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力能扛鼎,李元霸託舉金獅,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這些古代的故事能夠流傳至今,說明我們的內心對力量始終是充滿嚮往的。一說起武松醉打蔣門神、燕青智撲擎天柱,我們腦海中又會浮現出大漢們身似猛虎、勢若奔馬的場面,肉搏滾打的陣勢可謂氣壯山河。
隨著國際體育交流的增多,我們發現,中國大級別運動員實際上鳳毛麟角,冠軍位置更是難覓中國人的身影。但是,最近三年,我們出現了一位「國寶」。
他出身特殊,成長曲折,戰績優異卻又十分謙虛。
他就是「皖城驕子」葉翔,身高1米89,體重130kg。
操場上移動的「山丘」
除了2015年因傷無緣冠軍外,他壟斷了2014年、2016—2018年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和冠軍賽的無差級別冠軍,即便是徵戰世錦賽、世界盃,他也能穩操勝券,至今已獲得8次全國冠軍、3屆全國武術運動大會冠軍、1次全運會冠軍、3次世界冠軍。
很多人看到葉翔光鮮的戰績,都會以為他的職業生涯順風順水、一路開掛。
「哪走得順風順水啊!」葉翔嘆了一口氣,講起那些鮮為人知的事情。
他,1995年出生於安徽桐城。桐城歷史悠久,文風昌盛,享有「文都」之美譽。清代文壇上活躍的「桐城派」發源於此,黃梅戲流傳於此,六尺巷亦坐落於此。
文化氛圍濃厚好是好,教育局挺高興,體育局就沒那麼輕鬆了。「我們那兒以文化課為主,搞體育的人挺少的。」
葉翔從小就好動,初二時被當地體育局的一個領導發現了,如獲至寶,經父母允許後,帶他去練了舉重。
葉翔與家人的合影
在練了一年左右,有一天葉翔感冒了,身體非常不舒服,而教練當天也喝了酒,「他讓我狠練、狠練,最後快結束時我實在頂不住了,槓鈴一下子砸了下來,把胳臂砸骨折了。」
他回家休養了一年。快養好時,爸爸問他,是繼續練舉重還是回去讀書?「我想,自己已經落下那麼多文化課了,跟同級肯定不行,跟著弟弟妹妹一起又拉不開面子。後來,我說,我去練武吧。」
2011年,爸爸把他送到了河南少林塔溝武術學校。「其實,當時也是抱著一種鍛鍊身體、減肥的心態去的。」那時,16歲的葉翔已經120kg了。
體重起點高,減肥潛力也大。「三個月吧,減了二十多公斤。」如此迅速地減肥,再次提醒我們常人,不要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待大級別運動員。
葉翔在訓練中大汗淋漓
塔溝武校每年都會舉辦校運會,脫穎而出的可以進河南省隊。「全校三萬人都參加,競爭力很大。當時我們班有7個人,來了4個教練,把他們6個都挑走了。」
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留守」,葉翔除了羨慕更多的是著急,「我去求人家教練,能不能給我一個機會,讓我跟著試訓一周,看我實在不行再把我刷掉。」
雖然教練認為他「練的時間短、級別大,感覺跟不上訓練」,但看他願望這麼強烈,語氣又這麼真誠,決定給他這個機會。
葉翔也很爭氣,牢牢地抓住了這根「救命稻草」,2012年底順利地留在了省隊。
如願以償的留在省隊不過是前奏,緊湊的訓練內容才是重點。雖然年齡小,但他很清楚勤奮的重要性,他說:「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
2013年,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
看葉翔的比賽,無論是普通觀眾還是賽事解說,都會吃驚高鞭腿、轉身後蹬、轉身後擺這些高難度動作竟然能從一個130kg的人身上做出!
「是天賦嗎?」
「哪有。剛開始練散打時,我都不怎麼會起腿,別人踢我疼,我踢別人我還疼。能練得這麼靈活,完全要感謝吳繼建教練、劉海科老師。他們說練散打光拼拳、拼力氣的話,衝到(全國)前三名就不得了了,如果想拿冠軍,技術必須要全面。」
兩位老師對葉翔的各方面技術都進行了加強,嚴抓細摳,「我的動作、靈活性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貴人相助,離不開好的教練指導,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
熱身區候場
2014年4月,山東蘭陵,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
初出茅廬的葉翔,以銳不可當的氣勢連續晉級,與陳彥召會師決賽。陳彥召實力相當強悍,自從2008年功夫王比賽擊敗猛將王強嶄露頭角後,幾乎壟斷了那幾年的全國冠軍,在十一屆全運會上更是上演兩次KO,強勢問鼎冠軍,依靠著身高體重的優勢,砂鍋般的拳頭,推土機式的打法,國內沒幾個人扛得住。兩人站到擂臺上,第一局,葉翔依靠靈活躲避對方攻勢,兩次推對方下擂,第一局提前結束。第二局,陳彥召加強進攻,不斷出拳,連續踢腿,葉翔打得有些吃力,但在回合結束時又一個推對方下擂,奠定了勝局。
2014年,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葉翔(右一)獲得冠軍
雖然獲勝,但也引來些議論,「我們是一個隊的,他是我師兄。」葉翔獲勝後,有人說這是師兄陳彥召故意讓他的風言風語不絕於耳。等到下半年的冠軍賽,葉翔在決賽中遇到同樣擊敗過陳彥召的範學龍,他發揮完美,以12分絕對優勢輕鬆擊敗範學龍。
兩次封王,宣告著重量級新一代王者的誕生,質疑聲也越來越少。
葉翔為母校贈送匾額
可是,剛剛嶄露頭角的葉翔卻在2015年慘遭厄運,幾乎終止運動生涯。
「那時離錦標賽還有一周,集訓的最後一天,大家打對抗,最後一回合的最後三十秒,我一個轉身後擺拳,胳臂打在了對手的肘尖上,直接『槓』斷了。」他對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
又是傷的右臂!兩根骨頭一根錯位、一根骨裂。「我那時想過很多,就擔心我的武術生涯完了。」
由於2014年的出色成績,他作為「1號種子」可以第一輪輪空,機會好的話還可能進入下半年冠軍賽,為了不浪費機會,他又堅持去稱體重。教練怕他暴露胳臂受傷的弱點,最後也沒復位,也沒打石膏,「掛」著條胳臂就去了。
仔細回想葉翔受傷的細節,對抗賽打到最後一天、最後一回合、最後三十秒,仍然那麼拼、那麼認真,我們可以看出他一定是個很刻苦的運動員。幸好,上天沒有殘忍地澆滅他的武術熱情。2016年,傷愈歸來的他,延續王者風採。
2017年,河南男子團體獲得金牌後與教練吳繼建合影
史蒂文·班克,綽號「功夫熊貓」,來自美國。2017年2月,兩人在崑崙決擂臺相遇,即便對手曾KO鄒立濤和阿斯哈提,體形上也大自己一圈,但葉翔絲毫不怵,上來就是一套酣暢淋漓的組合拳,直接將其KO。有意思的是,史蒂文好像「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一樣,從KO中緩過神後賴在場上耍寶,非要與葉翔比柔韌性。可是,當「功夫熊貓」還在為可以劈叉而沾沾自喜時,我們的「少林熊貓」已經可以在眾人的圍觀下從容不迫地表演下腰、單手側空翻這樣的限制級動作了。
哈米扎·哥裡布,綽號「百變小子」,來自伊朗。哈米扎之所以得此綽號,是因為其體重變化幅度相當大。他19歲時,就已獲得80kg世界冠軍,可謂年少成名。隨後,他從75kg打到85kg,與姜春鵬、白近斌、許家恆、穆斯裡穆均有交手。在2016年世界盃比賽,他升到了90kg,並獲得金牌,等到2017年喀山世錦賽,他又「吃」到了90kg+,但葉翔沒跟他客氣,利用摔法和腿法以碾壓之勢完勝。
超武聯賽,葉翔多次重擊康斯坦丁·格魯克夫
在國際比賽中鮮有敗績的葉翔,在國內比賽中也是難逢對手,但他很謙虛:「可能他們都比我小,還沒發展起來,再過兩年也許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在求證一項榮譽時,他謙虛的品質再次展現出來。「網上說您2016年拿到世界盃冠軍後,實現了大滿貫。而我個人覺著您應該是2017年拿到全運會和世錦賽冠軍後,才是大滿貫,是嗎?」
他很認真地說:「其實都不對。大滿貫是全國的、亞洲的、世界的(冠軍)都要拿,我沒拿過亞洲的,不算是。」
待到風景都看遍,轉身地闊天寬。在散打領域取得輝煌戰績後,他不想停下努力的腳步,準備投入新的領域——拳擊。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的計劃——跨界選材,備戰2020年奧運會拳擊比賽。目前,葉翔已經通過選拔入選集訓名單。
他很年輕,有技術,有戰術;有成績,無傲氣;有好的教練,更懂得勤學苦練。
我們看好他,同時也祝福他,祝福他實現自己的奧運夢,期待他創造新的歷史!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觀點)
散打超重量級絕對的王者!兩番戰「魔塔」,不超一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