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隨手香重慶小面培訓學員寫給隨手香的感謝文章

2021-02-07 麻辣視角

本文真實記錄了隨手香重慶小面培訓學員張興穎,來到位於重慶市沙坪垻區西永西城科景的隨手香餐飲創業培訓基地培訓重慶小面、涼拌菜、包子的心路歷程。字裡行間,都透露出她對隨手香重慶小面的愛,對隨手香員工的愛,對重慶這座城市的愛。


下面,這是一篇隨手香重慶小面培訓學員張興穎寫給隨手香餐飲創業培訓基地的感謝文章,請大家以正確的方式打開它……


原文:

隨手香重慶小面鑄就《巴蜀情》

    引子:莫問路人花何在?獨自尋花花自來;花來花去莫強求,緣來緣去花自在……


聽著音樂翻著書店的書,無意間看到一本《重慶十八怪》,引起了我的注意:七十歲叫「女娃兒」不為怪,八十歲喊「崽兒」很自在,男人染髮裝「老外」,女人的肚臍眼在衣服外,說話著急像比賽,「言子兒」又多又古怪,「麻辣燙」越熱越要賣,不吃小面不自在,爬坡上坎當小菜,坐車沒得走路快,路邊打望好愉快,棒棒滿街找買賣等。書中把整個重慶人的生活習俗簡單明了的介紹的淋漓盡致,讓我覺得,如果現在我們也能這樣無憂,簡單的生活多好!不用穿什麼華麗制服,不用穿梭在燈紅酒綠中,不用活在阿諛奉承中的生活中多好!


我突發奇想,我是否可以再去巴蜀學習小面,讓這種一天不吃小面就不自在的感覺帶到美麗的海南呢?就是這樣的想法,讓我再度來到巴蜀。


友哥給我訂機票的時候還是考慮到我的身體素質,半信半疑,想著只要開心就去玩玩吧。但是我的想法卻從一開始就堅定不移。

你好,重慶!                                

你好,重慶! 重慶解放碑(夜景圖)


2016年7月18日下午,我來到位於重慶市沙坪垻區的西永西城科景隨手香餐飲創業培訓基地,接我的是劉家蘭劉老師。「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我想用這句來形容隨手香餐飲創業培訓基地的劉老師足以吧。到了二樓,我一下子傻了。就是來學一碗小面,這裡既然有這麼多學員在隨手香學習。劉老師可能看出我心中的惑慮,她給端了一杯水,然後耐心的給我講解:「這裡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不同省市來學習的學員,最遠的有來自馬拉西亞的。來的學員品嘗一碗麵,味道滿意就可以拜師了。七天為學習的一個流程,學習重慶小面包括:識別調料、製作基礎調料、(紅湯小面、蹄花面、牛肉麵、肥腸面、香菇雞肉麵、西紅柿排骨麵、酸辣粉、砂鍋面、涼拌麵、燃面……)二十種小面,保證每一位學員實操,學會為止。」我比較疑惑,怎麼能讓我覺得學有所值呢?笨的人怎麼辦?怎麼才能證明我可以在這裡學習不後悔呢?我把我的疑慮和劉老師溝通了一下,她把我帶到師父那邊,請他幫忙給我煮一碗小面。那位師父個頭高高的,皮膚白白的,和我一樣帶著一副眼鏡,透過眼鏡看到雙眼皮大大的眼睛。可能只有30出頭的歲數吧,我想這樣的人,這麼年輕還能做老師教導大家做面,是不是會誤人子弟呢?我還在想的時候,大概就2分鐘,師父端著一碗紅湯肥腸小面。

 
隨手香重慶小面培訓學員張興穎做的紅燒肥腸小面

面帶微笑的說「你看合你的口味嗎?」我半信半疑的品嘗第一口,入口時面滑滑的,感覺到辣,嚼兩口嘴中散發鮮香味道,再品嘗第二口,感覺到麻麻的。兩口小面我對師父改變了最初的印象。


「你貴姓師父」我問師父。

「你叫我黃師父吧」師父說:

「這面你用了2分鐘就做好了,是不是加了什麼香料、大煙殼?這麼好吃」我調皮的問,畢竟從年齡上看,能煮出這樣的面,至少是我身邊的人做不到的,大家忙於工作也沒有時間在這上面花時間花心思的。


黃師父笑笑和我解釋:「我們的面都是自己親自做的,一碗小面兩分鐘煮好,把味道調出來,背後做了很多工作,」他把我帶到調料擺放處「就拿簡簡單單的辣椒油來說吧,選擇辣椒、炒制辣椒、成色的變化、到最後辣椒油的燒制,一個成品的辣椒油需要花上2個小時的時間……」


我被徵服了,但是我沒有急於學習。考慮一晚上,又去別家品嘗一下後第二天下午報名學習。就是他黃大春黃師父,我的師父。


我要學習多久?我沒有接觸過廚房瑣碎的事,我能學會嗎?師父會笑話我笨麼?師兄師姐們會嘲笑我嗎?我將來面對顧客會不會害羞緊張……帶著所有的不自信踏上了學習重慶小面的道路上,帶著所有的不自信告別了辦公室悠閒自在的生活,帶著我心中最初的理想走進了隨手香這道大門。卻從來沒有考慮過能否賺錢,轉眼間我就這樣完成了一周的學習,從迷茫中慢慢懂些廚房內的事,從不知所措中慢慢變的自信些了。甚至還會在學習中鬧些笑話,我們互相建立了微信群,有一點點空閒期,我們會搶紅包,因為0.1分錢在群裡鬧得沸沸揚揚的;我們會把師父做的成品小面一搶而光;記得有一次我還沒大沒小的在基地的另一頭直呼師父的大名,師父在另一頭無奈的看著我;可能因為大家都年輕吧,心態都特別好,學習不知不覺在歡樂中飛速而過。終於我也做出成品的小面了。

 
隨手香重慶小面培訓學員張興穎在陳松師傅的指導下進行涼拌菜的培訓

 
隨手香重慶小面培訓學員張興穎(中)和隨手香餐飲創業培訓基地劉家蘭老師(右)以及小雲(左)的合影

 
隨手香重慶小面

 
隨手香牛肉小面

現在我即將畢業了,心中好不捨得:不捨得這份緣分;不捨得隨手香的好朋友;不捨得和基地劉老師的知遇之恩,不捨得每晚有基地小雲的陪伴,才不會感覺這裡寂寞孤單;不捨得基地吳阿姨和大叔的關心和照顧;不捨得陳師傅和蔣師傅;更不捨得我的師父。我記得辣椒油沒有製作好浪費了好多,面調的味道不對,師父還是會耐心的教我;我記得因為學不會自己鬧情緒,師父還鼓勵我;我記得我吃了好多的面,搶著師兄師姐的吃;我記得師兄張樹東把我當妹妹照顧,生怕我站的太久會累,怕我搶不到牛肉吃,給我留了好大一碗……點點滴滴回憶起來就像一場幸福的電影,電影的取名:隨手香小面鑄就《巴蜀情》


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只要鍥而不捨,就一定金石可鏤。在未來的道路上,我還未邁開第一步。可是我相信,有隨手香的平臺,有正能量的傳遞,有這麼多兄弟姐妹搭建愛的手,我們的橋梁永固長久。我相信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隨手香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


「傳播中華健康美食,幫扶創業同伴成功」一直是隨手香餐飲創業培訓基地的宗旨。張興穎學員的感謝文章,滿滿的都是愛。更加說明了隨手香是一個優秀的企業。「辦實事,確保學員真正學到技術,把學員當家人」,隨手香歡迎更多熱愛餐飲創業的或者希望通過餐飲創業致富的人,加入我們隨手香。並祝所有學員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聯繫人:鄭老師            

諮詢熱線:15922508740  

相關焦點

  • 隨手香川菜蒸菜培訓:培訓時間、培訓費用、培訓內容
    9、培訓老師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帶領學員回憶理論學習階段中的開店技巧、原材料選擇、採購、成本及預算等。10、培訓老師引導學員反覆操作,熟練操作川菜蒸菜製作流程,直到獨立完成成品,老師進行品嘗及評價。現在報名學川菜蒸菜,贈送炒飯蓋飯、特色泡菜等.
  • 重慶小面,滿足你的味蕾,快來牛鬥碗培訓吧!
    重慶小面,滿足你的味蕾,快來牛鬥碗培訓吧!
  • 重慶小面技術培訓之紅燒牛肉麵、紅燒肥腸面
    重慶小面的重點在於紅油的拿捏和其餘調料的無縫配合;炸醬麵的重點在於雜醬的鮮香和油而不膩。而對於紅燒牛肉麵和紅燒肥腸面來說,牛肉的鮮嫩入味以及肥腸的鮮香有嚼勁才是重點。如何才能保證牛肉的鮮嫩和入味,又該如何解決肥腸味重的問題,這對於行業內的所有重慶小面加盟品牌來說,都是必須給客戶提供的核心解決方案。我們以獨有的製作工藝來回答了這個問題,並將之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學員。
  • 尋味 | 一碗屬於杭州的「重慶小面」,哪家最香?
    尋找前我做了做功課,發現無法評判和定義怎樣的重慶小面算正宗。就連重慶人也說不清楚。重慶小面即使在重慶都有千差萬別,沒有統一標準和口味。可能在重慶人看來,形形色色的味道才是重慶小面的個性和特色。每家的做法都有差異,味道各有不同,而小面只是大麵食品類的其中之一。佐料是重慶小面的關鍵。
  • 麻辣小面培訓
    這就是擔擔麵的由來。東漢時的《四民》一書有「距春秋,毋食煮餅及水溲餅」的記載。這裡提到的「水溲餅,,即最重慶的「小面」,歷史悠久。在一付擔子上的小面品種有擔擔麵、麻辣小面、酸辣小面、清湯小面、素條面等。據劉金和老師傅說,抗戰前後和建國初期,吃擔擔麵的大都是太太、小姐、公務員等,是來吃味品鮮的;擔擔麵的麵條少,用精莢的小細瓷碗盛裝,佐料講究。
  • 新鄉滿口香名吃源小吃培訓學校
    新鄉市滿口香小吃培訓中心   是專門從事餐飲培訓、餐飲策劃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創業培訓中心。
  • 【紅燒牛肉麵培訓】紅燒家常牛肉麵及湯料配方的做法大全
    紅燒牛肉麵培訓是重慶小面培訓中經典的一課,下面隨手香餐飲培訓就給大家帶來關於紅燒牛肉麵、家常牛肉麵及湯料配方的做法大全方面的知識吧!
  • 重慶銅梁大廟鎮將「重慶特色小面」製作「秘方」送進村
    摘要:近日,重慶銅梁區大廟鎮的農村建卡貧困戶、低保對象、殘疾人員等24人參加「重慶特色小面」技能培訓。課堂上,培訓老師系統教授了重慶麻辣小面、姜鴨面、碗雜麵等各種地方特色麵食的製作方法,通過培訓,學員們收穫很大,在家門口就學到了技術。
  • 重慶人口口相傳的「二兩小面」到底是多少?
    「老闆,二兩小面,多放點辣,味道重一點……」清晨喚醒我的不是夢想,而是麻辣鮮香的重慶小面。一碗地道價格實惠的小面,是重慶人最巴適的豐盛早餐,一碗小面就能貫穿一天的美食。作為重慶小面控,詢問了周圍的重慶朋友,大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有人說,也許是因為老闆隨手抓的緣故;還有人說,可能是心理作用,外面的餐具等帶來的心理暗示;還有人說:「吃小面就是吃調料撒,外面的調料汪實,吃完就吃飽了撒。」
  • 重慶小面,天下第一!
    它是山城最「low」的名片也是重慶人離不開的最愛重慶小面,天下第一!無論是細面、寬面還是韭菜葉,小面這麼香的秘訣,就在這碗被芝麻覆蓋了的油辣子裡。,曉小面是絕對的蒼蠅館子,但從味道上看,它是絕對正宗的重慶小面,在很多人心裡,它甚至排的上重慶小面No.1。
  • 重慶城頭的重慶人. 重慶小面當頓吃!
    重慶小面是重慶人一生的愛好,任何味道都比不上小面帶來的安心和故鄉感。麻辣味調和而不刺激,麵條筋道十足,湯料香氣四起,味道濃鬱而踏實。清早起來,街巷邊的高低板凳,一碗小面,這就是一天的開始。如實的麵條,濃湯熬製的湯底,牛肉大坨軟糯,辣油紅豔,麵條柔韌,香味撲鼻,簡直沒有比這更美味的食物了。
  • 特色小吃專業配方:綿陽米粉+重慶小面絕密製作技術秘方!
    CCTV的一次節目評選重慶特色美食,排在火鍋之前的竟然是重慶小面,清早起來,街邊的麵攤格外紅火,儘管堂子裝修的不好,甚至沒有堂子,無論是下力的漢子,還是端莊的白領,忽-忽-呼,三下五出二的就把一碗重慶小面吃盡。        經常看到很多朋友在討論重慶小面,每個人心中都有有個排行榜。其實按以下步驟你也可以做出好吃的小面:一、佐料
  • 重慶小面吃不夠?Jason讓你在家輕鬆享!
    走街串巷,Jason可是吃了頂級正宗的重慶小面,板凳面,豌雜麵~吃到見了碗底,幹了辣湯,還解鎖了吃重慶小面的各種姿勢,花池旁吃、大街上吃,站著吃、蹲著吃……重慶小面太誘惑~重慶面包括重慶小面和帶臊子的麵食。Jason他們吃過的板凳面和豌雜麵都屬於有臊子的重慶面,而重慶小面指的是麻辣素麵,是重慶麵食中最簡單的一種小面。
  • 花草四雅之—菖蒲, 自帶香氣號稱「隨手香」, 文人雅士標配
    花草四雅(圖片來自網絡)中國古人將蘭、菊、水仙、菖蒲,並稱為「花草四雅」,這幾種植物或空谷幽香、或恬然自處、或纖塵不染、或安於淡泊,深受古代文人雅士喜愛。直到今天,蘭、菊『、水仙還是常見的家庭觀賞盆栽植物。
  • 在重慶,小面憑什麼排在火鍋前面?
    雖然重慶的遊客加起來,八天假期也許吃了上萬頓火鍋,但在此之前,他們可能吃過了十萬頓小面。最後一次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共有超過8萬家小麵館,而外地重慶小面有40萬家左右——這是中華面壇,唯一能與蘭州牛肉麵抗衡的王者。
  • 秋天,麵條就得這樣吃,鮮香爽滑,比炸醬麵簡單還過癮,太香了!
    莫愁廚路無知己,誰人不識小面姨。大家好,我是小面姨。今天小面姨給大家分享一道「肉絲炒麵」的做法。作為地地道道的陝西人,麵條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食物。一日三餐,大多數時間主食都是以麵食為主,早晚餐不是饅頭就是饃,中午餐肯定是麵條。尤其是男人,一天不吃麵條餓得慌。
  • 「網紅」重慶又多一張新名片——「中國小面之都」我為小面瘋狂打call!
    重慶人對小面優劣的評價的標準,最主要是佐料。小面家族品種豐富,富於變化,形成個人定製口味。比如:也可要求店家採用不同粗細、形狀的面身,如「細面」「韭菜葉」「寬面」一般店都有這三種面身。還可以要求店家增加或者減少某種特定調料,如:「少辣」「重辣」「不要蒜」等等。重慶小面博大精深,有的人呢,喜歡先吃麵,最後吃菜葉子。有的人,喜歡一口面,一口菜。
  • 重慶拿下「中國小面之都」招牌!一天賣出1245萬碗面,產值268億!
    >從今天開始我們可以驕傲地對全世界說重慶是「中國小面之都」!小面》在全國掀起的一股重慶小面熱潮呢這次咱們的重慶小面獲得「中國小面之都」稱號肯定又要雙叒叕火了愛吃小面的你有沒有跟團團菌一樣想要去吃碗重慶小面慶祝一下呢
  • 打卡杭州轉塘美食廣場,重慶小面沒有一絲辣勁,但街道人來人往
    這裡是Abackpacker--一隻背包客,關注我帶你去看這世界的山川湖海。有句話說得好:「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最近一直呆在杭州,逐漸的習慣了這所新晉一線城市的生活方式。今天晚上就又開闢了一塊「新大陸」,估計得幾天才能吃遍這條街了。在杭州的這幾天,每天都是米飯,好久都沒享受過麵食帶來了那份勁道酸爽。想著今晚一定要吃到一碗噴香的面,這不在前面正好看到一家重慶小麵店,想到那股子辣勁,饞的哈喇子都流出來了。面端上來就迫不及待地開吃了,好一會兒才想到還有拍照的事。
  • 重慶早飯,不止小面
    今天,我就給大家擺擺重慶早餐的龍門陣,只擺早餐不擺其他。現在的人們一說起重慶的早餐,就想到小面,小面的三大流派就是清湯小面、酸辣小面和麻辣小面。每家小麵攤攤無非是在這三大流派基礎上增減佐料而已。嚴謹的說,重慶的小面都是由專門制面車間機制的鹼面,每家麵店不是自己製作麵條,所以說在麵條上沒有自己店的特色,不比得善作麵食的北方地區。那麼只能在佐料上下功夫,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