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二把手」的潛規則:2條天規10個字,40歲前明白最好

2020-12-17 月明千裡

被忽略的《易經》第二卦:精髓就10個字,教你做一個優秀的二把手

人往高處走的道理每個人都知道,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開始期望自己做個「二把手」就可以了,有自己的辦公室,不用負太大的責任,能處理的處理,不能處理的往上交。

雖然這麼說,但二把手也不是好當的,運氣好的,能夠分些果果,唐宗之房杜、宋祖之趙普。運氣差的,只有背黑鍋的份,漢武帝赫赫偉業,丞相鮮有人知,被殺的倒有一長串:李蔡、莊青翟。

今天就從《易經》的第二卦坤卦說起,探討如何從易經的《坤卦》中學習為臣之道,做好二把手。40歲前明白最好

《易經》已深入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我們有許多日常用語都是從易經中來的,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日常的談話中經常使用的詞彙,如真龍天子、九五之尊、謙受益,滿招損及革命、道德、交易、學問等,均出自《易經》。

被忽略的第二卦

六十四卦中第一卦為《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第二卦為《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乾卦》是創造,而《坤卦》剛好是相反,就是全力配合,誠心支持。

《坤卦》爻辭:

初六,履霜,堅冰至。

注釋:踩著微霜,就該知道堅冰快要出現了。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注釋:內心剛直,行為方正,能包容萬物,猶如大地無不覆載之德,故其不假進修學習而自然有得,凡事無所不得其利。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注釋:外表陰柔,而內在蘊含著陽剛之美。輔佐君王,建國立業。雖功成不歸己有,惟終能克盡臣責,而立有輔佐之功。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注釋:韜光養晦,隱居不岀,謹言慎行,猶如束緊囊口,自我封閉,如此則雖不獲讚譽,亦可不惹咎害。

六五,黃裳,元吉。

注釋:高居尊位而能盡臣道,有坤德中和謙順之象,故以黃裳象徵其能行中和之道,且能謙下待人,故大為吉祥。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注釋:作為行坤陰之道的輔佐者,要居卑而靜,當其事業和聲譽發展到極盛之時,必須警惕與乾陽爭鬥的局面出現。

整個坤卦精髓其實就是十個字

只輔佐,不爭功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蘊含文採而可以正固。或者跟隨君王做事,沒有功業卻有好的結局。」

郭子儀是把《坤卦》臣道發揮得極好的一個人,他一生福祿壽考俱全,是當時朝野中外都非常敬重的人,但是他能保持謹慎而避免被皇帝猜疑,他功高但不居功自傲,最後才會「黃裳,元吉」,沒有出現「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的局面。他是四朝元老,安祿山造反,唐明皇逃難,唐朝的天下大勢已去,他一手挽救了大唐。

他的功勞太大,於是很多人替皇帝出主意,要皇帝收回郭子儀的兵權,免得郭子儀造反。皇帝就下命令,要他把兵權交出來,他交了兵權,只帶了幾十個老弱殘兵,回去種地。等到天下有事情,西羌造反,什麼人都擋不住,皇帝叫他出兵。

他一接到命令,換上軍裝,帶著那些老弱殘兵上馬就走。他沒有兵,就一路走,一路收容散兵遊勇,只要有隻手、有條腿的他都要,就這樣一路收容,編成了部隊。當他把敵人打跑了,皇帝叫他下來,他就把兵權交出來,還是帶著那幾個老弱殘兵回家種地。

郭子儀做事很知道分寸。皇帝身邊的太監妒忌他,挑撥皇帝下令把他父親的墳墓挖了。後來的皇帝——唐明皇的孫子唐代宗——見了他,不好意思地向他道歉,不該挖了他的祖墳。

郭子儀說:「陛下不要難過,我帶兵幾十年,我的部下挖了人家的祖墳不知道有多少,我想我這個是報應,不要管他是誰挖的了。」他是真正做到了「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一生對國家有那麼大的功勞,自己卻不認為有功勞。如果他居功自傲,就不能得到「黃裳,元吉」的好結局。

言行謹慎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就是紮起口袋,沒有災難也沒有稱譽。閉上嘴巴,言行謹慎到了極點,沒有害處。

楊修出身於東漢豪門,他生性機敏,聰明多智,不過卻不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凡事都願意開口點破,使得本來就疑心很重的曹操十分反感,終遭殺身之禍。

北周時的賀若敦因口出怨言,為北周晉王宇文護所不容,逼令自殺。臨死前,囑咐兒子:「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當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

當一個人做助理時,不要處處搶功,爭功。成就歸老闆。你從頭到尾都做好,也是全體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在做事情的時候既要謙虛謹慎,又要盡心盡力,無論做到什麼成就,都不要爭功勞。

《易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或是《黃帝內經》,無不和《易經》有密切聯繫。

一代大醫孫思邈曾說:「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

魯迅曾說,不讀《易經》,就讀不懂中國文化、在中國社會生存的道理;

馬雲行商數十載,《易經》從未離身,他說,重大決策問《易經》

無論為學,為商,為政,還是為人父母,你都能從其中汲取你需要的「變化心法」。

閱盡世間萬本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

也有很多朋友經常跟我抱怨,我們一般人很難看懂裡面的文言文,並且要是剛剛開始學易經的「小白」也很難學會。

一般我就會建議他們讀一讀我現在正在看的《圖解易經》。

這一《圖解易經》將那些看不懂的文字用白話文詳細講解,那些背後深藏的奧秘和智慧,用圖解的方式畫給你,這樣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將易經中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易經》涵蓋了中國人最豐富的智慧,它是一部幫助人們思考的「智慧」之書。講的是天、地、人三道,氣勢磅礴、字字精蘊,可謂一字表千言。

閒來無事的時候讀一讀,便能從中找到人生的智慧,似乎一下子豁然開朗。

一本圖解版本的,只需要56元,就是一頓飯錢,就能讓自己受益無窮,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領悟易經3條天規,克服成功路上的3個大忌,終成人中之龍
    易經是一門囊括天地人三才的全息規律學,是我國的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戰勝人生艱難險阻,走上人生康莊大道的武林秘籍。人生要擁抱大成功,大作為,就一定要受到了千般苦,萬般難。從易經的剝極而復的規律中,我們可以看到易經的3條天規,幫我們戰勝奔向成功的3條大忌。
  • 中國人不可打破的10條天規,都藏在《易經》裡,條條都是大智慧
    如果要在浩瀚如海的書籍中選擇一本「智慧寶典」,毫無疑問,非《易經》莫屬!千百年來,《易經》被廣泛地運用在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人文、科學、哲學等領域中,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易經》裡不可打破的10條天規,做到了便能一帆風順1.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將作繭自縛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想要存活下來,利己行為是本能。
  • 真正的人中之龍,明白易經4字天條,善用易經3條錦囊
    因為人是不安分,人作為天地人三才中的萬物之靈,生來就有著不甘於平凡的本質和屬性。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在如此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在一次次地上演著平凡到卓越,草根到輝煌的逆襲故事。那麼一個人能成大事,能有大的作為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人中之龍,他們究竟靠的是什麼?智慧、信仰和格局。這是每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的品質。易經中有比較重要的一卦,就是易經第11卦——泰卦。
  • 《易經》二條厲害的天規,若能做到,人生風生水起,運氣越來越好
    《易經》中蘊藏著天道規律與處世原則,若能深刻領悟其中的深意玄機,便可引導好正確的人生方向,身體力行,付諸實踐,人生便能風生水起,運氣也會越來越好。《易經》二條厲害的天規,若能做到,人生風生水起,運氣越來越好一、《易經》:天行鍵,君子自強不息。
  • 易經洩露不可違背的6條天規,人在做天在看,越早知道越能受益
    《易經》對後人的影響非常大,其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哲理知識,不僅可以用來佔卜,而且也揭示了宇宙中的很多奧秘,讀來讓人頓覺奧妙無窮。易經洩露不可違背的6條天規,人在做天在看,越早知道越能受益交友是人生重中之重友誼對於人生的意義,大概怎樣誇張也不過分。有太多的人因為朋友而決定了一生的命運。一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令人們從兩千年前一直感慨至今。
  • 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可逆風翻盤
    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可逆風翻盤《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在《易經》的智慧中,有這樣5個道理,如果能領悟,最容易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會最好命。
  • 原來財富不靠努力,而靠這三條天規,2000年前的《易經》洩露秘訣
    都說「小富靠勤,中富靠德,大富靠天。」其實仔細想想說的十分有道理,現在這個年代和之前不一樣了,怎麼都能活得挺滋潤,賺小錢,靠的就是勤勞,可以開個小店,每天勤勞一點,手腳麻利點,一年到頭賺個十來萬不是問題。
  • 《易經》中隱含的28條天規,條條都是大智慧!值得收藏,終身研讀
    2: 如果你太在意別人的眼睛,你會迷失自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許多人更喜歡按照別人的眼光和觀點生活。就像傳說中在邯鄲學走路的人一樣,這種人會失去自我,失去個性,失去一切。最美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吧!」3: 有強烈欲望的人幾乎沒有機會玩物往往失去意志,貪婪必然失去身體。古今中外有太多的事情,人們用自己的愛好和貪婪來羞辱家人。
  • 易經:有一條古老的規律,其特徵只有4個字,會用的人受益一生
    《易經》的本質是「易」,即變。一切變化都離不開它的教派,那就是規律。《易經》中有一條古老的規矩,它的特點只有四個字:吉兇悔吝,會用的人受益一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人類,都遵循著古老的易變規律。這一規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誕生、萌芽、積累期;第二階段是生長發育期;第三階段是退卻、繁榮、過渡期;第四階段是消亡、衰落、毀滅期。
  • 易經提醒男人:一個人的財富,從來不是勤勞,而是謹記這3條天規
    易經提醒男人:一個人的財富,並不是靠勤勞,而是謹記這3條天規。俗話說,勤奮能使你富有。有一定的道理,但一切都是一樣的。另一個概念是在《周易》中解釋的,它揭示了一個家庭的繁榮並不完全取決於三個秘密的辛勤勞動。這是我們以前犯的錯誤嗎?很多人都認為《周易》是一部匯集中國古代漢族文化和智慧的結晶書,它是古代帝王和政要必須學習的書籍。
  • 《易經》三條智慧錦囊,幫你獲取人生轉機,讓困境迎刃而解
    第一條是學會堅持,穩住心態事實上,十有八九的人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他們最怕「病急亂投醫」。有時候你所做的會讓逆境變得更困難,比如放棄自己,無所事事。《周易》中也有「一看」的卦。流而不利,險而不失信。維心亨:要熟悉坎坷,重視險阻。水川流不息卻不見盈滿,在危險中,它不會失去信心。
  • 決定一個人財富的,除了勤勞和努力,還要遵守這4條「天規」
    古人曾這樣評價《易經》:包羅萬象,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虞世南更是說:「不懂易經的人,不可為帥才。」馬雲則在演講中表示,經商的人一定要多看看《易經》,對生意場上的事情都非常有幫助的。《易經》這本書裡就包含了許多這樣關於人生的大智慧大哲理,雖然全書只有二十多頁的內容,但卻有著六十四卦,每一卦都可以延伸出一個新的道理,說盡了關於人生和整個宇宙的規律,讓你學到許多你從前從來都未曾接觸過的知識。一個人是否發財,除了勤勞和汗水,還要遵守這4條天規。
  • 易經:決定一個人財富的,不是勤勞也不是努力,早明白的人早成功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決定一個人財富的並不是勤勞也不是努力,而是靠這四條天規第一、君子以厚德載物。傳統文化向來是以修身立德為做學問的目標,大地正是因為有敦厚的德行,才能承載自然萬物,人要是缺少了德行,就無法承載財富與福報。
  • 為人處世牢記3條天規,人生越來越順
    為人處世牢記3條天規,人生越來越順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富靠聰明,大富靠智慧」,一語中的點出智慧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其實真真正正能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這個人有多聰明,能力多強,而是他的智慧,還有天道和天規。一個真真正正有本事的人,從來都並不是靠著小聰明發家致富,而是靠大智慧!尤其是在為人處事中,靠自己的智慧,結交人脈,識透小人,這樣才可以走向成功。
  • 想要做大事,《易經》中3條「天規」不能觸犯,小心功敗垂成!
    因此,想要做大事,成就一番事業,《易經》中的3條「天規」不能觸犯,小心功敗垂成。盛極而衰,盈滿則虧「盛極而衰,盈滿則虧」,就是一個事物發展到鼎盛的時候,必然會走一個下坡路,如同月相,盈滿則虧,這是《易經》當中的一大重要「天規」。
  • 要成大事賺大錢,《易經》暗示:一定要牢記8字箴言,大實話
    易經繫辭傳中有8個字,想成大事,賺大錢的人一定要深刻領悟。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意思離去的彎曲收縮,到來的有規律,彎曲收縮與有規律到來相互感應所以有利局面就產生了。「往」去,抄到(某地)。《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百往來,共其乏困。」
  • 「行百裡者半九十」若想實現你堅信不疑的東西,要記住這3條天規
    一開始讀《易經》,但見卦和文字,不見規律性。唯有細讀《易經》之後,通過現象找出規律性,由繁化簡,才會用。今天和大家分享我讀易的心得:你堅信不疑的東西,總有一天會實現。下邊這3條天規,會用的人可逆轉自身的現狀,夢想成真。
  • 讀完《易經》,曾仕強回憶說:我40歲才頓悟,因為明白了持經達變
    曾仕強教授研究《易經》已經超過50年了。他還分享了《易經》是如何改變自己,影響人生的。曾仕強教授回憶說:「當我快40歲的時候,我突然感到不舒服。去了醫院,發現自己患了很多病。這讓曾仕強教授的家人非常擔心。
  • 易經隱藏的天規:人在災禍發生前會有3個徵兆,出現一個就要注意
    《易經》中透露,一個人在災禍發生前會出現的三個徵兆,現在知道還不遲!第一個、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謙讓一個人最大的智慧,不是在問題發生的時候,而是與對方針鋒相對爭個你死我活,因為那是愚蠢;人性最高的領域,是事前預知問題,在問題發生時發現事前禮節,避免矛盾的矛盾。一個人的災害往往是因為與人對立。
  • 別再傻了,這三條成年人世界裡的潛規則,請務必明白
    悄悄告訴你個秘密,聽說關注君君的小夥伴都會有好運降臨喲!成年人的世界裡,就沒有容易二字,看似輕鬆和諧的人際關係中,有時也暗藏著種種矛盾,一不小心,就可能點燃這之間的炸藥桶,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我們可以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但切記不可以天真,特別是一個人,在陌生的社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