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華陽太后,她憑什麼敢壞得理直氣壯?

2021-02-22 芳菲華年原創文學

繼續追《大秦賦》。

華陽太后和呂不韋講和,似乎對成為「全天下的太后」這一願景頗為心動。本以為精明、犀利的華陽太后從此不再弄出什麼么蛾子了,誰知暗流湧動——她親自策劃了政變。

華陽太后的兩個娘家侄兒,從鹹陽離開後很快又回到鹹陽,帶來楚王的親筆信,要華陽太后扶植楚系力量。

因為子楚身體不大好,華陽太后也覺得子楚命不久矣,就哀嘆,自從先昭襄王去後,秦國就再也沒有長命的王了,難道壽數都被先昭襄王佔去了嗎?

華陽太后的弟弟陽泉君一聽,馬上歡喜道:那呂不韋不是快要完蛋了嗎?

華陽太后罵弟弟就這點出息,說,宣太后數十年的經營,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一定不能讓秦國的王位落到一個跟自己不一心的人手裡。

宣太后就是大名鼎鼎的羋月——秦昭襄王的母親,算來華陽太后算是宣太后的孫媳婦。華陽太后和羋月一樣都是楚國貴族出身。

秦國的太后是楚國人,並且秦和楚地域上相距甚遠,雙方聯姻也是出於遠交近攻的實際政治需要。楚王可以遙控秦國太后,左右秦國的政局,當然願意在任的秦王個個是親楚的。

華陽太后本來就想讓子楚立她強塞給他的韓夫人為正妻,自然也想讓韓夫人生的兒子成蟜為太子。華陽太后是真心不喜歡趙姬和嬴政。

華陽太后鄙視趙姬的出身,稱她為「邯鄲來的賤婢」,既然她對趙姬如此態度,對嬴政也好不到哪裡。

嬴政母子回鹹陽時就被華陽太后派陽泉君堵在城外,逼著子楚立韓夫人為正妻,不答應就不讓嬴政母子入城。

是公子傒給嬴政母子解了圍,而當時的秦王孝文王對嬴政出乎意料的喜愛欣賞,當面考校過嬴政之後指著自己的兒子們說嬴政「比你們都強」——更是把秦王劍賜給了嬴政。某種形式上,嬴政已經成了未來秦王王位的合法繼承人。

也因子楚始終未屈服華陽太后立韓夫人為正妻,趙姬就順理成章順勢而為成為子楚的正妻。

這很讓華陽太后吃癟。

更吃癟的還在後頭,孝文王只當了三天的秦王就崩了,所以華陽太后也就只做了三天王后。華陽太后還沒有搬離王后的宮殿,趙姬就帶著嬴政美滋滋的去了王后宮殿——子楚即位為王,她立刻就是大秦的王后了。

趙姬這沒心沒肺的傻大妞哪是華陽太后的對手,在不久的宮鬥中,華陽太后只用一出小丑戲便把趙姬斬於馬下了。

前面說了,子楚的身體不好,有今日沒明日的,自然需要馬上立太子。

嫡長子嬴政最是合適。

可華陽太后看中的是成蟜。

華陽太后在一次王庭的大宴會上,當著文武百官和宗室諸人的面,召小丑入宮在宴前表演助興。女小丑扮演了野貓精,說自己不但會抓老鼠,而且長得美還會挑撥離間迷惑男人。小丑表演用的是邯鄲口音。

開始趙姬這傻大妞還和眾人一樣樂呵呵的看表演,漸漸的就不對味了,傻子都知道這是在嘲諷趙姬。

嬴政怒拔秦王劍,當場刺死了女小丑。

嬴政當眾殺人,自是大過失,被關押;其母趙姬,因管教不嚴,被關入雪宮。

華陽太后一出手便乾脆利落的一劍封喉。

一切都在華陽太后的預料之中,趙姬和嬴政都被關押,作為秦王的子楚一口老血噴在王座前。

華陽太后封鎖王宮,任何人沒有太后的命令都不準出入宮門。她一邊逼子楚立成蟜為太子,一邊讓陽泉君散布嬴政是呂不韋和趙姬的兒子這個消息。

子楚不肯聽從華陽太后,一旦他立了成蟜,嬴政母子只有死路一條。

華陽太后逼宮,嬴政的親奶奶夏太后動用了她這個並不風光的太后的權威,強行出宮,到丞相府告知呂不韋情況。

嬴政在蒙恬兄弟的幫助下逃出王宮,和呂不韋進行了一番慘切悲痛的論證,求證自己的身世,並在呂不韋的教導下認清自己作為嬴姓子孫的責任。

呂不韋和嬴政帶領百官和宗室入宮,遇到陽泉君的軍事抵抗,雙方對峙。

宮內,華陽太后派去殺子楚的殺手已經站到了子楚面前…….千鈞一髮之際,嬴政擋住了殺手刺向父親的劍,救了父親。

嬴政背著父親出現在對峙的現場。

華陽太后政變失敗。

群臣百官齊刷刷的站在朝堂上等,華陽太后仍然唯我獨尊的走向高高的王座,站定,質問百官為何不向太后行禮?

以呂不韋為首的百官遲疑片刻,還是乖乖的給太后行了禮。

華陽太后理直氣壯的說:不錯,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做的!

敢作敢當!

華陽太后承認做了壞事後,大王的王命也到了。

華陽太后是站在高高的王座上聽候審批的。

不得不說,子楚是一個仁心的王。華陽太后要殺他,他還是保存了華陽太后的封號和食邑,只是幽禁她,不讓她和外界通消息,尊榮待遇都還在。

華陽太后被幽禁後還會興風作浪嗎?現在還不知道,且看劇情如何發展。

歷史上真實的華陽太后並沒有發動什麼政變。

但看劇情設置,華陽太后幹了壞事後,理直氣壯的承當,她憑的是什麼?她憑的不僅是大女主的光環,她憑的是她背後的楚系力量。

如果華陽太后有個三長兩短,秦楚聯姻的平衡將會被打破——從政治中來到政治中去,子楚就算是再恨她也得忌憚她背後的楚國。楚和秦一樣是強國。

沒辦法,娘家太強大。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點擊「藍色」

                               關注芳菲華年原創文學


芳菲華年,女,80後,從事企業管理十餘年,職業經理人,高級人力資源師。熱愛管理工作,熱愛文學。自2016年11月起,業餘運營「芳菲華年原創文學」公眾號。現公眾號開設有《翰林苑詩話》,《粉黛春秋》,《寶貝成長日誌》,《夫妻那些事兒》,《一千封情書》,職場短篇小說系列《相思千疊》等欄目,長篇歷史穿越小說《惜芳菲》正在更新中。

相關焦點

  • 《大秦賦》:華陽太后發動宮變,大秦歷史被拍成宮鬥劇
    在秦國歷史裡,華陽太后在野史上的記載並沒有呂不韋、嬴政的話題性、爭議性。不過,在近期央視播出,段奕宏、張魯一、鄔君梅等主演的歷史劇《大秦賦:東出》裡,華陽太后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和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華陽宮變。
  • 華陽太后怎麼死的?歷史上的她和《大秦賦》中有何差別?
    《大秦賦》的火熱開播,讓不少人對泱泱大秦中的歷史人物頗感興趣,其中著墨不多的華陽太后進入大家視線,《大秦賦》中雍容華貴的她,讓人們對她好奇不已。華陽太后怎麼死的,又有過什麼樣的作為,和《羋月傳》中的宣太后相比如何,統統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
  • 《大秦賦》秦國四夫人:華陽穩重,趙姬放縱,韓霓單純卻不蠢!
    電視劇《大秦賦》劇照《大秦賦》裡秦國四位夫人:華陽一輩子聰明穩重,夏姬普通得像個群眾,趙姬不羈一生愛放縱,韓霓卻單純而不純,結局卻令人心痛!但是壞就壞在她下面負責執行的人總出亂子。最親的弟弟羋宸幹啥啥不行,爭相第一名,安排的韓霓也是人在曹營心在漢,關鍵時刻選擇了愛情。
  • 《大秦賦》之華陽夫人:歷史上的她沒有兵變,也沒有被幽禁!
    歷史大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作為劇中的女主角之一,華陽夫人的形象無疑充滿爭議,引起了觀眾的討論。秦莊襄王病重之際,華陽太后與陽泉君密謀立成蟜為太子之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華陽太后發動了兵變,掌控了秦國都城鹹陽。呂不韋得知宮變及傳言之事,聯絡百官商議營救異人之策。
  • 《大秦賦》呂不韋死後秦軍大敗,大王自閉,華陽太后勸說孫兒振作
    《大秦賦》呂不韋死後秦軍大敗,大王自閉,華陽太后勸說孫兒振作。嬴政登基後曾經五次攻打趙國,這五次攻打趙國時有一次以失敗告終,這次的失敗也是大王登基以來打的第一場敗仗。現在的趙國事倡後掌權,這個女人很不簡單,雖然沒有強大的背景但她的謀略卻很厲害,喜歡用歪門邪道來達成目的。
  • 《大秦賦》四位太后太妃,她拔得頭籌,毋庸置疑!你猜到了嗎?
    期待已久的《大秦賦》,上映不久,受到各種大秦迷得追捧,雖然也有個別網友對劇情或是演員有不一樣的點評,但是,大方向還是受到大家喜歡。追劇已久,大家不難發現,貫穿《大秦賦》始終的有四位太后太妃,唯獨她拔得頭籌,深受大家喜愛,毋庸置疑,作為影迷的你,猜到了嗎?這部電視劇,飽受爭議的無非就是秦始皇扮演者張魯一,從十七歲到掃六合一同天下,一直是張魯一出演,沒有年代跨越,這一點讓大家眾說紛紜,有點視覺疲勞之感。
  • 《大秦賦》女人裡華陽城府,冬兒可愛,離秋耐看,趙姬一言難盡
    《大秦賦》是一部男人群像戲,女性角色在劇中很少,但少不代表不重要。如華陽太后,嬴異人之所以能成為秦王,就是因為他認華陽太后當了親媽,這部劇的開始部分,華陽太后是全劇最重要也最關鍵的人物,出場戲份非常多。再如趙姬,秦王嬴政的生母,貫穿全劇一半劇情,尤其是嫪毐進宮後,劇情基本圍繞她、嫪毐、嬴政三人展開。
  • 同是羋氏太后,為啥《羋月傳》的羋月比《大秦賦》的華陽夫人好命
    《大秦賦》中以華陽太后為主的羋氏家族,是當年宣太后在秦國留下的一股勢力。宣太后也就《羋月傳》中的羋月,她貴為楚國公主,後嫁入秦國,歷經風雨後輔佐兒子嬴稷登基為王,史稱秦昭襄王,自己也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太后。此後,因嬴稷年幼而主政秦國,持政有道長達數十年,最終因病去世,死後還有千萬兵馬俑陪葬。
  • 《大秦賦》看秦楚聯姻,羋月、華陽夫人都來自楚國!
    在《大秦賦》歷史大劇中,華陽夫人這個角色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正是因為有了華陽夫人,呂不韋將嬴異人推薦給華陽夫人,她收為義子,並且給他改名子楚,這才有了後來的秦莊襄王。劇中鄔君梅飾演華陽夫人,簡直是為該角色量身定製,她把華陽夫人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演繹得淋漓精緻,恰到好處。對於華陽夫人來說,不僅是電視劇《大秦賦》中的重要角色,也是正史上存在的歷史人物。
  • 通過《大秦賦》來還原戰國時期最真實的華陽夫人
    隨著歷史大劇《大秦賦》的熱播,在帶火了一幹歷史人物嬴異人、嬴政、呂不韋、李斯等人的同時,還將秦國歷史上著名的「華陽夫人」也呈現在了觀眾面前。其實,華陽夫人的形象被《大秦賦》嚴重篡改了,她在劇中的結局和歷史上的真實結局簡直就是大相逕庭。接下來,我們一起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前230年),羋姓,本名不詳,楚國人。她是秦昭襄王次子安國君嬴柱最寵愛的女子,一生無子只得將嬴異人(子楚)收為了嗣子,之後輔保他成為太子和秦王。
  • 大秦賦:同為一家出來的太后,華陽夫人為何不如羋月,原因有3
    在《大秦賦》一開始,華陽夫人高傲的就像一隻孔雀,呂不韋和嬴異人為了各自的目的,都不得不去討好她,但是到了後來這個「位高權重」的女人,卻並沒有整出大的動靜,在史書中,對於她的後來,也是只有寥寥數語。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原因有三,其中之一還和她的長輩羋月有關。
  • 歷史上真實的華陽夫人,是大秦賦中那樣的人設嗎?結果不盡然
    電視劇大秦賦在熱播,劇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當然,評論也是兩邊倒,有的人誇劇情好看,角色的共情能力強,劇情精彩。也有的評論表示劇情過於拖沓,臺詞膚淺,選角失敗等。當然,不管是好的評價還是壞的評價,都說明了這部劇的熱度所在。
  • 《大秦賦》裡華陽夫人的真實歷史邏輯和呂不韋的不同理解!
    歷史劇迷期待已久的《大秦賦》在熱播中,它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偉大曆程。開播以來,就在豆瓣以高分受到追捧。蓋因本劇前幾部都有不錯的呈現,加之近年來國產歷史正劇少得可憐,古裝都以仙俠、魔幻等為主題。
  • 《大秦賦》趙姬與婆婆華陽夫人:一個名揚天下,一個臭名昭著
    文:|鄒小姐最近觀看熱播的大型史劇《大秦賦》很是上頭,劇中大量講述了始皇生母趙姬的故事,也再次加深了我們對她的印象。與趙姬相比,婆婆華陽夫人則要大氣許多,其人生也更幸福。究其原因,與她們本身的性格息息相關。
  • 《大秦賦》裡秦國的華陽夫人為什麼如此受寵?
    看過電視劇《大秦賦》的人,肯定對這部電視劇裡面的有一個女人印象深刻,這個女人不僅美貌非凡,性格溫婉,才華橫溢,還殺伐決斷,她就是華陽夫人,這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人,她受到安國君萬千寵愛,最後成功登上了皇后和太后的寶座,一輩子榮寵不衰,為什麼華陽夫人會如此受寵呢?
  • 《羋月傳》中的羋月和《大秦賦》中華陽夫人在歷史上是同一個人?
    《大秦賦》中的華陽夫人最近《大秦賦》熱播,劇中和弟弟陽泉君一道被稱作秦廷的楚系代表人物的華陽夫人羋姓熊氏,在秦孝文王即位後成為秦廷三股勢力之一的楚系首領,很多人不免要問《大秦賦》中的華陽夫人和《羋月傳》中的羋月的原型是不是同一位歷史原型?
  • 《大秦賦》看秦楚聯姻,先有羋月後有華陽夫人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大秦賦18#中國古代史87二、宣太后羋氏的手腕宣太后羋氏,《羋月傳》中叫她羋月,《大秦帝國》中因其曾被封「八子」,所以稱其「羋八子」,為容易辨別,暫就稱她宣太后。宣太后是歷史上第一個稱「太后」的人。
  • 大秦賦羋華和羋月是什麼關係?大秦賦羋華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大秦賦》中的羋華和羋月是什麼關係?我們都知道戰國時期羋姓是楚國的王族姓氏,宣太后羋月(羋八子)也是這個姓氏,這個人物也是非常有名的,被稱為歷史上第一位太后,她出生於楚國,嫁到秦國,兒子嬴稷登上了皇位,那麼《大秦賦》中的羋華跟羋月是什麼關係呢?據悉,羋華只是楚國皇族的後代,跟羋月沒有什麼直接聯繫。
  • 《大秦賦》中:趙姬將自己和宣太后相提並論,實在可笑!
    《大秦賦》播出一大半,終於到了秦始皇親政,手刃嫪毐的時候,這無疑讓很多觀眾拍手稱快。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嫪毐叛亂,害得秦國上下死傷無數。其實,這都是趙姬的錯,她不該給嫪毐生孩子,不該給他這麼大的權力,不該縱容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更不坐視起兵謀反。對於趙太后來說,她做事根本沒有原則沒有底線,根本不配做太后。
  • 《大秦賦》華陽夫人叫羋什麼 羋華是扶蘇的母親嗎
    《大秦賦》華陽夫人叫羋什麼華陽夫人是一個非常有智慧心思不簡單的女子,她位高權重,明明比趙姬更有野心和能力,卻一生無子。最後她不顧呂不韋的反對,收嬴異人為嗣子,也間接成就了秦始皇嬴政輝煌霸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