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放小,才是生存之道

2020-12-14 山村歲月之讀書品史

其正閔閔,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缺缺。

上位者治理地方,必須要學會抓大放小,讓下屬有機會人盡其才,才是合理的生存之道。

畢竟每個人都需要向外界展現自身的能力,都希望得到表現的機會。倘若上位者事必躬親,下位者得不到展現才能的機會,肯定會離心離德。

久而久之,優秀的人才都會離開。到了無人可用的時候,就會徹底的失去成事的可能。

或許有人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實真正的事實,就是謀事在上位者。上位者只需要把目標確定好,然後就交給下面的人自由發揮。絕對不能越俎代庖的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下位者想發揮的時候還得與上位者發生衝突。

這樣的話下位者得不到鍛鍊,上位者也會多做多錯。

普通人需要努力的表現,上位者只需要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就好了。

就像赤壁之戰之前的諸葛亮,在火燒博望的時候,讓關、張、趙衝鋒陷陣,他本人則坐鎮後方,論功行賞。結果就是屢戰屢勝。

然而到了六出祁山的時候,連二十軍棍的小事都要親自過問,結果就是累死了也沒有多大的戰果。

從這個角度看,身居高位的人,千萬不能搶下屬的飯碗。

相關焦點

  • 既來之,則安之,才是生存之道
    子欲避之,反促遇之。凡事順其自然就好。既來之,則安之,這才是生存之道。 生活是一種態度的選擇和心態的秩序,生活中的許多瑣碎故事,連結成了生活本身,每個人走過了時光,其實也是走成了一場厚厚的回憶,坎坷也好,悲傷也好,都不是生命的代名詞,高高低低總要向前,俗語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別對不起生活,也別對不起回憶,既來之,則安之,才是生存之道
  • 生存之道:狼道,仁道?
    我們需要狼道,還是仁道?這部電影叫《阿爾法:狼伴歸途》,是一部兩年前的片子了,可裡面的思想,卻永不過時!故事的背景大概是兩萬年前的歐洲北部,當時正處於弱肉強食的冰川時期,主人公是一名酋長的兒子,名叫「科達」。那個時代,給我們的感覺是什麼?原始,野蠻?沒錯,就是這樣的。
  • 臺商林炳煌:創新才是企業唯一生存之道
    臺商林炳煌:創新才是企業唯一生存之道 2014-09-26 14:22: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朱念 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創新才是唯一生存之道。」順德臺協榮譽會長、臺企聯常務副監事長林炳煌說。林炳煌投資的領域有紡織、農業、置業開發、百貨,從第二產業跨足第三產業,經營有聲有色。
  • 生存之道:5萬資金的交易之道
    我想要給大家傳遞的是一種期貨市場的生存法則,只要訓練得當,或許還能多活幾天。你們聽過多少身邊人的抱怨,在期貨市場上博弈的,活的過一周的有多少,沒有過爆倉經歷的又有幾個呢?只有保證你或者,才有成功的可能和希望。
  • 有所為,有所不為(生存之道)
    有所為,有所不為,自古便是君子的處世之道。他告訴人們:要學會選擇,懂得放棄。宋代林逋在《省心錄》中說:「飽肥甘、不知節者損福,廣積聚、驕富貴不知止者殺身」。這句話實質上就是說,人生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不為能使人更清楚地悟透人生的內涵,合理安排人生的進退取捨。
  • 忍恕之道是一種生存智慧
    《小窗幽記》中寫道:己情不可縱,當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當用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恕字。人常常講如何克服外界的困難,卻不知道問題的根源就在自己本身。能戰勝自己的人,才能戰勝一切。生活,會用一點一滴的平淡,消磨掉你曾經的熱情和衝動,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面對生活,往往要面對他人的要求,有時對自己本身會造成一些困擾,但是卻也拒絕不了,這時只以一種寬容、體諒對方的心情,去順遂對方的要求。我們常說要順隨人情,隨和處世,可知這是要內心存著「恕」道,才能做得到的。
  • 小型遊戲團隊的生存之道:在海外做遊戲,求穩才是第一要務
    近日,恰逢第二屆「遊品新升高校新媒體徵文大賽」頒獎典禮,在現場遊戲日報也與諸多重慶頭部遊戲公司創始人聊了聊,其中就包括一直深耕海外休閒市場的Nuobi Game創始人謝天瑞,這位才回到重慶不久的遊戲人
  • 車美馳汽配批發:整合資源,提高用戶粘度才是汽配企業生存之道
    對此,北京車馳天下汽車科技車美馳品牌汽配運營中心提出:後市場服務跟不上,低價也難留客,整合資源提供差異化服務,提高用戶粘度才是汽配企業生存之道!享受有品味、個性化的用車生活,追求品質、個性、效率、潮流、才是這些車主的內心獨白。無論是網際網路思維還是傳統思維,都需要解決渠道和規模的問題,網際網路思維可以用來解決效率問題,憑藉「網際網路+」,如何提供差異化服務以及新的消費場景才是正道。降低自身成本才能幫車主省錢。
  • 3位60歲老人的提醒:「薄情」,才是晚年的生存之道
    前言  人生,到了每個年齡段都有每個年齡段應該學會的生存之道,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應該如此。  人生,就是在不斷的獲得和失去中成長,特別是人到了老年,更要適時學會放下一些東西,學會開始"薄情",學會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才能更好的過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接下來我們就以3位60歲的老年人為例,教大家如何在晚年更好的學會生存之道。
  • 君智戰略諮詢謝偉山:戰略創新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君智戰略諮詢董事長謝偉山在19日舉行的「戰略如何創新」企業家閉門會議上指出,當下正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的歷史交匯期,大風急浪中,戰略是企業穩健前行的定海神針,也是企業在激烈競爭環境下的生存之道。
  • 顛覆確定性、勇於面對不確定性才是生存之道
    另外兩本書《黑天鵝》和《反脆弱性》同樣富於伊索寓言般的智慧,都是知識、社會和文化方面的經典著作。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來自黎巴嫩,在歐洲和美國完成教育,步入全球投機領域。也許來自古老宗教和智慧的發祥地,塔勒布通過自省和實踐總結出一系列投機世界的生存法則,並延伸至生活。
  • 權力的遊戲之重農主義——戰國時代的生存之道
    與之相對應的,農業的主體——農民,自然而然就成了社會主角。於是在春秋末年,重農業者,得天下。潮流不可逆轉。一、想生存,罩農民春秋爭霸,已經向諸侯證明,周王已經完犢子了。想生存,靠抱大腿是不行了。於是各個諸侯國都開腦洞,謀生存。
  • 狼道:狼族的生存之道,成為「狼王」指日可待
    即便是體型龐大、兇猛異常的泰坦鳥都難逃滅亡的宿命,但是狼族憑藉自己的生存之道,繁衍不息,在這殘酷的自然界中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狼族自然有它們獨特的生存法則。狼性和人性有相似之處,我們人類可以從狼族的生存之道中找到啟示,學習狼身上的優點,讓我們自己也能成為「狼王」,在社會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1.
  • 狼性:真正的強者,往往掌握了兩種生存之道,千萬不要小瞧了
    生存之道一、除了自己,沒有什麼能讓你倒下狼的強大,在於對生存的頑強信念
  • 《狼道》:狼之道就是人之道,用狼看懂人的生存哲學!
    一個每天渾渾噩噩、好吃等死的人,註定是一個碌碌無為之人。人也像自然界的法則一樣,「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你若是沒有野心和進取心,在事業上註定是屬於食物鏈的最底層,是被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小跟班」。一個人如果有野心,他就會不斷尋找機會、創造機會,竭盡全力地強化自己的能力,讓人看到他的才華和實力,堅持不懈總會有一天會取得成功。
  • Netflix版的《雪國列車》,人類最後的生存之道?
    因為氣候和戰爭的原因,世界變成一片冰凍的荒蕪之地。倖存的人類居住在一輛巨型列車之上。這輛長達1001節車廂的列車,永無止境地圍繞地球轉圈。列車內分為各個不同的等級。為什麼靠前車廂的人每天錦衣玉食?下層人:這是我們生存的地方。擁擠不堪的房舍,定期派送的冰冷食物。上層人:這是我們的生活之道。學會思考,積極交流,參加運動。下層人:這是我們的生活之道。
  • 看《艾米麗闖巴黎》從莉莉·柯林斯身上學會的職場生存之道!
    不過,Emily 到最後還是能夠繼續在辦公室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更漸漸跟同事們走近,到底她靠的是什麼? 生存之道 1:毋忘初心 生存之道 2:以牙還牙
  • 老祖宗教你生存之道
    相比較詩詞歌賦來說,俗語才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傳統文化,我們很多人都是在俗語的教育中成長起來的。俗語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一方面是因為俗語作為老祖宗總結的生活經驗,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了總結作用。
  • 狼性擴張和謹慎收縮:誰才是眼下的生存之道?
    在收縮之下,一些車企認為行業的慘澹正是洗牌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進攻往往才是最好的防守。東風有限副總裁、東風日產副總經理陳昊則直言不諱,在這個時候東風日產必須出擊,這很符合「狼性」東風日產的作風。事實上,一汽-大眾也在悄然進行出擊,當然對於體量更大的大眾品牌而言,他們強調的先是「穩」而後才是「進」。
  • 憤怒道*末日將至,機車與你的生存之道
    妻小遭到惡徒殺害的前公路巡警「瘋狂」麥斯獨自在這末日浩劫後的世界流浪,這時卻遇上了一心想要帶著獨裁者不死老喬的五名妻妾離開的芙莉歐莎等人;麥斯起初拒絕幫助她們,但在面對不死老喬的軍事武力面前只好相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