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民生工程精準服務水平,實現基層民生工作的精準實施,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新形勢下,順應民意、匯集民智,進一步滿足居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式的服務需求,合肥市蜀山區在安徽省首創打造「群眾出卷我們答卷」的民生工作新模式,在下足「繡花功夫」、答好「群眾覺得好」新考卷中恪守為民情懷,進一步站穩群眾立場,更好地解決群眾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問題,讓蜀山發展惠及更多居民群眾,開創蜀山民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隨著城市化快速推進、城鄉人口流動頻繁,社區群眾的需求也體現出個性化、差異化和複雜化的特點,在新形勢下如何將增進群眾福祉和促進蜀山區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統一起來,如何回應蜀山人民群眾新期待,如何應對疫情前所未有衝擊新挑戰,如何提高轄區居民對民生工程的參與度和滿意度,為謀劃蜀山未來發展新藍圖做出貢獻,都對基層民生服務提出了新的挑戰。
深入走,推進民生調研走訪全覆蓋機制。蜀山區各級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行走一線,走街串巷,既關注大型企業、重點產業、重大項目等「大碼頭」,也深入背街小巷、居民小區、自然郢、農貿市場、敬老院等「小街巷」開展實地走訪、調查研究。採取「條塊結合、統籌推進」方式,推動實現走訪調研全覆蓋、無死角,其中「三無」小區、老舊小區、困難戶、先進典型「四必訪」。走訪調研幹部帶著問題下去,帶著建議上來,同群眾面對面、手拉手話家常,同企業管理者、員工談談心,分析問題,研究舉措,始終與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處,做到知「底數」、懂「路數」、明「變數」。
廣泛聽,健全民生民意收集反饋機制。開展「民聲蜀山」行動,進一步健全民意收集反饋機制,注重多渠道徵集群眾意見,搭建網絡徵集意見平臺,採取「線上 線下」兩種方式聽取民聲。線上依託蜀山發布等各級各單位微信公眾號、電子郵件、門戶網站、熱線平臺、QQ群、微信群等網上平臺,面向社會開展「我盼望解決的民生問題」徵集活動;線下採取個別訪談、座談交流、隨機走訪等方式,直接聯繫服務群眾,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把群眾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群眾訴求當作第一選擇,讓群眾能夠有效「發聲」。深入推進小區治理建設,建好用好小區「書記工作室」「居民議事廳」等平臺,推動問題發現在一線、矛盾解決在一線。通過聽取群眾的意見,反思工作短板,特別是找準找實在創新意識、定位認識、能力素質、擔當作為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問題清單,立行立改、真抓實改。
認真研,完善民生實事項目票決機制。開展「惠民蜀山」行動,認真做好群眾意見的收集、整理、交辦等工作,不僅要解決「有沒有」「缺不缺」的問題,更要解決「好不好」「優不優」的問題,推動工作謀劃組織由「我覺得」向「群眾覺得」轉變,盡最大努力解決群眾「盼望能夠立即得到解決」的問題。進一步健全完善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等機制,引導群眾有序參與,注重發揮「兩代表一委員」和街道選民代表作用。用好用活社區黨組織活動經費、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等專項資金,把錢花在「刀刃」上,把事辦到「心坎」裡,尋求辦好民生實事的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增強群眾獲得感。
踏實辦,構建滿意度問效民生工作機制。從群眾關心的具體問題抓起,從群眾怨言大、投訴多的地方改起,對表銷號、掛圖作戰。以人民群眾滿意度為標杆,以為群眾帶來可感知、最直接的變化為目標,接受群眾評議,請群眾打分。關注群眾反映的教育醫療資源不均衡、老舊小區改造、停車位緊張、交通擁堵、農貿市場環境衛生等民生問題的解決。能立刻解決的推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需要部門 聯動解決的及時聯繫相關部門,暫時不能解決的向群眾做好解釋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形成「三網」齊聚力,提升民生服務水平。「群眾出卷我們答卷」模式促進蜀山區96個社區積極形成就業服務網、智慧健康養老網、法律援助服務網的三張智慧民生服務網,實現7*24小時不間斷服務,形成較為系統的社區就業、養老、法律援助智慧服務模式,實現街道和社區間服務及管理的信息化,通過智慧平臺讓街道社區和居民「雙向溝通、無縫溝通、實時溝通」,助推民生工程項目高效實施,提升民生工程服務質量,整體推動轄區民生服務精細化、個性化、長效化。完善了立體化的民生服務配置,讓街道社區可以快速、準確、全面地掌握服務對象的有關精準信息,為提供就業、養老、法律援助服務事項提供信息依據,讓群眾享受民生服務事項更加便利、及時、快捷。
形成「書記熱線 幫幫團」,實現民生社區和諧發展。「群眾出卷我們答卷」模式帶動轄區內各街道開展以書記熱線形式來傾聽百姓心聲,了解居民需求和民生治理的痛點所在;同時以熱線幫幫團的形式,整合政府,企業,居民多方資源,回應居民關切,疏通民生堵點,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促進群眾深度參與協商議事和民主管理,實現了社區事務的「共治共享」。幫幫團作為溝通平臺,有效整合了醫療衛生、養老服務、就業創業等多項專業資源,孵化和服務居民自治組織,充分發揮志願者力量,深入群眾,獲取更多專業意見和實踐反饋,全方位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實現了民生社區的和諧發展。
形成為民解憂「田」字格,實現民生訴求最大化滿足。「群眾出卷我們答卷」模式營造了社區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溫馨親切」的建設理念,按照「貼近居民、方便居民、吸引居民、服務居民」的目標要求,不斷滿足了居民生活指導、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提升、健康義診、健康大講堂、養老服務、困難人員救助、空巢老人安慰、就業培訓、法律諮詢、家庭文化活動等各項家庭發展服務要求,關心他們的民生訴求,解決了他們的生活難題,打造了多個安居樂業、文化多彩、生活快樂的「健康社區、和諧社區、幸福社區」,大大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形成「群眾出卷」大格局,抒寫民生滿意答卷。「群眾出卷我們答卷」將原有的常規性走訪變為有針對性走訪,變「脈衝」式幫扶為「持續性」扶助,變「我們出卷我們答」為「群眾出卷我們答」,變「單打獨鬥」為各方力量聯動配合「組團式」服務,形成長效管理服務機制,在服務居民的過程中,找準群眾「需求點」,明確服務「著力點」,對民生保障對象實現精準定位,確保民生服務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抒寫蜀山民生的滿意答卷。(方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