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車綠唇, 這是哪裡?很少有人說得出。
山間瀑布,像在哪兒見過,又不明何方。
這是今年九月我們到過的一個地方,阿爾山。以往知道有這麼個「山」,僅僅來自一曲廣場舞《阿爾山的姑娘》。
阿爾山與阿里山,一字這差。阿里山是座山,阿爾山是座城。之所以找出阿里山,是便於對阿爾山地理位置的記憶,應為太過巧合,兩地東經幾乎一致,北緯卻相去甚遠,一個在北端,是我國緯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一個在南端,是我國緯度最低的地區之一。
阿爾山市在內蒙,處興安盟西北部,西端與蒙古接壤。市區西行45公裡便是阿爾山口岸。
雖說阿爾山四季皆美,但秋韻似乎更醉人,而當秋色遇見冬景,那該是極好的人品了吧。真就這樣,一場秋雪悄無聲息、又好大排場地飄落在阿爾山,大興安嶺的「黃金甲」一夜之間披上了件「銀絲絨」,如此盛裝,不可多見。
這就是傳說中的阿爾山第五季神話。
【森林情話】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在杜鵑湖畔天池邊,在三潭瀑布、浮巖前,在哈拉哈河、火山地,在石塘林中五裡泉,黃色與白色,秋水與寒霜,白樺與雪山,松針與冰凌,都在愛意綿綿地悄聲私語。
三潭峽:一泓秋水碧連天
天池:山抱鏡水映綠橙
石塘林:熔巖高築偃松依
大峽谷:清溪跌落繞石流
杜鵑湖:九月遙想五月紅
五裡泉:天賜甘液潤千裡
玫瑰峰:嶙峋紅蕾馬蹄疾
【小城童話】
全市人口50000多,毫無爭議的全國最小城市,隨便一街道主任來這兒就是市長。與蒙古長為94.434公裡的邊境線,使阿爾山成為歐亞大陸橋頭堡,這裡的城市建築和生活方式遺留著俄羅斯、日本、蒙古等諸多文化痕跡。
阿爾山飛機場,至少是全國最小的機場之一。
阿爾山火車站,1937年日本人建造,至今仍在使用。
阿爾山水上公園,出奇好的城市人造景觀。
人少車稀,寧靜的小城也隨時可見護衛者的身影。
【草原對話】
阿爾山是呼倫貝爾草原、錫林格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和蒙古草原四大草原交匯處,牛、羊、馬是這片大地上的精靈、茫茫原野的生機。 低頭吃草的沙沙聲,是永遠嚼不夠的美餐,說不盡的感激。
【公路詩話】
好地方,風景裝在汽車輪子上。阿爾山市區通往國家森林公園的道路是一條延綿不絕的風景線。碧水、藍天,群山、草甸,晨曦、落日,綠洲、紅葉,窗外鋪開如詩如歌的畫卷。
迷上這雪地,戀上那片白樺林。
說是愛上了阿爾山的秋與冬,就會惦記它的春與夏。明年5月,觀阿爾山杜鵑花海,正在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