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初學者對自由式的轉體和轉身不太明白,不管這是不是專業用語,我們這裡暫且區分一下,轉身是到泳道盡頭的掉頭動作,轉體則是自由式動作中軀幹的翻轉。
在分解動作學完後,就是自由式的整體動作練習,在整體動作合成練習較為熟練後就要去感受核心肌群發力帶來的轉體動作。
初學者在練習自由式到某一特定程度的時候就能感覺到軀幹的某一側明顯向左(或向右)轉,經常先感覺到的是習慣轉肩換氣的那一側,這時候不只是肩膀的轉動,連腹、髖等都會跟著轉,再繼續練下去就能感覺到另一側的轉動,緊接著就是兩側輪流轉(即經常有人說的肚臍兩邊望),只是轉動的幅度總有一側會大於另一側。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轉體動作練習的幾個要點,泳界最流行的口決應該是「頸脊齊、圓木滾、通體剛,肩進框」
頸脊齊,這個很好理解,就是保持軀幹的中軸在一條水平直線上,這是平衡的需要。當然,要絕對平衡那是奧運選手的事,對於我們業餘愛好者來說,頭、頸、脊柱、下肢等讓整個軀幹相對保持在一條直線上,維持中軸線平直即可。比如,別去抬頭,別去挺肚塌腰,別左右腿分太開或一重一輕啪啪打水等,犯任何一樣錯都能使用中軸線失去平直,這時自由式就走樣了。
圓木滾,在縱軸中線平直的基礎上,身體的左半邊與右半邊輪流發力,讓整個身體圍繞著縱軸中線像圓木那樣滾動:右側划水轉肩換氣時順時針轉一刻鐘後轉回來,左側划水轉肩(或換氣或不換氣)時逆時針轉一刻鐘後轉回來,這種轉動是身體核心力量協調各個部位使身體左右側分別發力的結果。此時要記住保持上一個要點:頸脊齊。
通體剛,就是身體的腹部核心肌群、腰背部、臀部肌肉要收緊,適度地緊張,不能松松垮垮,總的來說就是不僅僅是手與腿要用力,也要保持背、腹、腰、髖部緊張發力來協調身體左上右下,左下右上區的動作。
肩進框,就是手臂前伸的同時,肩膀帶動身體轉動,就好像是身體要通過一個很窄的門框,想像一下,一個只有40公分左右寬的門,你怎麼進去,抬手,側轉身,讓手與肩先入門框。
自由式的轉體要領基本就是以上四點,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在自由式練習中沒能感覺到軀幹向兩側的明顯轉動(為什麼用「感覺到」,因為這種轉動自己是看不見的,但能通過身體左右側的發力來感覺到),就繼續做自由式分解動作的合成練習,直到能感覺到這種轉動再去留意以上四個要點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