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O-RAN小基站:繁榮應用場景 降低產業成本

2020-12-26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O-RAN產業界最近動作不斷,2019年11月9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攜手成立開放無線網絡(O-RAN)測試與集成中心(OTIC)。2019年11月中旬,沃達豐宣布了一項覆蓋歐洲14個國家、超過10萬個站點和4億人口的OpenRAN招標計劃。而在2019年12月初,O-RAN聯盟聯合Linux基金會又發布了O-RAN開源社區的第一個版本Amber。

這一系列動作無疑加速了O-RAN產業商用落地的進程。為探究這些動作對O-RAN小基站產業的影響,首先需要剖析小基站在4G時代推廣受困的原因,進而探討5G新需求下的小基站特點,再根據O-RAN的推進策略分析其對小基站帶來的影響,最後總結當前5G O-RAN小基站的落地挑戰和後續研發方向。

4G到5G,小基站迎來發展高峰

回顧4G時代小基站的發展和應用歷史,可以總結出4G小基站並未大規模應用的幾個主要因素。

首先,4G小基站沒有把握好商用需求的節奏,能力規劃單一、缺少靈活性,限制了小基站的應用場景。在4G網絡建設初期,網絡建設以宏基站為主,室內覆蓋多採用DAS或者宏基站穿透覆蓋的方法,有源拉遠式小基站或一體化小基站僅作為補盲站小批量應用。而在4G建設的中後期,網絡容量需求上升,4G小基站(擴展型皮基站)受限於單小區容量的限制和單頻點的設計限制,不能很好地滿足容量覆蓋的需求。

其次,小基站缺少統一管理能力,運維能力跟不上。由於4G小基站廠商數量多,設備能力良莠不齊,缺少統一管理配置能力,造成不同廠商的協同配置存在困難,增加了運維監管的難度。例如,不同廠商間小區切換參數配置不合理,造成切換成功率等KPI指標惡化。

最後,小基站過低的價格競爭降低了整體競爭力,壓縮廠商研發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設備的可靠性。

雖然傳統4G小基站存在一定的問題,但通過現網多省的調研,依然存在大量的中等價值場景(覆蓋面積中等、人流密集度不大,如咖啡廳、健身房、餐廳、地下車庫等)有著非常明確的小基站覆蓋需求。尤其是5G重點拓展廣闊的垂直行業市場及龐大的家庭市場,對小基站提出了廣泛的需求。通過總結過往經驗,5G小基站規劃既需要考慮低成本目標,又需要兼顧設備空口能力靈活性、可靠性,與邊緣應用的結合以及網絡管理能力的提升。

5G網絡建設的核心在於服務大眾、融入百業,支持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對於信息通信系統的需求,相較於4G在多個方面的技術需求都不盡相同。首先,5G網絡需要滿足垂直行業的需求,對空口能力的要求不同,連接可靠性、延遲需求、連接密度、上下行帶寬需求都需要基站設備有針對性地空口能力定製研發;其次,5G小基站設備需要考慮端到端的NFV雲化設計需求,以支持UPF下沉和MEC業務共部署的場景;最後,在公網覆蓋方面,5G小基站不僅要支持中等價值室內覆蓋場景,也需要進一步拓展支持家庭級覆蓋場景,與家庭寬帶及智慧家庭融合發展,其安全性高、無縫移動、業務感知有保障等諸多優勢將會促成5G家庭室內覆蓋需求進一步上升。這些差異化需求對5G小基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O-RAN助力5G小基站繁榮

O-RAN開放架構的核心本質是將無線主設備切割成標準的軟硬體模塊,通過獨立研發和規模效應實現每一個子系統的低成本生產及靈活選擇,最後通過集成商統一集成各個子系統,並面向運營商提供交付、運維、支撐等服務,最終構建安全、可靠的無線網絡。

O-RAN開放架構首先會應用到小基站場景,相較於宏基站,小基站設備的複雜度低,對無線空口能力的要求也相對簡單,這降低了小基站架構開放的難度。O-RAN聯盟已經發布了多項技術規範,通過對5G小基站應用場景的分析,優選引用前傳接口規範和硬體加速器接口API規範,推動實現RRU/BBU間前傳解耦、BBU側的軟硬體解耦,並引入了統一的網管OMC軟體。這將會從5個方面影響小基站的規模應用。

第一,降低小基站設備的綜合成本。小基站統一硬體平臺後的大批量生產直接降低了硬體採購成本,將促進垂直行業及家庭的大規模應用,相較於傳統專網設備的高價格,這將降低行業整體成本。

第二,硬體可靠性大幅上升。O-RAN聯盟在制訂開放接口標準的同時,也啟動了OTIC開放測試與集成中心等測試組織,通過制定並執行高標準要求的測試規範,尤其對硬體子系統在接口一致性、硬體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進行嚴格的測試,可保障硬體的整體能力,從硬體基礎上保障了系統集成後的整體指標。

第三,軟體功能靈活多樣。在硬體追求統一的基礎上,軟硬體解耦給了上層協議棧軟體更加靈活的配置選擇,給邊緣應用提供了靈活可擴展的統一平臺,可以針對不同應用場景對於空口能力的差異化要求,定製化研發無線資源調度算法和物理層處理算法,實現按需提供差異化空口服務,提供靈活多樣的邊緣應用,為2B業務/家庭業務等創造基礎網絡條件。

第四,統一OMC管理能力。統一OMC管理能力可避免小基站廠商間設備配置差異造成的無線協同困難,其核心是增強運營商對配置管理的掌控,而統一南向接口後,通過運營商自研OMC或統一採購OMC軟體,實現統一網絡配置和監管,可大幅降低O-RAN小基站的入網難度。

第五,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分割為多個子系統後的O-RAN小基站設備將會形成術業專攻的局面,在硬體方面,將會凸顯硬體器件的研發能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打破以往局限在少數廠商手中的晶片設計研發壟斷;在軟體方面,軟體供應商將會專注於算法研發和優化。

而傳統集成商將會轉型,其將聚焦在整體解決方案的選型搭配以及現網交付、支撐等綜合能力上,特別是在成本控制上。由於O-RAN開放架構是從硬體的生產環節通過增強供應鏈管理降低生產環節的成本,因此留給系統集成商的利潤空間不降反增,有力地保護了小基站集成商的研發投入。在面向垂直行業的碎片化需求時,新興的跨界集成商利用自身已有的行業能力,轉型成為新型集成商,快速切入垂直行業領域,促成繁榮的5G產業生態。

O-RAN開放架構帶來的5方面技術優勢,既解決了4G時代小基站推廣落地的困難,也滿足了5G應用場景的新增需求,在靈活性和低成本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但目前O-RAN產業的推進仍存在問題和挑戰。首先,開放計算平臺單一,目前可以選擇的成熟開放架構計算平臺只有x86,以ARM或其它CPU為核心的計算平臺還存在計算能力短板,且成熟度不足以支持基站的設計和研發。其次,加速器晶片選型單一,產業大多選擇FPGA為基礎加速器晶片,從功耗和綜合成本上,相較於ASIC和SoC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再次,小基站覆蓋場景單一,目前整體方案均以傳統室分為主要場景,而街道站型、室外熱點覆蓋、垂直行業及家庭覆蓋場景等都需要在後續的O-RAN產業推進中進一步考慮。最後,小基站軟硬體功能切分的方案單一,大多數產業公司均以FlexRAN的參考設計為原型設計小基站系統,遵從最簡功能卸載思路,但在功耗和靈活性的平衡上,還需要隨著O-RAN的推廣應用不斷修正。

通過O-RAN產業界的不懈努力,相信可以克服挑戰,迎來小基站產業的繁榮與多樣化,助力實現「5G改變社會」的美好願景。


相關焦點

  • 高洪達:2026年,5G基站電費成本將顯著上升
    在最近的「2020 通信產業大會暨第十五屆通信技術年會」、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決策支持中心的醫生、資深研究員高洪達指出,在短期內,5g基站由三大運營商引起的電費增長並不明顯,到2026年全部升級到5g,電費將佔三家運營商運營成本的比例大幅上升,屆時運營商將承擔較大的電費成本。
  • 5G小基站如何突破大場景?共進吳亞力這樣說
    在5G小基站多場景應用及驗證探討中,小基站與宏基站相比,身材雖小,優勢卻大,5G小基站到底有多「好」?小基站與5G宏基站如何互補?小基站從哪些領域入手能夠順利打開市場?在垂直領域的商業機會如何?需要具備哪些方面的技術特性和能力?小基站怎麼與MEC有效結合?小基站能否給垂直行業用戶帶來增值?
  • 京信通信方紹湖:5G開放平臺小基站,打造垂直行業新生態
    除了能夠解決覆蓋和部署成本的問題,小基站也在行業專網市場、MEC上層應用等多領域大顯身手。隨著「新基建」政策的出臺和5G宏基站建設的提速,如何通過小基站組建行業專網、更好地滿足行業用戶需求被提上日程。在這種情況下,5G小基站產品形態豐富的優勢將大大凸顯出來。方紹湖還特別提到目前,小基站在行業中規模應用還有重要的四點需要面對,這也是5G賦能行業提高社會生產力之關鍵四要素。第一是要素是確定性。這是由於很多敏感性應用場景對大帶寬、低時延指標的確定性要求高。第二要素是安全性。因為只有高於運營商原來的網絡安全要求,且是全網絡的端到端安全要求,才能最有效達到賦能行業的標準。第三要素是融合性。
  • 5G通信基站電磁屏蔽材料及應用
    未來小微基站將會在人員密集的場所進行部署,為了防止電磁輻射危害人身健康,對基站進行電磁屏蔽處理非常重要。本文簡要介紹了電磁屏蔽的機理及常見的電磁屏蔽材料,著重分析了通信基站電磁屏蔽的處理方法及相關材料,並對未來電磁屏蔽材料開發趨勢進行了簡要總結。
  • 5G O-RAN 分體式小基站Option6硬體白盒化的參考架構
    摘要: Option6的分離式部署, O-DU6的硬體白盒化, O-RU6的硬體白盒化在一體式小基站的白盒化硬體的參考架構中,探討了一體式和分體式的分類方法,以及5G一體式小基站硬體白盒化的參考架構。這裡進一步探討分體式小基站硬體白盒化的參考架構。
  • 加快5G基站建設、發展5G產業 借鑑「深圳速度」青島後發變先發
    實訓隊員們梳理深圳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聯繫青島的實際,圍繞青島加快5G基站建設、發展5G產業建言獻策。A基站建設「加速」,5G場景遍地開花在深圳,5G正在逐漸融入生活。今年六月底,實訓隊員們在華強北走訪時發現,中國電信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小微基站的建設,在宏基站的基礎上再布局小微基站,可以深度提升5G基站覆蓋率和上網容量。目前,深圳市的龍崗區已經提前完成5G基站全覆蓋,深圳全市的5G基站建成3.5萬個,離著8月底要建4.5萬個目標還有一萬個,市、區、街道三級都有詳細的建設計劃,按照任務清單建,天天通報進度。
  • 我市5G網絡建設持續提速 已建成5G基站813座
    座,公共服務機構、重點產業園區、交通樞紐、重點商業圈、大專院校、醫院、旅遊景區等重點區域5G基站優先保障,實現部分主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去年底在全省地級市率先實現5G網絡「鎮鎮通」。當前,我市正在大力實施《江門市促進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2)》,促進5G網絡、技術、產品與應用融合。這期間,我市通過建立健全統籌協調工作機制、推進5G網絡規模化部署、降低5G基站租金和用電成本等一系列舉措,推動5G產業為我市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材料千億產業集群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新動能,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活力。
  • 應對5G深度和室內覆蓋需求,「創智聯恆」用小基站打通落地「最後一...
    「你可以將5G時代的小基站,簡單理解為會像WI-FI那樣普遍,以後可能每家都一個小基站。」4月15日,四川創智聯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智聯恆」)副總經理殷春在向36氪四川介紹5G小基站時這樣說道。
  • 5G網絡進入大規模部署和應用階段
    為迎接5G小基站大時代的到來,11月23日,通信世界全媒體5G加速跑沙龍第十二彈「蓄勢而發,5G小基站將迎來爆發拐點」正式上線,來自產業鏈上下遊的專家廠商齊聚線上,共話5G小基站的新機遇。作為通信世界全媒體的老朋友以及業界知名專家,中國聯通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中心總監李福昌應邀出席本次沙龍並發表主題演講。在李福昌看來,室內場景多樣化需要有多樣化產品需求。
  • 5G基站「睡著了」?用戶體驗怎麼辦
    因此,在基站業務處於空載狀態下,基站射頻單元設備(AAU)深度休眠功能可以降低運營商電費。目前,該功能已經成為業界廣泛採用的5G基站智能化節能技術方案之一。事實上,自5G建設大規模鋪開後,「能耗高」就始終是運營商的一塊「心病」,能耗高意味著電費支出高,只有降低能耗,才能達到節省運營成本的目的。
  • 決勝一環:RAN經濟模型&應用場景
    初期有基石機構、私募投資人獲取小部分RAN,絕大部分RAN歸於市場挖礦產出。a=0x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二、應用場景Riemann Network在未來將搭建獨一無二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其中包含電子商務系統、防偽溯源系統、供應鏈流轉系統、數據上鏈、數據分析、商業服務體系、黎曼人才庫、跨界支付應用、數字代幣通兌中心、跨鏈技術服務等十大創新體系
  • 中國突破全新一代5G晶片!沿用此前美國的技術,在成本上降低50倍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新一代的5g晶片迎來突破性進展,成本比原來足足降低了50倍,那麼我們研發的5g技術到底和國外的有什麼區別呢?究竟誰的更為先進,後續的爆發力更強呢?
  • 羅森伯格:5G基站前傳光纖技術淺析
    由於光纖直驅方案建設成本最低,時延等性能最好,因此已成為運營商5G前傳的考慮的方案,該方案將滿足大部分應用場景。5G採用的頻段高於4G,單基站覆蓋範圍小於4G,全覆蓋情況下站址數量將大於4G,因此5G將消耗巨大的基站光纖資源,可節約一半光纖的BIDI方案比單纖單向方案更有應用前景。5G前傳光纖直驅方案的優勢是提升了光模塊速率,目前業內一般採用25G的前傳光模塊速率。
  • 多場景凸顯優勢 南京5G應用摁下「快進鍵」
    多場景凸顯5G優勢上月,全國首輛5G+4K新冠肺炎病人轉運車在南京市投入使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按下5G應用「快進鍵」,多場景凸顯了其優勢。「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外語縮寫。」南京移動公司信息化中心主任孔祥倫說,5G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廣連接等三個顯著特徵,這種特徵決定了5G不光在下電影、看視頻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而且在工農業生產、交通物流、教育衛生等領域具有絕對優勢。
  • 電磁屏蔽材料在5G通訊基站上的應用
    2019年1月1日,生態環境部頒發的《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防護監測方法》正式生效,這凸顯了國家對基站電磁防護的高度重視。目前,全球正在加快推動部署5G移動通信商用,移動通信基站及應用終端的電磁屏蔽處理工作尤為迫切。 通訊基站外殼一般是鋁合金壓鑄件,為了實現整體的電磁輻射防護,需要在壓鑄件接縫處用導電矽膠條連接(下圖)。
  • 通過5G開發的低成本實現O-RAN O-RU的解決方案
    由於網絡中需要大量的小型蜂窩和多種部署,它們的安裝和操作成本必須低廉;這將是5G商業化的關鍵促成因素。 有哪些可用的技術? 在過去的幾年裡,多種技術朝著實現5G解決方案的方向迅速發展。 首先,從基帶的角度來看,摩爾定律不僅繼續降低每個柵極矽的成本,而且使更複雜的功能能夠集成到無線電技術中。
  • 2021年5G建網目標:新建5G基站100萬+ 關於特徵阻抗、VSWR和反射係數
    業內指出,在系列政策支持下, 明年全年新建5G基站或超過百萬個,有望初步實現全國覆蓋; 5G高新視頻、5G+工業網際網路等重點領域的應用將進一步拓展,在穩投資、促消費、培育新動能方面釋放更大潛力。
  • 成都創客|趙海鵬:搭乘「新基建」東風 建設5G基站進屋最後一公裡
    封面新聞記者申夢芸5G牌照發放後,小基站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不僅傳統通信設備商推出了豐富的小基站產品,還有很多新入局的企業也不斷布局,開始設計小基站產品。而5G時代,大部分業務都將發生在室內場景,於是,室內的信號覆蓋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進入5G領域,趙海鵬對此頗有感觸,風口上的創業並不容易,市場的競爭很激烈,公司不僅需要核心技術,還需要構建場景、市場、銷售、研發、產品和運營的閉環。
  • 深圳2019年5G基站的建設任務提前完成
    深圳下一步目標將是力爭建成全球領先的高質量、全覆蓋 5G 通信網絡,大力推動 5G 應用示範,打造世界級 5G 產業集聚區。 根據《深圳市關於率先實現 5G 基礎設施全覆蓋及促進5G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所提,到 2019 年底,深圳全市建設 5G 基站 1.5 萬個,到 2020 年 8 月底,即深圳特區成立 40 周年之際,累計建成 5G 基站 4.5 萬個;到 2020 年 8 月底,率先實現深圳全市的 5G 網絡全覆蓋,5G 基站建設密度要實現全國領先。
  • 5G賦能各領域場景應用 全省5G網絡建站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近日,記者由省大數據局(省5G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截至12月23日,全省累計建成5G基站20215個,提前超額完成全年2萬個的任務目標。省5G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貴州省5G發展規劃(2020-2022)》,推動各市州、貴安新區規劃落地,制定《關於為5G通信基站建設施工提供便利的通知》。省大數據發展專項資金對5G基站每個給予2000元獎勵,貴陽、畢節等配套給予每個1000元獎勵。省發改委牽頭印發《降低我省5G基站用電成本政策措施》。四是合力聚焦攻堅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