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曾經的全國散打冠軍、散打王75公斤級名將,現任江蘇省散打隊主教練。早已退去擂臺上的崢嶸,眼前的李明溫文爾雅,含蓄、禮貌、坦誠。「從事武術散打運動27年,我認為這項運動的最大特點是:讓強者彬彬有禮,讓弱者不再畏懼;讓不懂事的人,把他練懂事了;讓一個懂事、知禮的人,能夠學會自我保護。我們武術散打項目有這個優勢。」
翩翩君子劍,拳腳最兇險
提及「君子劍」,一個是金庸小說中的「嶽不群」,一個是2000年的散打王賽場上的全國散打冠軍李明。
2000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主持人徐睿頗富才情,當時他的一個「任務」,是為散打英雄們起綽號。「柳腿劈掛」「草原雄鷹」「玉面小達摩」……皆出自徐老師手筆。李明的綽號是「君子劍」。徐睿給李明起完綽號之後,問李明:「你喜歡嗎?」天真的全國散打冠軍李明一臉欣喜:「君子劍嘛,裡面有『君子『二字,挺好的,我必須喜歡!」事後李明才知道,「君子劍」在《笑傲江湖》中是個大反派。
19年後,李指導回憶起這段往事,依然記憶猶新。「現在,我真的很喜歡我的這個綽號。在武術散打擂臺上,確實需要『君子劍』式的智慧和技術能力。單就在這一點上,我跟小說中的嶽不群有些相像。」
「翩翩君子劍,拳腳最兇險」。「君子劍」綽號和李明結合在了一起,陪著他走南闖北,收穫著一個又一個輝煌。
成名之戰,中美對抗賽TKO美國拳王
2000年7月15日,中國功夫對美國職業拳擊爭霸賽在廣州天河體育館舉行。李明代表中國隊進行76公斤級的較量,他的對手是美國「拳王」鮑勃·布雷克利。布雷克利的拳法很是了得,在美國取得過冠軍。
面對不是很熟悉的對手,李明壓力很大。時任全國散打隊主教練的管健民為李明設計了一些方案。對於這場比賽,李明回憶道:「面對布雷克利,能感覺到他的拳比我重多了,如果他要是連續打,我可能受不了。我只能用腿法來幹擾他,然後適時打出組合拳。感謝管健民教練,他為我制定了合適的技術,然後教我怎麼『擠』怎麼『放』。」
比賽也是按照管教練的既定戰術來的。「君子劍」李明主動進攻,拳腿結合讓美國選手很難受。布雷克利連續遭受李明的重擊,在被擊倒幾次後。第一回合結束,鮑勃·布雷克利和教練團隊商議,放棄了比賽。李明TKO取得了比賽的勝利。這是一場面向全國直播的商業比賽,經此一役,「君子劍」的威名便在中國武術散打粉絲中流傳開來。李明還登上了《武林》雜誌的封面。
從《少林寺》開始,與五位恩師相遇
1982年,由張鑫炎執導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電影主人公精忠報國的英雄情懷,嫉惡如仇的俠義精神,讓李明深受鼓舞。
恰好,在李明的家鄉,有老人家會一些基本的武術套路。14歲上初中的李明便跟著老先生後面舞槍弄棒、打打練練。1992年通過胞兄,李明認識了影響自己一輩子的恩師——「江蘇散打泰鬥」於萬嶺先生。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於老師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談及恩師,李明似乎有說不完的話,「他是一位有文化底蘊的老師,在武術界,我所認識的教練中,他稱得上是佼佼者。他不僅教會我散打,還教會了我做人,做一個剛正不阿的武術人!」
於老師「愛才如命」,李明是他捧在手心裡的愛徒。李明所掌握的散打基本技巧和技戰術方法,都是於先生手把手教的。而李明也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師徒之間更達到了一種「心有靈犀」的默契——老師一講就會,弟子一點就通!於萬嶺先生的執教風格也深深地影響到了李明。在做教練的時候,李明遇到棘手的問題會反思「如果於老師碰到了,他會怎樣處理呢?」在這一點上,李明稱之為「師徒之間的精神傳承」。
在武術散打界,教練對隊員偶爾會有拳腳上的「照顧」,初衷是更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夠成才。而天賦出眾和「聽話」的李明很少被於萬嶺老師拳腳「照顧」。唯一一次,是李明在隊內訓練中踢到了師兄的襠部,師兄痛得哭了起來。從沒有體罰過李明的於教練,勃然大怒,一個邊腿上去,掃了一下李明「惹事兒」的腿。回憶起這件事,李明講道:「我其實感覺不到他在打我,這是老師另外一種形式的關心和愛護。」
在成長的道路上,李明也是多遇「貴人」,其中包括李建平、管健民和肖志民。在大學、國家隊、中美對抗賽期間,這幾位老師讓李明受益匪淺。
李明退役之後,遇到國家隊主教練張根學。張教練說道:「很遺憾,在你當運動員的時候,我沒有帶過你。」李明笑答:「我更遺憾。」後來,李明成為國家隊教練,協助張教練帶課,在這一點上,彌補了兩人當初的遺憾。談及對張教練的評價,李明用了「活力四射」「充滿智慧」「善於應對」等來概括。
當了教練,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的李明,更能體會到教練的用心良苦。對待自己的隊員,李明講道:「(隊員)跟自己的孩子一樣,因為我也有孩子。我試著從每一個隊員去考慮,考慮他們的想法,考慮每一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在訓練中保護好他們,在比賽中讓他們有收穫。」
一位好的教練對於隊員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談到從北京隊離開,徵戰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這段經歷。離開了朝夕相處的教練,李明用了一個成語——「釜底抽薪」!運動員「火勢」再旺,沒了精神上的「柴薪」,是難以為繼的。
職業生涯下半場,從溫州開始
從專業隊退役,李明像許多運動員一樣,也走向了教練的崗位。當時面試「君子劍」的是溫州市隊的一位校長(尹進飛),看著李明光鮮的履歷,校長只說了一句話:「我們溫州人,很敬佩有能力的人,沒有能力的人,我們不喜歡。」李明的教練生涯正式從溫州開始。第一次教學生,確實不好教。不過結果還算不錯,在省運會上,李明的隊員王峰奪得了一枚金牌。這個弟子,與李明至今有聯繫。
筆者問隊員如何評價李明時,李明笑了:「能夠跟我說的肯定都是好聽話了。在我這裡訓練肯定比他們在家裡管得嚴,家裡給他一個生命,但是我會給他一個生活。」
曾經江蘇隊有一位女隊員私下跟領隊要求:她不願跟李教練(李明)訓練了,想換一個教練。領隊覺得很為難,與李明溝通。李明覺得這是好事,說明孩子有想法,有自己新的追求,應該支持她,讓她試一下。後來,女隊員訓練中鎖骨骨折,想起了李教練的好。養好傷後,女隊員又重新歸隊。「這個隊員,我會繼續要,為什麼?有一句話叫『浪子回頭金不換』。人家說『好馬不吃回頭草』,我認為這是錯的!我會給孩子重新選擇一次的機會,」現在還是這樣,因為他們永遠是「孩子」!
「君子劍」的選徒妙法
談到自己的「選徒經」,李明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方法。
「我在挑選運動員的時候,跟別的教練員可能也有所不同吧。我挑選運動員的時候,我不是看他練得怎麼樣。我會跟他聊天,了解他練多長時間,也會隨機做一下『心理測試』。比如,我會在擂臺上安排幾名老隊員,讓新隊員過去選一個打打看。在這個時候,我會觀察他是否猶豫、猶豫多長時間!我喜歡膽子大、果敢的孩子!」
相對於技術,李明更看重隊員的心理。這套不外傳的「選徒妙法」屢屢受用,「我選隊員的成才率,不能說100%,但是最少得80%。」
70後的李明教練現在面對的更多的是90後和00後的隊員,對於這些年輕的運動員,他是怎麼評價的呢?
「現在的運動員,我認為比我們那個時候更好動,更好強!現在的生活水平好了,營養跟得上,隊員們的身體素質比我們那時候要好得多。舉個例子,我們那時候的深蹲達到195-200公斤,就很好了。但是現在,我的那些隊員,基本上都能達到180-250公斤不等。臥推的話,能達到140-180公斤。現在這批運動員普遍好強,也更加好鬥。如果把現在的運動員放在當年2000年的散打擂臺上,我覺得他們的表現應該要比我們好,會打得更加強勢,更加強硬。」
在談到散打運動員的出路問題。李明教練認為:「武術散打可以承載泰拳、跆拳道、拳擊等不同的搏擊項目,比如像拳擊,現在我們就組織散打運動員來(跨界)備戰奧運拳擊比賽,葉翔、王聰在積極備戰。練習散打有了一定的功底,打出冠軍來,打出成績來,我相信散打運動員在任何一個(搏擊)項目領域裡都能爭得一席之地。」
抱憾散打王,未了心願弟子去實現!
2000-2004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雲集了75公斤級的諸多好手。全國散打冠軍李明是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奪王」的大熱門。當時有記者採訪同級別的幾位運動員,問他們最不願碰到誰,他們幾乎都提到了「君子劍」李明。
在李明心目中,他認為最難打的對手是誰?答案是「柳腿劈掛」柳海龍。
與柳海龍比賽的前夜,李明從國家隊匆匆趕來,甚至在比賽前一晚都不知道接下來有比賽要打。和難得一見的師兄弟們聊到凌晨兩點。
「那一場比賽,我輸給了他(柳海龍)。打得較為艱難,但對於這場比賽,我更多的是遺憾。(有此教訓)我現在對隊員的管理要求是,必須要休息好,要有充足的精力打比賽。」
「散打王裡面其實最難對付的,我認為不是我的對手,我沒有一個與我一起戰鬥的教練,」李明不無遺憾地講道:「那時候我的老師挺忙,於萬嶺老師也在江蘇隊,我在散打王比賽上沒有打出應有的水平。」
「君子劍」主動談起了自己的一場失利,這場比賽一直是粉絲熱議的話題。2000年散打王第21周的第2場比賽,全國冠軍李明爆冷輸給了「玉面小達摩」鄭裕蒿。
「我跟鄭裕蒿的那場比賽,大家都覺得挺遺憾。說實話,當時太放鬆了,還剩30秒,我在比分上領先,就下意識隨便打打了。其實鄭裕蒿之前已經起來一腿(轉身後擺腿)了,沒有引起我足夠的重視,所以導致這場比賽出現了被KO的情況。」
2000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開戰,對於李明,卻已是人生的另外一個轉折點——從大學畢業,四處找工作。
「如果派弟子參加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您覺得有哪位弟子有機會衝擊年度級別散打王?」
李明教練眼裡放光:「我對這個散打王爭霸賽還是很有信心的。我們江蘇隊要衝擊散打王寶座的話,我想不僅是一個級別,從75公斤級到90公斤級,甚至100公斤級,我們都有機會衝擊,特別是中級別,也就是75公斤、80公斤和85公斤這幾個級別,我們還是很有希望的。」
未了心願,或許弟子能幫李明去實現。教練不棄,弟子拼命!雖前面有萬重關卡,吾往矣!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觀點
後期:湘西一剪梅
責編:出河蛟
作者:鐵膽孟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