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12個濱水空間,如何兼顧生態性和美觀性? l 景觀寶藏

2021-01-08 LAC景觀網
看這12個濱水空間,如何兼顧生態性和美觀性? l 景觀寶藏

景觀中國 2021-01-04 來源:景觀中國網

原創

濱水空間對於解決城市空間的匱乏,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逐水而居是人類從古至今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規則,我們的城市因水而生,也深刻地被水塑造。如今臨水而居更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棲居理想。

我國濱水空間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設計千篇一律,以及水體汙染等。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正如火如荼,濱水空間有著極大的發展潛力。和其他城市要素相比,濱水空間對於解決城市空間的匱乏,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設計師通過景觀提升、生態修復、藝術處理等多種方法,不斷提升濱水空間的環境質量及公共活力,吸引休閒、旅遊、商務、辦公和居住等業態集聚,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濱水空間的品質及公共福祉。


周三我們與景觀之路聯合發布了

第十一期景觀寶藏——濱水景觀主題項目徵稿活動

經過讀者們的評選

本期HOT 3正式出爐!

他們是


藍調國際與AECOM合作打造景觀的同時,在思維方式、設計理念上產生碰撞與融合。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創新合作,一個創新的文化旅遊小鎮就應運而生了。從星空的起源到對小鎮生活的探索,再到聚落群居的生活理念,全周期性小鎮聚落群居的生活方式再次實現人與自然的對話。人們在這樣一個「烏託邦」式的湖濱小鎮中將得到收留,獲得寬慰。



項目注重營造公園連續的慢行系統,增進城市與公園連接,以特色人行道、過街地下通道、過街步行橋、景觀步行橋四種形式將城市人群引入濱江公園之中。

城市段——保留了原有的防洪堤岸和堤頂路,以減少工程量和施工造價。在條件允許的地段將堤壩改造成為親水臺階、增設景觀平臺,為遊人提供多樣的公共活力空間及濱水體驗。

溼地——溼地現狀有1100米棧道,且因防洪需求不能放置過多構築物。保留原有溼地浮島結構,增加架空棧道、廊架休閒設施、眺望亭綜合整治激活場地,為市民提供怡人的親水休閒體驗。



By 德國雷瓦德景觀建築事務所

@ 德國埃爾福特老城區

場地位於埃爾福特老城區的中心地帶,埃爾福特的母親河——格拉河貫穿其中,城市形成了一個被水切割的獨特肌理。

場地中的綠島銜接了克萊梅橋南北部的開放空間,寬闊的草坪和休憩設施創造出高品質的城市空間。濱水廣場的寬闊臺階直接延伸進格拉河,與對岸的綠島銜接。河下淺灘處鋪設了與路面一致的彈石鋪裝,連接綠島與濱水廣場,保證了空間的連續性和整體感。格拉河的存在不再是切割了兩個空間,而是其中一個有趣的過渡。



以下為其餘投稿項目

小編覺得都美翻了!

(按投稿順序排名)



襄城北汝河國家溼地公園的打造是一個契機,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見證。羅朗景觀從生態維度、功能維度和體驗維度三方面出發,建立生態廊道,恢復溼地景觀;打造休閒綠地,創建多元化的功能景觀空間,拉近人與水的關係和空間距離;創造濱水、涉水空間,優化城市視覺景觀,營造多樣化的遊憩體驗。



整體設計以「綠色河谷」「水鄉肌理」為設計理念,依託櫓尾撬水道和文翰湖兩個水系,以一河兩岸為主要公共活動帶,以河堤綠鏈串聯景點,兩岸則通過步行橋聯繫,整體提升濱水地區的價值。項目分三期工程實施,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建成開放。

設計保留原場地現狀密林、荷塘、堤路,提升改造形成湖中小島、荷花溼地、特色漫步道。新建文翰湖、改造河漫灘增加洩洪區,沿河岸設計可淹沒區,增強水道的行洪能力。公園水系有湖體、淨水池、荷塘溼地、雨水花園等多種水體形態,形成可持續系統化的雨水收集系統,雨水收集淨化的同時也對河流水質進行一定淨化,保證親水安全。



為了重現閣第湖的壯闊景色,實現「激活曾經的綠色大地」的願景,融創出資委託安道設計對閣第湖周邊進行了功能補位,空間梳理和植物配置更新等措施,希望全面提升區域的豐富度和多層次感。

除了對閣第湖公園進行的改造之外,按到設計還為閣第湖添置了一座美術館——月亮灣,來到這裡,三十二萬方的湖景便能盡收眼底。對閣第湖公園的改造更新和對藝術中心的建設為這片湖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和中國數萬個普通而寧靜的鄉村相同,望鄉處於貴陽的群山環抱之中,這裡的陽光和煦、林木蒼翠,所有的風都來自山谷與湖面,輕輕揚起發梢時,心間不覺就充盈了淡淡的鄉情。 

簡單的鄉情飽含著對故鄉和土地的情感,設計團隊無意改變場地原有的聲音,而是希望讓建築融人景觀,景觀融人山水,山水融人生活,生活融人鄉愁。



奧雅設計團隊研究湘江西岸江灘及周邊景觀區域,通過最小化擾動的景觀設計,打造了生態、閒適的江灘景觀。項目總長度約10公裡,寬度約50到300米,總面積約為154公頃,定位為活水淨化及社區活動洲、活水淨化及濱水漫步洲。

按照水務要求,場地不宜大量人群的引入為目標。動線以點線結合的方式,以兩條主要的綠道系統串聯六個與二級平臺結合的節點活動空間,提供欣賞湘江風光、戶外綠道休閒、展示湘江歷史文化的亮點空間。



項目位於成都天府大道兩側,作為麓湖生態城1期湖岸線改造計劃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通過一系列濱水開放空間的改造,增加人的可達性、參與感和舒適度,強化麓湖生態城的輕度假氛圍。設計團隊為延續濱水建築漂浮屋頂的設計理念,增加了景觀構築物——折廊和折橋。



濱江公園的設計定位於營造獨特印象的城市魅力景觀,成為展現陽江文化的舞臺,「以人為本,以城為家」的設計思考,為每個陽江市民建造一個屬於他們的城市公園。



麓湖生態城的G5地塊是麓湖早期打造的一處濱水走廊,由於建成時間較長,濱水走廊的景觀效果與藝術性已經不能與周邊的別墅組團及社區公園形成更好的連結,這條濱水走廊亟待重塑。

我們希望在一百多米的花廊中穿行,每一步的視覺感受都不盡相同,我們為了將移步異景這一最基礎的園林準則做到極致。花廊富有節奏感的開合結構搭配多樣的植物配置,營造出了豐富的視覺層次。



水月周莊為周莊首個大型旅遊度假綜合體,項目包含旅遊度假、文化藝術、商業、會議、居住、溼地公園等功能。其中,以島嶼群的形式縈繞在水上的溼地公園,集休閒、生態、文化和現代等特色於一體,既是改善場地水質的生態過濾器,也是城市新的開放綠地空間。

設計團隊依據溼地公園水生態系統的自然淨化能力來恢復水體的自然面貌,將淨化水質與創造豐富的景觀環境結合起來,打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在技術層面,溼地中種植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通過物理過濾、化學降解和生物吸收等多種作用機制,將水中的汙染物和有毒物質吸收、分解或轉化。水生態系統的建立,最終使溼地水體得到淨化。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濱水景觀植物這樣種!
    到了近代,城市的發展導致城市河流出現了諸多問題,河流的生態系統功能嚴重退化,河流生態景觀破壞嚴重。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河道生態環境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之一。近年來居民對生活品質的提升,河道不僅僅要具有防洪、排水的實際作用,還得兼具休閒和環境美觀性。打造一個優秀的和諧景觀要考慮到河道的自然環境、植物的搭配、與周邊建築等即成景觀的和諧統一。
  • 濱水綠地空間 | 江蘇南通:持續構建濱水綠地空間體系(一)
    濱水綠地和濱水公共空間規劃建設已成為城市綠色生態空間規劃建設的重點領域,完成了如上海楊浦濱江等一大批精品項目,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為總結城市濱水公共空間建設的成功經驗,持續推動城市綠色生態空間建設,提升城市公共環境建設和治理水平。
  • 辦公區景觀的未來是什麼?答案藏在這10個項目中 | 景觀寶藏
    答案藏在這10個項目中 | 景觀寶藏 景觀中國 2020-12-21 來源:景觀中國網
  • 讓這些高低蜿蜒的地形景觀,治癒2020年的你 | 景觀寶藏
    讓這些高低蜿蜒的地形景觀,治癒2020年的你 | 景觀寶藏 景觀中國 2020-12-14
  • 劉剛:生態都市主義下三種濱水空間設計策略
    2020年12月12-13日,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在深圳舉辦年會。怡境景觀集團執行總裁劉剛先生以「生態都市主義視角下的濱水空間設計實踐」在大會上演講。
  • 滌岸之興——上海楊浦濱江南段濱水公共空間的復興
    歷經幾十年的探索,如今的濱水空間復興不再是單一功能的簡單置換,而是通過嵌入公共運輸、公共空間、景觀體系,力求將濱水空間重新納入到整個城市的生長與更新體系中,形成一種漸進的、綜合的開發模式。新加坡河濱水歷史街區、香港維多利亞灣啟德休閒及旅遊綜合區以及美國芝加哥濱水地區公共岸線均屬於此類建設,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開放空間的同時,也帶動了相鄰區域的商業與房地產投資。
  • 蘇州河濱水空間(黃浦段)添新景!
    蘇州河濱水空間(黃浦段)添新景! 2020-10-12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州河靜安段濱水空間這樣變身→
    這種打通斷點的方式,也將成為蘇河沿岸濱水空間「一軸」的核心架構——聯通立體空間,跨越城市軌跡。具體做法是:在蘇州河兩岸設立單向車行道和禁機動車慢行道,弱化濱河機動車交通功能,提升空間尺度舒適度,拓寬濱水公共活動空間,提升市民感受與體驗,成為濱水休憩體驗和景觀遊覽的絕佳去處。為此,蘇州河靜安區段濱河岸線通過整合現有道路,將快速交通和慢行交通分流,構建起完整的慢行道路系統。
  • 這些世界級的濱水泳池空間設計,顛覆了對遊泳的認知
    美麗公園裡,廣闊海岸邊,建築設計師以一個個獨創設計打造出不同風格的濱水泳池空間,實現卓越的設計與休閒娛樂活動的完美交織,從而贈與人們絕佳遊泳經歷,讓遊客擁有一次完美的旅行體驗。挪威卑爾根濱水公園True Blue挪威卑爾根要求建立一個能創造身份的公共空間並發起設計比賽,White Arkitekter的方案獲勝,他們將在挪威卑爾根設計一個新的海灘公園和海水浴場,名為True Blue。True Blue的設計理念基於水,而水是卑爾根最明顯的元素,因此設計師創造了一個既美麗又可持續的公園。
  • ...串聯六大節點,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將是什麼樣?
    隨著貫通提升工程的推進,這裡將打通一處斷點、打造兩個樣板段、串聯六大節點,構築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具體說,就是實施「1+6+2」工程, 形成「一軸」「兩帶」「六點」的景觀格局。目前,蘇河灣岸線僅存的斷點,是長壽路橋以北至遠景路長約700米的空間。這處斷點,沿途涉及央企、國企、民營企業等數十家單位,還涉及一個居民小區,直接打通難度和影響都比較大。
  •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2023年投入試運營 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全長18公裡
    重點謀劃布局文化產業、數字經濟產業和水上產業,吸納和集聚各類高端資源要素,做好「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文章。要堅持以統籌為核心。加強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協同配合,發揮整體聯動效應,加大統的力度,做到統分結合,形成加快推進大城北建設的強大合力。今年大城北建設如何推進?
  • 工業廢棄地變身最美濱水公園,城市有機更新的示範在這裡!
    對於長期被水潤澤的美國紐約長島的獵人角而言,在工業化時期也曾繁盛一時,但由於未能合理利用水的價值而一度遭遇衰敗,只剩下斑駁的工業遺產。隨著時代的變遷,獵人角南部地區開始利用工業遺產,探索依水而生、與水共存,創建了獵人角南濱公園。而如今這裡已成為兼具新型文化及生態典範的綜合型城市濱水公共空間。
  • 蘇州河靜安段濱水空間這樣變身→
    靜安區新聞辦說,隨著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提升工程的推進,蘇州河岸線靜安段將打通一處斷點、打造兩個樣板段、串聯六大節點,構築蘇州河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濱水公共空間。建設後,該段地區交通功能將得到優化,構建宜樂宜遊的慢行空間,為更多市民提供健身休閒的場所。同時,重點打造六個蘇州河水岸節點,演繹「蘇河舞臺」。
  • 陽江首個島上公園將開建!多元化濱水生態元素,打造城市裡的「世外...
    據市城管綜合執法局消息我市將在城區三江島打造首個島上公園——三江島濱江公園目前公園設計效果圖全部完成計劃在近期正式開工建設,工期一年用地總面積60公頃三江島濱江公園用地面積約為60公頃,建設用地面積約28000
  • 打造6條濱水慢行街,還有「熊貓之眼」摩天輪
    其中明確今年將開展水生態治理、交通重組、景觀提升、風貌治理、社區治理、照明提升、業態提升、文旅策劃、品牌塑造「九大行動」,其中景觀提升全年計劃投資12億元,成華公園將打造全時沉浸體驗式城市文旅公園,核心項目「熊貓之眼」摩天輪將成為引爆成都的新網紅打卡地。
  • 古城的新生——百色解放街河邊西街濱水更新改造項目解析
    濱水岸線設計據考證,百色水運文化最繁榮時期,澄碧河河口曾有過7個碼頭,而在解放街歷史文化街區板塊內的就有4個,分別為大碼頭、二碼頭、三碼頭和四碼頭。這次濱水河邊西街的改造,將對碼頭進行功能性或景觀性的復原。
  • 油松濱水公園完成建設將於近期開放:龍華街道高標準打造「花之長廊...
    美麗的油松濱水公園將於近期面向市民免費開放。油松濱水公園景觀設置錯落有致。油松濱水公園設置了健康步道和兒童樂園,供市民健身和親子休閒。公園旁邊有條美麗的河。記者從龍華街道市政部門了解到,油松濱水公園位於深圳市藝術高中後門,佔地面積約9575平方米。該項目以「花之長廊」為設計主題,結合濱水生態環境及院校人文環境,從園區景觀、設施、材料等方面著手進行了全方位改造升級,打造充滿陽光、活力、生機的景觀休閒地帶,為周邊居民提供等候孩子放學、休閒娛樂、放鬆身心的優美場所。
  • 打造一條「會呼吸」的生態海綿濱水廊道
    升級後的環島碧道全長6.6公裡(含2公裡室外全塑膠緩跑徑),充分利用生物島濱水優勢,融入「海綿城市」「循環經濟」等生態環保理念,創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享的生態空間,用繡花功夫打造出一條充滿活力的廣州國際生物島生態海綿濱水廊道。
  • 海澱這處大型濱水公園將免費開放,傳說元太子曾在此泛舟
    明年春天,海澱大型濱水公園——大寨渠濱水公園將建成開放!」這條南北走向的支渠全長4.68公裡位於海澱南沙河上遊主要功能是行洪海澱區水務局結合區域現狀條件大尺度謀劃山水相融、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通過建設泵站和管線、打造溼地等方式「編織」起一張生態循環水網同時與園林等相關部門聯動圍繞南沙河與京密引水渠打造13.7公頃的濱水公園填補海澱北部大型休閒公園的空白
  • 輪船港濱水公園近期完工 多條道路提升成「花園」
    黃風車公園、城市中央公園、輪船港濱水公園、溼地公園等公園陸續建設,旗山大道景觀提升,如今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的功能品質和整體形象不斷提升。從路邊到溪畔,一路繁花,滿眼是景,全域旅遊大學城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