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太后
生不詳,卒於公元前135年,
雲竇,後名猗房,
清河郡觀津縣(今河北省武邑縣)人,
漢文帝劉恆的皇后,
長女館陶長公主劉嫖,
長子漢景帝劉啟、
少子梁孝王劉武。
竇猗房是普通的農家女,平民出身。漢惠帝時竇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宮伺候呂太后,後被賜予代王劉恆,劉恆即位後竇姬被立為皇后。景帝即位後尊其為皇太后。建元元年,漢武帝即位,尊其為太皇太后。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與漢文帝合葬霸陵,諡號孝文皇后。
追溯竇漪房一生,可以用一句話總結:「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從一名普通的農家女到萬人之上的皇后,到皇太后,再到太皇太后,如此看來,也算是歷史上比較長壽的一位皇后,據傳這與她長居的椒房殿有關。
何為椒房殿?
椒房殿是西漢時期都城長安皇后所居住的正殿。之所以命名為椒房殿是因為在建造宮殿時使用過了花椒。
古代人認為花椒的香氣可闢邪,有些朝代的宮廷,用花椒滲入塗料以糊牆壁,這種房子稱為「椒房』,是給宮女住的。後來就以椒房比喻宮女后妃《曹操文集》「假為獻策收伏後」篇及《紅樓夢》第十六回中有「每月逢二、六日期,準椒房眷層入宮請候」之句足以佐證。而在西漢時期,椒房殿是皇后所居住的正殿,竇漪房正是居於此殿。
建築考古學家楊鴻勳教授復原的未央宮椒房殿
由此探究,花椒究竟有什麼特殊性能讓古代建築在鑄造過程中使用呢?
首先,我們知道,在古代,人們是非常講究風水、信奉鬼神。
漢文帝八年,賈誼受召入宮,文帝在宣室接見了他。滿懷治國韜略的賈誼本想進言獻策,皇帝卻不談社稷只問鬼神之說,還聽得入神慢慢向前挪出蓆子。兩千多年前的這一幕被李商隱寫成了詩篇,而這句「不問蒼生問鬼神」也成為千古流傳的諷喻名句。
由此看來,除了老百姓生活供神供佛之外,天子治國中也信奉神明,講風水、信鬼神真的是體現在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築也不例外。
古人在建造房屋時除了看風水,講究八卦之外,也會在房屋建築中加入闢邪之物,比如銅鏡之類的,而花椒因其自帶香氣所以也被認為是闢邪之物,所以,古人會將花椒樹葉、果實等磨成粉狀,粉刷於牆面,以此阻擋邪惡之物靠近。
除此之外,我們知道,古代的建築物多為木質結構,而古人認為花椒的香氣可以驅走蛀蟲,有效保護木質結構,所以就選擇用花椒末粉刷牆面。
這裡,說的就是花椒的在建築中的第一個特殊性——香氣。
其次,我們在前文中有講到:椒房殿主要是給女性住的,這又有和緣由?
《詩經·唐風·椒聊》云:「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椒聊且,遠條且。椒聊之實,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碩大且篤。椒聊且,遠條且。」
翻譯出來是:花椒樹生長得是那樣勢茂枝繁,香氣遠播,在豐收的季節,果實纍纍,採摘下來可把「升」裝滿。那高大健壯忠厚善良的男子啊,願他人丁興旺,子孫像是花椒樹上的果實一樣多。
這裡講花椒寓意多籽,寓意「多子」之意。眾所周知,在古代禮法中,綿延子嗣是女子一生最重要的使命,尤其是深處皇宮的女子。因此,使用花椒粉末粉刷牆面而建築的房屋宮殿,給女性居住是寄有深厚寓意的。
這說的又是花椒的在建築中的第二個特殊性——美好寓意。採山澤之靈氣,汲日月之精華。想不到小小的花椒樹孕育的花椒粒,除了用作香辛料之外,竟也能用於建築之中。
如今,我們雖已尋不回椒房殿,更無從嗅到木質建築牆體上散發的椒香,但花椒走過五千年的歷史,至今仍然生命力旺盛。盛夏三伏天,正是採摘好時節,讓我們嗅著椒香回味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