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小富靠勤,中富靠德,大富靠天。」
其實仔細想想說的十分有道理,現在這個年代和之前不一樣了,怎麼都能活得挺滋潤,賺小錢,靠的就是勤勞,可以開個小店,每天勤勞一點,手腳麻利點,一年到頭賺個十來萬不是問題。
中富靠德,能坐上企業的管理層,或者自己經商,能有一二十個員工,一年能盈利幾十、上百萬的的叫中富,這是靠的個人的德行、品德來的,具體來說就是一個人的為人處世,或者對這個社會付出的多不多,付出的多,德行就厚,厚德載物,德行厚了,才能到中富。
大富靠天,你可以觀察馬雲、洛克菲勒等人,都是在合適的時機抓住了機遇,一遇風雲便化龍,這個機遇是上天給的嗎?那只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所有的機會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而這一切,2000年前的《易經》早已經看透了。
《易經》中的智慧能夠讓人受益終生!是能從出生看到躺進棺材的一本書。
《易經》被稱為中華五千年智慧的結晶,也被稱為「天下第一經書」其涵蓋面幾乎覆蓋了所有的領域,成為了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千百年來無數人受《易經》影響有所成就,古代有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近代則有李政道、楊振寧、馬雲和李嘉誠等人。
而受到《易經》影響的也不僅僅只有我們國人,外國也有很多人是《易經》的粉絲。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查理·威爾海姆曾經評價過《易經》。
知識經濟正在改變我們的時代,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帶給我們巨大衝擊的這次革命,實在受惠於中國古代的偉大經典《易經》。
對於財富,《易經》洩露出三條天規,原來財富不靠努力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整句意思是說,積累善行善德的家族,這個家族的福報不會斷絕,家族的後代也會承受福報,這和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積善行德是相同的。
人在行善事的時候也在幫助自己積累一個善果,說不定等哪天就用上了。
記得曾經聽過一個故事:
一個暴雨交加的夜晚,一隊老夫婦走進了一家賓館,賓館此時已經沒房了,櫃檯裡的前臺不忍心讓這對老夫婦淋雨,便把自己住的房間給了這兩位老人。第二天老人下來結帳的時候,前臺卻沒收錢,因為看在是兩個老人,而老人在離開前說了一句一位深長的話,說又有一天我會為你蓋一座旅館。前臺笑了笑沒說話,把老夫婦送走了,過了好幾年,前臺收到了一個聘用書,聘請他做渥道夫·愛斯特莉亞飯店的經理,前臺開心壞了,立馬前往是看看怎麼回事,結果去到了就看見兩位老人在朝他打招呼。這時候前臺才知道,老人的話並不是笑話。
這是上天幫助你嗎?並不是,而是自己幫助自己。
順勢而為,適時而動
人在任何時候都應順應天意,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來順勢而為。
千百年來,無數名人都曾經說過要「順勢而為」,但是如何順大家真的了解了嗎?就拿賺錢來說,什麼樣的項目好賺錢?一定是適合當下政策的,不但國家大力扶持,各項都給你開綠燈,而且競爭還小,更容易賺錢。
之前有一個老闆就特別懂,每天都要看《新聞聯播》,因為裡面不僅包括了各種新發布的政策,還可以看看最近國家的趨勢,人啊,一定要順勢而為。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這句話在《易經》出現過多次,很多人都把這句話理解為受到上天保佑的,走到哪都會非常吉利。
這就錯了,這裡的「自」指的就是「自己」,把「自己」帶入進這句話我們再看一遍,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控,如果你足夠努力,足夠有計謀,「上天"都會來幫助你,這裡指的不僅僅是「上天」,還代指別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指望別人來拯救自己,能夠讓自己脫離困境的,永遠只有自己。
而《易經》蘊含的人生智慧,遠遠不僅於此,不僅僅針對財富,更針對婚姻、家庭、教育、職場等眾多方面,是一本真正的人生指導。
它不僅交給我們如何按照規律辦事,如何在人生面臨選擇題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項,更能教會我們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自己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不管你是從商、從政、為人父母還是剛入職場的小白,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你都可以從《易經》種找到自己的答案。
1次選擇正確,可以讓你的人生輕鬆10倍,10次選擇正確,可以讓你的人生輕鬆100倍,現在《易經》就來替你做出正確的選擇。
有些人總是擔心《易經》裡面都是文言文看不懂,現在這本《圖解易經》的出現就結局了大家的擔憂,不僅完整的收錄了原文,更是對原文做出了翻譯,做出了注釋,閱讀起來更加輕鬆方便,讓讀者更容易掌握重點。
如果您在人生中有眾多苦惱和煩惱,可以買回去看看,不僅讓自己輕鬆百倍,更能指出人生的道路,您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