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樂多的發家之路,是家庭主婦走出來的

2020-12-16 新周刊

文 馬路天使

「你今日飲咗未?」「今日養樂多了嗎?」

如果你生活在廣東地區,很可能見過這樣的場景:

穿著日系風格工作服的阿姨,在烈日下騎著紅色單車穿街走巷,只要路人招招手她們就會停下來,打開車尾的藍色冷藏箱,笑著問你要買幾排養樂多(又名益力多)。

這些推著單車的阿姨叫「養樂多小姐」。

養樂多小姐,廣州外來人眼裡的「神秘組織」。/ @老!簡娜蒂

在社區、在街道、在幼兒園門口,甚至各大寫字樓門前,都可以看到她們的身影。

下午茶時間,辦公室門口,她們背著配送箱準時出現,把飲料送到客人手上,還不忘叮囑:「記得放冰箱哦,不然益生菌就失效了。」

這些阿姨們,可以說是養樂多的活招牌。

靠著這些騎自行車的養樂多小姐,養樂多的業績,從2002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每天6萬瓶,飈到了2018年的每天750萬瓶。也就是說,如今,每1分鐘就有超過5200瓶養樂多賣出。根據養樂多官網數據,2019年3月,養樂多在全球39個國家的日平均銷量,已經達到了達到4067萬瓶。

相關數據顯示,除去商場、超市和零售店等傳統渠道,在全世界每天銷售的養樂多當中,養樂多小姐的銷售業績接近2/3。

可以說,這個小紅瓶在地球上暢銷了85年的最大秘訣,就是這群一年四季在大街上遊蕩的「神秘女士」。

近幾年來,飲品市場上益生菌飲料應接不暇地出現,益生菌早已不是養樂多的專屬,養樂多小姐的營銷模式,顯得過於「樸素」。

這種古老、幾乎是恆定的銷售模式,成了養樂多的標誌之一。它到底神秘在哪裡?

1963年的營銷模式,現在還在用?/養樂多官網

成為養樂多小姐

下午兩點鐘,梅芳阿姨正坐在馬路邊上,趴在她的養樂多單車車座上打盹。最近天氣轉涼,來買養樂多的人少了,吃完自己帶的午飯,梅芳索性睡會兒。

53歲的梅芳是一名養樂多小姐,一套淺藍色襯衫,一頂遮陽帽,一條街道,一輛紅色自行車後座上載著一個保溫箱,裡面裝著幾百瓶養樂多——這是梅芳阿姨的職業生活。

除非陰雨天,梅芳從沒錯過每天的日出。每天準時6點醒來的習慣她堅持了16年。

起床後,為丈夫和兒子做好早餐,準備好自己中午的飯菜,收拾打掃完家裡,7點30分,梅芳就蹬著自行車前往所在的養樂多配送中心。

在公司完成早上動員大會之後,梅芳就開始了每天的配送。自行車上的配送箱裡除了產品還要背上足夠的冰塊去保溫產品。一個配送箱可盛放400瓶養樂多,每瓶100ml,再加上冰塊和箱子原來的重量,梅芳每天都拉著40多斤重的產品,再騎行25分鐘到達自己售賣的街道區域。

養樂多保溫箱,曾經是很多老廣童年的」寶箱「。/@浪裡格朗098

先把客戶定的飲料送過去,接下來在負責的街道「碰碰運氣」,能賣多少賣多少。

2004年,梅芳聽朋友說最近找了一份工作,還有個特別的名字,叫做「養樂多小姐」。

工時間是上午9點到下午3點,一天6小時,工作時間自由,每周還有一天的休假。「那時候公公生了病,上有老下有小」,梅芳心動了。

養樂多,在廣州和香港又叫做益力多。梅芳入職的時候,「養樂多小姐」還是個新鮮職業,兩年前,日本益生菌飲料品牌Yakult正式登陸中國內地,並開啟了「養樂多小姐」配送模式。

目前,光是在廣州,像梅芳這樣的養樂多小姐就有1000多個。

距離梅芳阿姨工作地點幾百米遠的另一條街區,是養樂多小姐阿敏的工作範圍。我遇到她的時候,阿敏坐在摺疊小板凳上,在綠化花壇上吃著自己帶的午飯。

養樂多小姐正在倉促地吃午飯。/馬路天使

阿敏算是個養樂多新人。 一年前,70歲的母親生了一場大病,無法再幫她帶小孩。無奈之下, 她成了一名養樂多小姐。「沒辦法,要孩子要得晚,現在父母都年紀大了,只能我自己帶。」

每天把女兒送到幼兒園後,她就從母親和兒媳婦變成了養樂多小姐,下午4點下班去接女兒回家。下班這麼早,也意味著工資少,可「去哪裡找一份3點可以下班去照顧家庭的工作呢?」

1963年,成立了28年的益生菌飲料品牌養樂多組建了女士配送中心。不久之後,這個運營模式就在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今,養樂多小姐遍布中國北京、廣州、廈門、香港,以及諸如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亞洲國家以及巴西等中南美國家,據統計,在日本,有養樂多媽媽6萬餘名,海外市場的養樂多小姐人數,多達44600人。

在韓國暢銷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裡,就曾經提到1980年代「養樂多小姐」這份職業在家庭主婦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

彼時,金智英的父親需要憑藉一個人的薪水養活一家六口人的。而母親雖不像父親有固定的工作,但她一個人得照顧三個孩子和一名老母親,又要全權負責家中大小事,與此同時,還得不斷尋找可以賺錢打工的機會。

急於補貼家用的家庭主婦,迫切需要這份工作。/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正是因為如此,在當時,養樂多小姐成了熱門職業。

相當長時間以來,養樂多一直強調其為家庭主婦提供了工作機會,但很少有人提及,養樂多小姐本應得到更多。

養樂多小姐的益生菌故事

商業成功離不開一個好的商業故事,而養樂多和益生菌捆綁的好故事,離不開成千上萬的養樂多小姐們。

回憶起十幾年前養樂多飲料剛出來的時候,梅芳阿姨說,「要反覆和客人介紹益生菌是什麼,有哪些好處」。彼時,中國市場上尚未有益生菌食品出現,大家對益生菌的想像一片空白。

而養樂多小姐們的首要工作,就是把益生菌的故事講給顧客聽。如今,梅芳阿姨對養樂多的故事仍舊熟稔。

1930年,養樂多創始人、京都大學醫學博士代田稔發現了一種對人體腸胃有益的活性乳酸桿菌。

為了將這種有益乳酸菌傳播給儘可能多的人,代田稔博士進而開發了一種價格合理且口味怡人的發酵飲料,該飲料於1935年首次在日本南部的福岡市以Yakult(養樂多)商標發布。

初代養樂多,是用玻璃瓶子裝的。/養樂多官網

雖然出發點看起來很好,可在推廣上,養樂多困難重重。畢竟幾百年來,「細菌」都被認為是一種「異質」,如今要將細菌喝進肚子裡,中間還是需要一些心理疏導的。儘管養樂多公司一直致力於開辦腸道健康科普,試圖讓民眾了解益生菌的好處,但效果仍舊一般。

直到17年後,養樂多小姐直銷模式的開啟,才讓養樂多以及益生菌的美好,迅速為更多人所接受。

所謂養樂多小姐模式,也就是家庭配送模式。起初,養樂多接受家庭訂單,並提供配送服務。配送員正是這些不太年輕的、隨處可見的養樂多小姐。除配送外,養樂多小姐還可以繼續發展客戶,甚至提供零售。

除此之外,養樂多會為銷售人員劃分具體區域,確保每個人都只能在自己負責的區域售賣。

一開始,劃分區域的方式只是為了提高養樂多小姐積極性,保證收入。

但後來,養樂多公司逐漸發現,由於每個人負責固定的區域,這些養樂多小姐很快就能「混臉熟」。為了多賣點飲料,養樂多小姐也主動向居民科普益生菌飲料的好處,並與附近居民搞好關係。

在日本,養樂多小姐和顧客感情很深厚。/養樂多宣傳片

久而久之,無論多少客戶,養樂多小姐都記得清楚:「A家住著一個和藹的老太太,一次一般買兩排;B家的主婦喜歡養貓和植物;C家有6口人需要3排......」

其次,養樂多小姐這個職業對家庭主婦和寶媽們具備絕對的吸引力,慢慢地養樂多小姐又成了一個特殊的母親團隊,加上她們總是和顏悅色,所以很容易讓消費者感到放心,「你看,她家小孩也喝這個飲料」。

這支由家庭主婦組成的養樂多銷售隊伍,就這樣與街上的鄰居建立了信任關係,不僅讓益生菌的故事深入人心,還牢牢鎖住了熟人消費者。

如今,全世界每天大概會消耗3900萬瓶養樂多產品,其中有3000萬瓶在日本境外消費,由養樂多小姐運送或通過超過711000個存儲公司商品的商店購買。

進一步說,在全世界範圍內,養樂多小姐的銷售業績,佔據了養樂多產品消費的2/3。

養樂多總部負責人丸山在提到最成功的海外市場之一印度,直接將其歸因於養樂多小姐的培訓。

印度的養樂多小姐可以騎摩託車。/SBS

養樂多的勤勞蜜蜂

在成為養樂多小姐之前,梅芳阿姨是一名裁縫。

結婚後,由於經常出差無法兼顧家庭,梅芳不得已辭掉了裁縫的工作。換來了這份風裡來雨裡去,工資又很少的工作。

在廣州,天氣經常如孩童般活潑而無常。

遇到陰雨連綿,梅芳和阿敏總是膽戰心驚。單車上不配置任何擋雨的設備,再加上坑坑窪窪的路,不僅生意難做,還經常一身溼。

到了漫長的夏天,街道上的體感溫度經常達到40°。作為養樂多小姐,她們只能待在室外,忍受高溫和暴曬,別無選擇。梅芳阿姨說自己原本皮膚挺白的,自從幹這行,皮膚就徹底黑了。

累得在路邊睡著的養樂多小姐。/馬路天使

除此之外,這份看似自由的工作,卻也是相對而言的。阿敏說,「你想自由可以啊,自由是有代價,你天天早下班,飲料沒有賣完,像我這樣每個月只能拿一兩千塊錢」。

雖然規定上班時間是上午9點到下午3點,工作時間非常靈活。但一般沒有阿姨會準時下班,既然出來了,就不甘心掙那一點點錢回去。

另外一位養樂多小姐劉阿姨說,她每天出來都會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今天一定要賣多少排,或者今天一定要賣到幾點,不然工資發下來會很難過。」——在中國,養樂多小姐的工資,採取13元/天的底薪+21%銷售提成的機制,有部分剛入職的養樂多小姐甚至沒有底薪。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賣、快送服務以及便利店的興起以及益生菌市場競爭的激烈,養樂多的直銷方式正在式微。養樂多小姐們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客戶買一排也送,而且不像外賣平臺會收取配送費,我們免費」。

阿敏說,「其實公司不在乎這個」,她指了指養樂多配送自行車上遍布車身的logo和自己的那身制服,「現在隨便請人派傳單一天都要好幾百,我們整天在街上守著其實就是免費推廣,公司精明著呢」。

到處穿梭的養樂多小姐,就是活招牌。/馬路天使

在韓國,養樂多小姐甚至承載了庫存壓力。每個養樂多小姐相當於是自己的老闆,每天進的貨賣不完無法退還,只能自己想辦法賣完,不然就得承擔損失。

在辛苦工作了近10個小時之後,養樂多小姐回到公司,還要做客戶管理。列印收據,檢查收款,回訪和累積積分等。

有趣的是,2015年,養樂多成立80年之際,其負責人丸山在總結養樂多之所以在全球獲得如此成就的關鍵原因時說道:「這是產品開發與專有益生菌研究的支持,我們先進的研發能力以及我們與養樂多小姐共同擁有的獨特銷售渠道的結合。」

毫不誇張地說,韓國養樂多通過家庭主婦和推銷員的成功建立了「友好和可信賴的母親」的企業品牌形象,並發展成為年銷售額達到1萬億美元的公司。

但是,即使到現在,養樂多公司對這群「功臣」卻沒有感激之心。作為企業發展的真正「合作夥伴」,養樂多小姐除了這個美麗可愛的稱呼,仍舊一無所有。

光有益生菌不夠。/ 養樂多官網

當市場上同類產品越來越多,當養樂多小姐怨言不斷,「養樂多小姐」這套古老的營銷套路,在日新月異的中國能否繼續創造神話?

答案懸而未決。

相關焦點

  • 再靠家庭主婦推銷,這款日本飲料就不靈了
    如果你生活在廣東地區,很可能見過這樣的場景:穿著日系風格工作服的阿姨,在烈日下騎著紅色單車穿街走巷,只要路人招招手她們就會停下來,打開車尾的藍色冷藏箱,笑著問你要買幾排養樂多。這些推著單車的阿姨叫「養樂多小姐」。
  • 包裝成國貨隱藏中國18年,靠一群家庭主婦的服務,一年銷售25億瓶
    在乳酸菌飲料中,有一個品牌一直獨善其身,喜歡買乳酸菌的消費者,經常會在超市的貨架中看到一種外包裝印著紅色字體的飲料,仔細一看,上面寫著是「養樂多」三個字。目前有很多品牌都在模仿養樂多的路線,因此看出養樂多在市場中的重要性。
  • 韓國隨處可見的養樂多大嬸:守望社群鄰裡 微笑背後的悽涼身影
    養樂多大嬸是指上了年紀四五十歲的家庭主婦,工作時頭戴遮陽帽,身穿公司組織化制服。韓國當地養樂多大嬸的標準制式制服,是粉紅色上衣搭配淺咖啡色褲子,雙手戴上純白的手套,站在一臺電動四輪小車後面,電動四輪車身上都貼著一張張顯眼的新上市乳製品或暢銷新款飲料海報,若是比較舊一點的半自動車型號,車上則工整地堆放著三到四盒大小不一的冰桶箱,沿街兜售一瓶瓶的乳品飲料。
  • 繼娃哈哈、光明後,達能再陷分手局,這次是日本養樂多
    有消費者稱:「家裡人很愛喝養樂多,但老家買不到,能不能做代理。」 事實上,養樂多是不做代理的,目前在中國約40個城市及地區設有分公司(直屬型),對當地市場也是直營管理,基本不通過經銷商銷售。在中國,養樂多主要通過家庭配送上門和零售渠道銷售。其中,家庭配送銷售額佔到總銷售額的10%,來自獨立商店和大賣場/超市的銷售份額分別為35%和50%。
  • 我是說在座的各位家庭主婦,都需要分類回收!
    人生就是一次次選擇後的結果,在這個奇幻故事中,窮書生沒有選擇科舉之路,因為有高人告知了他最終的歸宿。 在知道了道路的終點是悲劇時,確實沒必要繼續堅持了,這時候換一條路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 一個家庭主婦的悲喜人生
    日子如流水從指間無聲流過,一天天重複著生活,接送孩子,做家務,偶爾做一下兼職,我相信所有家庭主婦的生活模式應該和我大同小異,平淡而又大同小異。作為一個資深的家庭主婦,我有一些話想說,說說我的歡喜,說說我的悲傷,說說一些生活的瑣碎…………我的家庭主婦生活確切的說是從孩子開始上學開始的,那時候除了接送孩子,就剩收拾家務了,因為空閒時間短,工作不好找,只能賦閒在家,孩子在家的時候家裡面還熱鬧一點,一旦孩子上學走了,家裡就空空蕩蕩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 走進養樂多,探訪益生菌普及之路的職人匠心
    兒時最愛的養樂多不僅好喝還可以「幫腸道做運動」是居家旅行必備健康飲品近日,小編走進養樂多無錫工廠與全國多地媒體一起探訪這些益生菌普及之路的職人匠心▲「『腸』情相伴,『益』生同行」2020年養樂多媒體座談會現場近日,由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腸』情相伴,『益』生同行」2020年媒體交流活動在養樂多無錫工廠成功舉行。
  • 不思進取的「養樂多」,為什麼能在國內暢銷55年?
    這是益力多的粵語廣告詞,其他省份的人更熟悉普通話版本:今天養樂多了沒。益力多和養樂多,其實是日本Yakult品牌旗下的同一款活性乳酸菌飲品。益力多在廣東和香港採用,養樂多則用於內地其他城市和臺灣(以下均用「養樂多」)。從進入中國開始,養樂多至今已經暢銷了55年。一個產品,幾十年不升級包裝,不僅沒衰落,還越活越滋潤,得到「一個紅瓶闖天下」的美稱。
  • 啄木鳥家庭維修|家庭主婦是一種職業嗎?
    家庭主婦,簡稱主婦,指全職照顧家庭、做家務而不外出工作的婦女,屬於非勞動力人口。服務對象是家庭的成員,包括丈夫、兒女,與夫家成員同住的還要照顧夫家的成員。家庭主婦也叫全職太太,不工作,負責家庭的家務。由《婚姻法 》保障主婦的權益,例如遺產分配權、離婚婦女權益等。在歐美國家,家庭主婦享受相關社會福利待遇。在中國,家庭主婦也偏多。家庭主婦是指結婚後不再參加工作,而是整天為家庭奔波忙碌,沒有直接經濟來源的一類女性。
  • 養樂多一瓶2.2,卻能年賺40億,不靠電商,很多人認為是中國牌子
    在1963年的時候,那陣養樂多還沒有進入中國,不過「家庭營銷」卻被提出並實施,而且在日本社會的反響很大。其實養樂多當時只是為了普及「預防醫學」的理念,讓養樂多健康媽媽以最快的速度將最新鮮的產品送到消費者的手中。
  • 《我的前半生》:家庭主婦的中年危機,亟待找回的是自我
    小三的事抖露出來後,羅子君最終與陳俊生離婚。陳俊生出軌在先,以至於他對羅子君心懷愧疚,但此時凌玲才是他想守護的女人。在一段婚姻中,毋庸置疑出軌是不被原諒的,被社會譴責還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所以對家庭主婦來說這是一件剝奪價值的事。這個時候家庭主婦只有重返職場去找回自己的價值與自我。家庭主婦重返職場,脫離社會已久的弊端衍生重重阻礙羅子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家庭主婦到身處世事險惡的社會中,走過的彎路可謂一部教科書,羅子君從底層工作——營業員做起,在商場買化妝品,看不慣免費試妝的顧客,與其起爭執,被老闆辭退。
  • 劉荷娜臉部僵硬,做家庭主婦照顧兩個孩子
    當初仲天騏和夏之星不知道賺走了多少眼淚,而且誰年輕時沒有買過「仲夏夜之星」的同款手鍊呢?如今林志穎結婚生子,帶著老婆孩子和媽媽一起上綜藝,而另一邊遠在韓國的劉荷娜也帶著老公孩子一起參加了《爸爸回來了》。只不過林志穎還是當初那個「仲天騏」,而劉荷娜看起來卻不像是從前那個「夏之星」了。在參演《放羊的星星》時,很多人都沒有認出來女主角劉荷娜是個韓國人。
  • 養樂多「貴婦」面霜30g售價2380RMB,跨行創業這麼好賺嗎?
    那麼跨界美妝創業這條路對於一些」老牌「非時尚類企業來講走得如何呢?他們的創業之路是否有其他品牌可借鑑的經驗教訓?85歲的養樂多,賣起了「乳酸菌」化妝品,而且已經賣了60幾年。養樂多母公司日本國株式會社Yakult(養樂多)集團創建於1935年。1955年,養樂多的代田研究所成立了藥妝部小郡研究所,設廠並開始嘗試生產和銷售化妝品,到1971年開始全面銷售。如今養樂多小紅瓶乳酸菌飲料全球銷售規模已經達到日均 4,000 萬瓶,但它的化妝品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一直不為大眾熟知?
  • 給女人的忠告:結婚後,千萬別想著做「家庭主婦」
    之前看到一個視頻,為女性發聲,「我不會成為你要的家庭主婦。」一個女生在採訪中說道:「我不願意成為家庭主婦,這樣會讓我很沒有安全感,我就是想要一份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工作,來充實自己的生活。」為何很多人不贊同女性成為家庭主婦,也有很多人認為家庭主婦也是一種工作。同樣的,有人說家庭主婦是最沒有價值的工作。社會的聲討有很多,你以為家庭主婦就很容易嗎?家庭主婦很不容易的,每天都在忙碌也很疲憊。可是這種忙碌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
  • 種田文:女主意外獲得靈田一塊,從此開啟了異世的種田發家之路!
    種田文:女主意外獲得靈田一塊,從此開啟了異世的種田發家之路!大家好,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點開這篇文章。最近大家都在看一些什麼類型的小說呢?還是在為書荒發愁。當然,在大家點開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是解決你們書荒的時候了。在這個網絡社會裡,電子書籍世比較普遍的,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種田文:女主意外獲得靈田一塊,從此開啟了異世的種田發家之路!
  • 盤點四個創業項目,很適合家庭主婦,幾乎「零投入」
    在當今中國有著很大的一個群體,叫做家庭主婦,也稱為全職太太。她主要指已婚婦女全職照顧家庭、做家務而不外出工作的女性。在很多歐美國家,家庭主婦是作為一種社會職業的,享有很多相關的福利待遇,甚至部分是有工資收入的。
  • 丹妮絲·理查茲宣布退出比佛利山莊的真正家庭主婦
    丹妮絲·理查茲(Denise Richards)和她的丈夫艾倫·菲珀斯(Aaron Phypers)在馬裡布(Malibu)宣布從比佛利山莊的真正家庭主婦中退出僅僅兩個賽季後,她就選擇離開比佛利山莊的真正家庭主婦。
  • 「媽媽一巴掌,打醒了想做家庭主婦的我」生而為女,請對自己負責
    有的人認為,女人做全職太太也是逼不得已,畢竟家庭需要人照顧,孩子離不開母親的陪伴;有的人認為,女人做全職太太,就是把命運交給了男人,不利於自己的婚姻。 成為家庭主婦,對女人來說到底是利還是弊?關於這個問題,我採訪了好幾位已婚女人。其中,王阿姨告訴我,她的女兒想要做家庭主婦,被她一巴掌打醒了。
  • 家庭主婦算不算獨立女性不重要,情緒獨立才是真的獨立
    ……隨著東方衛視《三十而已》熱播,網友圍繞劇中女主顧佳這樣的家庭主婦算不算獨立女性,爭論得那叫一個激烈,豆瓣上有個熱帖,更是直指高學歷女性回歸家庭是浪費國家資源。這個空前轟動的例子,讓許多人得出一個驚人相似的結論:全職家庭主婦在婚姻中太沒有安全感了,太危險了,一旦老公出軌,就太沒有保障,太可怕了!那麼,我們不妨再來看一看,另一場非家庭主婦版的婚姻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