線一頭是平行方式接收;另一頭是交叉方式連接。
  • 光纖中繼器的防雷方法有哪些,如何進行維護
    打開APP 光纖中繼器的防雷方法有哪些,如何進行維護 飛暢科技 發表於 2020-12-19 09:55:50 光纖中繼器是一款中繼器,支持乙太網 10Mbps、100Mbps、155Mbps、622Mbps、1000Mbps(1.25G)的任何傳輸速率,產品廣泛應用在光信號放大和光接口轉換的通信場景中。
  • 光纖熔接機的多功能夾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樣做
    光纖熔接機主要用於光通信中光纜的施工和維護,所以又叫光纜熔接機。一般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壓電弧將兩光纖斷面熔化的同時用高精度運動機構平緩推進讓兩根光纖融合成一根,以實現光纖模場的耦合。普通光纖熔接機一般是指單芯光纖熔接機,除此之外,還有專門用來熔接帶狀光纖的帶狀光纖熔接機,熔接皮線光纜和跳線的皮線熔接機,和熔接保偏光纖的保偏光纖熔接機等。按照對準方式不同,光纖熔接機還可分為兩大類:包層對準式和纖芯對準式。
  • OM1、OM2、OM3和OM4光纖之間有什麼區別?
    「OM」stand for optical multi-mode,即光模式,是多模光纖表示光纖等級的標準。不同等級傳輸時的帶寬和最大距離不同,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它們之間的區別。1、傳統的OM1和OM2多模光纖從標準上和設計上均以LED(Light Emitting Diode 發光二極體)方式為基礎光源,而OM3和OM4則在OM2的基礎上進行優化,使其同時適用於光源為LD(Laser Diode雷射二極體)的傳輸;2、與OM1、OM2相比,OM3具有更高的傳輸速率及帶寬,所以稱為優化型多模光纖或萬兆多模光纖;3、OM4在OM3的基礎上進行再優化
  • 光纖收發器TX、RX分別表示什麼?區分單纖雙纖收發器的方法
    當我們遠距離傳輸時,通常會使用光纖來傳輸。因為光纖的傳輸距離很遠,一般來說單模光纖的傳輸距離在10千米以上,而多模光纖的傳輸距離最高也能達到2千米。而在光纖網絡中,我們常常會使用到光纖收發器。那麼光纖收發器怎麼連?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光纖收發器的基本常識介紹
    光纖收發器是網絡數據傳輸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種設備,那麼,什麼是光纖收發器呢,光纖收發器都有什麼組成的呢,光纖收發器是怎麼分類的呢,光纖收發器有哪些特點呢,光纖收發器在數據傳播過程中起到什麼作用呢?接下來我們就跟隨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 光在光纖中的傳輸路徑是怎樣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通信百科,ID:Txbaik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首先我們說說是不是所有的入射光都可以在光纖中傳輸。我們知道,當光波從高折射率介質入射到低折射率介質時,在邊界處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當入射角超過臨界角時會發生全反射。
  • 【集聚清遠】2018中國國際光纖連接器峰會之演講嘉賓介紹
    本屆峰會,中國移動北京徐榮博士為我們分享《5G時代的光連接》,美國康普全球技術總監吳健先生與我們分享《數據中心標準及布線趨勢分析》,羅森伯格技術市場總監孫慧永先生分享《5G時代光纖拉遠與數據中心連接系統發展趨勢》,Molex全球產品經理分享《高密度和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美國USconec全球產品經理Phong Pham分享《多芯連接器製作與探究》,光纖連接器測試專家維度科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