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花椒收穫季節,地處太行山南端的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山坡上、田地裡,火紅的花椒綴滿枝頭。 楊佩佩 攝
中新網長治9月21日電 題:(愛國情 奮鬥者)中國大紅袍花椒之鄉:讓椒香「飄出」太行山
作者 楊佩佩 胡健
正值花椒收穫季節,地處太行山南端的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山坡上、田地裡,火紅的花椒綴滿枝頭,椒香撲鼻,椒農們正忙碌著採摘。此番情景,如同宋代理學家劉子翬《花椒》中的「欣忻笑口向西風,噴出元珠顆顆同。採處倒含秋露白,曬時嬌映夕陽紅。」
平順縣是中國最早栽培花椒的地區,據記載,早在唐代平順縣就開始種植花椒。 楊佩佩 攝
入秋後的平順縣陽高鄉南莊村,天剛微微亮,39歲的關軍就開始採摘花椒。「我們從八月中旬開始採摘,每天都是這樣起早貪黑。因為花椒都已預定出去,所以要抓緊時間採摘、晾曬,好按時發貨。」關軍說。
2014年,平順縣開始實施花椒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工程項目,加大技術培訓,強化科技應用。同年,在福建廈門打工的關軍返鄉務農。他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決定發展家鄉的傳統種植產業——大紅袍花椒。
5年間,從最初的2畝花椒地到如今的30畝,關軍不斷擴大產量,收入也在不斷增加。「我們的花椒一直都是有機農作物,在產量擴大的同時,質量也在不斷提高。」關軍說,以前,由於交通不便,花椒大多賣給商販,價格不高。近兩年,平順縣引進電商,花椒不但不愁賣,而且能賣得好價錢。
2019年以來,平順縣在2個鄉鎮、49個村、5766戶、18000畝的土地上進行花椒提質增效綜合管理項目。自項目實施以來,共帶動2981戶農民花椒增收。 楊佩佩 攝
如今,靠種植花椒增收的關軍告別了土坯房,家裡蓋起了兩層小樓,還買了車。「今年我家的花椒能採摘2000多斤,每斤50元左右。
平順縣是中國最早栽培花椒的地區,據記載,早在唐代平順縣就開始種植花椒。1994年,平順大紅袍花椒獲全國名特優新林業產品博覽會花椒唯一金獎,之後被民政部命名為「中國大紅袍花椒之鄉」。
平順縣副縣長段開松介紹,大紅袍花椒是平順縣的標誌性產品,為把花椒做成農民脫貧攻堅的支柱型產業之一,平順縣通過提高產量、提升質量和電商直播等方式來帶動農民增收。
2019年以來,平順縣在2個鄉鎮、49個村、5766戶、18000畝的土地上進行花椒提質增效綜合管理項目。自項目實施以來,共帶動2981戶農民花椒增收。
此外,平順縣還建設了1個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2個鄉鎮服務中心以及139個服務站。通過這些站點,服務電商人群,帶動產業銷售,提高農民收入。
平順縣中五井鄉電商產業扶貧基地負責人黃慧東介紹,基地以「黨建+電商+農業企業+合作社」的模式運營。自2018年10月份以來,共帶動58戶農戶,其中21戶為貧困戶,每戶每年收入約15000元,比去年增加5000元。
目前,基地主要以收購農戶的農產品為主,經過分揀、加工、包裝,通過電商銷往全國各地。目前,主要有黨參、連翹、花椒、黑小米等20多個品類100多種傳統農特產品。
段開松表示,接下來會鼓勵外地企業入駐、本地企業發展,加工花椒,形成花椒粉、花椒油、花椒芽菜等多種系列產品,增加其附加值。「不僅要將花椒產品銷往全國,還要拓展海外市場,讓更多的人吃到平順大紅袍花椒。」(完)
來 源:中國新聞網
編 輯:劉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