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一個善用機會的人(語音)

2021-02-07 基督耶穌恩典福音

      



參考聖經:尼1-2章



尼希米是一個被擄的希伯來人,他在波斯國的宮廷中佔有崇高的地位。他是王的酒政,得以隨時進到王的面前。由於他的地位,也因為他的才幹和忠誠,他竟成了國王的親信與顧問。這個受王寵信的人,雖然處於奢華富貴的環境之中,但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上帝和同胞。他的心以最深切的關懷顧念到耶路撒冷;他的希望與喜樂與該城的昌盛繫結在一起。上帝定意藉著這個在波斯宮廷中受過準備的人,要為祂那些回到他們列祖之地的子民造福。

 

尼希米從來自猶大的信使那裡,得悉試煉的日子已經臨到蒙選之城耶路撒冷了。那些被擄歸回的人正遭受著苦難與凌辱。聖殿和聖城的一部分雖已重新修建,但復興的工作卻受到了阻礙,聖殿的崇事常被攪擾,城內居民也經常提心弔膽,因為城牆大部分仍然毀損不堪。

 

尼希米不勝悲痛,不能吃喝,他「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禁食。」他在苦痛中就轉向那位神聖的幫助者。他說:「我……在天上的上帝面前……祈禱。」他誠懇地承認了自己和民眾的罪。他懇求上帝維護以色列的事工,恢復他們的勇氣和力量,幫助他們修建猶大的荒廢之處。


當尼希米祈禱的時候,他的信心和勇氣就越發堅強了,他的口裡就充滿了神聖的論據。他指出上帝的子民這時既已歸向祂,如果被撇棄在軟弱與欺壓之下,那麼上帝就必受到羞辱,所以他懇求主實現祂以下的應許:「你們若歸向我,謹守遵行我的誡命,你們被趕散的人,雖在天涯,我也必從那裡將他們招聚回來,帶到我所選擇立為我名的居所。」(申4:29-31)

 

這個應許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前,就已藉著摩西賜給他們了。而數百年來,這個應許一直毫無變更,上帝的子民這時已藉著悔改和信心歸向祂,所以祂的應許決不致落空。


尼希米過去常為他的同胞而傾心祈禱。但這次祈禱時,他的心中卻產生了一個聖潔的志願。他決定如果能得蒙王的恩準,並幫助他獲致必要的工具與材料,他便要親自從事重建耶路撒冷城牆與恢復以色列國力的大工。於是他便求主使他在王面前蒙恩,以便這個計劃能付諸實現。他祈求說:「求禰……使禰僕人現今亨通,在王面前蒙恩。」

 

尼希米等待了四個月,希望得到有利的機會而向王提出要求。在此期間,他的心雖然悲傷沉重,但他依然盡力在王面前表現愉快的樣子。在那奢華堂皇的宮廷之中,各人都須有輕鬆快樂的表露。凡侍立在王面前的人萬不可有一點憂鬱的表情。但當尼希米退出王前的時候,他既不為世人所見,上帝和眾天使就多次聽到並看見他的祈禱、認罪和流淚。

 

這個愛國志士終於再也無法隱瞞那長久壓在心上的憂傷了。夜間的失眠和白日的操心在他臉上留下了明顯的痕跡。王由於十分關心自己的安全,所以習於觀察人的臉色,看穿人的偽裝,他這時看出必有某些隱秘的煩惱困擾著他的酒政。他便問道:「你既沒有病,為什麼面帶愁容呢?這不是別的,必是你心中愁煩。」

 

王的這個問題使尼希米甚為惶恐。王若聽說這個朝臣外表雖然侍候王,而內心卻遠遠惦念著他受苦的同胞,豈不要為之惱怒?這個犯罪者的性命豈不就要喪失?他所掛念的恢復耶路撒冷權力的計劃──是否就會被推翻呢?尼希米寫道:「於是我甚懼怕。」他隨即以顫抖的嘴唇和充滿熱淚的眼睛解釋自己愁煩的原因。他回答說:「願王萬歲。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荒涼,城門被火焚燒,我豈能面無愁容麼?」

 

尼希米這番訴述耶路撒冷情況的話語引起了王的同情,而沒有激發他的偏見。他的另一個問題正好是尼希米期待已久的機會:「你要求什麼?」但這個神人在未曾請示那位遠超乎亞達薛西王之上的主以前,並沒有貿然作答。他有一項神聖的委託亟待完成,在這方面他需要王的幫助;並且他也認明他能否博得王的恩準和資助,全在乎他提出要求的方式如何。他說:「於是我默禱天上的上帝。」在那簡短的禱告中,尼希米竟然進到萬王之王面前,並贏得那能改變人心如改變河道的能力歸於他這一邊。

 

所以,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要效法尼希米在緊急需要時那樣的祈禱,乃是基督徒在無法應用其它祈禱方式的環境之下,所能採取的方法。那充滿煩擾而幾乎被壓倒的、在繁忙生活中辛勞工作的人,可以向上帝提出懇求,以獲得神聖的引導。那在海陸旅行的人,遇見極大的危險時也能這樣將自己交託上天的保護。在遇見突然的困難或危險時,我們可從心中發出呼籲,懇求那位曾經親自應許在忠誠相信之人每逢呼求祂時,就賜予支援之主的幫助。在任何環境或情況之下,那被悲傷和憂慮所壓倒、或被試探所猛烈侵襲的人,可在那位守約之上帝的無窮慈愛與能力中得到保證和援助。

 

尼希米在這祈求萬王之王的片刻之間,獲得了勇氣,便向亞達薛西陳明他的心願,希望準他暫時放下宮廷中的職任。他也要求獲得權柄,以修建耶路撒冷荒廢之處,使之再度成為一座防禦鞏固的城池。對於猶大國無比重要的結果都繫於這個請求之上。尼希米說:「王就允準我,因我上帝施恩的手幫助我。」

 

尼希米既得到他所求的幫助,便以審慎而熟慮的精神進行必需的安排,以確保事工的成功。尼希米向王所作的要求既蒙王的恩準,他就得到鼓舞而向王請求更多的援助。他為要使他的使命具有充分的尊嚴和權威,並為旅途中得到保護起見,便提出要求也得到了武裝的護衛。他取得王通知幼發拉底河以西各省省長的詔書,這些區域乃是他前往猶大所必經之地。他也得到一封詔書,通知管理利巴嫩山王林的人,吩咐他要供給所需要的木料。尼希米為避免給人說他越出使命的範圍,所以很仔細地請求將那賜與他的權柄清楚地予以限定。


這種聰明的深思遠慮和果斷的行動之榜樣,對於所有的基督徒都具有相當的教訓。上帝的兒女不但要憑著信心祈禱,也要殷勤審慎地工作。他們之所以遭遇許多的困難,並且時常妨礙上帝為他們所定美意的施行,乃因他們以為審慎和辛勤努力與宗教並無多大關係。

 

尼希米在主面前哭泣、祈禱之後,並沒有就此認為自己已盡到本分了。他卻以聖潔的奮勉與禱告聯結起來,付出誠懇虔敬的努力以求得他所從事的大工成功。今日推進聖工正和當年重建耶路撒冷城牆時一樣,非有審慎的考慮與周密的計劃不可。

 

願上帝祝福大家!


相關焦點

  • 晨間靈修|《尼希米記》2章
    可是今天王后坐在旁邊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王心情愉悅,就問尼希米:「你為什麼面帶愁容?」尼希米就說出原因,說:「我本國的子民,城牆被拆,城門被火焚燒,他們遭大難,受凌辱,我豈能不面帶愁容呢?」這不是尼希米無故找壓力,也不是他被環境牽著走,這乃是表示他對民族同胞有負擔,有牽掛。有的基督徒說,基督徒家人離開世界了,不應該哭,應該笑。這有一點奇怪。
  • 有行動力的尼希米
    1節四個月後某一天,他或許決定要用顯出愁容之法,故意製造機會讓國王問他問題,他若處理不得當,良機就會稍縱即逝。威廉斯這樣說:「東方國家的王天天都怕人下毒害他,酒政的任何不安的表示都會引起特別的懷疑。」B 修改朝令拉4:21 現在你們要出告示,命這些人停工,使這城不得建造,等我降旨。早年間,王曾阻止了耶路撒冷的重建,現在尼希米卻要求繼續,所以這對王是一個很大的決定。
  • 尼希米做工前的禱告
    「我只是一個平信徒,管不了那麼多事」──這種態度對嗎?一個真正愛神以神國的事為念的人才會有如此深重的負擔,一個真正愛神的人才會真正愛神的百姓。關心神的事工。C 紀念神的約 8-10 節 申7:9所以你要知道耶和華你的神,他是神,是信實的神,向愛他、守他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他深知神的應許:根據《申命記》28章64節和30章1-4節來禱告,可見他是一個熟讀聖經的人。
  • 尼希米為何哭泣?
    但是,尼希米所得到關於耶路撒冷的報告,並不如先知所預言和應許的,住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民並沒有經歷到上帝的祝福;相反地,他們的處境危險,不斷遭受羞辱。在耶路撒冷城外觀看的人不禁問道,上帝的國度在地上的彰顯,竟是這樣的「地獄」?當時的耶路撒冷與今天的我們有什麼關係?對當時的以色列民來說,重建城牆與聖殿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
  • 尼希米記8章-《陪你讀聖經》你就是上帝的最佳翻譯員!
    【讀經小指南】尼希米記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講的是重建城牆,第二部分講的是重建聖民。關於尼希米重建城牆的回憶錄,到上一章就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兩章的焦點又會回到以斯拉身上。在當時,大多數被擄歸回的人,都是使用「亞蘭文」這個通用的語言,幾乎已經聽不懂希伯來文了。所以經文中也特別提到,利未人把希伯來文律法「講明」,也就是翻譯成亞蘭文,才終於「使百姓明白」。百姓們也沒有因為遵守律法而憂愁,反而是因為明白了律法而喜樂喔!今天想特別鼓勵大家,當你身邊有家人朋友想認識神,向你詢問關於信仰的事情時,你也可以勇敢起來擔任「翻譯」的角色喔!
  • 尼西米記查經 (尼希米記概論)
    榮華富貴的考驗比患難逼迫的考驗更厲害,更叫人難以站立得住,人往往經得起患難而經不起順利,受得起貧窮而經不起富貴,神曾用這樣強烈的試驗加在約瑟、摩西、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身上,他們完全得勝了,所以神才會重用他們。
  • 秘密的旅程——尼希米夜遊耶路撒冷
    給一個關注吧〈尼希米記〉和〈以斯拉記〉、〈以斯帖記〉是舊約裡十二卷歷史書的最後三卷史書,而前兩本書記載了被擄之人的三次回歸。〈尼希米記〉是記錄從主前446—434年,約有十二年之間所發生的事。其實從尼希米知道被擄之人歸回後的景況開始禱告,到王允許他回去建築耶路撒冷的城牆,這之間大約有三四個月的時間。有時上帝很快回應我們的禱告,有時因為靈界的阻擋或其他原因,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看見禱告的果效。但是使我們有信心的是因為我們的天父是聽禱告的神,不管回應時間的長短,祂都會回應,而且出乎我們想像的美好。
  • 晨間靈修|《尼希米記》5章
    第四章講到仇敵來攻擊,來阻撓、攔阻、搗亂;第五章就講到猶大人內部也有問題。我們看到以斯拉記也是這樣,仇敵一直在攻擊、攔阻。將來末世教會的五大危機,就是各種潮流的衝擊,各種災難臨到,各種罪惡,各種逼迫、患難,還有各種假道。常常聽到聽到亂講道,各種的異端,真是好可怕。尼希米記第五章特別講到內憂。我們看到有幾個角度,一個就是尼希米,還有一個就是欠債的那些百姓,還有就是官長。
  • 重建聖殿的實力擔當:智勇雙全的尼希米,謙卑求告的以斯拉
    參見經文:參巴拉聽見我們修造城牆就發怒,大大惱恨,嗤笑猶大人,……亞捫人多比雅站在旁邊,說:「他們所修造的石牆,就是狐狸上去也必跐倒。」……參巴拉、多比雅、阿拉伯人、亞捫人、亞實突人聽見修造耶路撒冷城牆,著手進行堵塞破裂的地方,就甚發怒。……我察看了,就起來對貴胄、官長,和其餘的人說:「不要怕他們!
  • 《聖經》通讀札記:尼希米記
    以色列人聚集禁食,身穿麻衣,頭蒙灰塵。  ……  站著承認自己的罪惡和列祖的罪孽。」  ——尼9:1-2  尼希米在擄到之地聽見耶路撒冷的光景,他就哭了。  經上說:「我聽見這話,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禱。」
  • 尼希米記8:被擄時期以色列民的信仰大復興
    「尼希米記」第八章第8章經文向我們分享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第一個部分是以斯拉的出現,描述以斯拉向民眾宣讀律法書;第二是以色列人一起過住棚節。第1節說「到了7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裡。那時,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門前的寬闊處,請文士以斯拉將耶和華借摩西傳給以色列人的律法的書帶來」。我們可以看到,以斯拉和尼希米是同時代的人,可能以斯拉比尼希米更年長一些。尼希米做省長的時候,屬於政治領袖,而以斯拉是祭司和文士,屬於宗教領袖。文士在那個時代,是律師、公證人、學者,又是顧問,在當時是屬於最有學問的人,有的時候也做老師。
  • 尼希米記4: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
    參巴拉可能想成為猶大省長,但尼希米的歸回使他的計劃落空,參巴拉想用恥笑、恐嚇、詐騙的手段,使尼希米沮喪氣餒,甚至放棄修建城牆,然後離開。01在尼希米以前300多年,北國以色列被攻陷,大部分人在公元前722年被擄走,亞述王把其他地區的俘虜遷到了以色列。
  • 世有齊桓公,不記前嫌,知人善用
    世有齊桓公,不記前嫌,知人善用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沐沐,在公子糾,齊桓公,管仲和鮑叔四人中,我對齊桓公感觸最深。 春秋爭霸,百家爭鳴,是亂世亦是盛世。
  • 上帝在乎的是,你是不是一個在他的面前心存誠實的人?
    (尼9:8)我們都知道,尼希米是在以色列國第1次滅亡之後在外國出生成長的猶太人,他成年後原來是在波斯朝廷裡面做酒政這個官職的,就是波斯皇帝最寵信的這麼一個心腹大臣。後來尼希米在得到了上帝的呼召之後,毅然帶領之前流散各地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去重建以色列國古城。
  • 你會用微信嗎?語音、表情怎麼用?領導交辦工作怎麼回應?
    支付、聊天、辦公,等等,一個微信全部解決。但是你真的會用微信嗎?今天,我來說一下,這些年來,我用微信的體悟。NO 1 關於語音語音聊天的功能,的確很好用,於是有人特別喜歡用語音聊天。動不動就發一條語音。
  • 什麼是善知識?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善知識?
    善知識,在佛教中,經常出現,那到底什麼是善知識呢?什麼樣的人,又能稱為善知識?善知識一般所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導正道的好人,即為善緣,又稱知識、善友、善親友等。簡單的理解就是,只要能引導和幫助他人,傳播正道,弘揚正法的善人,都可以稱為善知識,與善知識相對的,就是惡知識。
  • is語音頻道號說明及手機is語音軟體下載
    進道場聽案例,可以跟著免費超度自己和家人的冤親債主,不僅有利於改善自己和家人的身心狀況、增長福慧,更重要的是靈界有緣眾生因此機緣得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祈願各位大德善士發心常入道場利益眾生1084335#30218213或者下載一個IS手機語音軟體,註冊後,在直播首頁的框框裡輸入頻道號1084335,直接進入頻道就能聽了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手機is語音軟體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情商高的人,善於用一個技巧來勸人大度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在網上很流行,還有人藉此發出看似包含智慧的忠告:遠離勸你大度的人!這看似的確很有道理,但問題在於,如果大家都不勸人向善,都不勸人大度,那就是好事情嗎?顯然不是!另一方面,勸人向善、勸人大度的人也不可能杜絕,不少人也都有「未經他人苦,偏勸他人善」的心理,這或許就是人性的一個弱點。既然「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並不全是好事,而且也不可能杜絕這種人,那麼,關鍵就在於如何勸人向善、勸人大度上了。
  • 做好管理者,要有知人善用的能力
    不少的老闆向我抱怨自己公司的中層管理不行,沒有結果導向,不會帶人,掛著主管的名,拿著主管的待遇,沒有做好主管。通常我反問:你教會主管如何做管理者了嗎?而這裡第一位的是知人善用的能力。最近讀的《蘇世民:我的經驗和教訓》,裡面有「25條工作和生活原則」,值得借鑑。其中第2條:最優秀的高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磨礪的結果。他們好學不倦,永無止境。
  • 善用回向,隨喜,注重福報的積累,對於處於困境中的人,至關重要
    善用回向,善用隨喜,注重福報的積累,對於處於困境中的人,至關重要我們常常說,福報需要靠一點一滴的積累,積小善為大善,積小福為大福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多布施,持戒,忍辱等等。但是有人說我實在吃的都沒有著落了,怎麼積累福報改變命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