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在我校召開《上海市級專志·華東理工大學志(2002-2012)》(簡稱《華東理工大學志》)評議會。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方志辦」)黨組書記、主任洪民榮,專家組組長、市教委原主任張偉江,我校黨委書記、校志編纂委員會主任杜慧芳,副校長、校志主編李濤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市方志辦專志工作處處長過文瀚主持。
圖片說明:評議會現場
「校志是學校的『家譜』,也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工程。」杜慧芳在致辭中表示,學校68年來的歷史是一部篳路藍縷、自強不息的奮鬥史,也是一部勵精圖治、追求卓越的發展史。校志既記錄了學校的一段歷史,保存了師生、校友的共同記憶,更發揚和傳承了學校的文化品格和大學精神。她結合學校校史、校志編纂傳統,強調了校志編纂的重要意義。她說,自2018年《華東理工大學志(2002-2012)》編纂工作啟動以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全面領導;二級單位配齊力量,統籌推進;編纂人員本著對歷史負責、對未來負責的態度,以真實、全面記述學校在2002-2012高等教育大發展時期的成長印記和辦學成就為目標,最終形成了65萬餘字的校志評議稿。她表示,學校將以接受市級評議為契機,把各位專家的真知灼見融入志稿的完善中,努力編纂一部客觀反映華東理工大學發展歷史的校志。
圖片說明:杜慧芳講話
洪民榮在講話中感謝我校黨政領導對校志編纂工作的重視,並充分肯定了《華東理工大學志(2002-2012)》的編纂工作。他指出,本輪《華東理工大學志》編纂有三大特色,一是反映學校辦學特色,本輪志書起訖2002-2012年,是學校實現跨越發展的轉折點。二是編纂工作推進有特色,領導高度重視,將校志編纂納入到績效考核中;結合校志編纂需要自主開發編纂系統等等,有很多好的經驗。三是志書內容有特色,語言簡潔、資料豐富、圖表等題材運用恰當。他表示,《華東理工大學志》是上海市二輪修志工作中16部市級院校專志的收官之作,希望志書編纂人員能夠再接再厲,進一步強化特色,按照節點完成審定、驗收,努力編纂一部歷史之作、精品之作。
圖片說明:洪民榮講話
張偉江主持評議環節。他結合學校歷史發展沿革,就《華東理工大學志》修改完善提出意見,並綜合了評議組意見。評議組專家逐一對志書內容進行評議,一致認為志稿框架結構比較成熟,篇目設置合理;體例規範,述、記、圖、表等體裁運用得當,章節目格式規範;行文簡練、語言平實,較少文字錯誤,文字表述總體質量較高,同意《華東理工大學志(2002-2012)》通過評議。為精益求精,進一步提升志稿編纂質量,評議組專家從時間勾連、內容平衡、行文規範、內容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建議。
圖片說明:張偉江主持評議環節
李濤感謝領導和專家提出的具有針對性、指導性、建設性的專業意見和建議。他表示,會後學校將進一步做好4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梳理和歸納,認真梳理,科學匯總,悉心歸納;第二,做好消化學習,認真吸納專家建議,邊學邊思,邊學邊悟。第三,做好完善補充,力爭編修出一部特色鮮明,質量上乘的校志;第四,做好成果轉化,充分發揮好以史育人的功能,把編修成果轉化為學校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圖片說明:李濤講話
會上,我校檔案館館長、校志執行副主編王惠文從領導重視、保障有力,博採眾長、推進有序,強化服務、夯實基礎,修志為用、服務發展等方面介紹了學校志書編纂的主要做法和工作特色。
上海市化工研究院原院長徐大剛、東華大學副校長卿鳳翎、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巡視員呂會霖、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原副院長徐松鶴、上海科學院辦公室原主任黃雅玲、上海財經大學檔案館副館長高冰冰、華東政法大學院志編纂辦編輯付曉等《華東理工大學志》評議專家組成員,以及我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長、校志副主編夏江雯,黨委辦公室主任、校志副主編沈海濤,校長辦公室主任、校志副主編王愛祥,市方志辦專志工作處以及我校校志編纂辦公室相關同志,共20餘人出席了評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