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壽命是多久?2000年前易經早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2020-12-14 鄧朝芬說歷史

唐朝大詩人杜甫曾在詩中寫道: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此時的杜甫才46歲。已經稱自己到了晚年。「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曾在詞中寫道:老夫聊發少年狂。當時的蘇軾只有38歲,便自稱老夫。在古代,帝王稱自己為真命天子,萬歲萬歲萬萬歲,都希望自己長生不老。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中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很低,一般在30歲左右。47歲即謂「晚途」

相信許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活得時間久一點,從古至今,都不缺乏研究如何長壽之人,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更長的壽命。

但是人到底能夠活多久?為什麼有的人活得時間長有的人活得時間短?

人到底可以活多久?西方科學家根據體力、情緒以及細胞,稱可以活到150歲。然而在2000年前,老祖宗通過研究《易經》,早已算出生命周期。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一位美國科學家通過對動物的細胞分裂分解實驗發現:細胞分裂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死亡現象,基本上到第五時代的時候就已經走向了衰敗,所以他通過這項實驗推測人類最終的壽命是150歲左右

在20世紀的時候,有一位奧地利的科學家發現人體中的許多秘密,他認為人體細胞都是有周期性,比如說一個人的情緒是28天,而細胞的再生一個周期也是25天左右,體力周期也有一個固定的天數。

相對於西方科學家發現的體力、情緒等周期,易經學者表示:早在兩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已經發現了人一生的生命周期,有2個年齡段需要注意

人的壽命是多久?2000年前易經就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孔子在研究完易經之後給我們留下了關於人體周期的一段名言: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其實指的就是人在不同年紀的不同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在孔子眼中10歲是一個周期,在這個期間中,人的氣血逐漸轉衰,這樣一個過程符合人體的定律,讓我們看到了孔子具有深遠的思想和前瞻性。

1953年,當時人類在遺傳學取得了驚人發現,那就是華生和克立克所提出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隨後在1966年,在此基礎上尼倫伯破譯了全部遺傳密碼,這一發現震驚世人,也是人類發展史上重要的裡程碑。隨後產生了《國際普通遺傳表》。

西方科學家發現,《遺傳密碼》和《易經》64卦如出一轍。如果說《遺傳密碼》所得出的結論適用於所有生物,那麼《易經》64卦也能夠對此進行全美詮釋。由此可見,《易經》是絕對的超科學,而現如今人類所有的努力和發展,無不涵蓋在其中。還有人斷言稱《易經》就是開啟生命密碼的鑰匙。

人想要長壽,就要注意這兩個年齡段

《易經》中提到的兌卦和艮卦,它們所代表的的數字分別是7和8,在八卦中,7表示少女,8則是少男,仔細研究的人會發現,人的生命周期很多都與7和8這兩個數字有關。

很多人都聽過老一輩的人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一些研究易學甚至是現在的科學工作者,都認為7或者8就是生命循環的一個周期,7的周期是7-84歲,8的周期則是8歲-73歲。

所以說,到了這個年齡段的時候,大家應該更加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只有把自己身體養好,身體自然就會強壯起來,長壽的秘訣也就藏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這也是在易經中領悟出的生命真諦。

做人,若能參透《易經》天規,遠離災禍,福報自來!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手捧易經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人在這世間一世,真的得好好花點時間去讀讀《易經》,去大徹大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查理·威爾海姆評價中國的《易經》:「知識經濟正在改變我們的時代,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帶給我們巨大衝擊的這次革命,實在受惠於中國古代的偉大經典《易經》。」

不過很多人覺得原始版《易經》上面都是文言文晦澀難懂,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我讀的是這本原文譯文對照版《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我看了《易經》之後發現,裡面不僅有深奧的大道理,還有很多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讀《易經》真的可以讓我們把握自己的命運!你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再對照易經裡的64卦,一一對應。我看完之後,對於很多年前在生意場上遇到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為了人生多點好運,早點讀懂《易經》,才能更好把握未來!易經可以告訴你:還能根據當下條件,如何選擇怎樣做才能把成功機率放大20倍!

這本《易經》才56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就可以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可以買來自己閱讀或者送禮,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點擊下面圖片進入購買正版圖書 ↓

相關焦點

  • 人的壽命是多少歲?《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在古代,人類的平均壽命不到40歲。《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裡面有天文,地理,數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家,軍事,商家,歷史,醫學…等等學科理論。許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活得時間久一點,從古至今,都不缺乏研究如何長壽之人,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更長的壽命。
  • 人的壽命是多少歲?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但是,不管人的壽命是多少歲,你有沒有想過,每個人都有一個生命的周期,比如說什麼樣的人長壽?人到了多少歲是個坎?有沒有固定的周期呢?一個人的生命有多久,主要看他的「生物鐘」的循環多少次。在1960年,美國科學家在對人體細胞研究發現,一個正常人一生細胞分裂的次數是50次。每分裂一次的周期為2.5年,據此推測出人的壽命應該是125年左右,但因為多種原因,在分裂30次左右時,分裂能力已經走向衰弱。
  • 人能活多久?2000年前的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2個年齡段要謹慎
    人的壽命究竟有多久?這似乎是人類一直不斷探索的話題。中國有句老話,叫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是因為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很低,一般只有30歲左右,47歲即謂"晚途"了。然而,近代有西方科學家根據體力、情緒以及細胞,稱一個正常人一生細胞分裂的次數是50次。
  • 人的壽命是多少?《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這兩個年齡段需注意
    其實是因為在古代,受醫學水平、科技水平、天然災害事物認知程度等等因素的影響,人的平均壽命其實是很低的,在原始社會的年代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15歲,而到了1800年人類的平均年齡才堪堪達到了37歲。37歲在現代,是男子恰逢壯年的時期,而在古代卻已在生死之間徘徊,實在叫人難以想像。
  • 人能活多久?2000年前《周易》就算出生命周期,需注意2個年齡段
    俗話說「人活一輩子」。那這一輩子到底有多久呢?是多少年呢?西方的科學家根據人的體力、情緒、細胞等方面做了研究,稱人可以活到150歲。殊不知,我們的老祖宗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通過研究推算出了人的生命周期。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想活得久一點再久一點,當然誰又想早死呢是不是。
  • 人能活多少歲?《易經》其實已經算好了生命的周期,謹慎這個年齡
    人的生命其實是有周期的,生物鐘就是這樣誕生的。古代的人想盡辦法延長壽命,到了現在的社會人們的壽命已然不成問題,當今社會有不少的百歲老人。以前的七十古來稀也早已經不稀罕了。其實啊,人的壽命都是有周期的,就像我們的血液每七年就會全身更換一次,生命的周期其實也是有規律的。
  • 人能活多久?古人在二千年前早已算好生命周期,主要在兩個年齡段
    我們常說70古來稀,在古代說明活到70歲已經算是一種生命極限了。不管一個人真正能夠活到多少歲,你有沒有想過每個人都有一個生命的周期,比如說什麼樣的人長壽?人到了多少歲是個坎?有沒有固定的周期呢?最簡單的一個比喻,就是把「生物節律比喻成一個鐘錶,這就是所謂的「生物鐘」,一個人的生命有多久,主要看他的「生物鐘」的循環,循環的多,活的就長。
  • 人的壽命多長?老祖宗在2000年前告訴我們答案:人的一生該這樣過
    有關人類壽命的問題,古今中外各國的科學家都在進行探索,現代醫學家甚至通過細胞分裂周期計算出了人類的理論壽命——125年。但實際上,能活到125歲的人真的屈指可數。由於疾病等各類客觀原因,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基本上在七八十歲,至於古代人的平均壽命那就更短了。
  • 俗話說「人老兩年坎」,《易經》說這兩個年齡邁過去就是福氣
    俗話說「人老兩年坎」,《易經》給出這兩個年齡段要注意,邁過去就是福氣 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自己能長壽,古代帝王更是追求長生不老,到處派人尋找靈丹妙藥,這是中國人思想中最樸素的生命觀,但人有生就有死,要是都長生不老,那地球就人滿為患了。
  • 古今相比,人的壽命有沒有什麼差別?《易經》中是如何解釋的?
    老祖宗早已算好生命周期,《易經》中給出答案 在《易經》中提到了兌卦以及艮卦,它們所代表的的數字分別是7和8,而在研究之後發現,很多人的生命周期都與7和8這兩個數字有關,並且推斷出來73與84這兩個年齡為生命周期?
  • 人能活多久?俗語說「人老兩年坎」,易經講邁過2個年齡段有福氣
    關於《易經》,有人贊其為「群經之首」,內容浩大、廣闊,助人把握天時、地利、人和。古往今來,諸多賢能之士無不對《易經》讚賞有加。當然,以今天的角度看待《易經》,還需批判地借鑑、吸收。「生兩儀,列四象,衍生八卦」,《易經》的範圍很大,既包括經國緯政,也包括人的壽命與健康。對於古代方士來說,修煉之初必讀《易經》。那麼,《易經》與人年齡、壽命究竟有何關聯?
  •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人的壽命有多久?2000年前周易早有暗示
    人吃完晚飯後會有一個消化周期的,一般為2~4個小時左右,因此說吃完飯之後也要給胃部充足的時間消化和吸收,不只是對胃有益還利於食物營養的吸收,如果長時間的吃完飯就躺下,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也不小,就會引起不良的消化,長時間以來,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你認為壽命還會長遠嗎?
  • 放了心臟支架後,能維持多久?想要延長壽命,需要注意哪些?
    若心臟出現問題時,血液運輸也會出現異常,給終身帶來較大的影響,嚴重的還將會危及生命。而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與心臟相關的疾病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如果在心臟部位出現了血管堵塞或者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問題是,為了確保心臟的正常運轉,可能就需要人為幹預。
  • 壽命短的男人,身體有兩個地方很「大」!佔一個,就需要注意了
    其實,長壽離不開人的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然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1100萬的人口死於不良的飲食習慣,有99%的國人身體不健康是因為錯誤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經相關研究發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壽命不長的男人,身體的這兩個部位都很「大」,看你佔了幾個。
  • 觀賞魚能活多久呢,什麼魚比人的壽命都長?
    魚兒養久了是會有感情的,無論它是能為你保駕護航的風水魚,還是讓你心情愉悅的觀賞魚,它們都有壽命大限。生命美好,是因為在有限的時間裡綻放了渾身的美麗,那麼我們今天就好好了解一下,在壽終正寢的情況下這些美麗的魚兒們都能陪伴你多久吧!1龍魚一般可以活30年以上,如果是在野生的話金龍、紅龍一般都可以過百,銀龍都有50年。
  • 得了肝硬化,壽命還有多久?
    針對標題,小編首先需要跟大家明確:1、肝硬化如果產生併發症,不規範治療,的確會影響壽命,5 年生存率僅為 14% ~ 35%;2、如果只是肝硬化,沒有併發症,也就是代償期肝硬化,此時肝功能可以正常發揮作用
  • 肝硬化能活多久?北京國康醫院肝病專家:治療時期注意這些可延長壽命
    全球每年因肝硬化而死亡的人30多萬,近年來這個數字已經增加到50萬。可以說肝硬化是人類的一個疾病殺手,給無數的家庭帶去了災難。肝硬化的死亡率很高,到了晚期就會變得更加地危險,肝硬了能活多久,這是很多肝硬化患者都想知道的。
  • 生命註定有盡頭,人類的壽命115年是極限
    法國女子活了122歲 ,親眼看見梵谷根據歷史紀錄,目前最長壽的人類要屬在1997年去世的法國女子珍妮·卡曼,她總共活了122歲又164天,出生時連巴黎艾菲爾鐵塔都還沒蓋好。據說,她還曾親自和荷蘭繪畫大師面對面交流過藝術。
  • 如何利用留存率曲線計算APP的用戶生命周期?
    談到生命周期,我們一般看到的是這張圖,這張圖其實是產品生命周期,是一種定性地描述。產品生命周期不是我今天要談的內容。我們要談的是用戶生命周期,解決的是一個什麼問題呢?直白來講,就是老闆問你,說我們的用戶從第一天下載使用,到慢慢流失,大家平均使用的時間是多久?老闆們的特點往往是:「正面回答我的問題,給我一個數字!」
  • 剎車油=「生命油」?剎車油多久換一次???
    剎車油=「生命油」?剎車油多久換一次???就像結婚,是因為愛情,而不是因為湊合〗剎車油,是剎車系統中重要的一環,但是很多的車主只知道換剎車片,卻不知道換剎車油,及時知道換剎車油的,也不知道更換周期,那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剎車油多久換一次每兩年更換一次剎車油因為剎車油使用時間久了後,剎車泵裡的皮碗及活塞會有所磨損,造成剎車油混濁,所以換掉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