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夢回田園,掩不住心頭那縷淡淡的鄉愁

2020-12-14 伊闕三月天
金黃的麥浪一眼望不到邊

歲月是把無情的殺豬刀。轉眼離開故鄉已經30年了, 當初的刺猹少年小鮮肉,早已化身為中年油膩大叔。然而那淡淡的一縷鄉愁卻揮之不去,時常縈繞在心頭,在夢中重回故園,品味那滋味十足的田園風光。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最難忘是那麥收的季節,一望無垠,金黃色的麥浪,散發著誘人的麥香,使人陶醉,令人嚮往。更為感同身受的是那三夏大忙,麥收的辛勞和喜悅。

手工鐮刀割麥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農村還都是人工割麥。天色剛麻麻亮,在布穀鳥叫聲的催促下,農民們趁早上天氣涼快,各自拿著昨夜磨得飛快的鐮刀,三三兩兩趕到田間地頭搶收麥子,免得中午太熱,麥粒都炸到地裡,白白糟踐了。

拾麥穗

在農村特有的麥假裡,孩子們玩耍之餘,也要頂著烈日,到收割完的麥田裡拾麥穗,確保顆粒歸倉,有的還要給學校上繳三五斤不等的麥子,作為假期社會活動作業。

人力運輸

麥子割下來,要先捆上一捆兒一捆兒的,方便往打麥場運輸。農民們拉起麥子來,一個個掩飾不住內心的欣喜,都是舉重若輕,多多益善。村子裡,鄉間小道上隨處可見一張張笑臉。

鋪場曬場

運到事先碾壓平整光潔的打麥場上之後,要把麥子捆兒解開,均勻地攤鋪在打麥場上,讓太陽曝曬,曬得越幹麥穗兒越容易炸開,脫粒起來更快捷,更徹底。

人工連枷脫粒

最原始的脫粒方式是用人工,使用一種叫連枷的專用工具。手持長棍兒一端,使勁往麥穗上摔打,與長棍兒絞連的短棍兒借著慣性重重地拍打麥穗,實現脫粒。現在看來效率極其低下。

畜力打場

隨後,有了牲口拉石磙來打場脫粒,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效率。

拖拉機打場

再後來,手扶拖拉機替代了牲畜從事打場工作,實現了半機械化。

翻場

在打場時,分為一落、兩落。就是上半場打好後,將麥草翻起來,把下層的麥粒兒掃出來集中,餘下的麥草再打下半場漏網之魚,這個過程叫做翻場。

起場

二落過後,麥草上就幾乎沒有麥粒兒了。這時就要起場了,把麥草清理到麥場邊搭成麥秸垛;把麥粒兒和一落的麥粒兒合到一處。

揚場

這揚場可是個技術活兒,功夫全在手腕的抖動上,一般人還真掌握不住,只有經驗豐富的老莊稼把式才玩得轉。一人或兩人用特製的木掀,將混有麥糠的麥粒兒高高揚起,另有一人專使打掠,把浮在麥粒兒上的麥糠掃去。

脫粒機脫粒

八十年代以後,經濟適用的脫粒機普及開來,農民們省去了打場的一系列繁瑣的操作,也降低了勞動強度,縮短了麥收期,從一兩個月壓縮到一周到半月時間。

大型聯合收割機一步到位

進入新世紀以後,尤其是近十來年,大型聯合收割機走進了田間地頭,解除了農民的後顧之憂。現在,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在城市打工,農村老家都是婦孺老人,早已無力打場。不用發愁,只需支付一些服務費,自有跨區作業的農機手會幫忙,一步到位將脫粒好的麥粒兒交給主家。省心省力省事,而且只用一天時間,整個麥收就結束了,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

灌裝麥粒

收穫是幸福的,豐收更是喜事一樁。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此生真心難忘內心深處那鋪天蓋地,迷人的金黃!

相關焦點

  •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大年初二回家忙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如果把故人換成父母,是不是就有了很相似的畫風。過年了,父母早早預備下豐盛的飯菜,等待女兒女婿一家的光臨。村子被綠色的樹林環繞著,遠處是起伏的山巒。推開窗戶就看到對面的穀場和菜園,舉起酒杯一起閒話家常。
  • 把酒話桑麻,孟浩然的生活充滿詩意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的詩,讀起來總是那麼輕鬆、自然。讀他的詩,有時都看不見詩了,只看見他的生活、他的詩意。《過故人莊》也是如此。「過」,就是經過、拜訪的意思。孟浩然去拜訪一個老朋友,到他家的田莊裡做客。
  • 老實人孟浩然的田園詩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我一直覺得,《過故人莊》是最有傳統中國味的詩。不是說它的結構句法典故什麼的,而是說它裡面那種情、那種景、那種場。「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現在,也許已經吃過雞黍了,更有可能,是正在吃。開了窗,窗外,是莊稼地,當然,還是頷聯看過的綠樹青山。嗯,一定得開窗,開窗不單空氣好,風景好,更重要的,是與上兩聯有關聯,更更重要的,是引出下句——把酒話桑麻。沒有開窗,也可以話桑麻,但是,不會這麼自然,這麼暢快。不單開窗談桑麻,還把酒,那這桑麻,也就是農事,必定是可喜的,不然不會把酒,也不會用「話」,而會改用泣或訴。
  • 孟浩然的一首田園詩,初讀覺得很簡單,再讀才發現字字珠玉
    他摒棄官職,寄情山水,與王維形成了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不僅與邊塞詩派交相輝映,還促成了我國古代山水田園詩的盛世。李白在《贈孟浩然》一詩中,便是對他摒棄官職、白首歸隱、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表露了自己的敬慕之情。而說到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最經典的還數那首《過故人莊》。這首由孟浩然創作的五言律詩,主要寫的就是他應邀到一位老朋友家中做客的經過。
  • 說文解字:「軒」字有哪些意思?為什麼很多人取名用這個字?
    【麓風軒】賞書法,解漢字,聊故事——「軒」字有很多含義,也很有意思:一、造字淵源軒,形聲字。從車,幹聲。本義:中國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乘坐。《說文解字》中解釋:「軒,曲輈藩車。」《聲類》中說:「軒,安車也。」
  • 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帶頭大哥」
    中國田園詩解讀之四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帶頭大哥」,年齡稍大,比王維李白都大十二歲,詩歌創作和成名都早,又和王維、李白等超一流詩人結成深厚友誼,詩酒唱和,深受盛唐詩界兄弟們的愛戴。這裡還是主要介紹孟浩然的田園詩。 先看他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 我的田園夢想 水禾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在詩中為我們描摹了幽美的鄉村景色,相信很多現代人都會為之嚮往。現代的城市人,往上尋三代,恐怕很多人都來自農村。在那充滿泥土氣息、稻麥香味的廣袤田野裡,有著我們割捨不去的情結。小時候的鄉村生活一一下河抓魚、山上放羊、田間勞作的情景,相信在成年後,也會時常出現在我們的夢裡。
  • 孟浩然田園詩清新淡雅,情真味醇,恬淡有味:陶醉在心,無比嚮往
    孟浩然有志用世,無奈科舉不第,終生未仕,鬱郁不得志之後轉為隱逸致興,歸隱田園平靜淡泊的生活。從文化心理學上來說,詩人心馳神往的生活會成為詩裡一部分,詩人在詩中留戀的事情,在現實中也有實際物化。他的《過故人莊》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心中理想的生活。詩人以閒適情懷體驗場圃桑麻的鄉村風情,欣賞寧靜的青山綠水風光,謳歌淳樸的友誼,深深地陶醉於此。
  • 孟浩然的這首優美田園詩,獨具風情,訴說了人生的再聚何時
    好朋友相談甚歡,欣賞著優美的田園風光,相互拉拉家常,平平淡淡,人細水長流,人生最舒服的也不過如此。現代人生活忙碌,很少有人能享受到真正的田園棲居生活。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首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描繪了優美的田園風光,又描述了朋友交談甚歡,結尾還訴說了人生的再聚何時。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最美不過田園生活:十首閒適詩詞,愜意快然!
    在田園鄉村時,詩人們的心情都是閒適放鬆的,他們寫下許多名篇,至今讀來,依然讓人對田園之樂心嚮往之。《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平淡如水,細細品味,就像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雨過山村》唐·王建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看中庭梔子花。
  • 十首閒適詩詞:最美不過田園生活
    從唐詩到宋詞,詩人們或喜或悲,多是愁苦之態,但只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在田園鄉村時,在田園鄉村,詩人們的心情都是閒適放鬆的,他們寫下許多名篇,至今讀來,依然讓人對田園之樂心嚮往之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首詩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