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護士長李莎莎:我有一群過命的姐妹,慶幸...

2020-12-09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陸緣 通訊員 謝靖 劉霞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蕭顥

3月17日,豔陽高照。

武漢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僅剩下1例,援鄂醫務人員在武漢人民的感謝聲中分批撤離,所有的跡象都顯示,武漢將要「康復」了。

毗鄰武昌火車站的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內,身著防護服的消殺人員進出佑康樓,這座曾開闢了11個隔離病區、投入過825名醫護人員、治癒出院692名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樓,正在進行消毒,準備正常接收非新冠肺炎患者。

「第一個開隔離一病區,第一個收病人,第一個關科,又是第一次開康復一病區。」近三個月來,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隔離一病區護士長李莎莎,已記不清自己經歷過多少個第一。

她所帶領的30人護理團隊,有25人是90後,不少才工作一兩年。她很欣慰一次次的考驗都沒有打倒這些可愛的「小花花們」。

在特殊時期有了一群過命之交的姐妹。她在朋友圈發文稱「都是一群20出頭的小女生,在責任面前你們有擔當。」

以下是她的自述:

整科搬遷到隔離一病區

1月3日,醫院剛設立的24小時值班的發熱門診,門診接診量還不是很多。

大約1月18日左右,發熱門診的患者數量陡然增多,一個醫生一天下來要接診100多號病人。

大量湧入的病患,掛號、檢查、開藥、輸液都排起了長隊,有的患者等得不耐煩,對著醫護人員大喊大叫,甚至破口大罵。

每年的這個時候,正是流感的高發期,實際上很多發熱患者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熱。

當時做咽拭子後需要幾天後才能出結果,但有些患者著急,想快些住進醫院,就躺在地上打滾哭鬧,也有的患者家屬把患者抬到門診就撒手不管了。作為醫護人員,患者和家屬的心情我們都理解。

我和同事耐心做患者和家屬的解釋工作,真的很無奈,我們也想收治每一個患者,但隔離區早就人滿為患,而其他病房不達標不可能收治。

1月25日,醫院被列為第三批指定定點醫院後,我們科室作為抗疫防疫的一線科室,全科醫務人員進行打包整理,從佑安樓整科搬遷到旁邊的佑康樓9樓隔離一病區。

同時,負責轉運危重病人及床位安排計劃,我們在4小時內成功轉運34位病人,包括兩名危重患者轉往ICU進行治療。

全科室醫護人員無一感染

我所在的中西醫結合科,前身是醫院傳染科,所以在工作中戴口罩是最基本的要求,大家也都養成了習慣。

醫院的首例患者出現在我們科室,但沒有一個醫護人員感染。

患者王爹爹在1月16日就到科室住院治療,當時有發熱症狀,很快就確診為新冠肺炎。後來病情加重轉入ICU緊急救治,再到2月7日康復出院。可以說王爹爹是我們看著一點點好轉起來的。

因為有感染科工作背景,不管是相關防護,還是心理防禦等方面,我的護士們都很有經驗,加上此前醫院院感科組織了培訓,每個人都必須接受嚴格的疫情專題培訓合格後,才能上一線。

也因此我們到隔離一病區後,得以迅速投入戰鬥。

不過,隨著疫情加重,佑康樓9到19樓相繼開闢了共11個隔離病區,每個夜晚都是燈火通明。而隨之帶來防護物資不夠的問題,因為很多網友誤認為天佑醫院是民營醫院,不願捐助物資。

好在誤會很快解除,醫院也想盡各種辦法,使得我們一線醫護人員自始至終都能得到很好的防護進入隔離病區工作。

作為護士長,我必須保證我手下的護士安全地工作。在進入隔離病房前,我都會嚴格把關防護服穿戴是否合乎規範。

我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病區穿梭,很快裡面就被水汽燻得起霧了,交班脫下防護服時,裡面全是水。為了節省防護服,我還要求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員進出。

90後護士迅速成長起來了

隔離病房裡的醫護人員除了治療和護理,還承擔了患者的吃喝拉撒、代購物品等全部工作。

我們幾乎加了每一個患者的微信,他們很多人來得匆忙,沒來得及帶生活用品。加了微信後,他們把需要採購的物品發給我或者護士,等下班後我們就去採購。有一位患者沒帶換洗的衣服,我就把我丈夫的衣服拿來給他穿了。

加上我們科室的14個護士,隔離病區一共有30個護理人員,其中25個是90後。別看他們年紀小,關鍵時候毫不含糊。

去年7月才入職的曹楠,是1997年出生的小可愛。在平時工作中,常常覺得壓力大有點洩氣,自打進入隔離病區後,護理細緻認真,從不喊累,跟病人交流非常有耐心。

95後魯漫,剛上班才兩年,在隔離病房裡已經能獨當一面,患者大小便失禁,她從不抱怨,迅速打掃乾淨。在她悉心照料下,82歲的汪爹爹很快康復了。

2月1日入院當天,汪爹爹發熱伴昏睡,因還患有老年痴呆症,剛進病房總是坐地上耍脾氣要回家,還拉著治療車不讓護士工作,一定讓護士送回家。

魯漫和其他護士們都把老人當自己爺爺一樣對待,和他聊天,逗他開心,哄他吃飯。

這段時間我常常感慨,很多都是剛工作沒兩年的小丫頭,在關鍵時期能夠克服困難,迅速成長,十分不容易,這讓我很欣慰。

有一件事,現在想起來仍然讓我感動。1月25日那天,根據醫院要求,我通知小夥伴們可以輪換休息3天,也可以調到其他科室上兩周班後,再回來上班。

「留在科室。」他們都義無反顧留言回復,堅守在最前線。

我知道他們是為了保護同事。小傢伙們說,我們自己堅持,再來一批有可能感染的機率更大。我們自己抗得住就自己抗,這樣感染的醫護也少一點。

聽了這個話我很感動,我在想,怎麼都這麼懂事。在特殊時期,我們同患難,用科室小美女的話說,我們這以後就是過命之交的好姐妹。

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形勢變得明朗。眼下,除了康復病區還有部分待出院患者外,醫院即將陸續恢復正常狀態,這意味著武漢戰疫行將結束。

編輯:碧雲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加入國家呼吸專科醫聯體
    由中日醫院發起的「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中日醫院呼吸專科醫聯體間質性肺疾病協作組」成立。同濟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呼吸內科成為全國首批協作組成員單位,20日該院舉行揭牌儀式,標誌著天佑醫院間質病診治水平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 陳錦王:為武漢拼過命 在武漢重生
    陳錦王「謝謝你,為武漢拼過命!」每次看到這句話,陳錦王都會內心一熱。因為,他真的為武漢拼過命,而武漢也讓他迎來重生。2月4日,海南省中醫院手術室護士陳錦王,作為海南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出徵湖北,進駐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收治護理新冠肺炎病人。
  • 這些有名有姓的護士姐妹,在武漢以命相拼
    2、門診護士長王坤玉:曾被病人罵哭,還是閒不下來 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發熱門診護士長王坤玉:「覺得星星很亮的人,是沒有看見護士的眼睛」
  • 【武漢救援日記】黑夜雖漫長,但有天使在行走
    每天都有康復出院,值得慶幸  作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ICU護士董凌峰  時間:2月3日  地點:武漢普愛醫院  今天是我到武漢的第9天,已經慢慢習慣這邊醫院的工作模式,進入工作狀態。  黑夜雖漫長,但有天使在行走  作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1-9F護士施恩凱  時間:2月3日  地點:武漢天佑醫院  今天凌晨4點到8點,是我在武漢疫區的第一個班。
  • 春暖花開,我科抗疫英雄凱旋歸來|科室|陳旭林|第一附屬醫院|劉立瑞...
    2020年4月1日,援鄂歸來長達14天的集中隔離期結束了,再次走進醫院的大門,天很藍,雲很白,花很香,人很美,笑很甜。回想疫情最初,父母一改往日對我放養態度,每晚都打電話詢問醫院病人多不多?不會派你去武漢吧?我知道他們護犢心切,內心並不想我去前線。但是,2月13日早晨,我接到護士長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去武漢,我毫不猶豫地說:「我去!我是男護,關鍵時刻就應該衝在前面!
  • 同濟大學附屬天佑醫院(籌)醫保已開通,就近就能看到好醫生
    [摘要]同濟大學附屬天佑醫院(籌)是一所實行院長負責制的綜合性醫院,秉承「同德濟眾,天勤佑醫」的院訓,倡導「德信為本,精醫於民」的辦院理念。同濟大學附屬天佑醫院(籌)是一所實行院長負責制的綜合性醫院,秉承「同德濟眾,天勤佑醫」的院訓,倡導「德信為本,精醫於民」的辦院理念,致力於為患者提供高品質的醫術和高質量的服務,並始終將醫療質量作為醫院主要的核心競爭力。
  •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護士長戴紅:一專多能的「白衣戰士」
    原標題:一專多能的「白衣戰士」 從農曆正月初三進駐對口支援的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派出的醫護人員迅速進入角色,從防護培訓到救治病患,從消毒送檢到清理物品,大家忙碌的腳步就沒停下來過。 大連醫大一院護理部護士長戴紅就是其中一位。身為黨員,戴紅在農曆正月初一報名,初二出徵。
  • 【同濟•新聞】追求卓越,不負新時代——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惠...
    【同濟•新聞】追求卓越,不負新時代——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惠蔚同志獲得「2020同濟大學卓越女性抗… 2020-12-24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醫院排行榜,華中科技大學表現亮眼,二所附屬醫院進入十強!
    導讀:中國醫院排行榜,華中科技大學表現亮眼,二所附屬醫院進入十強!2020年11月14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總榜),這也是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連續11年發布中國醫院排行榜。
  • 「感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湖北·武漢」給湘雅三醫院送氣球花
    12日上午,記者收到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門診辦護士長肖秀珍發來的信息。  肖秀珍介紹,這對「氣球花」是上午10時10分送來的,飄帶上寫著「感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署名為「湖北·武漢」。「武漢人民真是重情重義,門診辦先替全院支援武漢國家醫療隊員收下這份情義,謝謝武漢人民!」門診辦副主任彭蘭說。  「不僅送來了氣球花,武漢不少被治癒的患者還給醫療隊員發來護士節問候的視頻。」
  • 馳援日記(二十)在武漢的最後一晚 記者連線難眠的「義烏勇士」
    他們於1月28日從杭州出發,隨後整建制接管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兩個重症病房和一個危重症病房。因其突出表現,浙江省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獲國家三部門表彰,並被授予 「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今(3月18日)晚,記者與來自浙大四院的ICU護士長翁晨曦、呼吸與重症醫學科醫師顧海波取得了聯繫,聽聽他們在武漢的最後一晚是怎麼過的。
  • 與瘟神賽跑——全國高校附屬醫院醫護人員馳援抗疫一線紀實
    張薇 攝1月28日晚9時,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改建完成的傳染病房正式啟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進鄂醫療隊員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治護理工作,成為國家衛健委組建的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第一批進駐病房的醫護人員。
  • 20多位武漢醫生護士朋友圈曝光:可以哭,不認慫!
    春節本該是合家歡的日子,卻有一群人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留在了抗擊疫情的崗位上。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這群人選擇留下「逆行」的背影。——武科大天佑醫院腫瘤科護士李慧 急吼吼的往武漢趕!為什麼呢因為我是俺們村最靚的崽!
  • 婚紗、戰袍一樣美——記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支援武漢醫療...
    連日來,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護士唐杏杏一直在忙碌。  戰「疫」一線雖然辛苦,但一場終生難忘的特別婚禮,讓她感慨「青春無悔」。  2月12日晚,唐杏杏下班回到住所,做好個人消毒清潔,戴上口罩,去參加晚上的會議。
  •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首批3名醫護人員出院,她們這麼說……
    來源:經濟日報1月28日,從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醫護人員經過治療後,臨床症狀得到有效控制,經專家組討論,符合出院標準,截止今日,協和醫院首批共有3名醫護人員出院。今日上午11時許,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院長胡豫看望出院的醫務人員,對他們康復表達了祝賀,並送上居家防護用品。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表示,作為國家隊,我院積極響應國家與各級政府的號召,已派出專家及醫護人員共計80餘人支援定點診療醫院,即武漢紅十字會醫院。
  • 區長帶隊到廣西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展實地調研
    4月14日上午,柳北區區長張聯松帶領副區長聶蓓,區財政局、發改局、住建局、衛健局、交通運輸局、政管辦、城改辦等多個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到廣西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實地調研。廣西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楊曉波及一附院黨政班子成員、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了此次調研。
  • 醫者精神傳承百年——哈爾濱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抗疫紀實
    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採納建議、迅速決策,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群力院區改建,並調集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三院、四院和各地市的精良醫療團隊,組建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2月12日晚11點,醫院改建的最後一枚螺絲剛擰緊,院外第一輛拉載危重症患者的救護車已停到了門口,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搶奪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