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裡的中國香文化01:椒房之寵是什麼意思?椒指花椒?

2020-12-17 一支燭香薰香氛

《甄嬛傳》第8集:甄嬛湯泉宮首次侍寢,回宮後被賜「椒房之喜」,黃規全說這是「上上榮寵」,槿汐說這是大婚才有的規矩,宮裡只有皇后和華妃才有過。

《甄嬛傳》第56集:甄嬛有孕,以熹妃鈕祜祿氏身份再度回宮被賜「椒房」,皇上說「昔日椒房貴寵,今又在矣」,蘇培盛說自娘娘走後任誰再得皇上恩寵也沒有賜過椒房恩典。

兩次賜椒房都是皇上十分看重甄嬛的時候,可見椒房之寵意義非凡。

一、「椒房」的由來?

「椒房」一詞來源於西漢,最開始是皇后寢宮,後面也代指皇后或者后妃寢宮,漢代椒房共有兩處:一處在未央宮、一處在長樂宮。

《陸氏詩疏廣要》記載:

漢室皇后稱椒房,取其實曼盈升,以椒塗壁,亦取其溫暖,故長樂宮有椒房。

東漢班固《西都賦》記載:

後宮則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漢書·孝昭上官皇后傳》記載:

以臣父子在朝而有椒房之重。

二、為什麼稱為「椒房」

因為椒房塗牆的泥和了「椒」這種香料的緣故,因此被稱為「椒房」,也叫「椒室」、「椒屋」。

《甄嬛傳》劇照

三、「椒房」的椒是指花椒還是胡椒?

網上幾乎一致認為椒房的「椒」指的是花椒,這裡面不乏那些複製粘貼、人云亦云的文章,一支燭小編通過仔細閱讀相關古籍和專業論文後認為,這裡的「椒」既是指花椒,也是指胡椒。

首先,椒房的椒有三個意思是被明確的:

一是這個椒是一種香料,氣味芬芳;二是這個椒有使宮室溫暖的功效;三是這個椒果實繁多,有多子美好之意。

1、意指「花椒」的依據

花椒作為香料,在我國自古有之,早在西漢椒房出現以前的春秋戰國便被人們熟知和使用。例如:

春秋時期的《詩經·唐風·椒聊》:

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椒聊且,遠條且。

戰國時期的《離騷》: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春秋時期的古墓——固始侯古堆一號墓,出土的精緻銅盒內有顆粒完好的花椒,這說明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已知曉並利用花椒驅蟲防腐的功效。

進入漢代,中國香文化的發展進入第一個鼎盛時期,此時眾多外來香料被當做貢品進獻,儘管如此,作為我國本土香料的花椒仍是皇宮貴族的心頭好。例如:

西漢初期的古墓——馬王堆漢墓出土有裝有花椒的繡花香囊、絹藥袋、手握絹包。

於東漢成書的《神農本草經》將花椒列為下藥,用之可毒蟲不加、猛獸不害。

2、意指「胡椒」的依據

西漢絲綢之路的開闢,使得眾多異域香料進入我國,胡椒便是其中之一,古代傳入中國的胡椒主要來自南亞、東南亞。

在漢代,香料還是皇宮貴族的專享之物,十分珍貴,那進貢的香料更是金貴無比,因此,用為了彰顯後宮主位皇后的地位,利用當時比花椒更為金貴的胡椒和泥塗壁便是情理之中。

胡椒

3、味芬芳、子繁多、效溫,花椒和胡椒皆具備

(1)味芬芳:花椒和胡椒本身都帶有芳香氣息,在現代更多地被我們用於烹調,而在古代日用和食用應是並重,例如被裝進香囊隨身佩戴。

(2)子繁多:花椒與胡椒的果實都極其繁多,在十分看重子嗣的古代後宮,這種多子的香料自是備受妃嬪們的喜愛。

(3)效溫:根據《中華本草》可知,花椒和胡椒都具有溫中的功效,可除臟腑中風冷,因此無論是用花椒還是胡椒都能使寢宮溫暖。

以上所述觀點帶有主觀色彩,不可作為歷史依據,但所做推測均是依據我國古代古籍和專業論文觀點,如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探討。

更多香薰資訊請關注 一支燭 ,分享專業全面的香薰知識,甄選國內外高品質香薰產品。

本文由一支燭小編傾情撰寫、整理,版權歸一支燭作者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甄嬛的「椒房之寵」有什麼好羨慕的?現在你也能擁有!
    妹子們還記得《甄嬛傳》裡的一個情節嗎?因為甄嬛長得跟純元皇后很像,一進宮就得到皇帝的寵愛。
  • 花椒的浪漫情話——我好中意你
    姑娘滿心歡喜,回送給他一束花椒,令他雀躍不已,連連感嘆春光大好。「東門之枌,宛丘之栩……視爾如荍,貽我握椒。」這是《詩經·陳風·東門之枌》裡,以小夥子第一人稱口吻描繪的一段故事。收到花椒的小夥子為啥這麼開心?是因為他喜歡吃麻辣火鍋?當然不是!而是因為,花椒在古代可是一種定情信物。
  • 花椒:椒房之寵,說的就是我
    (青椒紅椒等等),大概16世紀才傳入中國,而我們土生土長的「椒」,歷代醫書記載的椒,都是指花椒哦~花椒入了咱們國家的藥典,不只是調味料,也是中藥哦~~~下面開始正式介紹花椒【別名】大椒,秦椒,蜀椒,南椒,巴椒,蓎藙,汗椒,陸撥,漢椒,川椒,點椒【性味】辛,性溫,小毒【歸經】脾,肺,肝,
  • 中國大紅袍花椒之鄉:讓椒香「飄出」太行山
    正值花椒收穫季節,地處太行山南端的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山坡上、田地裡,火紅的花椒綴滿枝頭。 楊佩佩 攝中新網長治9月21日電 題:(愛國情 奮鬥者)中國大紅袍花椒之鄉:讓椒香「飄出」太行山作者 楊佩佩 胡健正值花椒收穫季節,地處太行山南端的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山坡上、田地裡,火紅的花椒綴滿枝頭,椒香撲鼻,椒農們正忙碌著採摘。
  • 花椒油的香,是"撩"人的芬芳
    漢源花椒中的上品--梅花蝴蝶椒真正知道花椒文化,也是在漢源。有一年去看九襄鎮的梨花,順便拜訪了一家業內非常有名的花椒油工廠。何學雲和他種在廠區裡的花椒樹「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我們一邊吃飯一邊閒聊。何學雲指給我們看《東皇太一》裡面這短短四句歌兒,說了包含花椒在內的五種香料和三種用法。
  • 中國花椒麻遍日本 花椒製作的「椒麻鍋」在日本的餐飲店廣受好評
    中國花椒麻遍日本 花椒製作的「椒麻鍋」在日本的餐飲店廣受好評時間:2019-04-18 17:03   來源:今日頭條 水墨港園林規劃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花椒麻遍日本 花椒製作的椒麻鍋在日本的餐飲店廣受好評 4月18日報導日媒稱,中國菜喜愛使用的香料花椒的市場正在日本迅速擴大。
  • 從竇太后的椒房殿探究古人為什麼會在建築用花椒?
    之所以命名為椒房殿是因為在建造宮殿時使用過了花椒。古代人認為花椒的香氣可闢邪,有些朝代的宮廷,用花椒滲入塗料以糊牆壁,這種房子稱為「椒房』,是給宮女住的。後來就以椒房比喻宮女后妃《曹操文集》「假為獻策收伏後」篇及《紅樓夢》第十六回中有「每月逢二、六日期,準椒房眷層入宮請候」之句足以佐證。而在西漢時期,椒房殿是皇后所居住的正殿,竇漪房正是居於此殿。
  • 韓城大紅袍花椒的前世今生
    看呀,漫山遍野都是火紅火紅的花椒,到處都是採摘花椒的人,街巷、門前、屋後、院子裡、平臺上、馬路邊,全都晾曬滿了花椒,鄉村像著了火似的。八月的韓原大地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節,就連空氣中飄蕩的也都是歡歌笑語與濃濃椒香。花椒是「金疙瘩」和「錢串串」,是農家人一年的希望。家裡栽上三五千株花椒樹,農人們遇上天大的事,心裡都會踏踏實實。韓城人毫不掩飾對花椒的喜愛,將最溢美的詞語送給它。
  • 每日一味中藥--花椒
    ,南椒(《雷公炮炙論》),巴椒、蓎藙(《別錄》),汗椒(陶弘景),陸撥(《藥性論》),漢椒,川椒,點椒。(《補缺肘後方》) ⒀治久患口瘡:蜀椒去閉口者,水洗,面拌,煮作粥,空腹吞之,以飯壓下,重者可再服,以瘥為度。(《食療本草》) ⒁治頭上白禿:花椒末,豬脂調敷。(《普濟方》) ⒂治手足皴裂:(花)椒四合,水煮之,去滓。漬之半食頃,出令燥,須臾復浸,幹塗羊、豬髓腦。(《僧深集方》)
  • 花椒又名大椒、秦椒、蜀椒、南椒、巴椒、蓎藙、汗椒,陸撥、漢椒、川椒、點椒、檓,花椒葉、椒葉,花椒根《本草綱目大全-果部》
    「入藥部位」 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或花椒(蜀椒、川椒、紅椒、紅花椒、大紅袍)的乾燥成熟果皮(花椒)及種子(椒目)(花椒)、葉片(花椒葉)、根(花椒根)。「性味」花椒:辛,溫,有毒。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溫覆之。5、治冷蟲心痛。川椒四兩。炒出汗,酒一碗淋之,服酒。6、治呃噫不止。川椒四兩。炒研,麵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九,醋湯下。7、治夏傷溼冷,洩瀉不止。川椒一兩(去目並閉口者,慢火炒香熟為度),肉豆蔻(面裹,煨)半兩。上為細末,粳米飯和丸黍米大。
  • 專欄|二毛的手工菜:江湖上的花椒菜
    據《詩經· 陳風· 東門之扮》記載,一些地方,花椒成了定情之信物,青年男女在歌舞昇平之中,以相互贈送花椒來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看來花椒在那個時候的情愛中,就已經開始被用作「麻醉」之物了。  到了漢朝,據《漢官儀》記載,在皇帝后妃們居住的房屋裡,以花椒和泥塗壁,稱為「椒房」,意思是指溫馨、幽香和多子。可見那時用花椒作為裝飾材料,是多麼的文化和高檔。
  • 【隴南詩詞】隴南特色產業之花椒
    花椒之鄉武都周文彰秦巴親吻產花椒,遍野微風翠浪搖。嫩葉叢中紅勝火,青瓷盤裡暗香飄。詠武都大紅袍一首李蔚斌東山北嶺度流年,一片彤彤樹欲燃。養鼻椒芬時入夢,此心安處是嬋娟。武都花椒節張慶中(一)武都花椒節感吟遍嶺彤紅似火燒,近觀才曉是花椒。椒香雅韻添豪興,騷客長吟起浪潮。(二)有感於中國文聯赴武都花椒節文藝演出隴上紅袍香味重,階州古郡讚歌飄。鐵凝率眾揚名遠,從此椒鄉更富饒。
  • 【鳴謝】600位椒友蒞臨中國花椒產業高峰論壇,期待下次相聚!
    2020年1月5日,四川省首屆花椒產業發展峰會暨中國花椒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成都順利召開。來自四川、重慶、陝西、甘肅、雲南、貴州、山西、廣西等地區的企業、單位、合作社、種植戶、貿易商、終端用戶六百人歡聚成都。我們衷心的感謝各位不遠千裡前來參會,共謀花椒產業未來發展,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您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
  • 漢源花椒掀搶購潮,實力圈粉的秘密是什麼?
    繼火爆的甘孜松茸節之後,成都富力廣場又迎來「漢源花椒節」。7月31日開幕的「漢源花椒節」,為成都市民帶來了全國花椒第一縣——漢源縣原產花椒及系列產品,包括各種貢椒、花椒油、藤椒油。麻香醇厚的紫紅色小顆粒在現場掀起了一股搶購潮。
  • 粵東山行之簕欓花椒
    此行無甚收穫,唯壩上之清風暖陽,相伴左右。途中偶遇結果的簕欓花椒,紫紅色的果子在綠色的山林裡格外顯眼。於是,簕欓花椒成了今天唯一記錄的植物。頂三坑水庫庫壩上遠眺。那個時候的文字記載中,花椒往往是芳香美好、繁衍生殖的象徵,用以喻人,也用以敬神。《詩經》中《唐風·椒聊》有「椒聊之實,藩衍盈升。」《陳風·東門之枌》有「視爾如荍,貽我握椒。」由於花椒的果實繁衍,故以喻子孫眾多。有人說,花椒的利用史中,一直到西漢,都沒怎麼跟食物聯繫起來。我深不以為然。作為古往今來、孜孜不倦的吃貨,古人的味覺絕對不可能遲鈍那麼幾百上千年。
  • 山雞椒香辣醬
    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果實所做成,木姜子屬的山雞椒才是它們中用得最廣泛的一種,我個人也覺得山雞椒的香氣更濃而醇厚,味辛而幾乎不苦,不論是做成香辣醬或是作辛香調味料,應該是這幾種中更為理想的一種了,而且山雞椒的果實生長得非常集中,採摘也更為便利。
  • 圖解《羋月傳》中的香事
    留 張 儀楚漢的香文化是中國香文化最獨立之開端,其用香方式及器具,材料都最大限度保持中國之特有。而西漢以後,由於和西域交流頻繁,雖然香材種類大大擴充,但受外來文化影響也較大,六朝時,隨著佛教勢力的東漸,用香方式又受到印度的影響。到了唐代,法門寺出土之器具,從工藝上看,受到波斯及中東的影響。唐之後到宋代,又有大食國進貢薔薇水,很大的改變了中國人對於傳統香品的審美。明代是總結前朝之大成,雖有海禁,但器物上反而受到日本,朝鮮的影響,如高濂《遵生八箋》中對「倭幾」,「倭香盒」及「倭撞」的使用記載。
  • 甄嬛傳的愛情: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甄嬛的愛情是甄嬛傳劇裡的主線,貫穿了整部劇的始終。甄嬛入宮時十五歲,正是少女天真爛漫的時候,蕩著鞦韆吹著笛子的甄嬛,在杏花微雨裡遇見了皇帝,彼時的皇帝「長身玉立,丰神俊朗」,是所有姑娘看到都會臉紅的模樣。甄嬛毫無意外地愛上他,此時她滿歡欣喜,以為遇上了終身的良人。
  • 加入花椒種植合作社 椒農2600多畝土地參與年終分紅
    江津網訊(記者 張渝)11月29日,李市鎮牌坊村椒香花椒種植股份合作社舉行分紅大會,向601戶入社農戶一次性分紅26552.9元。李市牌坊椒香花椒種植股份合作社舉行分紅大會 記者 張渝 攝領到分紅款的花椒種植戶人人喜笑顏開。「我今天領到分紅款共計73塊錢,錢雖然不多,但是讓我嘗到了甜頭,堅定了跟著合作社幹的信心。」
  • 如果穿越回古代,在什麼朝代能夠吃上一頓麻辣火鍋?
    作為一名資深吃貨,在穿越回古代的旅程裡,我最擔心和糾結的是夥食問題。當然,如果能夠隨時吃上一頓熱騰騰的麻辣火鍋,所有的夥食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於是問題來了,我們在什麼朝代,才能吃上一頓麻辣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