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倩是育英優啟教育集團的小學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善於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適用的學習方法,曾讓學生成績提高30+。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當代社會,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傳播途徑也越來越廣。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戴老師認為「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長流水」,教師知識觀必須變革,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充電,與時俱進。
為此戴老師在數學方面苦心鑽研,熟讀近幾年各地的教材考綱,積極響應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演技新課改要求,學習「導學式生成課堂」模式,並與育英優啟的同時們一起成立課題,深入研究探討。
戴老師的教學方式以啟發、引導為原則,採用多種教學方式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她更傾向於教學生如何自主學習、思考,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課堂中,她鼓勵學生多多動腦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踴躍發言。在教學中她會立足於實際,結合實際問題,用生動有趣而又簡潔的語言為學生們講解枯燥的數學知識,點燃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她的教學方式也讓學生們總是樂意向她請教數學問題。
吳同學對數學非常排斥,數學成績一直上不去,平時考試總是三四十分。在學校,老師的講課方式都是以班級整體水平為主,不會的題老師講完,吳同學也不能很好的理解,總是講完當時懂了,卻無法運用自如。因為對數學有著本能的恐懼,導致他下課也不敢單獨問老師。
吳同學剛來到育英優啟時,對數學的恐懼心理及排斥還是比較強的。與家長溝通過後,戴老師讓孩子家長不要著急,要慢慢去引導孩子。在課堂上戴老師用親和、幽默的講課方式,拉近與吳同學的距離,把解題的機會交給他自己,鼓勵並引導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讓他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慢慢的,吳同學開始對數學產生興趣。對於一些不懂的題他會主動詢問,自己思考,戴老師也會給他布置一些相同的題型,給他反覆講解,啟發他的思維,幫助他真正聽清楚想明白,直到他把知識融會貫通,做到事半功倍,為解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之後,吳同學的成績開始有了變化,由開始的三四十分到及格。等吳同學對基礎性的數學題目弄懂了,並能夠舉一反三後,戴老師開始拔高難度,提高吳同學數學難題的解題能力,最終吳同學在期末考了85分。
戴老師說每個孩子都可以通過努力取得比較優秀成績的,前提是要找到他的學習方式。我們教師就是要去幫助他找到,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戴老師還表示,在數學教學的領域,他的目標就是要讓孩子感受數學的魅力,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驗「學數學,其樂無窮;用數學,無處不在;愛數學,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