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遊戲團隊的生存之道:在海外做遊戲,求穩才是第一要務

2021-01-10 網易

2020-12-30 11:08:37 來源: 遊戲日報

舉報

  近日,恰逢第二屆「遊品新升高校新媒體徵文大賽」頒獎典禮,在現場遊戲日報也與諸多重慶頭部遊戲公司創始人聊了聊,其中就包括一直深耕海外休閒市場的Nuobi Game創始人謝天瑞,這位才回到重慶不久的遊戲人。

  跟大多數中小型團隊的創始人一樣,初次見到謝天瑞,很難把他與遊戲行業聯繫起來,一身休閒打扮讓人猜不透職業,不過在與他聊起團隊創業相關事情時,卻能從他身上看到一些遊戲圈創始人典型的印記。

  

  Nuobi Game前身為迅遊休閒遊戲研發業務線,2020年團隊核心成員在迅遊支持下離開迅遊成立獨立工作室,專注於休閒遊戲研發。如今已經成功製作了《Expedition Go》、《Mask Warrior》、《find word》等多款超休閒遊戲,專注於海外休閒遊戲市場。

  都知道,出海是一條披荊斬棘之路,倒在這路上的團隊數不勝數,所以談起如今團隊面臨的問題,可能也是因為心情比較激動的原因,謝天瑞的語氣都變得急促了一些。在他看來,目前團隊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可用的人才,相較於北上廣深,重慶本土遊戲產業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因此人才是限制團隊發展的一大桎梏。

  但好在隨著成渝經濟圈的發展,重慶遊戲產業也迎來了新的助力,大環境肯定也會逐漸變好,提到這一點謝天瑞也比較興奮,站在時代浪潮之上,一艘小船也有機會揚帆起航。

  

  除了創業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之外,謝天瑞還分享了一些關於他們製作產品過程中的部分心得,在他的團隊,其實不管是從遊戲內容、立項標準還是買量方式,都以「生存」為核心。

  與國內大多數團隊數據驅動立項不同的是,Nuobi Game主要採用的是「逐步驗證」。

  因為做超休閒遊戲,其研發成本較低,低成本的優勢之下,立項的標準更多的還是以「創意」為主。花3周左右的時間製作出一個Demo,然後交給平臺來驗證,如果買量成本太高亦或者用戶反饋一般,這也就說明產品變現壓力太大,因此完全可以放棄這款產品,從而開始下一款產品。

  這種「逐步驗證」的立項之法,其實也是中小型團隊的一種另類生存之道,在背後沒有雄厚資本的支撐下,有時候生存比賺錢更重要。

  

  立項首先要考慮生存,那買量自然也要考慮成本。由於Nuobi Game做的是全球休閒遊戲,因此在面對不同地區的用戶時,買量素材也會大不一樣。針對東南亞地區用戶,可能更多的還是以武俠、仙俠買量題材為主。而面對文化沉澱並沒有那麼深的歐美用戶,尤其是Nuobi Game主要深耕的北美用戶,認可度比較高的還是廢土類的後現代風格,這些地區的用戶買量成本其實也很低,一個新增用戶的成本也就在零點零幾美金左右。

  面對遠低於國內的用戶買量成本,其用戶回報率也比較可觀,以一周為周期的話,一款能夠賺錢的產品,一個用戶的回報率往往可以達到150%-200%。

  當然,想要達到這個回報率也要「因材施教」,經過多年打磨,Nuobi Game也總結出來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那就是多做「無屬性」遊戲,讓用戶聚焦產品本身,不過多去考慮產品附加的文化內涵。

  

  針對不同地區用戶採用不同的買量素材與產品內容,是Nuobi Game琢磨出來的一條生存之道,然而在海外做遊戲,自然也會遇到一些更加棘手的問題。比如國內同一款遊戲上線多個渠道包這樣的操作等等,在海外就行不通。這種操作甚至還可能會被平臺判定為違規,從而不給予結算。

  面對這樣的極端情況,Nuobi Game的應對措施也很簡單,就是不去搞過多的「騷操作」,只重產品本身,求穩,是海外發展的第一要務

  除了平臺部分政策與國內不一樣之外,在海外做遊戲還會受大環境影響,如今國外疫情肆虐,其實休閒遊戲行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可能在很多人看來,疫情肆虐會導致宅經濟爆發,從而提高遊戲收益才對,其實並不是。因為海外休閒遊戲主要營收靠的是廣告,而廣告需要廣告主投放,但是受疫情原因導致廣告主的投放變少,因此整體遊戲收益也會受到一些影響,這一點也是與靠內購營收的重度遊戲最大的不同之處。

  

  滾滾出海浪潮之下,對於Nuobi Game這種小團隊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得益於深耕海外市場多年,Nuobi Game團隊內部也積累了一些經驗。諸如靠產品內容創意來節約買量成本,美術風格全球化來降低區域文化差異帶來的理解難度等等。

  在大環境日益變化的現在,小團隊亦有獨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在最後謝天瑞透露Nuobi Game也考慮回國發展,不過面對國內更加複雜的行業環境,他們又該如何生存成長,可能是擺在謝天瑞面前的又一道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GTA5 Online》全新認證差事 第一部團隊生存遊戲選集等
    在此恭喜所有精選差事創作者,而 Rockstar 要為這些在 #LTS 製作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贏家獻上特殊謝禮,創造這些差事的大師均可獲得 $1,000,000 GTA 遊戲幣,以及專屬的 BODYBAG 遊戲內車牌。陽光灑落在聖安地列斯槍戰團隊生存遊戲場景中#LTS 製作器比賽選集小心翼翼!
  • 遊戲企業加速出海 遊族網絡海外搶鏡
    其中,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突破700億元,同比增長18.8%;自主研發的網路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57.3億美元,同比增長23.8%,較去年增速有所突破,中國遊戲公司在海外市場的加速勢頭凸顯。而觀察上市遊戲公司的半年報,無論是海外業績出色的公司,還是海外市場尚未顯山露水的公司,都不忘對自身的海外市場進行表述。
  • 從《大逃殺》到《彌留之國的愛麗絲》:遊戲背後的生存意志
    就像《告白》和《3年A班》等作品海報與《大逃殺》的相似性所顯示出的那樣,追根溯源,可以毫不過分地說,日本生存遊戲類型作品是2000年的電影《大逃殺》確立的。同名小說於1997年出版,也同時受到了日本及海外的高度評價。90年代末的日本正是以青年為主犯的兇惡犯罪增加的時期。
  • 完美世界遊戲張冬暉:品效合一之於遊戲行業該如何做?
    FBEC2020全球遊戲及數字文創峰會邀請到完美世界遊戲效果營銷負責人張冬暉帶來主題為「品效合一之於遊戲行業該如何做?」的精彩分享。他認為,當前遊戲行業面臨人口紅利逐漸消退,投入升高,生存空間被壓縮,各條賽道都有大作把關,撬動存量愈加艱難。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更加注重品效合一。
  • 獨立遊戲的路這麼難,為什麼你還在做獨立遊戲?
    對於小型遊戲工作室來說,遊戲開發過程中的諸多問題還是難以避免的,像是資金問題、工期緊張等問題。原定於16年發布的《十三機兵防衛圈》也是一直延遲到了19年。但是,就像「遊戲之神」宮本茂說過的那樣,「延期的遊戲最終會變好,但趕工的遊戲永遠是壞的。」
  • 首日上線TapTap雙榜第一,遊戲團隊復盤:我們如何做女性遊戲?
    落到女性向劇情解謎遊戲來看,劇情的階段性目標、玩家的心流感受需重點研究。以下是演講全文:大家好,我是遊藝春秋的陳旭婕,本次分享的主題是女性向劇情解謎遊戲如何創新構思。本次分享的遊戲是《迷霧之夏》,項目整體研發周期約一年左右,團隊經歷了從0到1的完整經歷。
  • 玩末日生存遊戲的人,都在玩什麼?-虎嗅網
    《State of Survival》在「病毒爆發,搜索各種物資、武器,建造避難所,抵抗殭屍,尋找其他倖存者,抵抗殭屍」的大背景之餘,玩法方面,保持pvp和長線玩法不變,延續了類cok的大地圖設計,並且在推圖的過程中融入了探索和塔防玩法,給玩家帶來了多樣的體驗。
  • 生存遊戲《極北之地》上架Steam 冰天雪地掙扎求存
    近日,一款由FrogVille Games和Play2Chill開發的《極北之地》上架Steam平臺,據介紹這是一款開放世界生存遊戲,遊戲設定在北極圈以外的廣闊世界,玩家將在冰天雪地之中依靠僅有的生存物資掙扎求生。本作尚未公布具體發售日期,支持官方簡繁中文。
  • 遊戲中的火車印象,末世唯一的生存之境,穿越異界的道具
    使用煤炭和木材做燃料,所以也被人們稱作火車。1810年史蒂芬森開始製造蒸汽機車,1817年他製作的火車第一次站上歷史的舞臺,後來幾十年,蒸汽機車都是鐵路上的主要運輸工具。直到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子公司製造出第一臺電力機車,從此電力機車成為鐵道上的主流。
  • FBEC2020|完美世界遊戲張冬暉:品效合一之於遊戲行業該如何做?
    本屆大會由中國通信工業協會虛擬實境專業委員會、廣東省遊戲產業協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深圳市網際網路文化市場協會指導,陀螺科技主辦,深圳市科技開發交流中心、恆悅創客魔方協辦,行業頭部媒體遊戲陀螺、VR陀螺、陀螺電競、陀螺財經、陀螺傳媒聯合主辦。FBEC2020以「遠見者穩進」為主題,一如既往地關注未來趨勢發展、行業創新升級、商業生態新連結等前沿領域。
  • 從《大逃殺》到《彌留之國的愛麗絲》:遊戲背後的生存意志_世界...
    就像《告白》和《3年A班》等作品海報與《大逃殺》的相似性所顯示出的那樣,追根溯源,可以毫不過分地說,日本生存遊戲類型作品是2000年的電影《大逃殺》確立的。同名小說於1997年出版,也同時受到了日本及海外的高度評價。90年代末的日本正是以青年為主犯的兇惡犯罪增加的時期。
  • 虛幻引擎4與生存遊戲產生化學反應,超真實開放世界手遊誕生
    抱著這些疑惑,我們採訪了遊戲技術美術負責人 Joshua以及主創團隊,一探背後的研發歷程。 《黎明覺醒》手遊開放世界實錄視頻: 在採訪中,開發團隊解釋了《黎明覺醒》的定位——「強調真實的開放大世界生存手遊」,通過帶領玩家從遊戲畫面、光影等角度,直觀感受《黎明覺醒》的品質效果。
  • 學習工作即遊戲:遊戲化生存的現實物語
    通過主動設計和參與現實生活、工作、學習的遊戲化過程,將會帶給我們眾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在即將到來的智能化社會,大量繁重的機械重複和程序化的工作都在交給人工智慧去處理,而掌握主動權的人類應該完成那些更具靈活性、創造性的工作。這才是「遊戲化生存」應該呈現的樣子。
  • 我在日本做遊戲
    但樂元素顯然更知春江水暖,2014年的Merc Storia、2015年的ES在日本都取得了大成功,而其在2010年開發的社交遊戲最輝煌時曾在MIXI暢銷榜中佔據前三。值得一提的是,MIXI當年是日本第一大社交網站,而如今仍然是第一大手遊運營商和第一大遊戲社交平臺,地位不容小覷。這是怎麼做到的?跨國公司如何成立?
  • TikTok或被美國封禁,海外遊戲業務擱淺
    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國針對中國企業的刁難從未停歇,TikTok被盯上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如何應對政策變動,才是字節跳動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TikTok獲得如此佳績,與張一鳴親自領導海外業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熟操「孫子兵法」的他,攻陷用戶群體只是第一步。「乘勝追擊」,開拓更大的海外市場,才是他的最終目標。但TikTok終究只是來自異國他鄉的「強龍」,海外本土市場的「地頭蛇」們自然不會放任其蓬勃發展。
  • 一款以拾荒為主的第一人稱太空生存冒險遊戲
    世上的遊戲千千萬,有許多好玩的遊戲由於缺乏宣傳,所以不被廣大玩家所熟知。在這裡小白每天會為大家推薦一款評價很高但是不太出名的遊戲~《呼吸邊緣(Breathedge)》是一款由RedRuins Softworks製作發行的太空生存冒險類遊戲,這是一款諷刺意味濃重的冒險類遊戲,玩家們正身處在危險的太空環境下,要想努力地生存下去,大家就必須努力地收集資源,以確保基本的生存條件。遊戲諷刺意味十分濃重,整體充滿了黑色幽默風格的情節。
  • 聯機才玩的更嗨 steam平臺最值得入正的遊戲
    2.和自己的好友聯機體驗的最佳選擇,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團隊合作,需要的是默契,技巧和勇氣3.遊戲比較中規中矩,這其實就是其魅力所在,相比其他殭屍類遊戲亂七八糟的設定,H1Z1能體驗到純正的殭屍生存體驗樂趣,遊戲氣氛足,和三五好友聯機體驗更佳4.眾多的武器裝備系統,裝備屬於你自己的最佳武器搭配,各種武器裝備收集其樂無窮
  • 雖然很難,但這款小型生存遊戲,真的值得你玩
    小編我現在只想過元旦節,在家中當鹹魚,其他啥也懶得做……但是什麼也不做光望天花板太無趣了,還是找些遊戲打發時間吧。雖然知道很多姬友們正在準備期末考試或已經開始期末考試了,但姬……姬才不管,欸嘿~今天大家們推薦超爆肝生存遊戲《The Wild Darkness》,中譯:黑暗荒野。其實你可以將其當作《饑荒》的簡化版,不過本作也擁有自己的特色。
  • 那些超級好玩的末日生存遊戲
    一.七日殺:這款遊戲真的是一款很值得去玩的遊戲。節節攀升的遊戲難度可以給玩家遊戲的過度。種類繁多的殭屍隨著天數的增加而出現,給足了玩家期待值。而且七日殺和我的世界一樣都可以採用方塊來實現世界的構建,大地、山巒、建築,都是由相應材質的方塊組成。
  • 又一款生存類遊戲?出自和平精英背後的工作室,玩家表示這波穩了
    近兩年的時間內,生存求生類型的遊戲逐漸走進了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玩家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連手遊市場都有了這類遊戲的影子,前幾年推出的《明日之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而在最近,又有一款生存類遊戲來臨,有一些玩家看到這款遊戲背後的工作室後,就直言這款遊戲穩了,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款遊戲名為《黎明覺醒》,是光子工作室的最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