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硬幣是我國發行時間最長的貨幣。它從1955年開始一直持續至今。包括1955、1956、1957、1958、1959、1961、1963、1964共八年,1955、1957年一分硬幣是四小龍之一。
五六十年代一分硬幣
1971到1987共十七年,1981年一分是五大龍之一。
七十年代一分硬幣
八十年代一分硬幣
1991、1992二年,1993至2000共八年,2005至2013共九年,2015一年,2017一年,總計46個年份。時間跨越二個世紀,七個年代,長達六十多年。它伴隨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幣。至今仍在發行。實際硬分幣包括一分硬幣,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用不到,只在銀行結算時用到,且大都停留在數字上,真正應用可有可無。它的存在更多的在於基礎單位貨幣的象徵意義。我國貨幣的發行隨著時間推移,科技進步,逐步更新,紙幣已更新五套,硬幣當中一元,一角硬幣也更新三套。
三種一角及一元硬幣
硬分幣是例外,材質是五十年代定製的鋁鎂合金,其中還有過鋁銅合金,材質輕易氧化,磨損。正面圖案還是國徽圖案,既代表國家法定貨幣,也代表國家的尊嚴。既然是國家法定貨幣,且失去了流通和使用價值,就應儘早收回,不能讓其在民間到處亂丟,亂放。同時發行新材質,新工藝的硬分幣,以備基礎貨幣單位只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