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帕金森病日丨中老年健康第三大殺手,症狀不只是手抖

2020-12-26 新京報網

資料圖片


顫抖、失眠、便秘……當父母出現這些問題時,不一定是自然衰老的結果,也可能是一種疾病。

 

4月11日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統計數字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為1.7%。帕金森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後危害我國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病因尚不清楚,與年齡、遺傳等有關


北京中關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爽介紹,帕金森病是一種影響大腦中控制運動功能的神經細胞的疾病。「由於該病進程緩慢,早期症狀和人類的自然老化症狀非常相似,因此極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期。」王爽說。

 

帕金森病患者主要表現為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常見的運動症狀有震顫、肌肉僵硬和運動緩慢;非運動症狀則會表現為疼痛、焦慮、淡漠、抑鬱、尿頻尿失禁、便秘、長期睡眠不好、嗅覺功能下降、幻覺、認知障礙等。」王爽解釋道。

 

王爽稱,帕金森病在臨床上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迄今為止,原發性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主要與年齡老化、遺傳和環境等綜合因素有關;繼發性帕金森病則多由腦炎、腦動脈硬化或錳、一氧化碳中毒等原因所致。「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殺蟲劑、除草劑,以及一些工業化學製劑的使用,會導致在該環境下工作、生活的人患帕金森病的風險增加。遠離這些誘發因素,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病風險。」王爽說。

 

早發現早治療,「三高」患者更要當心

 

帕金森病雖然無法徹底治癒,但早發現早治療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質量。在王爽看來,帕金森病應強調綜合性治療,包括藥物、理療、醫療體育和日常家庭照料等。

 

「對於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人群,應控制好自身疾病,同時避免接觸對人體神經系統有毒的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錳、汞等,避免或減少應用奮乃靜、利血平、氯丙嗪等誘發震顫麻痺的藥物。」王爽指出,除以上措施外,應加強體育運動及腦力活動,延緩腦神經組織衰老,一旦發現老年人出現上肢震顫、手抖、動作遲緩等帕金森病先期徵兆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在治療早期,藥物是首選的治療方法。經過3至5年的藥物治療後,患者的病情會較難控制,這時可選擇腦起搏器手術治療。」王爽建議,在家庭照料中,早期輕症患者的肢體功能受損程度較輕,應鼓勵患者自己打理生活,並根據自己的體力、身體狀況,積極進行適度的鍛鍊。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劉越

相關焦點

  • 世界帕金森日:不只是手抖?早期的這些症狀,很多親屬都沒察覺到
    今天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日,今年的主題是「抗疫抗帕,你我同行」。多數人只是聽說過帕金森病,但對其並不是十分的了解,尤其是帕金森病的原因和症狀。對於這種疾病,我想很多人都通過一部美國電影《愛情與靈藥》而有所認識。
  • 中老年人健康第三大殺手:帕金森,更容易找上哪些人?如何預防?
    人一旦上了年紀,各種疾病就紛紛找上門來,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有一種病可能並不是最致命,但給人身心造成的傷害,也是難以想像得,這種病就是被稱為「中老年健康第三大殺手」的帕金森病。對於這種病,人們應該都不陌生,患病的人最開始會出現一側肢體局部失控的現象,最常見的就是手抖,接著,這種肢體的顫抖現象逐漸向四周蔓延,腿腳、面部以及身體其他部位都受到牽連。隨著病情進一步擴展,患了帕金森病的人,肌肉開始出現僵硬,走路也變得困難,身體仿佛已經不是自己的了,很多動作明明大腦發出了指令,身體卻沒法辦到。
  • 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症狀不止手抖,這些表現難發現,千萬要警惕
    今天,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日。數據表明,預計2030年,我國將有500萬帕金森病患者。目前來看,50歲以下的帕金森患者呈現出增加的趨勢,最小的患者竟然只有十幾歲!佔總患病人數的10%。據統計,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帕金森人群在中國,該病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中老年人健康的殺手。我國有超過300萬帕金森病人,發病率為1.7%,而超9成大眾對帕金森病認識不足。一起關愛老人,預防老年疾病!
  • 帕金森病並非手抖那麼簡單,它到底是什麼?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世界衛生組織專家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帕金森病患者將達到500萬。說起帕金森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一個老人手一直顫抖。帕金森的症狀多以行動遲緩、震顫、情緒抑鬱類為主,這並不等於智力下降;相反,患阿爾茨海默症的老年人,由於海馬區出現了病變,所以症狀表現為明顯記憶力下降、智力減退等,對肢體的影響並不大,所以二者絕對不能混為一談。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震顫,全身發僵、動作慢和姿勢不正常。
  • 帕金森病的早期三大症狀是什麼,在生活中做到這三點,家人更放心
    帕金森病是一類多發於中老年人的慢性神經功能退行性病症,在我國,隨著人口老年化,帕金森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增高。在神經內科,帕金森病對生活的影響僅次於阿茨爾海默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在早期時正在表現並不明顯,往往到了中期才逐漸被發覺,因此對於帕金森病,合理的預防是很重要的。
  • 帕金森病不僅僅是手抖,還有這些症狀需要注意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得了帕金森病就是手不停地抖,但是在帕金森病早期,還有很多前兆徵兆,快來看看有哪些?3、便秘便秘往往給帕金森病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早期可能只是表現出排便習慣的改變,出現排便周期的延長或排便時間變長,到了晚期,甚至需要通過開塞露才能排便。
  • 帕金森病不只是「抖」!醫生提醒,帕金森病初期症狀不典型,易被誤診
    75歲的福州依伯素來身體健康、精神氣足,可兩年前,他突然變得萎靡不振,白天嗜睡、晚上失眠,最後連生活都無法自理。看了許多醫生,但得到的診斷結果卻各不相同,多次診療後,依伯仍舊沒有好轉。近日,依伯來到福建省級機關醫院,被確診為帕金森病,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他的病情明顯好轉。
  • 手抖是帕金森病引起的?這4個「變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信號
    隨著全民健康的普及,老年腦病越來越被重視,而帕金森病是比較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出現在老年人身上,60歲以上的人發病率較高。在疾病發展過程中,還會引發許多不良症狀,其病理改變主要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死亡,因此會出現神經系統退行性變。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知道帕金森病患者會有手抖的情況出現。但是,帕金森病出現時,除了手抖之外,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 煙臺海港醫院「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門診揭牌成立
    為提高帕金森病患者享受更加專業精準的診療服務,遏制症狀進展,實現疾病全程管理,煙臺海港醫院神經內科成立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門診,於2020年6月16日正式揭牌。海港醫院副院長關延風在會上致辭並發言,神經內科主任衣永尚主持了會議。
  • 彎腰駝背,被告知帕金森?帕金森不只是手抖,還有潛藏的表現
    人們一直以為帕金森最開始的表現是手抖,在手不聽使喚的抖動時才會引起注意。然而很多人的發病並非是從手抖開始的,而是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常見表現,比如彎腰駝背。很多人就不理解,不應該是手抖才和帕金森有關嗎?中老年人彎腰駝背不是很常見的嗎,怎麼也會和他扯上關係呢?其實手抖只是帕金森的一種表現,並非所有的手抖都和它有著關係。生活中有很多人出現的手抖,不過是一種特發性的震顫,表現為行動過程中伴有手抖情況發生。比如在拿筷子的時候,突然間手一陣抖動,筷子落地。這是很多中老年人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但這不等於帕金森。
  • 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手抖,這個症狀才是診斷的必要條件
    說到帕金森病,很多人都會想到手抖,確實這個症狀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但也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手抖,動作緩慢、走路慢才是診斷帕金森病的必要條件。帕金森病的表現主要就是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運動症狀就是這些表現會影響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能力,也就是患者出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步態異常等。靜止性震顫就是身體在靜止,不活動的時候出現震顫明顯,典型主訴就是「手經常抖動,越是不動越是抖得厲害,幹活的時候反而不抖了」。
  • 老了「走不動」,可能是帕金森病症狀!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提起帕金森病,大多數人首先想起的就是一雙滿是皺紋、不停顫抖的手,事實上,帕金森病的症狀並不僅僅是顫抖。震顫、僵直、運動遲緩,都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狀。因為沒有明顯的顫抖症狀,所以很多老人和他們的家人並不知道老人得了帕金森病,對於日益遲滯的腳步,大家都會想當然地認為是「老了,身體零件生鏽了」,而從沒想過這可能是帕金森病引起的症狀,是一種病!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不要「帕」,科技終將帶來奇蹟!
    今天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個群體,聊一聊關於帕金森病的故事。帕金森病到底是個啥病?1817年,嘉慶皇帝在位的時候,遠在英國倫敦,有一位醫生James Parkinson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關於帕金森病的論文,在這個論文中他記述了他在診斷的過程中經歷的6個他認為非常相似的案例。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如何正確認識帕金森病
    世界帕金森病日 | 如何正確認識帕金森病 2020-04-11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果你手抖的話可能是這些病!
    2、帕金森手抖頭抖帕金森患者和特發性震顫患者完全不同,抖動的頻率、幅度、時間都要比特發性震顫患者要嚴重很多,帕金森患者是在靜止的情況下出現抖動,抖動很頻繁讓人措不及防。帕金森震顫患者伴有:小碎步、記憶力減退、流口水(說話語言不清晰)、行動緩慢、肌張力增高、靜止性震顫、姿勢不穩等症狀。
  • 重申一下:除了手抖,帕金森還有這3個症狀,同樣也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帕金森病在發病期間會有手抖的表現,這種情況稱為靜止性震顫,會發現上肢的遠端不斷抖動,在精神緊張的時候更加明顯,通過隨意地運動會減輕或者停止,入睡時後會消失,這些都是帕金森病常見的表現。 如果可以發現疾病之後及時治療,或許可以將帕金森病帶來的影響減輕。
  • 你認為帕金森只是「手抖」?這4個特點要注意了……
    近年來,隨著升學、就業壓力的逐步增大,帕金森病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生活中,醫學界普遍認為,帕金森病跨年齡發病的病因跟心理壓力也有關聯。不僅僅局限於老年人,青少年帕金森病也是有的,另外,青少年帕金森也多見於病毒性腦炎、腦外傷、一氧化碳中毒、亦或服用藥物所致。
  • 老去的爸媽只是動作變慢了,沒想到是帕金森
    因為有一種可以讓人進入「慢動作」世界的疾病,在老年人中會高發起來,這就是帕金森病。「你母親可能患有帕金森病,需要檢查一下。」「帕金森?不是手抖麼?我媽媽只是動作有點慢啊!」「手抖」,也就是震顫,確實是帕金森病的一個主要症狀。
  • 世界帕金森病日|正確認識「帕金森」,知「帕」不怕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而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顯得尤為不易,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稱「震顫麻痺」,距今被認識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好發於中老年的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65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1.7%左右,並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而伴有遺傳基因突變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發病年齡更早。
  • 識別帕金森病早期症狀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俗話說,早了解,早預防,早治療。了解帕金森症的早期症狀後,才能更好地預防和治療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