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學走進生活: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

2020-12-26 騰訊網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指出「要重視從生活實踐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

大千世界,數學無處不在。只要你留心觀察,善於動腦,你會覺得自己好像置身於數學的海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指出「要重視從生活實踐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因為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產生了數學,並且促進了數學的發展;而數學又服務於社會,成為人們認識世界,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之一。數學將成為這個世紀每位社會成員的素養、知識和技能。

一、走進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激發學習興趣

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我們對熟悉的生活情境,會感到親切,會更有興趣。

數學課本中越來越多的「解決問題」都以發生在我們身邊事例作為背景,創設問題情境,更好地啟發我們從中發現數學問題,幫助我們提高學習興趣,使思維活動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

生活是數學的源頭活水。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我們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那麼同學們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學習中,我們的老師越來越多地創設了許許多多生動、鮮活的生活情景,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型展現在課堂中,讓我們眼中的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數學,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識。

二、走進生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培養應用意識

「數學很有用」,它是經過千百年來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所證明了的,這是數學的魅力所在。但在小學階段,不是每一位同學們能真切能感受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走進生活,捕捉數學信息。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與生活情景一一對應,在不知不覺中學握知識,在生活實踐中自覺地應用數學知識。

例如,學習百分數時,可以請爸爸媽媽指導我們有意識地從報紙、電視上搜集具有現實意義的關於百分數的數據,從收集的素材中認識百分數的義,學習百分數的知識。這時學習到的關於百分數知識,是從生活實際中得到的,當生活實際中有關的情境再現時,同學們就能快速地用百分數解決情境中的數學問題。

數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用於生活。數學學習應當走生活化的道路,緊密聯繫生活實際,才能更好的體驗到數學就來自我們身邊的現實世界。在「課內向課外延伸,課外向課內匯集」這樣一個動態化生成的過程中,更好的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三、走進生活,感受數學中的生活,進行情感的薰陶

數學是從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同學們在主動探求數學問題的同時就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

數學如同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處處充滿著美,如在學習圖形的對稱性時,我們是否能想到生活中具有對稱性的實物,從而感受數學的對稱美。

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時,留意一下那些高聳入雲塔吊,注意一下那些美麗、雄偉的大橋,你是否能感受圖形的神奇與美。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生活處處都能發現數學的精彩與美。

小學數學的學習應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在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培養數學能力,以發展用數學眼光看待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我們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數學中感受生活」

四、結合生活實際,嘗試更多解題思路,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一切創意始於質疑,無數事實證明:沒有疑問,就沒有創意。

巴甫洛夫說過:「懷疑,是一切創新的前提。發現的設想,是探索的動力,」 「疑乃悟之父」等至理名言。

普利斯特裡和舍勒都先於拉瓦錫發現氧氣,但由於他們對「燃素說」深信不疑,使他們在真理碰到鼻尖上時卻與真理擦肩而過;

瑞利勳爵發現從不同實驗途徑得到的氮氣純度略有不同,大膽質疑深入研究,發現了稀有氣體氬;

二十四歲的德國年輕化學家維勒,敢於懷疑盛極一時的「生命力論」,實現了由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飛躍。

同學們在日常學習中,可以嘗試從已知知識中,或者認真觀察身邊的生產生活等活動以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以開拓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

相關焦點

  • 中小學數學遊戲化教學的設計原則
    (二)優化教學目標在進行遊戲化教學時,我們依然要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遊化在其次,其目的是在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的前提,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成績和問題解決能力。
  • 看似艱深的數學問題與生活息息相關
    近日舉行的上海市科技獎勵大會上,一個摘得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在許多人眼中屬於「每個字都認識,但是不知道啥意思」——數學物理反問題的理論分析與數值算法。這個項目因何獲獎?又與我們的生活有何關聯?數學自誕生那天起,就因現實生活需求而發展。這個世界上信息很多,有的看得見,有的是隱藏其後的。他所領銜的項目,聚焦包含一些特殊「關係」的數學模型,從看得見的信息中獲取看不見的信息。程晉以阿基米德舉例。古代有位國王,叫金匠造一頂純金的皇冠,因懷疑裡面摻有銀子,便請阿基米德鑑定。
  •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題目如何做到「生活化」?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它是人類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的經驗、揭示的規律,是人類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我們教學生學數學,就是教他們發現數學來源於生活,並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更好地使用數學,把數學同生活融為一體,緊密地聯繫起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 2020蘭州市中考「一診」第二天,數學化學試題 生活化趣味化地域化
    兩位老師對這並不同的兩個科目考題,卻有一個相似的印象,各科試題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繫,由此呈現出靈活、生動的特徵。「活學」是新課改下所有學生將要面臨的學習方法的調整。■名師點評數學考題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繫蘭州市第五中學初三年級組長 張子愛試題解析本次診斷考試數學試卷的題型比較常規,包括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三部分。
  • 數學教育理論是小學數學主題教學法實施基礎
    弗賴登塔爾提出,「數學教學中應當把教轉換為『學,』,把教師的活動傳換為學生的活動」。他提倡以「再創造」的原則進行數學教育。弗賴登塔爾提出,「數學的每次應用都是正新創造,這不可能通過學習現成的數學來培養。
  • 品味大學生活,熱愛高等數學 ——從「要我學數學」到「我要學數學」
    交匯點訊 「我在高中的時候數學基礎很差,當知道大學還要學習高數課程時,我的內心是拒絕的。本來抱著睡一學期的想法走進了教室,沒想到兩節課下來,我竟然意猶未盡,已經在期待下一次數學課啦!」2004機電技術班的小蒲同學說道,「對對,沒想到數學課也能這麼有趣!」另一名同學忍不住插話。
  • 小學生數學,功夫在課外——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其實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可融入遊戲和生活實踐中學習就可以了。比如撲克牌就是個很好的工具,可以通過玩撲克來提升計算能力。要練習加法可以玩21點遊戲。等到加法玩得很熟練了,還可以自己發明一個遊戲,練習減法。小孩學習有很多方式,不一定非要安靜坐下來聽課或者做題才是學習。
  •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區民族小學校 黃羽華《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不應僅僅局限於解決問題,而應讓學生參與數學問題的提出過程,「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因此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的也是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下面談談我平時培養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一些做法。
  • 二年級下冊數學《克和千克》測試及把數學融入生活
    成長中的孩子是有其發展階段性規律的,讓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孩子喜歡上數學,的確需要智慧引領。舉個數學教學中的事例——估算。小學教材中關於"估算"的學習,是很多孩子不喜歡的。不用算,"估一估"就可以,怎麼還不喜歡呢?
  • 如何學習數學?從新角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需要創造力和想像力
    數學方法多種多樣,而且具有抽象性。即便我們大學畢業,然後翻開數學教材,你會發現我們掌握的數學知識,既不是經典理論,也和日常生活脫節。我們被灌輸在腦海裡的細節知識,看起來是如此無用。但是,數學能夠訓練學生掌握抽象概念的能力,意識到數量和空間的關係,提升我們對於客觀世界的認知能力。
  • 沫江學校骨幹教師講座——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索
    近日,沫江學校校級骨幹教師苟碧英開展了《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索》的講座,全體教師參與聆聽。苟碧英老師結合自己從教三十年來的經驗,用生動的案例與大家分享了小學數學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生活化教學展現出的重要依據;小學數學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生活化教學實施的具體措施等,幫助大家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升華數學文化知識,更好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做到學以致用。
  • 二年級上冊數學,「比」的數學問題絕對是孩子的夢魘
    二年級上冊數學,「比」的數學問題絕對是孩子的夢魘首先,「比」與「和」「差」一樣,是一個重要的數學概念,但是與「和」「差」不一樣的是,「比」所組成的數學問題更加的靈活,所以導致學生理解起來更加的難,可以說「比」組成的數學問題是一二年級孩子學習數學的
  • 從數學裡我們可以學到哪些生活哲理
    如果問你一個問題:你最不喜歡哪門學科?估計有不少人想到的第一個就是數學。的確,數學裡的公式晦澀難懂,問題千奇百怪,總是令我們抓耳撓腮,百思不得解!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份驚喜,換一種角度看數學,換一種思維方式理解,你會發現數學其實很精彩,而且它真的有用,甚至可以說很實用。首先,需要糾正一點。很多人認為學數學沒有用:我在生活中又不會遇到這些問題(我們遇到的各種刁鑽,怪題常常讓你懷疑人生的那種),上街買個菜還能用到函數不成?
  • 數學史上最重要的4大數學思想
    解析幾何對整個數學思想的發展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變量思想開始進入數學,使數學思想方法發生了重大的變革,成為近代和現代數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之一。使得數學能順利地解決工程技術及其他自然科學學科向數學提出的與運動變化有關的問題。
  • 小學數學知識點:最值問題
    小學階段常常會考慮最大最小的問題,我們把這類問題叫做最值問題,那我們今天把這類問題一起梳理一下吧!一、 最值問題什麼是最值問題?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有關最短路線、最短時間、最大面積、最大乘積等問題,這就是在一定條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方面的數學問題。
  • 二年級數學上冊數學廣角搭配問題(附測試卷、題型新、必考題)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探究的是「搭配問題」,這部分的內容非常重要。二年級學習的簡單的排列與組合不僅應用廣泛,還對後面學習概率統計知識奠定了基礎,同時是鍛鍊同學們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良好素材。
  • 你覺得數學難學嗎?求數學給你造成的陰影面積?網友:它是一道劫
    你們覺得數學難學嗎?是小學,還是初中,還是高中或者是大學的數學難學。有覺得從小學到大學數學都難學的嗎?那有認為數學很簡單的學霸嗎?前幾年網絡上這針對那個學科最難學問題討論過,有說物理,有說醫學,有說天文學,有說密碼學等等各種答案都有。
  • 羅素悖論與數學危機
    數學中,集合是一個極樸素的概念,直觀上「一堆東西」放一起就可以說構成集合。
  • 什麼樣的數學問題可以「下金蛋」?
    引子:什麼是好的數學問題?美國數學家哈爾莫斯說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這一數學名言言簡意賅地點明了數學問題對數學的重要性。1900 年 8 月,在巴黎召開的第二次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做了題為《數學問題》的著名演講。這一演講,成為世界數學史的重要裡程碑,為 20 世紀的數學發展揭開了光輝的一頁。
  • 走進數學 創意圖形——湖口二小舉行第二屆校園數學文化節系列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潘海霞)為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能夠通過觀察與實踐,讓每一位學生真正走進數學、感受數學、喜歡數學,體會到數學的的神奇與魅力。11月18日-26日,湖口縣第二小學開展第二屆校園數學文化節系列活動——親子趣味創意作品競賽活動,三年級的活動主題是數學圖形創意畫。活動中,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發揮想像,以數字、字母、圖形等為創作基本素材,完成了一幅幅具有「數學味道」的圖形,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踐有效結合起來,積極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們學習數學、熱愛數學、運用數學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