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和健走這兩項運動,不僅活動場地一樣,姿勢動作也一樣,許多人會認為效果應該相差無幾。其實這是誤解,慢跑和健走的健身效果,有著明顯的高下之分。
這份效果之差,可以通過一個真人實例,來看得清楚。大劉是位中年男性,在某企業管理層就職,日子過得豐衣足食,可一次體檢結果卻讓他堵了心,體脂偏高,血粘度偏高和脂肪肝。
這讓一向惜命的他十分不爽,也讓他意識到平時太過疏於體育鍛鍊。痛定思痛,他決心開始鍛鍊,積極改善身體。
而住處附近正好有一個公園,他選擇了每天下班後健步走五公裡,克服無數幹擾和惰性,雷打不動的堅持了一年。
次年體檢時,他自信滿滿,可結果卻不如願,報告上很清楚的顯示,體脂,血粘度和脂肪肝依舊,和去年幾乎沒有改變。
不是說天道酬勤的嗎,為什麼老天卻給自己一巴掌?對這個結果,他表示沮喪,甚至開始否定運動:「早知道去喝減肥茶了」!
還是在專業人士的建議下,讓他改變了運動方式,從健步走轉為慢跑加變速跑,結果不到半年,體脂率和脂肪肝就出現明顯改善,連呼吸質量都得到了提高。
同樣的五公裡,為什麼兩者帶來的結果截然不同呢?
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深入到運動生理學中去探討了,慢跑和健走,雖然形式相像,實際在運動心率,耗能水平,燃脂效率,體溫變化等方面可不是一碼事。
任何運動都有一個特定的強度區間,而強度的首要指標就是運動心率。
慢跑和健走就處於不同的強度區間,對應著不同的運動心率。
有些朋友可能不太理解運動心率的概念,不要緊,身體感受會給你解釋,當你在健步走的時候,狀態通常是呼吸平穩,心跳平和,你幾乎感覺不到心肺在工作。
可當你跑起來以後,哪怕只是慢跑,心臟張縮也會變得強有力,氣息開始急促,你不得不張開嘴來輔助呼吸,你的心跳聲,呼吸聲不再是無法覺察,而是聲聲入耳。
這就是身體用最直白的反應,給不同的運動心率作詮釋。
運動心率的概念
不同項目的運動心率值,是按照該項運動帶來的心率,能達到最大心率的百分比來確定的。
最大心率值反映心臟的極限工作能力。
因此,你所倚重的健走,運動心率也僅僅在50-60的區間徘徊,與慢跑還相差一至兩個級別呢,官大一級壓死人,運動大一級也是不得了的。
高一級別的運動心率帶來什麼?更大的攝氧氣量,更強的心肺功能,更快的新陳代謝,更有效的細胞更迭…綜合起來,就是更健壯的人體。
運動強度的另一個指標就是耗能水平。無論健走還是慢跑,都屬於有氧運動,在運動前期(前40分鐘)都是主要依靠消耗糖原供能,到了後期才轉化為主要由消耗脂肪供能。
因此,兩者的耗能模式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耗能的量。
還是身體的感受來說話,一般你走上5公裡,不會感覺到疲勞,回程再走5公裡沒有任何問題。
可不停頓的跑5公裡試試?如果你不是強人,多半是要氣踹噓噓,精疲力竭的,讓你回程再跑5公裡?唉,謀殺啦!
以數字來論,跑步5公裡大約能夠消耗800卡路裡,健走消耗卡路裡僅僅在300左右,當然這個數字並不十分精準,只能提供大概的範圍。但也足以看到慢跑和健走耗能是不同的量級。
裡面說到,慢跑和健走屬於典型的有氧鍛鍊,只有到了運動的後半截,才會轉變為主要消耗脂肪來供能。
儘管它們都能夠消耗脂肪,但是消耗脂肪的量是不同的。
看拉沙車就明白了
大卡車拉走100斤石頭,20斤沙子。
小鏟車拉走10斤石頭,2斤沙子
儘管沙石比例同,量可不同,一次運送效率就是天差地別,這回看明白了吧
慢跑的運動強度,比健走要高1~2個級別,對脂肪的消耗量,自然也更大。因此,有志於運動減肥的朋友,慢跑是更好的選擇。
健走時,最常見的身體變化,就是微微的發熱,稍微出汗,體溫並不會有顯著的升高。
而跑步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身體的內部,正在慢慢的生起一股子熱源,不停的向外散發能量,讓你的額頭,前胸,腋窩,後背,不停的冒汗,某些情況下,跑步甚至可以使人的體溫升高達到一度。
體溫對身體的意義非凡,升高一度,免疫力功效,代謝效率增加一倍。維持時間雖然短暫,可也足以幫助身體做一些日常做不了的細胞清理工作。
上述各方面的不同匯集起來,足以幫助我們看清楚兩個運動的效果差異。
可以這麼說,同樣的鍛鍊一小時,單就減肥效率而言,跑步帶來的利益要超過健走,你可以衡量一下這個性價比。
一起逆齡,專注健身,抗衰老資訊。
印度yogpeeth瑜伽學院授權導師
美國NAFC認證私人健身教練。
歡迎關注,一起逆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