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賦》歷史大劇中,華陽夫人這個角色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正是因為有了華陽夫人,呂不韋將嬴異人推薦給華陽夫人,她收為義子,並且給他改名子楚,這才有了後來的秦莊襄王。劇中鄔君梅飾演華陽夫人,簡直是為該角色量身定製,她把華陽夫人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演繹得淋漓精緻,恰到好處。對於華陽夫人來說,不僅是電視劇《大秦賦》中的重要角色,也是正史上存在的歷史人物。
對於華陽夫人來說,出自楚國,也即是在秦楚聯姻的背景下,從楚國嫁到秦國的。當然,提到秦楚聯姻,很多人還會聯繫到宣太后羋月。對於羋月來說,顧名思義,也出自楚國,並嫁給了秦惠文王。以下,我們就來聊一聊春秋戰國時期的秦楚聯姻。
一
首先,在古代歷史上,聯姻是一種通過締結婚姻來結成親戚的方式,特別是國與國之間的聯姻,自然具有更多的意義了。很多人都知道「秦晉之好」就是秦國和晉國之間的聯姻,這個成語直到現在還被人們廣泛應用。在春秋時期,秦穆公之所以幫助晉文公重耳等登上晉國君主的寶座,也是建立在秦晉聯姻的背景下。而就秦穆公來說,不僅和晉國之間聯姻,還和楚國之間有聯姻的情況。
秦穆公與楚成王結為婚姻,具體是誰迎娶了誰歷史上雖然沒有記載,但是這的確是兩國之間的第一次聯姻,也是兩國關係的良好開端。在此之後,楚共王迎娶了秦景公之妹。《左傳· 襄公十二年》中記載「冬,秦贏歸於楚。楚司馬子庚聘於秦,為夫人寧,禮也。」這裡面的秦贏便是秦景公之妹,也就是楚共王的夫人。
到了春秋後期,楚平王迎娶了秦哀公之妹。《左傳· 昭公十九年》中記載「 費無極為太子建少師, 無寵焉, 欲潛諸王, 曰『 建可室矣。』王為之聘於秦, 無極與逆, 勸王取之。正月, 楚夫人贏氏至自秦。」
在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之間的爭霸,是重要的歷史事件。對於強大的晉國,不僅在晉楚爭霸中長期佔據上風,還壓制了西邊的秦國,導致秦穆公等君主無法圖謀中原。而這,也成為秦國和楚國之間聯姻的重要原因。換而言之,為了對抗強大的晉國,秦國和楚國之間,不得不抱團取暖,這就像三國時期,蜀漢和東吳聯盟,以此共同對抗強大的曹魏一樣。
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春秋後期,楚平王迎娶了秦哀公之妹,正是這一次聯姻,挽救了當時的楚國。公元前505年,吳國在晉國的扶持下日漸強大,並在這一年攻佔了楚國都城。對此,楚國大夫申包胥千裡迢迢來到秦國求救。彼時,秦國在位的君主——秦哀公,是當時楚國君主楚昭王的外祖父,這是楚國選擇向秦國求援的重要原因。最終,秦國發兵支援楚國,擊敗了吳軍,吳王闔閭收兵回國,楚昭王得以復國。
到了戰國時期,秦國和楚國之間,依然保持著聯姻的關係。楚宣王迎娶了秦孝公之妹。《史記.六國年表》中記載:「君(右)尹黑迎女秦(女方具體是誰有待考證,有說或為秦孝公之妹)」在戰國初期,雖然晉國一分為三,但是,三家分晉後的魏國,還是迅速崛起,成為戰國七雄中的霸主。所以,楚國和秦國之間,依然選擇聯合,以此抗衡強大的魏國,甚至可以說是以魏國為首的三晉聯盟。
秦孝公之後,秦惠文王迎娶了楚女羋月。《史記》中記載:「(秦武王)弟立,為昭王。王母宣太后,楚女也。」這裡面的羋月,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宣太后。一定程度上,宣太后不是一位普通的太后,她在秦國的地位,完全不輸《大秦賦》中的華陽夫人。宣太后(?―公元前265年),羋姓,出生地楚國丹陽,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三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因為舉鼎而死。在秦武王去世後,趙武靈王派代郡郡相趙固將在燕國作為人質的公子稷送回秦國。在宣太后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持朝政,魏冉輔政。就魏冉來說,可以和《大秦賦》中的陽泉君相比較,二者也都出自楚國。在秦楚聯姻的過程中,楚國的女子顯然不會孤身一人嫁到秦國,對於魏冉、陽泉君來說,在跟隨他們的姐姐來到秦國後,又因為宣太后、華陽夫人的得勢,也因此成為秦國朝廷的重要人物。而這,也是秦國朝廷之上,有不少楚國大臣的重要原因。
根據《史記》、《戰國策》等史料的記載,秦昭襄王在位初期,宣太后長期把持了秦國朝政。對於宣太后羋月來說,更是在秦國上下安插來自楚國的人員。比如在楚懷王的推薦下,宣太后讓自己母親的族人向壽擔任秦國的宰相。同時為了控制兵權,宣太后還讓秦昭襄王冊封魏冉為穰侯,封地即穰(今河南鄧州市),後來又加上陶邑(山東定陶)。
還有一位宣太后的同父弟弟羋戎,被封華陽君,封地先是陝西高陵,又改封新城君,封地也變成了河南密縣(今河南新密市)。正是因為宣太后為首的楚國人掌握了大權,秦昭襄王后來才支持來自魏國的範雎擔任宰相。
四
最後,在宣太后羋月之後,秦孝文王(嬴柱)迎娶了楚王室之女華陽夫人。因為這個華陽夫人無子,後來收了贏子楚為嗣子,這個贏子楚就是後來的秦莊襄王(秦始皇的父親)。對於這一點,看過《大秦賦》的朋友應該都比較清楚了。
根據《史記》、《戰國策》等史料的記載,華陽夫人(約公元前296年—公元前230年),羋姓,熊氏,楚國貴族,秦孝文王嬴柱的王后。秦孝文王嬴柱為太子時的封號為安國君,因安國君的兄長悼太子在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去世,安國君得以在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被立為太子。由於安國君嬴柱寵愛華陽夫人,因此立她為正夫人。
華陽夫人雖為安國君所寵幸,卻沒有兒子,後在呂不韋的推動下,收嬴子楚為嗣子。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後,安國君繼位,史稱「秦孝文王」,封華陽夫人為王后,嬴子楚為太子。秦孝文王在位三天去世,之後嬴子楚繼位,史稱「秦莊襄王」。秦莊襄王之母夏姬被尊為夏太后,華陽夫人被尊為華陽太后。
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內史騰去攻打韓國,擒獲了韓王安。韓國於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滅亡。華陽太后也在這一年去世。在《大秦賦》中,華陽夫人和弟弟陽泉君為了爭奪大權,甚至不惜發動了兵變。不過,在正史中,則沒有相關的史料記載,也即這應該是電視劇的改編了。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