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Spaghetti一種!圖說品味,義大利麵的基本知識!

2021-01-12 盛京客的廚房

導讀:不只Spaghetti一種!圖說品味,義大利麵的基本知識!

在來義大利之前,「義大利麵」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細細長長叫做pasta或spaghetti 的西洋面類,可以淋上奶油,青醬或番茄肉醬,在家旁邊20元義大利麵屋就吃得到。

然而,來到義大利並開始在這裡生活時,第一次去餐廳想點義大利麵,竟然完全看不懂菜單。在面類區塊下,寫著神秘符咒般我從來沒見識過的義大利麵名字。

在這裡,Pasta是義大利麵的總稱,而Spaghetti只是眾多義大利麵的其中一種類型而已。

要懂得如何吃/點義大利麵,得要先學會一些基本學問!

首先,雖然麵食的原料大同小異(多半是以硬粒小麥粉制),因此名稱的不同主要是根據裁切形狀來命名。

像是一種叫Chitarra(Guitar)地面,是因為在制面過程中,麵團通過一種類似吉他琴弦的裁割器具,因此得名。

有時候行經義大利一些食品行櫥窗裡,會看見一包包五顏六色、雜七雜八的面,包裝上寫著:雞蛋面、番茄面、菠菜面等,不是因為他們加了色素魚目混珠,而是在制面過程中混入了上述這些原料。

除此之外,義大利人非常講究什麼樣的面得配上什麼樣的醬汁。有些面長而細,適合清爽的醬汁(例如細長的Spaghetti 常用來清炒大蒜,或輕量級的番茄醬),有些面像是斜管面或貝殼面因為中間有孔,可以承載比較厚重的醬汁,因此適合一些口味重一點,有肉塊在裡頭的番茄肉或奶油蘑菇醬。

而若醬汁使用了較精緻高級的材料,像是松露或海膽,則適合表面面積比較大,能夠讓細緻醬汁完整附著其上的面類。

而切成小片小片的面,像是Chifferi,則常被直接丟進高湯裡和一些零零星星材料一起燉煮,像煲湯一樣和著吃。

插畫裡是我整理出來最常見的幾種面類,去義大利旅行時,可以把照片存在手機裡當參考用!

以下是圖裡出現的義大利麵簡介(從上到下,由左到右):

Spaghetti:在中國最常見的細長義大利麵

Capellini:比Spaghetti更細更軟,像細粉的面

Linguine:扁意面

Penne:筆管面

Tagliatelle:面積較寬的長面,有點像河粉

Pappadelle:寬帶面,也是面積較寬的長面,比Tagliatelle更寬,嘗起來也有點像河粉

Conchiglie:貝殼面

Gnocchi:中文翻做玉棋,是一種小顆小顆,很紮實的麵團。傳統的玉棋其實應該是用馬鈴薯泥做的,現多用麵粉

Fusilli:螺旋面

Maccheroni:一種短而寬,外面有條紋的通心粉

Farfalle:蝴蝶面

Chiferri:一種非常短小的通心粉

相關焦點

  • 磨耳朵音頻 | Do You Like Spaghetti?一起體驗趣味美食!
    Yummy 可是如果兩種美味食物混在一起你喜歡吃嗎No, I don'tDo you like spaghettiDo you like spaghetti?你喜歡義大利麵嗎?Yes, I do. Yes, I do.是的,我喜歡。是的,我喜歡。
  • 正宗符合西方人口味的spaghetti,香料是靈魂
    昨天做了中西拌麵的比較,使用的面不是中式的麵條,而是西式的意面,結果大家已經知道了,昨天的醬汁不是搭配義大利麵的醬汁,正宗意面的醬汁就是番茄醬,所以正宗的意面就是番茄意面,其他的意面都是在番茄意面的基礎上簡單加工而來的,加入羅勒葉就是番茄羅勒意面,再加入小龍蝦,就是番茄羅勒小龍蝦意面,簡稱小龍蝦意面
  • 蒜味番茄義大利麵 Tomato Garlic Spaghetti
    準備材料義大利麵 100 克,大蒜 3 瓣,幹紅辣椒 1 個,櫻桃番茄 6 個,橄欖油 2 大匙,現磨粗胡椒粉 1/3 小匙,鹽 1/3 小匙,歐芹粉少許,粗鹽(煮麵用)1/2 大匙開始製作1. 將大蒜去芯後橫切成薄片,幹紅辣椒去籽並切成小塊,櫻桃番茄洗淨後去蒂。2.
  • 原來義大利麵有超過400種!(內附義大利麵美食食譜)
    還有一種內部填充了食材的大貝殼面(conchiglioni)。 ▶蝴蝶粉(Farfalle)——也被稱為「蝴蝶結面」。Farfalle的字面意思是蝴蝶,這種意面分為大蝴蝶(farfalloni)和小蝴蝶(farfalline)。 ▶寬條面(Fettuccine)——這可能是除斯帕蓋蒂(spaghetti)義大利麵之外第二流行的長麵條了。
  • Pasta 可不只是「義大利麵」
    對料理小有研究的你,一定知道 Spaghetti 只是一種細長的麵條,而非所有的義義大利麵吧!
  • 輕鬆學會義大利麵的做法,成功的美味讓全家享用
    義大利麵的世界就像是千變萬化的萬花筒,數量種類之多據說至少有500種,再配上醬汁的組合變化,可做出上千種的義大利麵。義大利麵主要分這麼幾類:除實心粉spaghetti外,還有通心粉macaroni,寬麵條lasagna,細長麵條tagliatelle,細線狀的細面vermicelli以及包肉餡的小方塊形義大利麵餃ravioli。
  • 學廚日記丨西餐精英1901,不是所有的意面都叫spaghetti
    眾所周知,義大利麵又叫pasta,幾乎是很多人西餐啟蒙的食物,對廚師來說,義大利麵的世界就像是千變萬化的萬花筒,數量種類據說至少500種,有螺絲形的、彎管形的、蝴蝶形的、貝殼形的林林總總數百種,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西餐精英1901班,看看同學們如何通過自己精湛的廚藝演繹簡約卻又經典的
  • 一張圖了解義大利麵的20種形態和名稱
    除非你對此專門做過研究,或者精通義大利語(小編註:英語中各種義大利麵的名稱均為義大利語,所以其拼寫不同於正常英語單詞),想要識別它們可是很有挑戰性的。    本文用一張圖片,讓你一目了然地了解20種常見的義大利麵,這些雖然不是全部,但是涵蓋了99%常見的義大利麵,有些你可能見過吃過,有些你可能是第一次看到。
  • 珍館百科丨吃了那麼多年,我們來認真聊聊義大利麵
    義大利麵的種類真的可以被形容成萬花筒,數量之多據說至少有500種,長或短,粗或薄,平滑或粗糙,彎曲或縫隙,無限地擴展了我們對美食體驗。對於吃貨的你來說,你最愛哪一種呢?Spaghetti(長面),是最常見也是最傳統的意面形狀,圓形橫截面,中等粗細,是意面基本款,通常是與番茄肉醬或芝士、奶酪一起搭配。
  • 圖說英語:自然拼讀英語字母基本發音閃卡
    智學英文:拼讀+跟讀+閱讀圖說英語:圖說單詞+圖說新概念+圖說同步英語等系列極速拼讀:15秒背音標+見詞能讀表+聽音能寫表(國際音標背誦默寫班)表解語法:表解詞法+表解句法學習社區:短視頻+圖說+軟體,合理規劃路徑,輕鬆高效自然習得!
  • 真正的義大利麵是這樣的【慎入】
    義大利麵統稱「Pasta」,相傳是由馬可波羅自中國攜帶麵條回去義大利的。古羅馬人常將這種食物添加了起司、肉、蔬菜及海鮮一起煮。
  • 義大利麵的家常做法,麵條筋道醬料鮮香,跟西餐廳的一樣好吃
    哪怕只有一個人吃飯,也要做到精緻得體,美食、不僅僅是為了果腹,更是對生活的一種品味和追求,用心去過好生活,把愛與美食刻在靈魂裡,這世上,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請善待那個為你做飯的人!去西餐廳吃飯,我家小朋友最喜歡點的就是義大利麵了,我見過的小朋友幾乎不喜歡吃義大利麵的,朋友家三歲的寶寶,帶出去吃飯一個人也你能抱著一盤意面吃得津津有味,義大利麵算是西餐中最接近中國人飲食習慣的一道食物了,雖說和中國的麵條一樣都是用麵粉製作而成,但是義大利麵選用的小麥品種跟我們吃的不一樣,它的口感比較硬,蛋白質含量高,筋度也就高,那樣的麵粉製作出來的義大利麵耐煮
  • 義大利麵怎麼快速煮熟?有什麼竅門?
    義大利麵是舶來品,不是我國的麵食品種。它是西餐中最接近中餐的一種西餐麵食,也最接近中國人飲食特點的一種麵食。但是作為義大利麵的固定原料,那是必須用杜蘭小麥做成,這是最硬質的小麥品種,它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質、高筋度等特點,做好的義大利麵通體呈黃色色。特別耐煮,不混湯,不易折斷,更不易變坨,口感特別的勁道好吃,無論是炒,拌都是美味。義大利的做法,一般是炒和拌比較多些,它主要的調料就是醬料,炒制醬料是義大利麵最為常見的做法。
  • 義大利麵和醬的進階掃盲貼!!!
    對於義大利人來說,意面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是一種象徵一種情懷一種生活方式,甚至牽扯到政治。墨索裡尼在義大利實行法西斯統治時就力圖消滅意面,認為這種食物過於頹廢讓人懶惰,難怪二戰才打到一半他老人家就被義大利人趕下臺了呢!
  • 姐不只成熟,還有品味.女生過了25歲,一定要擁有的10件單品
    因此,這10樣不只必備、還很有意義的item你必須先認識~快來看看有哪些吧!關於風格:從女孩變女人的成熟性感要從女孩變成女人的第一步當然是改變服裝風格,就像媽媽說買東西要買經典款,只要擁有好的單品離充滿品味的風格也就不遠囉,重點是這些單品還都很有意義,絕對樣樣都是IG、街拍常客!
  • 澳洲政府計劃將餛飩歸類為義大利麵
    澳洲政府為了方便政府管理進口食品,打算把所有來自不同國家的麵食,包括烹飪過和沒烹飪過的任何形狀的麵條和麵團類食品,均歸為Pasta(義大利麵)類,日本的烏龍麵和我大中華的餛飩無一倖免。雖然政府表示,該舉措不會影響食品的價格,但消息一出還是引起一片譁然,華人圈瞬間炸鍋了,紛紛表示這根本不是錢的事好嗎。
  • Spaghetti bowl effect 「義大利麵條碗」效應
    This leads to a crisscrossing of jurisdictions, much like spaghetti tangled in a bowl. In Asian countries, the effect is sometimes called "noodle bowl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