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是先鋒 修志進頭陣 | 上海市級專志醫院部類志書編纂率先全部...

2020-12-14 澎湃新聞

專志工作處 方志上海

抗擊新冠病毒,醫療界始終戰鬥在鬥爭的第一線。上海醫療界抗疫任務更繁重,他們在做好上海這座特大城市的疫情防控的同時,還派出大批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抗疫。然而,在抗疫嚴峻形勢下,他們還在默默完成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志書編纂任務。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的上海市級專志共計53部,包含高校、國企、金融、醫院四大部類。其中醫院部類有9部,分別是:《瑞金醫院志》《仁濟醫院志》《曙光醫院志》《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志》《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志》《新華醫院志》《華山醫院志》《中山醫院志》《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志》。目前9部全部進入市級評審,醫院部類成為首個宣布在2020年底之前保質保量完成二輪修志編纂任務的部類。上述9部具有代表性的醫院志書,完整系統記載了鴉片戰爭以來上海中西醫學的發展史實,較全面展現了上海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曲折歷程和改革成果,意義十分重大。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一級巡視員王依群說:「醫院部類志書編纂之所以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能取得這樣成果,主要是他們對國家地方志指導機構提出的『一納入、八到位』落實得好。」

認識到位,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

醫院黨政領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修史修志,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的精神,充分認識到編史修志對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把修志工作作為政治任務,列入黨政議事日程,承擔起院志編纂委員會主任職責,書記、院長親自抓院志編纂工作。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陳方、院長殷善開以及前任黨委書記、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黨委副書記方秉華,老書記、上海市衛生局原巡視員王淑瓊三任書記參與修志工作。中山醫院院長樊嘉、華山醫院院長丁強、曙光醫院黨委書記馬俊堅、院長周華出席院志評審會。九院院長吳皓專門出席院志編纂培訓會。新華醫院黨委書記唐國瑤,不僅親自抓本院的志書評審工作,還組織編纂團隊認真研讀他院志稿,為本院和兄弟院志提供有益參考。郭蓮在仁濟醫院任黨委書記期間,大力推進《仁濟醫院志》的初稿修改和市級評審工作,任九院黨委書記後,接力原書記沈國芳,強力推進《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志》的審定驗收工作。瑞金醫院時任院長瞿介明提出要把院志編纂納入醫院建設重要議程。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馮運在接到編纂任務後,更是拿出巨大的勇氣要求編纂團隊採取一切措施在一年內完成初稿。可以說,醫院的黨政領導都把志書編纂放到重要地位,為新編二輪志書的編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9年9月5日,市方志辦黨組書記、主任洪民榮(右二)、副主任王依群(右一)赴市六醫院調研,黨委書記陳方(左五)、院長殷善開(左三)出席會議

2019年11月27日,《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志》審定會召開,專家組組長陳志興(左三)、黨委書記郭蓮(右二)出席會議

機構到位,組織有力措施落實

上海市第二輪地方志編纂工作開始於2010年,各家醫院先後成立院志編纂委員會和編纂辦公室,保證修志各項工作能得到切實落實。除了指定牽頭部門全面發動部署修志工作外,各家醫院還相繼派出多人參加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組織的地方志編纂培訓班,根據「專兼職相結合」「老中青相結合」原則成立院志編纂核心團隊,確保經費到位。統一培訓修志人員,明確人員分工,科室主任、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承編志書的第一責任人,將志書編纂納入年度工作考核。規範編纂流程,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制定嚴密的工作時間表,推進工作精確到日,環環相扣,保證修志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資料到位,發動廣泛搜集全面

上海市級專志醫院部類志書的特點之一是記載起始時間為醫院建院時間。9部院志,有6部跨越百年,其中《仁濟醫院志》《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志》編纂時限跨越三個世紀。資料的缺失,成為編纂的最大難題。為此,各家醫院建立院志聯絡員和資料收集員制度,全院發動,從在職員工到退休教授,從醫院領導到員工親屬,都全力參與搜集院志資料。

瑞金醫院時任黨委書記楊偉國親赴法國,翻閱震旦大學和耶穌會檔案,並帶回大量珍貴實物,填補了醫院初期資料的空白。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則得到了醫院抗戰後復建人梅國楨女兒梅運滇、劉滌夫婦提供的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彌補了抗戰初期資料的欠缺……可以說,各家醫院都為資料的搜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仁濟醫院作為中國第二家、上海第一家西醫醫院,尤其重視醫院歷史文化的發掘。從2017年3月開始,仁濟醫院連續三年創辦院史論壇,邀請海內外醫學史、文化史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登臺論道。其中,臺灣學者蘇精編著的《仁濟濟人:仁濟醫院早期故事》為院志的編纂提供了佐證,同時也為仁濟醫院文化建設提供了生動素材。

此外,醫院志的編纂還得到社會的廣泛參與和幫助。上海市檔案館、上海圖書館、上海市衛生局檔案館以及各區縣地方志辦公室、各高校圖書館都為醫院的檔案資料查詢打開綠色通道。仁濟醫院早期資料的發掘得到高校的大力協助。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高晞查得多項老上海報刊資料和杜克大學檔案資料,為上海第九人民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早期建院史實提供佐證。上海第四人民醫院圖書館陸明也為多家醫院提供檔案資料。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任軼、復旦大學檔案館周律等也都在資料上為多家醫院提供幫助。

2018年9月12日,華山醫院時任副院長邵建華(右三)陪同市方志辦領導參觀院史館

2019年1月10日,《仁濟醫院志》評議會召開,專家組組長劉建(右九),時任黨委書記郭蓮(右十一),副書記閔建穎(右八)出席會議

2019年6月20日, 市方志辦領導赴市一醫院調研,黨委書記馮運(右三)出席會議

質量到位,互助互學流程規範

2017年10月,《瑞金醫院志》率先完成出版,為上海市級專志醫院部類編纂工作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規範的編纂流程,對於動輒百年的醫院院志的記錄,尤其關鍵。可以說《瑞金醫院志》在規範編纂流程上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其探索出的「科室發展史-院志」兩步編纂模式,「科室-院級」二次自評制度,為各家醫院學習推廣,為初稿的撰寫指明了方向。

各家醫院互相學習取經,通過撰寫樣稿、交叉審稿,資料互通等不斷的學習交流,充分發揮院外專家和自身團隊作用,形成了你追我趕的修志氛圍。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院志編纂工作起步於2018年8月,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能夠完成初稿並提交市級評議,如果沒有對各家醫院編纂經驗的學習和吸收,是很難做到的。

除了瑞金醫院的示範效應,市級評審也是各家醫院相互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評審專家大多是來自市衛生系統的行業專家、各家醫院主管修志工作的領導、編纂室負責人、醫學史專家和方志專家。在評審會上,各家醫院互通有無,互相吸取經驗,對醫院部類的整體推進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7年7月6日,《瑞金醫院志》審定會召開,專家組組長李麗(右四),時任黨委書記楊偉國(左五)、副書記俞鬱萍(左四)出席會議

2019年3月20日,市方志辦領導赴新華醫院調研,黨委書記唐國瑤(左三),副院長顧琦靜(左一)出席會議

成效到位,文化建設成果顯著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可明心智,可昭未來。院志編纂是對醫院歷史的回顧和深刻調查,它追根溯源,梳理醫院發展脈絡,提煉醫院文化精神,揭示醫院發展方向。多家醫院提出把院志的編纂納入醫院文化建設框架,在編纂院志的同時,建設或者重新布展院史館,在重要場合發布院志,展示醫院文化生命的延續和傳承,充分發揮了志書存史、育人、資政的作用。

多家醫院把院志編纂成果作為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成果予以發布。2017年10月13日,適逢瑞金醫院建院110周年華誕,《瑞金醫院志》首發式在第十屆21世紀中美醫學論壇上舉行。2019年11月22日,《仁濟醫院志》首發式在中國衛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城市醫院分會第二十九次年會上舉行。2020年1月17日,《曙光醫院志》首發式在曙光醫院第十三屆中醫文化節閉幕儀式上舉行。

中山醫院作為最早由國人創建和管理的大型綜合醫院之一,利用科室「整十年大慶」和知名教授從醫執教紀念活動的契機,收集整理史料,同時注重醫學人文和歷史領域的發展和開拓,在紀念建院80周年期間,主辦中國醫院歷史與醫學人文論壇、「近代中國醫學人文歷史大展」等品牌活動,為院志的編纂注入新元素。

2020年1月17日,《曙光醫院志》首發式舉行,黨委書記馬俊堅(右一)、院長周華(左二)出席

2020年1月21日,《中山醫院志》評議會召開。市方志辦黨組書記、主任洪民榮(左六)、一級巡視員王依群(左七)、評議組組長施榮範(左五)、院長樊嘉(右六)、副院長顧建英(右五)、副書記李耘(右七)出席會議

在編纂院志的同時,多家醫院還編輯出版了一批衍生書籍:2014年上海第六人民醫院編纂出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百年紀事(1904—2013)》;2016年,曙光醫院出版了醫院圖錄《百年記憶》;2017年,瑞金醫院出版《回眸廣慈》《為醫學插上翅膀》等書籍……這些修志成果為醫院的文化建設添光增彩。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洪民榮說:

「醫院部類志書的編纂,對推動上海二輪修志規劃如期高質量完成,將起到重要的示範作用。」

END

(肖春燕 趙明明)

原標題:《抗疫是先鋒 修志進頭陣 | 上海市級專志醫院部類志書編纂率先全部進入評審階段》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市級專志•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志》出版發行
    《上海市級專志•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志》出版發行 2020-12-05 13: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市方志辦開展二輪志書督查,朱詠雷副部長聽取匯報
    為確保上海全市二輪志書編纂工作2020年按時高質量完成,根據全國地方志工作會議精神、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第二輪修志工作督查相關要求以及
  • 洪民榮、王依群赴上海音樂學院調研修志工作
    專志工作處 方志上海 2019年12月3日下午,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洪民榮,一級巡視員王依群赴上海音樂學院調研志書編纂工作,受到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徐旭、副書記曹榮瑞的熱情接待。
  • 《華東理工大學志(2002-2012)》通過市級評議
    12月21日下午,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在我校召開《上海市級專志·華東理工大學志(2002-2012)》(簡稱《華東理工大學志》)評議會。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方志辦」)黨組書記、主任洪民榮,專家組組長、市教委原主任張偉江,我校黨委書記、校志編纂委員會主任杜慧芳,副校長、校志主編李濤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市方志辦專志工作處處長過文瀚主持。
  • .| 專志第33次評議會召開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
    專志工作處 方志上海2020年4月28日上午,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在中國聯通上海市分公司組織召開《上海市級專志·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志》(以下簡稱《上海聯通志》)評議會。
  • 歷時5年編纂完成的重大事件志!《上海世博會志》出版,上海世博會永...
    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原上海世博局局長、上海世博會志編纂委員會執行主任洪浩在回顧《上海世博會志》編纂工作時指出,從2003年12月市地方志辦公室啟動《上海市志》調研論證工作時將《上海世博會志》列入《上海市志》規劃開始,直到今天《上海世博會志》舉行出版座談會,《上海世博會志》歷經調研、規劃、啟動、編纂、審批、出版,前前後後跨越18個年份。
  • 【方志安國】《安國市庚子抗疫志》編纂小組召開研討會
    王廣才通過網絡向研討會發指導意見 王廣才給《抗疫志》研討會發來的信函:各位編輯和與會人員:大家好。各位辛苦了,向你們表示敬意和問候! 首輪修志,我就明確提出:編纂佳志,必須編、研結合,通過研究促進編纂,通過編纂推動研究;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 2020年全國地方史志期刊編纂培訓暨理論研討會、中國地方專志評審...
    2020年12月1日,全國地方史志期刊編纂培訓暨理論研討會、中國地方專志評審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中指辦)、中國地方志學會史志期刊分會主辦。這次會議在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謀劃「十四五」規劃的關鍵時機,也是地方志事業第二輪修志收官、第三輪修志即將拉開帷幕的重要時刻召開,目的就是總結全國地方史志期刊工作,交流期刊發展經驗,研討方志理論,開展期刊編纂培訓,評議專志志稿,評定專志工程編纂資格,不斷開創地方志事業發展新局面。
  • 《昭烈忠武陵廟志》 武侯祠歷史上唯一一部志書
    該書是第一部詳細記載成都武侯祠歷史的專志,也是武侯祠歷史上唯一一部志書,成為記錄武侯祠發展沿革及傳承發揚三國文化的重要載體。  潘時彤,字紫垣,生卒年不詳,曾於嘉慶九年(1804年)中舉。潘氏「家世藏書」,潘時彤之父潘元音學識不凡,為華陽縣名儒,著有《東庵詩文集》,民國《華陽縣誌·藝文》中,載錄有潘元音多篇詩文。潘時彤受家庭影響頗深,又「性復好學」,成為當時成都地區著名學者之一。
  • 《香港志》面世——一本香港的「百科全書」
    《香港志》首冊《總述大事記》近日面世,這是由團結香港基金旗下香港地方志中心編纂的首部以香港命名的志書。據香港地方志中心透露,他們擬在香港回歸30周年之際,完成涉及十個部類共計42冊、約2500萬字的《香港志》修編工作。
  • 記城陽區「全省地方志先進工作者」曾範軍:用情修志 出彩人生
    而他,自2002年開始從事這項工作,秉承著「直筆著信史,彰善引風氣」的信念,近19年的時間裡,他親自參與編纂的志書有30餘部,其中2007年出版的《城陽區志》是青島市當時12個區市中出版的第一部志書;中國名鎮志叢書之《棘洪灘街道志》,是青島市唯一一部入選中國名鎮志的街道志,即便是全省也只有四部;編纂出版年鑑13卷(本),編纂出版地情資料書籍20餘部(本)。
  • 「方志四川方志人」楊奎昌 ‖ 修志路上
    修志不同於文學創作和公文寫作,它是代表政府說話,為決策者們提供科學依據,既要對當代負責,又要對歷史負責,是一種嚴肅的著述工程,有一種敬畏和神聖感,倍感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和苟且。《汶川特大地震旺蒼抗震救災志》這是一部專志,沒有經驗積累,沒有藍本可參考,需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 江西省召開《婦女志》內審會
    9月16日,江西省《婦女志》編纂委員會在南昌召開內審會。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編纂委員會主任王慶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肖曉蘭,二級巡視員李景芝出席。會議由省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吳豔玲主持。
  • 為了《山西老字號誌》編纂大事,24家老字號企業掌門人齊聚太原有話...
    由省商務廳、省委黨史研究院(省地方史志研究院)共同指導開展的《山西省老字號誌》編纂工作,2019年啟動以來,目前,已進入企業志稿件的編寫環節中。為了確保《山西省老字號誌》編纂工作任務高質量按期完成,8月13日上午, 《山西省老字號誌》編纂工作推進會召開。
  • 《保定市志(1979-2010)》省級評審會召開 馬譽峰出席
    修志問道,以啟未來。歷時11年的精心修編,560萬字的《保定市志(1979-2010)》編纂工作終於進入省級評審階段。12月10日,省地方志辦公室組織相關專家在我市召開評審會,對《保定市志(1979-2010)》進行省級評審。
  • 【方志四川•論壇】王紹安 ‖ 地方志編纂應重視外文資料的運用
    地方志編纂應重視外文資料的運用王紹安「盛世修志」,全國已出版第二輪志書種類齊全,數量龐大。大多內容詳實,資料豐富,在資料運用方面積累了一些可資借鑑的經驗。但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外文資料遠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事實證明,這類資料是十分可貴的。
  • 《嘉峪關市志·工業志》等四部行業志終審會召開
    韓淑華主持中國甘肅網7月21日訊據嘉峪關日報報導(記者 趙明霞 實習生 王馨笛)7月17日,《嘉峪關市志·工業志》《嘉峪關市志·教育志》《嘉峪關市志·糧食志》《嘉峪關市志·日報社志》終審會召開。市政協副主席韓淑華主持會議。
  • 首批中國農墾農場志編纂農場名單確定
    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第一批中國農墾農場志編纂工作的通知》要求,經農場申請、省級農墾管理部門推薦、中國農墾農場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審核並報部領導審定,以下51個農場成為第一批中國農墾農場志編纂農場,分別是:北京西郊農場、東風農場、雙橋農場,天津農墾海燕有限公司、渤海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北海興農場、漢沽管理區,內蒙古上庫力農場、
  • 70年前日本間諜機構 曾出版全日文陝西省志
    ■ 是目前唯一由外國人用外國語言修纂的中國志書。日前市檔案館收藏了該志書。「國有史,方有志」。中國自古就有編史修志的傳統,但以往都是我們自己修志,可昨日記者從市檔案館獲悉,在上個世紀初和上世紀40年代,日本人用日文分別編纂了兩套中國省級地方志叢書,市檔案館日前徵集到一本上世紀40年代日本人編纂的陝西省志。
  • 【方志動態】《白芟村志》出版發行
    【方志動態】《白芟村志》出版發行 2020-04-18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