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武》:如何評價這部國漫,為什麼人們對傳武的評價褒貶不一

2020-12-11 個人視角看動漫

《傳武》:如何評價這部國漫,為什麼人們對傳武的評價褒貶不一

在當今的格鬥環境下,雖然有越來越多的人懷疑傳統武術的實戰技能,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藝術領域,我們的傳統武術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無論是小說,電影,電視劇,漫畫等等,每當我們接觸到那個神奇的江湖,就會讓我們發自肺腑的嚮往那個神奇的武俠世界,當然了,現如今的許多作品,也不能說是完全的武俠題材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玄幻,仙俠等等,都可以說是從我們傳統的武俠作品中創新且分裂出的類型,至於作品怎樣,完全是看作者的能力問題。

而《傳武》這部國漫,也是在最近被大家討論很多的一部漫畫,並且這部作品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部漫畫主要連載於騰訊,其收藏量就破了百萬的成績,並且照這樣的趨勢下去,《傳武》的商業表現還會更加出色,更為關鍵的是,這還是一部收費的漫畫作品,要知道,能讓讀者自願去消費的漫畫,很顯然是一定有自己的東西的,而這部漫畫的基調也很符合少年漫畫的特點,以人物的成長為基礎,進而展示出一個完整的世界,目前尚在連載中,但又與傳統的故事模式有很大的區別。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種故事模式,才會使得《傳武》這部漫畫在口碑上的兩極分化,有人認為這是一部出色的漫畫,也有人認為這部漫畫完全是形式大於內容,甚至很多所謂的創新都是沒有必要的,但在我個人看來,這部漫畫在作畫方面,尤其是分鏡上面,雖然無法與大師級的漫畫家相比,但還算不錯,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能發現《傳武》這部漫畫的分鏡和作畫也是在逐漸進步的,這無疑是一件好事,畢竟就連《火影忍者》這樣的作品,其作畫也不是一步到位的。

因此在我個人看來,許多人之所以會對這部漫畫褒貶不一,很大程度上就是劇情的問題,我們以往所認知的少年漫畫,其實遠遠不只是漫畫而已,哪怕是許多武俠小說,往往也會採用主角的成長經歷來完善世界觀,例如《七龍珠》中的孫悟空就是很好的例子,龍珠世界的完善與孫悟空的武力值是成正比的,而此次的《傳武》卻並非是採用單一的視角來展開故事的,因為就現階段來說,主角目前還沒有那麼強大的實力,因此許多主線劇情,主角並沒有參與其中,這種模式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不過在呈現方式上卻出現了問題。

那就是主角一路上遇到的事情都極為巧合,舉個例子來說,一個菜鳥行走江湖,碰巧遇到的人也都是跟他水平差不多的存在,在他升級後,又會遇到不同的人,這種模式放到遊戲裡是可行的,但若是放到一個故事中,未免就有些太過於巧合了。我們都知道以往的漫畫,雖然主角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但為了表現主角的潛力,會有越級的情況發生,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點,很多人之所以會對《傳武》的故事提出批評的意見,也正是因為故事模式上的問題。但我們也不可否定的是,《傳武》本身的故事還是非常吸引人的。

我個人認為,作者或許在表現形式上更願意去突出主角的心理歷程,因此很多時候都避免了許多戰鬥問題,這樣一來的話也能很好地避免戰鬥力膨脹,甚至崩塌的問題,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作者雖然是以漫畫的形式來講述一個架空的世界,但也希望能在這世界裡加入一點現實元素,例如你沒有能力就是沒有能力,如果說強行表現往往不會有很好的結果等等,所以說,如果這部漫畫節奏把握得當的話,這應該會是一部越往後越精彩的作品,所以很多事情也沒必要著急下定論。

實際上我們的漫畫到今天,依然是一個學習的狀態,我個人建議也不要隨隨便便就把一部國漫拿出來與一些經典的日漫來作比較,畢竟,我們要知道的是,國漫現在還是小孩子學習說話的時候,不僅僅是作者的問題,從市場環境,到漫畫的加工處理,所有的一切,我們正在走的是日漫已經走過來的路了。如果單一去用橫向標準來比較的話,我們是很難看到國漫的進步的,況且國漫也確實是在進步,因此整體來說,還是要以褒獎的態度來看待的,更何況這些國漫也並不差,我們承認日漫的優秀,但同樣的是,也要看到自身的閃光點。

相關焦點

  • 《闖關東》:怎麼評價秀兒和傳武的愛?
    傳武和秀兒成親十幾年,傳武卻從來沒有疼愛過她,而秀兒帶著年少對他的崇拜和愛度過了一個個平凡而又漫長的等待。她的一生似乎就是愛的一生,為了那麼一個不喜歡、不憐惜她的男人,奉獻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在得知秀兒這些年的苦衷之後,義無反顧地去找傳武,替秀兒討回一個公道。傳武知曉此事之後的反應讓眾人吃驚,異常的平靜,沒有發火,也沒有指責,反而是祝福秀兒和一郎。秀兒或許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傳武可能會打她罵她不原諒她,這樣的態度卻始料不及,此時她的心裡必定五味雜陳。
  • 《闖關東》如何評價朱傳武和鮮兒?
    對於傳武和鮮兒的評價,真是褒貶不一。有人說傳武自私,不愛秀兒卻娶了她,讓她孤零零一個人守了那麼多年;有人討厭鮮兒,說她作,誰跟她在一起誰就倒黴。事實或許也是如此,秀兒始終沒能等來傳武的回心轉意,而想要和鮮兒在一起的人,除了傳文,震三江、傳武,都沒有一個好結局。
  • 為什麼大家傳武意見很大?但對舞獅卻十分喜歡?
    最近幾年有關現代搏擊與傳武之爭引起很多人討論,練現代搏擊的人瞧不起練傳武的人,認為他們花架子較多,不能實戰,當然練傳統武術的卻瞧不起練搏擊,認為他們的招式簡單,沒有內涵,當然更不美觀,這樣一來,兩派之爭成為當今的熱點話題,今天不談傳武,也不談現代搏擊,只談有傳武中的舞獅,在幾十年前
  • 當下傳武,不過是二流的格鬥術
    傳武的粉絲不要激動,我這個判斷是有充足的依據的,也沒有否認傳武過去的輝煌。從傳武中總結脫胎而出的散打也證明了傳武有其豐富的格鬥價值。 我的看法是,傳武是寶貴的文化傳承,需要弘揚廣大。具體可以搜索文章《都是傳統武術,泰拳為什麼就那麼能打》、《傳統武術與泰拳比武的慘烈歷史》,前者還給出了參考文獻目錄。 也有人吐槽這個記錄有不實之處,我們就算它全是假的。但是也沒人能拿出多少民國時傳武能贏其他格鬥術的記錄吧。 而所謂的傳武制服外國大力士,除了影視劇編的,剩下的也基本是傳武頂尖大師對陣非一流的外國拳手。
  • 關於「傳武」的未來
    傳武的大弓大馬,只能用於兵器,不適應身體悠起「身法、步法靈活」的現代搏擊。現代搏擊的「大拳套」與傳武的「空手架子」相比,傳武空手防護不嚴,且重力不足,又不善於繞閃頭部和重擊對方頭部,傳武更明顯處於劣勢傳武「內勁」是意氣所施,氣可衝盈整體內外,使整體各處有靈活的空間,並且產生「彈性如如」的勁力,可供全身各處受到氣血的營養。
  • 打著傳武幌子的假大師戰戰兢兢 自食其言的「大師」瘋狂打臉
    中國民眾對於傳武的印象本還是武俠小說,武打的影視作品中能夠以一敵眾,飛簷走壁的大俠風範。而「三流拳手」和太極雷雷的一場比賽,不單單是現代搏擊打敗了傳統武術,更打醒了中國大眾一直以來的傳武夢,大眾心目中的大師面對一個沒上過職業拳臺,甚至於人們口中的三流拳手竟如此的不堪一擊
  • 散打是傳武的現代化嗎?傳武高手和博導:散打絕不是傳武的延續
    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博士生導師程大力教授2003年就在中國體育界最高學術期刊之一的《體育文化導刊》上(綜合影響因子0.66)發表了名為《傳統武術:我們最大宗最珍貴的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術論文,論文裡程大力教授以傳武業內人士以及傳武研究者雙重身份鄭重其事的表示:競技
  • 武僧一龍嘲諷某傳武賽事:大師二字被玩沒了,為了熱度無下限
    【文/搏擊江湖】上周五晚上在山東沂蒙上演了一系列的傳武其實比賽本身還是比較成功的,裡面有好幾位傳武「大師」參與,比如鐵砂掌「大師」孫雷,詠春拳「大師」餘昌華、金鐘罩鐵布衫「大師」孫雨、「武林盟主」楊群長等人。但是,這樣的傳武比賽,卻遭到了中國搏擊巨星武僧一龍的嘲諷。讓我們來看看一龍是如何評價的。
  • 在一片叫衰傳武的當下,你還會練傳武嗎?
    隨著前幾年雷雷大師被打敗,今年馬保國大師又被打敗,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相信傳武了,在這個時候正是檢驗一個人的人生閱歷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在這個時候還有誰選擇相信傳武,就說明他不是一般的人,起碼在見識上就不一般。
  • 《闖關東》之傳武與鮮兒——性格決定愛情
    很多年前,《闖關東》就紅遍大江南北,這部劇可以 是一個製作精良,劇情 上等之作。放在今日來看,在這類題材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劇作。整部劇裡,說不上誰帥誰美,也不全部是男女愛情故事,講的是一個時代裡,以朱家為原型的歷史變遷。
  • 李小龍的成功並非傳武的成功
    比如,最近梁宏達在談到太極馬保國時,也深入地談到了武術的傳承,且在評價李小龍時說:李小龍的成功,根本不是中國武術的成功!梁宏達首先說:馬保國的問題是什麼呢?現在的傳武中人,動嘴皮子的多,能打的少。但武術不是不能打,能傳到現在,肯定能打,你看太極拳傳到現在,還有什麼合氣道、空手道,流傳到現在,肯定有它的道理。那現在,這幫人為啥被打得稀裡譁啦?因為,傳武的傳承是有問題的!有句老話叫「教會徒弟餓死師父」,什麼意思?
  • 傳武名家打假更令人尊重!八極拳仇寶龍妙絕表演「傳武四大暗坑」
    年輕時,就已揚名於央視「武林大會」;還是八極拳名家吳連枝之弟子的仇寶龍,不僅有著紮實的傳武功底,且在語言表達、傳武理論與思想深度上,也有極高的水準——因此,他能結合自身武術實踐,將傳統武術文化的真偽,和更深的底蘊,給準確、真實與權威地展現出來。
  • 傳統武術VS現代搏擊,傳武到底能不能實戰?
    傳統武術VS現代搏擊,傳武到底能不能實戰?隨著武術打假之風愈演愈烈,網絡上、現實中對傳統武術實戰性的全盤否定態度也越來越成為一種主流的「正確」。一方面,這對傳統武術的去偽存真、正本清源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目前針對傳統武術的評價存在矯枉過正的現象,一部分媒體並未深入了解、客觀評價一些傳武相關的事物,而是借武術打假之名夾帶私貨,大肆趁機宣揚歷史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肆無忌憚的打壓國人的文化自信,以致於武術界談傳色變,平時僅通過媒體輿論了解的朋友,更是對傳統武術嗤之以鼻,認為都是老年人鍛鍊身體的體操,沒有任何實戰價值
  • 傳武大師與散打選手過招,一腿就被踢得棄權!
    在當今社會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一直被許多拳迷所詬病,特別是一些假大師的出現更是讓不少拳迷對傳武深感憎惡。比如像閆芳、雷雷之類的假大師,虛假的嘴臉被揭露後,在武林引起一片譁然。提到傳武就免不了提起散打。也有很多人糾結於散打到底屬不屬於傳武?大致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散打是從傳武中提煉出來的;另一種的觀點是散打與傳武沒有任何關係,散打就是拳擊+腿法+摔跤構成的,屬於現代搏擊。現在暫且不談散打與傳武之間到底有何種關係,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散打的訓練體系與實戰能力要高過傳武許多。
  • 「傳武」真的「不能打」嗎?
    隨著太極「大師」馬保國被KO,關於傳武「能不能打」的話題再次成為國人議論的焦點,什麼是「傳武」?傳武到底「能不能打」?筆者從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試著找出一些答案。我曾經從小練習武術,屬於少林派梅花拳。八十年代習武的人特別多,我的老師是我姥爺的拜把子,一個曾經的國軍營級國術教官。
  • 傳武是殺人技!為何西藏邊境抗擊隊:傳武高手躲了,都是MMA選手
    從這裡我們很多網友就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是綜合格鬥而不是傳武呢?我們先看看印度加塔克突擊隊的訓練量,一天一個40公裡35公斤負重跑步,就光看這體能,這一點,恐怕沒有一個傳武選手可以達到。而且都是遠遠不如,堅持每天負重35公斤,在高原跑步哪怕是5公裡的傳武選手恐怕都沒有幾個人吧!所謂武術殺人技,絕對不是什麼插眼踢襠,而是選手真正的力量和耐力對對手的打擊和碾壓。
  • 跆拳道比中國傳武更受歡迎,原因就在這裡
    近年,中國傳武大師們在擂臺上的狼狽敗北,引起了大眾對中國傳武的群嘲。而韓國的傳武---跆拳道,卻依然備受追捧。是什麼原因使兩者的處境有著天淵之別?自身態度大眾對中國傳武的喜愛,源於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飛簷走壁、力劈華山、四兩撥千斤,確實讓人看得如痴如醉。
  • 傳武高手VS現代搏擊高手,誰能夠更勝一籌?
    對於傳武高手與現代搏擊高手之爭一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這裡說的傳武高手不是靠炒作出來的大師,像裡合腿大師田野、餘昌華、雷公太極等人不在傳武高手之例,這裡說的傳武高手,首先是在傳武獲得公認的高手如八極拳仇寶龍、青城派掌門何道君、少林高手釋延孜等人,如果這些人與現代搏擊高手打,誰能夠更加勝一籌
  • 為何經常有所謂「傳武大師」對決現在搏擊的鬧劇?
    而如果傳統武術能在競技臺上挑戰勝過了現代搏擊,其實能激起我們心中的那一點期盼:傳武的成功,是否意味著我有一天也能學一門絕世武功? 二是:我覺得也是最重要的:是有利益團體挑起這個話題的。按現在常說的,有話題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錢量。有人看到中國人愛看,那麼就找人挑話題。這些利益團體其實並不想知道誰厲害,只要你們挑起罵戰,發起擂臺挑戰好了。傳武贏了,有話題,輸了更有話題。
  • 傳武大師馬保國被30秒ko?陳師行:對抗不公平,換成散打也贏不了
    文/瀟湘客傳武大師馬保國最近因一場武術對抗賽在武術界鬧得沸沸揚揚。馬保國自稱混元太極掌門人,年近七十,看起來神採奕奕,在民間被冠以傳武大師的稱號,而就在最近的一次比賽中,馬大師卻因不敵一名業餘拳擊愛好者而慘遭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