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男子尋子10年「家門口」找回,養父獲刑2年引罪罰討論

2020-12-26 騰訊網

在離家60公裡的村子裡,劉利勤找回了丟失10年的兒子劉軒。

2010年4月11日,2歲的劉軒在山西太原小井峪村附近玩耍時被人抱走。今年1月,公安機關根據線索,在山西呂梁市交城縣安定村將劉軒解救。

從小井峪村到安定村,不過一個小時車程。但此前10年裡,劉利勤為了尋子,幾乎走遍全國,媒體也曾多次報導,給他冠上了「山西尋子哥」的名稱。

劉軒的養父張建斌、養母崔梅的哥哥崔金平被警方控制後,10月12日,法院作出判決,認定張建斌犯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崔金平犯拐賣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據知情人士透露,案件的一個爭議焦點是,張建斌在收買時是否知道孩子是被拐賣的兒童。

張建斌曾辯解稱,當年崔金平告訴他,男孩的父親賭博輸了錢,要把孩子賣了,他就支付了2萬多元買下,他不知道孩子是被拐來的。但法院並未採納這一意見。

中國政法大學反對人口販運國際合作與保護中心主任張志偉表示,這起案件是他了解到的第一起收買方刑罰達到兩年的案件。他認為,對於這樣一個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的案件,司法機關可能會從嚴懲處,彰顯司法的決心。

案件終結後,劉利勤沒有和劉軒提起養父被判刑的事情。「提起他們,我就會想起這些年的痛苦經歷。都過去了,我只希望孩子在家裡好好生活。」

2010年劉利勤一家的全家福。受訪者供圖

丟失與收買

劉利勤臥室的床頭上,還掛著一張十年前的全家福。照片裡,2歲的劉軒被母親抱在懷裡,他正面朝向鏡頭,面龐圓潤,有著和父母一樣細長的眉眼。

這是劉軒丟失前,和家人的最後一張合照。

2010年,劉利勤一家四口還租住在太原市小井峪村一戶村民家。當年4月11日午間,妻子在家做午飯,2歲的劉軒和5歲的姐姐在門口玩耍。等到吃飯時,妻子發現劉軒不見了。

劉利勤是一名裝修工人,剛在太原市開了一家小公司。得知孩子丟失後,他放下了工作,沿著大街小巷,汽車站火車站找了數天,依然杳無音訊。

唯一的線索是,家附近旅館門口的監控拍到,劉軒被身高約一米七的男子抱走。劉利勤報了警,但是因為無法核實到這名男子的身份,線索就此中斷。

2010年劉軒丟失後的派出所立案回執。新京報記者 周思雅 攝

距離小井峪村60公裡處,呂梁市交城縣安定村。張建斌崔梅夫婦自2002年結婚後,就搬到這裡居住,兩人一直沒有孩子。

因是從外村搬來,張建斌在村裡沒什麼朋友。村裡人對他的印象是,一個憨厚的裝修工。鄰居還記得,隔壁老人的家裡物件壞了需要幫忙,張建斌會到老人家中去免費為老人修理。

劉利勤丟失兒子的那一天,崔梅的二哥崔金平帶著一個男孩,來到張建斌的家中。

據崔梅回憶,二哥告訴他們,男孩的父親賭博輸了錢,要把孩子賣了,要價2萬元。因家中沒有積蓄,張建斌和親戚借了錢,買下了這個孩子。

在此之前,崔梅已多次流產。崔梅說,當時醫生無法判斷病因,只告知她並非不能生育,「都說先抱養一個再生育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崔金平就說先抱養個孩子,丈夫也同意了。」

但他們沒有走正常的抱養程序。崔梅表示,當年農村上戶口比較容易,抱養小孩現象也比較普遍,他們夫妻倆就以生父母關係,為男孩在老家上了戶口。

張建斌給男孩取名「樂樂」,「希望孩子可以快樂地長大。」

張建斌此前為劉軒買的學習機。新京報記者 周思雅 攝

兩個父親的10年

對於這個買來的兒子,崔梅說,張建斌很是疼愛。

因為不知道樂樂的出生日期,張建斌就把孩子的生日定在6月1日,一個在當地人眼裡很吉利的日子。每當樂樂「生日」時,他們就會給孩子買一個奶油小蛋糕。

「樂樂小時候個子小,我們怕他長不高,就給他買了鈣片,後來他牙齒就特別好。」崔梅回憶,樂樂小時候很乖,但開始上學後,就跟著其他孩子一起打架,學習也越來越差。

崔梅記得,張建斌為此也打過他。但即便如此,孩子和丈夫的關係也比和自己親密。「他以前晚上不敢去院子裡上廁所,每次都要我丈夫在廁所門口等著。晚上睡覺的時候,也要抱著我丈夫入睡。」

樂樂在張建斌家的第6年,崔梅再度懷孕,成功誕下一個女孩。崔梅說,雖然有了親生女兒,但丈夫並未因此對樂樂不好。「我們當時給樂樂喝的奶粉是上百塊的,但是給女兒買的奶粉都是幾十塊的。」

前兩年,村裡有人來推銷平板學習機,價格在800元。崔梅提到,當時家裡收入不多,但樂樂很想要這個學習機,並答應以後會好好學習,最後張建斌用支付寶花唄給他買了下來。

在外人看來,張建斌家雖然較為貧窮,但「一兒一女」也算家庭美滿。

另一邊,太原市萬柏林區,兒子丟失後,劉利勤搬到了小井峪村附近的一個小區。劉利勤說,兒子是在這一片區丟失的,他不敢離開這裡,只盼著有一天能在附近遇到劉軒。

他染上了很重的菸癮,每天半夜要抽完煙,才能入睡。

家中沒有孩子清晰的單人照片。劉利勤就把全家福中兒子的部分裁剪下來,列印成單人照,貼在一輛破舊的農用車上,開車四處尋找。路途中也不斷結識其他的尋子家庭,大家籌錢買了一輛金杯車,在尋子的同時宣傳打拐知識。

只要有人提供線索,劉利勤就會前往當地核實。這10年來,他幾乎走遍了全國,用光了家裡的積蓄,只能在尋子的間隙裡工作,在工作的間隙裡繼續找尋孩子。

劉利勤尋子十年積攢下的各類票據。新京報記者 周思雅 攝

尋子的過程中,劉利勤和同伴曾因大雪被困在路上。

劉利勤記得,那是2016年,大雪鋪滿了整座村莊,車一旦啟動就在原地打滑。車上只剩一包方便麵,沒有熱水,兩個男人就掰著幹的麵餅入食,在車廂後座裹著大衣蜷縮入睡。

他也曾在綠皮火車上遇到過好心的乘務長,得知劉利勤尋子的故事後,為他送上了免費的盒飯,在整列車廂的乘務員辦公室處貼上了他尋子的海報。

母親在劉利勤尋子期間多次生病後辭世,家中家務事他也無暇顧及。談起家庭時,劉利勤對「兒子」和「丈夫」這兩個身份充滿了歉意。

但他覺得,自己盡到了一個父親能做的一切。

劉利勤和尋親家屬在全國做打拐宣傳。受訪者供圖

「孩子就在自己眼皮底下」

兩個家庭在2020年初發生轉變。

尋子過程中,劉利勤學會了快手直播,並在平臺上通過直播發布兒子的信息。2019年年底,有人通過平臺向劉利勤提供線索,讓他去呂梁市交城縣安定村看看,村裡有個孩子和劉軒長得很像。

因為這些年受騙的經歷太多,劉利勤一直沒去當地核實。

「到了12月,這位好心人又來我的直播間,怪我怎麼不去找,表現得非常生氣。」劉利勤說,之後他和弟弟多次前往安定村,偷偷拍下了孩子的照片。

拿到照片後,劉利勤通過中國兒童防走失平臺(民辦公益組織)的人像比對系統,把劉軒一歲時的照片和安定村這個孩子的照片進行了對比,出現了「相似度得分67.43,建議進行DNA檢測」的字樣。

劉利勤的弟弟再次前往安定村。

他想了個辦法,給男孩一個口香糖,想用口香糖上沾的唾液去做DNA檢測。因為男孩一直不肯吐出口香糖,他便將口香糖黏到對方頭髮上,趁機拔下了一根頭髮。

通過這根頭髮,劉利勤做了親子鑑定。今年1月1日,鑑定結果顯示,這個男孩與劉利勤妻子張靜平的親子關係概率為99.999%,支持他與張靜平存在親子關係。

1月2日,公安機關根據劉利勤提供的線索,前往安定村將劉軒解救。劉利勤說,自己十年裡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怎麼也想不到孩子就在自己眼皮底下。

1月2日,劉利勤找回孩子當天直播畫面。

劉軒被解救的次日,40歲的張建斌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崔梅說,多年以來,他們從沒想過男孩的家人會再次找上門來。「我就想著,孩子賣都賣了,怎麼還會來要回去」。

現如今,張建斌的家中還留著孩子曾經的玩具,滑板車、吉他、旱冰鞋,一個學習機。十年「父子」一場,張建斌最後落得了一場空。

丈夫被抓後,崔梅離開了原先租住的房子,帶著女兒住進姐姐家,靠著小吃店維持生計。崔梅說,她只覺得悔恨,當年不該以這種方式抱養小孩,讓孩子生父母尋找這麼多年。

親子鑑定報告。新京報記者 周思雅 攝

是否明知孩子是被拐賣的兒童

2020年1月4日,崔梅的二哥崔金平投案自首。崔金平比張建斌小6歲,是個文盲,他和劉軒的生父劉利勤相識,兩人是老鄉關係。

今年4月,太原市萬柏林區人民檢察院以崔金平涉嫌拐賣兒童、張建斌涉嫌收買被拐買的兒童,向太原市萬柏林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判決書顯示,據崔金平供述,案發當日11時許,他準備在小井峪街邊的一家飯店吃飯,走在路邊時看見劉利勤家的男孩在玩耍。「我就逗了逗他,小孩就跟著我走,走了沒兩步我就抱起小孩走到幾百米處的麵包車位置,把小孩放到麵包車副駕駛位置,就開車去了妹妹家。」

崔金平說,開車路上,他給崔梅打電話,問她有個小孩要不要,妹妹說要。一個多小時後,他到了妹妹家,騙他們說「抱養了一個小孩,人家要2萬元補償」。把孩子交給妹妹後,張建斌給了他2萬元現金。

關於這個孩子的來源,張建斌的供述和崔梅的說法一致。

張建斌在供述中提到,當時崔金平說,這個男孩的父親賭博輸了錢,要賣了這個孩子,價格是2萬多元。當時農村買男孩是3萬元,女孩是2萬元。當時自己手頭不夠錢,就去親戚家借了錢,把錢交到了崔金平手中。

張建斌堅持說,自己不知道這個孩子是被拐來的。

據知情人士透露,案件庭審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爭議焦點是,張建斌在收買時是否知道孩子是被拐賣的兒童。

張建斌的辯護人認為,本案客觀上雖然存在收買被拐賣兒童行為,但是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崔金平告知張建斌孩子是被拐賣的,且十多年前在農村地區抱養小孩也是普遍的。

劉利勤告訴新京報記者,他沒有參加庭審。在他看來,孩子的養父母也很可憐,但兩家距離不過60公裡,也算是老鄉,尋子這10年來,媒體也曾多次報導,「呂梁誰不知道他在尋找丟失的兒子,養父母那邊不可能不知道。」

判決文書。截圖

養父獲刑兩年

今年10月12日,太原市萬柏林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做出判決。

判決書顯示,張建斌辯護人提出,結合張建斌結婚多年未生育的特殊情況及其與崔金平的特殊關係,張建斌犯意較輕,或者沒有犯意,應當從輕處罰;他沒有阻止公安機關解救孩子,在收買孩子後十多年裡並未虐待孩子,其本人也是受害者。

其辯護人還認為,張建斌構成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行為發生在2010年,應適用2010年時《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條,量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

法院認為,張建斌明知是被拐賣的兒童,仍予以收買,其行為已構成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關於張建斌提出其不知孩子是被拐來的辯解意見,及其辯護人提出張建斌對崔某平拐賣兒童的事實不知情的辯護意見,與審理查明的事實不符,不予採納。

此外,張建斌2010年4月收買被拐賣的兒童,該行為持續到2020年1月公安機關對被買兒童解救,應適用現行法律規定;張建斌存在從輕處罰情節,其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可以從輕處罰。

對於崔某平的涉案行為,法院認為,他以出賣為目的,對幼兒採取欺騙、利誘手段使其脫離監護人,其行為已構成拐賣兒童罪;關於辯護人提出崔金平系初犯、無前科的辯護意見,予以採納。

判決結果顯示,崔某平犯拐賣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30000元。張建斌犯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10000元。判決後,被告人及其家屬沒有提起上訴。

新京報記者搜索發現,判決後,法院於10月23日發布的一份刑事裁定書顯示,將張建斌的罰金一項刪除。據知情人士透露,該修訂系因關於「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的刑罰中,沒有「並處罰金」的規定。

新京報記者多次就此事詢問太原市萬柏林區人民法院,截至記者發稿前,尚未得到回覆。

劉利勤還在幫其他家庭尋找孩子。新京報記者 周思雅 攝

買方入刑其實是「無奈」的選擇

中國政法大學反對人口販運國際合作與保護中心主任張志偉表示,這起案件是他了解到的第一起收買方刑罰達到兩年的案件。

他認為,該案生父尋子十年,社會上許多媒體都進行了報導,社會影響較大,「對於這樣一個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的案件,司法機關可能會從嚴懲處,彰顯這種司法的決心。」

北京市律師協會刑事訴訟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劉玲表示,客觀上,張建斌有收買兒童行為,支付了2萬元作為代價,將兒童當作商品買回撫養,屬於非常典型的收買兒童行為。

刑法規定,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將「收買被拐賣的兒童,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改為「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劉玲認為,張建斌具有法定從輕情節,同時綜合考慮張建斌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對被害人家庭造成的傷害等因素,法院判處其2年有期徒刑,是適當的。

張志偉自12年前開始進行公益打拐活動,其間一直在推動「買方入刑」的法案修訂過程。他認為,買方入刑其實是一個無奈的選擇,但買方市場旺盛是拐賣兒童案件層出不窮的一個主要原因。

張志偉介紹,《刑犯修正案九》出臺以後,強化了買方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在過去,一些處於灰色地帶的行為,例如所謂的「民間送養」,很多時候都是不予處罰的。「現在只要雙方有比較大額的交易,都統一認定為拐賣或者收買兒童案,屬於犯罪,都是要處罰的。」

「2015年之前,很少追究買方的刑事責任,即使追究也是大部分都以緩刑處理。在2015年買方入刑後,現象大為改觀,買方判處實刑的情況現在還是比較普遍的。」

張志偉也提到,這類案件中收買方通常人身危險性較弱,被判處緩刑的較多,「一些人本身認罪悔罪態度較好,沒有前科劣跡,受害人也給予諒解,所以法律也會從輕處罰。」

張志偉認為,刑法修訂的最終目的不在於處罰,而在於從法律層面上讓公眾意識到,這類行為屬於犯罪,從而從根源上減少拐賣案件的發生。「不管是拘留還是判刑,都能讓公眾意識到這是犯罪,國家法律是禁止的。」

2020年劉利勤新拍的全家福。受訪者供圖

案件終結後,劉利勤沒有和兒子提起養父被判刑的事情,劉利勤說,「提起他們,我就會想起這10年的經歷。都過去了,我只希望孩子能在家裡好好生活。」

到12月中旬,劉軒已經在新家生活近一年時間。

劉利勤為兒子辦理了轉學手續,戶口簿上劉軒的那一頁,也一直為他保留著;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母親也為劉軒報了周末補習班。

當問起在劉軒心裡,劉利勤是不是好爸爸時。劉軒回答,「挺好的」;「交給別的爸爸可能不會像他這樣找我。」

現如今,劉利勤開了家尋子工作室,幫助其他家庭尋找被拐賣或者丟失的家人,需要經常離開太原去往別的城市。劉軒說,每次父親外出,他都會在家裡等劉利勤回來,「我知道,他出去找別的孩子去了。」

相關焦點

  • 生父尋子10年「家門口」找回 養父獲刑2年引罪罰討論
    生父尋子10年「家門口」找回,養父獲刑2年引罪罰討論  張建斌曾辯解稱,當年崔金平告訴他,男孩的父親賭博輸了錢,要把孩子賣了,他就支付了2萬多元買下,他不知道孩子是被拐來的。但法院並未採納這一意見。  在離家60公裡的村子裡,劉利勤找回了丟失10年的兒子劉軒。
  • 生父尋子10年「家門口」找回,養父獲刑2年引罪罰討論
    2010年4月11日,2歲的劉軒在山西太原小井峪村附近玩耍時被人抱走。今年1月,公安機關根據線索,在山西呂梁市交城縣安定村將劉軒解救。從小井峪村到安定村,不過一個小時車程。但此前10年裡,劉利勤為了尋子,幾乎走遍全國,媒體也曾多次報導,給他冠上了「山西尋子哥」的名稱。
  • 太原男子尋子10年竟在「家門口」找回,養父稱不知孩子是被拐賣的
    在離家60公裡的村子裡,劉利勤找回了丟失10年的兒子劉軒。2010年4月11日,2歲的劉軒在山西太原小井峪村附近玩耍時被人抱走。今年1月,公安機關根據線索,在山西呂梁市交城縣安定村將劉軒解救。從小井峪村到安定村,不過一個小時車程。
  • 山西男子尋子十年:人販子被判十年「養父」被判兩年
    12月3日,記者從劉利勤處獲悉,太原市萬柏林區法院以拐賣兒童罪,判處拐賣其子的臨縣男子崔金平有期徒刑10年;以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判處收買其子的「養父」張建斌有期徒刑兩年。2010年4月11日,劉利勤1歲的兒子在家門口被抱走。
  • 「羊晚快評」買兒童的養父獲刑,補上打拐短板
    文/戴先任2010年4月11日,2歲的劉軒在山西太原小井峪村附近玩耍時被人抱走。今年1月,公安機關根據線索,在山西呂梁市交城縣安定村將劉軒解救。從小井峪村到安定村,不過一個小時車程。但此前10年裡,劉利勤為了尋子,幾乎走遍全國,媒體也曾多次報導,還給他冠上了「山西尋子哥」的稱號。劉軒的養父張建斌、養母崔梅的哥哥崔金平被警方控制後,法院日前作出判決,認定張建斌犯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崔金平犯拐賣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12月17日新京報)
  • 「山西尋子哥」案人販被判10年,「養父」被判2年!獨家對話檢察官
    視頻來源於沸點視頻從2010年孩子被拐開始,劉某某開啟了十年漫漫尋子之路,甚至被人冠以「山西尋子哥」的名稱,直到2020年1月,走失十年的親生骨肉終於尋回。2020年4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檢察院以崔某涉嫌拐賣兒童罪、張某涉嫌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向法院提起公訴。
  • 2歲兒子被人拐走,生父花光積蓄走遍全國尋子10年,沒想到兒子就在...
    (原標題:2歲兒子被人拐走,生父花光積蓄走遍全國尋子10年,沒想到兒子就在「家門口」)
  • 夫婦拋棄孩子後高調尋子,找到後卻沒下文,養父質疑:因為兒子是聾啞人
    一對夫妻想找到失散19年的兒子,通過媒體幫忙協尋後,最後還真的成功找到人,警方鑑定DNA後確認對方就是他們的親生兒子,原本應是歡喜的重逢,沒想到過了2個月,雙方遲遲沒有相認,孩子的養父出面質疑,他們疑似因為發現兒子是聾啞人士而心生嫌棄,選擇放棄認子。
  • 尋子報導第二天就找到兒子,他們遲遲不來相認…養父氣憤:嫌棄孩子...
    10月18日,遠在上海的安徽籍劉義功夫婦求助記者,表達了尋找失散19年兒子的急切心情。新聞報導後第二天,他便接到了親生兒子在河南濟源的消息。事後,經警方DNA鑑定結果顯示,濟源承留鎮玉陽村的韓全欣為其親生兒子。然而,兩個多月過去了,劉義功夫婦卻遲遲未到濟源相認。對此,韓全欣的養父韓平軍表示氣憤。
  • 親生父母高調尋子後卻不來相認,養父:嫌棄孩子為聾啞人?找人還是找事
    10月18日,遠在上海的安徽籍劉義功夫婦求助記者,表達了尋找失散19年兒子的急切心情。新聞報導後第二天,他便接到了親生兒子在河南濟源的消息。事後,經警方DNA鑑定結果顯示,濟源承留鎮玉陽村的韓全欣為其親生兒子。然而,兩個多月過去了,劉義功夫婦卻遲遲未到濟源相認。對此,韓全欣的養父韓平軍表示氣憤。
  • 親生父母高調尋子後卻不來相認,養父氣憤:「究竟是找人還是找事?」
    10月18日,遠在上海的安徽籍劉義功夫婦求助記者,表達了尋找失散19年兒子的急切心情。新聞報導後第二天,他便接到了親生兒子在河南濟源的消息。事後,經警方DNA鑑定結果顯示,濟源承留鎮玉陽村的韓全欣為其親生兒子。然而,兩個多月過去了,劉義功夫婦卻遲遲未到濟源相認。對此,韓全欣的養父韓平軍表示氣憤。
  • 親生父母高調尋子,找到後嫌棄是聾啞人不想認!養父:究竟是找人還是...
    親生父母高調尋子,找到後嫌棄是聾啞人不想認了!太過分了! 養父:你們究竟是找人還是找事? 對此,養父很氣憤,他懷疑,原因是親生父母得知孩子是聾啞人心生嫌棄。
  • 告白2020丨尋子15年不放棄 申軍良嘗到了堅持後的幸福
    2019年最後一天時,申軍良曾說,他有一種直覺,2020年被拐15年的兒子申聰一定會找回來,果然,這個夢想在16天以後實現了。2020年最後一天時,申軍良總結說,這一年總的來說帶給他的是幸福和美好,但他的目標只完成了一半。在找回兒子後,找個好工作的目標始終沒有落實。他坦言,2021年,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不敢想,但必須去面對,去堅持」。
  • 陝西打拐媽媽32年尋子成功,可超2萬的媽媽仍在尋子路上前行
    歷經32年,今年60歲的打拐媽媽終於找回了自己的兒子。三十二年如一日的堅持,終於讓這位母親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終於可以再次擁抱自己的兒子。從1970年出生到2007年出生的各年齡段都有,看著這麼多的孩子遺失,我一個旁觀者都感到心痛,何況那些丟失孩子的父母,應該都痛不欲生吧!爸媽在尋找孩子的時候,孩子又何嘗不在尋找自己的父母,雖然這些孩子有了自己所謂的養父母,可很多孩子還是希望與自己的親生父母相見,畢竟血濃於水。在寶貝回家顯示的被拐寶貝尋家有9533例,其中男孩尋家6150例,女孩尋家3383例。
  • 濟源「尋子事件」衝上熱搜,孩子養父再次接受採訪:要與不要,給我一...
    面對如今處境父子倆心情複雜活潑陽光的韓全欣向記者展示他的自拍照韓平軍位於玉陽村的家□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李巖實習生鄧豔飛文圖一起尋子事件演變成全國熱點,河南省濟源市承留鎮玉陽村的韓平軍父子的遭遇引發社會關注。12月23日,這起尋子事件點擊率突破2000萬,登上熱搜。
  • 親生父母高調尋得失散19年兒子後不相認 養父:或因孩子聾啞
    來源 | 頂端新聞·大河報10月18日,遠在上海的安徽籍劉義功夫婦求助記者,表達了尋找失散19年兒子的急切心情。新聞報導後第二天,他便接到了親生兒子在河南濟源的消息。事後,經警方DNA鑑定結果顯示,濟源承留鎮玉陽村的韓全欣為其親生兒子。然而,兩個多月過去了,劉義功夫婦卻遲遲未到濟源相認。
  • 上海親生父母尋19年失散兒子後不相認,養父:或因孩子為聾啞人而心...
    10月18日,遠在上海的安徽籍劉義功夫婦求助記者,表達了尋找失散19年兒子的急切心情。新聞報導後第二天,他便接到了親生兒子在河南濟源的消息。事後,經警方DNA鑑定結果顯示,濟源承留鎮玉陽村的韓全欣為其親生兒子。 然而,兩個多月過去了,劉義功夫婦卻遲遲未到濟源相認。
  • 夫妻登報尋19年前遺棄的兒子,找到後卻遲遲不相認,養父:或因發現...
    夫妻登報尋19年前遺棄的兒子,找到後卻遲遲不相認,養父:或因發現孩子聾啞 2020-12-24 0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討論復婚時強姦前妻未遂毆打前妻 江西男子犯強姦罪獲刑半年
    (原標題:討論復婚時強姦前妻未遂毆打前妻 江西男子犯強姦罪獲刑半年)
  • 用3歲照片找回被拐10年兒童,打擊人販子,騰訊阿里在行動!
    很多人在孩子被拐賣後,走上了漫長的尋子之路。 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她用了32年的時間,幫助29個家庭找回自己的孩子。在找回第30個被拐賣的孩子時,終於找回了自己的親骨肉。 找了32年,她終於找到自己親生骨肉 1988年10月17日,在西安西大街,李靜芝時年兩歲半的兒子失蹤。從此,李靜芝夫婦倆便走上了漫長的尋子之路。 當年,李靜芝尋找孩子的方式就是不斷散發和張貼尋人啟事,夫妻倆發出去幾十萬張尋人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