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動課堂探索者譚亮 帶領學生感受數學魅力

2020-12-22 騰訊網

引言

譚亮的數學教學嚴謹不失幽默,靈動不失本真。他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用一雙發現數學的眼睛,帶領學生一起「玩轉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他是學生的良師益友,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亮哥」,深受家長信任、領導支持。多年來,他擔任數學教練,輔導400名學生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許多學生進步很大,其中4名學生在中考數學學科中取得滿分。

名師簡介:

譚亮,重慶一中初中數學老師、班主任,發表《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20餘篇論文,《淺析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在「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論文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中學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在「重慶一中學術年會」中獲得一等獎。2019年被評為校級優秀數學教師。

思維律動課堂

和學生一起「玩轉數學」

譚亮的數學課堂,自主、開放、靈動、有趣。他用一雙數學的眼睛發掘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建立樂學善思的思維律動課堂,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深度學習,在掌握學習方法的同時還感覺數學很好玩;通過思維可視化教學,靈活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很多同學認為數學就是非對即錯,譚老師以比較1和0.9的無限循環哪個大為例,分別從小學的代數角度、初中的方程式角度、高中和大學的無窮盡角度,三個方面驗證兩者相等與不等,從而啟發學生的數學發散思維,玩轉「數學」。同學們學習函數時感到很吃力,認為除了做題之外沒有其它用處。

為了讓學生理解函數在生活中的運用,譚老師創設神秘的魔術情境:一瓶裝滿水的礦泉水瓶裡放一節粉筆,通過對瓶身施加壓力,粉筆會上下浮動。在學生驚呼老師的「魔力」時,「我們把粉筆的浮力設為X,那Y是什麼?」由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同時引入壓力與浮力的函數公式,通過可視化的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進行思維碰撞,拓展數學思維。

譚老師上課時的語言和表達是跨越學科界限的,同學們甚至可以把他的課堂當戲劇、當故事來看來聽。「並不是每一堂數學課都可以變魔術,玩起來的。」為了讓學生持續不斷地專注課堂,譚老師學小語種、戲劇,收集生活中的「金句」,當學生走神的時候,他會突然唱一句京劇,寫下一行日語,或者飆一句時下火爆的「段子」,同學們頓時提起了興趣,把注意力回歸於課堂。長此以往,當譚老師唱上一句京劇時,同學們都會接下一句。還有的同學還由此喜歡上了小語種,開始專業學習。

譚亮與學生課間互動

專注課本基礎

養成良好歸納整理習慣

「很多孩子學數學時容易陷入了誤區,舍本逐利,花很多精力去尋找難題、怪題,而忽略最根本的教材、考綱上的基礎題型。」譚老師認為學習數學要重視課本基礎知識,養成良好的歸納整理習慣。課前預習,完成課後習題,勾注重難點。上課做到專注,通過眼、耳、手、口、腦這五感進行知識點的五次輸入——眼睛視覺、耳朵聽覺的輸入,腦海裡思想準備充分後的脫口而出,最後再從手下寫出來,通過五感的五次循環,建立自己的數學知識模塊,完善大腦裡的數學網絡,絕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就將知識點牢牢掌握。

譚老師並不鼓勵課後刷題,認為其鍛鍊的只是做題的速度與熟練度,他建議學生在課後花精力去總結反思,溫故知新,養成歸納整理的學習習慣。他教給學生「五本學習法」:手帳本:記錄學習中的小思路,小方法;草稿本:數學草稿要球規範書寫,養成良好答題習慣;改錯本:題目寫正面,答案記在背面,方便隨時檢查掌握程度;積累本:歸納重點、難點題型,理清思維路徑,建立數學框架;創新本:從出題人角度,改變和創造題,培養數學發散思維,感受數學變化的魅力。學生在整理歸納的過程獲得新知,自己的思維認知結構能夠在高層次遷移發展,逐步完善優化自己的數學認知系統。

譚亮為班裡12、13歲學生過生

對話

◎新家長報:您培養出多名中考數學滿分學生,您認為他們有什麼共同特點?

◎譚亮:數學成績優秀的學生一定是非常專注並對數學充滿興趣,他在上課時能高效有質量地掌握知識,課下靜得下心去鑽研數學,喜歡和老師探討改編題型。他們以課本為基礎,預習、複習、反思、總結,一步一個腳印,進行探究、猜想、驗證、概括等一系列的數學學習,從而建立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打磨自己的數學思維路徑,完善數學思維結構。這樣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容易考出很高的分數。

end

本文選自《新家長報》595-596期

聲明:根據著作權法相關規定,轉載或引用新家長報原創稿件請標明完整來源:新家長報。本公眾號轉載之文圖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新家長報聯繫。

相關焦點

  • 戴倩——傳播數學文化,展現數學魅力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戴老師認為「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長流水」,教師知識觀必須變革,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充電,與時俱進。為此戴老師在數學方面苦心鑽研,熟讀近幾年各地的教材考綱,積極響應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演技新課改要求,學習「導學式生成課堂」模式,並與育英優啟的同時們一起成立課題,深入研究探討。
  • 課堂細節成就學生必備品格
    實驗操作——獲得知識重要,探究的精神品格更重要小學階段的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啟蒙課程之一,而學生科學素養的建構需要在具體的實踐中積澱,不可簡單地理解為探究科學知識的過程。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自主實踐活動中感受科學的魅力,形成積極的科學態度。一節小學四年級的科學課上,授課內容是「探究摩擦力」的秘密。
  • 上城:六年級專項督導走進數學課堂
    本次督導走進了六年級數學課堂,以關注教師的常態教學和學生的課堂學習為目的,了解複課後真實的學習狀態,通過實地調研,促進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過渡和銜接。 校長室王豔校長、陳豔副校長、教導處李曉芬副主任及導師團成員湯昀老師認真聆聽了六年級三位老師的數學常態課。
  • 德陽市青衣江路小學校:促進學生「四基」發展,數學課堂注重實效
    德陽市青衣江路小學校:促進學生「四基」發展,數學課堂注重實效 2020年06月13日 11:40:10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德陽6月13日訊(劉琬霖 王曉莉 文/圖)為提高數學學科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發展,德陽市青衣江路小學校在6月9日至12日開展了數學匯報課活動。
  • 「延小培訓」體驗音樂之美 感受名師魅力——記西安「名師之路...
    體驗音樂之美 感受名師魅力三月的古城,溫暖、熱情。踏著春天的腳步,帶著激動的心情,延安實驗小學音樂組一行五人來到西安,開啟了為期兩天的培訓旅程。本次活動,在西安高新區第一小學舉行,共有三大板塊、七節示範課,多角度、多元化地詮釋了校園音樂教育和高效課堂的創新方法與途徑。
  • 淺談舞蹈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長知識了
    將舞蹈動作科學、合理地融入到學生的音樂教學內容中,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主動參與相關音樂實踐活動來培養自己對音樂旋律的理解以及視聽辨別、記憶、反應、創新、審美等多方面的能力。舞蹈律動就是通過音樂與身體結合的節奏喚起人的音樂本能,並且通過學習者內心聽覺,表現音樂的藝術性質,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應能力,進而獲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 打磨「涵養課堂」,成全「智慧生命」——洪山實驗小學數學組「深度...
    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為「培養數學思維,感悟數學思想」,由馮新月與嶽夢然兩位老師分別執教二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搭配(一)》。同課異構,但卻異彩紛呈。01兩位老師都以故事創設情境,激活思維;以說理助思考,感受有序。馮老師以遊戲「智解密碼鎖」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 錄製舞蹈微課 律動中感受音樂
    為讓一、二年級的線上音樂課更有趣味,該校音樂老師陽苑發揮舞蹈專長,將舞蹈動作與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相結合,錄製微課,讓學生通過律動感受音樂的美。 「國旗國旗真美麗,金星金星照大地……」微課視頻中,陽苑一邊唱著歌,一邊配合著曲調舞動手臂,給學生做演示,讓學生通過律動感受音樂。隨後,便通過詳細分解拇指琴彈奏的步驟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加容易掌握歌曲演奏。
  • 北京力邁國際學校:走進科學技術館,感受科技的魅力
    為了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充分將課堂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北京力邁國際學校在每個學期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課。2020 年 11 月 19 日,北京市力邁中美國際學校全校師生分為文史、藝術、音樂戲劇和理科四個小組,分別前往故宮博物院、798 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和中國科學技術館。
  • 數學之美,魅力魔方!
    數學之美,魅力魔方!
  • 衡水第一中學高三B部學生心目中的數學老師,是這樣的……
    高三B部學生心目中的數學老師是這樣的:高三B部研課主任 856、857班數學老師 王戰普素心懷遠,以一腔熱血守育人之業;無問西東,以不改初心弘數學之光。862、863數學老師 司淑傑書山學海中,她就像雁群裡頭鳥一樣,在茫茫的天地間為我們領航,帶領我們一路向前。
  • 落腳核心素養,構建數學高效課堂
    所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在教育領域受到高度重視。在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第六中學(以下簡稱寒亭六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從核心素養的視角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重新審視,並在此基礎上優化、創新教學模式,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 古老皮影進課堂 從製作到演繹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圖)
    古老皮影進課堂 從製作到演繹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圖) 2016-11-21 15:14: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感受古典音樂魅力!東莞文聯「文藝名家美育課堂進高校」啟動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鑑賞體驗課堂在東莞理工學院小劇場舉行,讓數百名師生久久沉浸在中國古典音樂的美妙意境之中。由音樂表演藝術家、東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劉漢超,古琴演奏藝術家、東莞市古琴協會會長王可遜二人共同演繹的「嶺上雙清、琴簫和鳴」美育課堂,開啟了東莞文聯「文藝志願服行動」之「文藝名家美育課堂進高校」的序幕。
  • 孩子們在「搶板凳」遊戲中感受音樂律動
    通過「搶板凳」等遊戲,讓孩子們感受音樂律動。紅網時刻1月16日訊(通訊員 黎媛)如何讓音樂課堂變得有趣又有效?在長沙陳家湖社區組織的「主題舞臺劇——好聲音的密碼」青少年寒假實踐活動中,志願者老師通過「搶板凳」等遊戲,讓孩子們在「動」和「玩」中感受音樂律動。
  • 初中數學課堂遊戲教學策略
    一、初中數學遊戲教學的可行性《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學生藉助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正對問題情景,與他人合作,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素質教育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要讓學生學會,學好,又要讓學生會學,達到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提高。因此,作為教師,如何讓45分鐘的課堂達到「高效」至關重要。一、激發學生潛能,鼓勵探索創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獲得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覺得每項知識都是他們實踐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
  • 美女數學老師惹爭議,大量比基尼泳裝曝光,學生:我們熱愛數學課
    對於絕大多數學生而言,學習都是一個枯燥而乏味的過程,特別是數學這個科目,更是許多學生學習生涯中不願回想的一個噩夢,算不完的函數,解不完的方程,密密麻麻的公式,各種各樣的運算符號,哪怕多年之後再次想起也依舊使人冷汗淋漓,然而在白俄羅斯卻有一個老師憑藉自己出眾的魅力讓許多人和許多學校內的學生對數學趨之若鶩,直言:「我們熱愛數學」。
  • 湖南一小學學生課間「跳」律動操走紅
    近日,一段湖南懷化宏宇小學學生在課間坐在椅子上表演《霸王別姬》律動舞視頻走紅網絡,發布幾天時間視頻的點擊率就高達8000多萬,點讚數也超過了560萬。6月1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宏宇小學了解到,這種課間手舞律動操旨在通過活潑、健康的律動方式,豐富學生課間文化生活。
  • 聚焦同課異構,鄭州107高級中學打造精細化數學課堂
    學生踴躍上臺展示數學課怎樣上才能讓學子更感興趣、更高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這是所有數學老師們孜孜探索的目標和方向。12月9號,鄭州市第107高級中開展數學學科「同課異構、異課同構」活動,構建和諧育人環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高三數學組禹冰蓉老師和楊潔老師共同展示課題《直線與方程》。禹冰蓉老師利用思維導圖式的板書對知識進行強調和區分,使學生既有框架意識,又輕鬆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