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活多少歲?《易經》其實已經算好了生命的周期,謹慎這個年齡

2020-12-10 旭日達達

說到人能活多少歲,好像一直是個不解之題。在古代人們結婚年齡早,多數是因為人們的壽命普遍是偏低的,一般也就是30歲左右,47歲就已經被叫做晚途了。

當今的中年,在古代是晚年

大詩人杜甫曾在自己的詩中寫到「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此時的杜甫只不過46歲,卻以自稱晚年。

八大家之一的蘇軾也在詞中寫到「老夫聊發少年狂」。那時的蘇軾也只不過38歲,也是自稱老夫。

在古代因為壽命,不少皇帝都吃「仙丹」。上朝時經常會聽到萬歲萬歲萬萬歲,所以古代人都是希望自己長生不老的。

那些追求長生不老的皇帝,月經也能當藥使!

始皇嬴政當年統一六國時,那是中國少有的輝煌,但是他的一生都是在追求長生不老。絞盡腦汁始終還是沒有抵擋住生死,最後就有了我們如今看到的兵馬俑。

除了秦始皇以外,三國時期的皇帝孫休,唐朝的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恆、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這些皇帝因為想長生不老,所以在試吃仙丹的時候中毒而亡

明朝的皇帝朱厚熜特別的喜歡煉丹修仙,當他聽到一些道士進獻的各種五花八門的丹藥時,總是滿心歡喜的試吃。

有一次,這些丹藥中有一種「紅鉛」的煉製方法,這種煉丹方法是與女人的月經加上藥粉攪拌,進而煉成的辰砂。

在朱常洛做皇帝時,因為丹藥既然把自己毒死了!而當時的明光宗只做了29天的皇帝,自己40歲生日都沒趕上,死的也是相當的慘啊。這件事後來被稱為「紅丸案」,同時也成為了明宮三大疑案之一。

人的生命其實是有周期的,生物鐘就是這樣誕生的。

古代的人想盡辦法延長壽命,到了現在的社會人們的壽命已然不成問題,當今社會有不少的百歲老人。以前的七十古來稀也早已經不稀罕了。

其實啊,人的壽命都是有周期的,就像我們的血液每七年就會全身更換一次,生命的周期其實也是有規律的。

20世紀初,泰爾其爾教授在研究了數百名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考試成績後發現,人在一天中也存在著器官敏感程度、體溫、血壓等有規律的周期性變化,並把它稱為「生物節律」。

20世紀中葉,有的科學家開始把這種生物節律比作鐘錶,「生物鐘」概念被正式提了出來。一個人的生命有多久,主要看他的「生物鐘」的循環多少次。

人體存在著一個以23天為一周期的體力波動循環和以26天為一周期的情緒波動循環。人體內的細胞再生周期為25天左右。

一個正常人一生細胞分裂的次數是50次,每分裂一次的周期為2.5年,據此推測出人的壽命應該是125年左右,但因為多種原因,在分裂30次左右時,分裂能力已經走向衰弱。

西方的學者提出「生物鐘」的理論,以及生命周期的證實,其實在我們中國2000多年前的古籍中就有發現了,並不是因為西方國家,我們才知道的生命周期。

《易經》中的耳垂大,壽命就長,其實是有道理的!

中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在古籍中就有過描寫壽命特徵的記錄,人們的身體上有很多的穴位,判斷一個人是否能長壽一般從穴位中能發現端疑。

有一個穴位叫中穴位,如果這個穴位細長,那麼基本上就能說明他有長壽的潛質。

古時有看相這個職業,《易經》在面相上也是有一定的描寫。一個人的耳垂並不像大家說的越大越好,而是飽滿有光澤才是耳垂最好的狀態。

一個人的耳垂好不是說他的命好,不是說這人富貴。而是說這個人的心脾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了解過中醫的朋友應該會知道,人的外部表現可以反映出內在的問題。

這些推斷是根據一個人器官進行判斷的,所以在器官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還是有理可言的,但是如果器官受損,這一條恐怕就不算數了。

《易經》的精髓是易變與機遇,自古成功人士都有讀《易經》。

《易經》的博大之處不是在於算命,而是「易變」、「機遇」。對於壽命的說法《易經》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言論,比如「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同時巧合的是,孔子的壽命是73歲,孟子的壽命是84歲。後來經過一些學者的研究發現,73、84正是一個命體的周期。

到現在有的農村還流行73歲要吃魚的習慣,魚肉一般比豬肉要清淡一些,同時魚湯也是補湯的第一選擇。

在春秋末年時,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晚年的時候撰寫了《易傳》十篇,傳於後世,這就是對孔子作《十翼》的記載。

讀《易經》能讓人心明如鏡,讓人看得清,想的明,不再陷於困境之中。從古至今《易經》就是各大成功人士的讀書選擇。古有孔子,今有馬雲,他們都曾看過《易經》

我推薦的《圖解易經》裡面不僅有深奧的大道理,還有很多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圖解易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

這本《圖解易經》使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把文言文的內容翻譯成白話文,把書中難懂的內容用圖解的方式就讀給你看。

從起卦開始,保證沒有基礎的小白也能,讀的懂,學得會,用得上。

相關焦點

  • 人的壽命是多少歲?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連40歲生日也未能過上。此屬事件史稱「紅丸案」,成為明宮三大疑案之一。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七十歲已經算不上古來稀了,百歲長壽老人屢見不鮮。一是我們現在的居住環境和飲食有了很大的改善,二是我們的醫療條件比古代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人能活多久?2000年前的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2個年齡段要謹慎
    每分裂一次的周期為2.5年,所以,一個人最多可以活到125歲。不過也有例外,據說英國有位老人就活了209歲……相信許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活得時間久一點,從古至今,都不缺乏研究如何長壽之人,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更長的壽命。但是人到底能夠活多久?為什麼有的人活的時間長有的人活得時間短?
  • 人的壽命是多少歲?《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但是人到底能夠活多久?為什麼有的人活得時間長有的人活得時間短?人到底可以活多久?西方科學家根據體力、情緒以及細胞,稱可以活到150歲。然而在2000年前,老祖宗通過研究《易經》,早已算出生命周期。其實指的就是人在不同年紀的不同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在他眼中10歲可以算作是一個周期,而在這期間人的氣血逐漸轉衰,這樣一個過程符合人體的定律。
  • 人的壽命是多少?《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這兩個年齡段需注意
    其實是因為在古代,受醫學水平、科技水平、天然災害事物認知程度等等因素的影響,人的平均壽命其實是很低的,在原始社會的年代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15歲,而到了1800年人類的平均年齡才堪堪達到了37歲。37歲在現代,是男子恰逢壯年的時期,而在古代卻已在生死之間徘徊,實在叫人難以想像。
  • 人能活多久?古人在二千年前早已算好生命周期,主要在兩個年齡段
    我們常說70古來稀,在古代說明活到70歲已經算是一種生命極限了。不管一個人真正能夠活到多少歲,你有沒有想過每個人都有一個生命的周期,比如說什麼樣的人長壽?人到了多少歲是個坎?有沒有固定的周期呢?其實指的就是人在不同年紀的不同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在他眼中10歲可以算作是一個周期,而在這期間人的氣血逐漸轉衰,這樣一個過程符合人體的定律。
  • 人的壽命是多久?2000年前易經早算好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但是人到底能夠活多久?為什麼有的人活得時間長有的人活得時間短?人到底可以活多久?西方科學家根據體力、情緒以及細胞,稱可以活到150歲。然而在2000年前,老祖宗通過研究《易經》,早已算出生命周期。相對於西方科學家發現的體力、情緒等周期,易經學者表示:早在兩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已經發現了人一生的生命周期,有2個年齡段需要注意。人的壽命是多久?
  • 人能活多久?俗語說「人老兩年坎」,易經講邁過2個年齡段有福氣
    關於《易經》,有人贊其為「群經之首」,內容浩大、廣闊,助人把握天時、地利、人和。古往今來,諸多賢能之士無不對《易經》讚賞有加。當然,以今天的角度看待《易經》,還需批判地借鑑、吸收。「生兩儀,列四象,衍生八卦」,《易經》的範圍很大,既包括經國緯政,也包括人的壽命與健康。對於古代方士來說,修煉之初必讀《易經》。那麼,《易經》與人年齡、壽命究竟有何關聯?
  • 人類最長能活多少歲?科學家通過研究基因,終於給出確切數字
    文/行走天涯人類最長能活多少歲?科學家通過研究基因,終於給出確切數字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暫的。尤其是在古代時,人的平均壽命僅僅只在40多歲。但是隨著現代文明的快速發展,人類的壽命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從40歲到了平均壽命高達70歲以上。而這顯然不是人類的極限,因為已經有人活過了100歲。且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數值了。但是如果人類想要突破150歲的生命極限,甚至是200歲,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人類的極限壽命到底在多少歲呢?也就是說一個人最長能夠活到多少歲?排除任何意外事故以及疾病的發生。
  • 人能活多久?2000年前《周易》就算出生命周期,需注意2個年齡段
    俗話說「人活一輩子」。那這一輩子到底有多久呢?是多少年呢?西方的科學家根據人的體力、情緒、細胞等方面做了研究,稱人可以活到150歲。殊不知,我們的老祖宗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通過研究推算出了人的生命周期。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想活得久一點再久一點,當然誰又想早死呢是不是。
  • 俗話說「人老兩年坎」,《易經》說這兩個年齡邁過去就是福氣
    一是古代人的長壽的人不多,能活到70多歲就算長壽了,活到80多歲更是鳳毛麟角了。據說孔聖人活到73歲就去世了,亞聖人孟子長壽,到83歲離世。民間百姓認為連聖人都只活到這個歲數,作為常人能活過這兩位聖人,就是有福氣的人了。二是因為在《易經》中說,73、84歲是對生命的考驗階段。
  • 古今相比,人的壽命有沒有什麼差別?《易經》中是如何解釋的?
    從古至今,人們對於長壽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研究,想要從中窺視長壽的秘訣,但是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太大的成效的。 有的人還說,在這生命的輪迴之中,冥冥之中早就已經將我們什麼時候出生,以及什麼時候離開算得很清楚,那麼人的壽命到底是多少歲呢?
  • 人類最多能活多少歲?科學家計算後得出結果,答案讓人沉默
    那麼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是否有可能實現「永生」呢?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已經給出了答案,並且計算出了人類有希望達到的「壽命極限」,在世界紀錄中最長壽的老人來自印度尼西亞,146歲高齡讓人不由得驚嘆,從很多新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年齡超過一百歲的老人,由此可見80歲的平均年齡並不是人類的極限。
  • 人活多少歲更合適?歲數越大越好嗎?其實這個歲數已達標,別貪多
    人活多少歲更合適?歲數越大越好嗎?其實這個歲數已達標,別貪多現在社會各方面的水平質量都越來越高,人們也開始重視健康,想要活得更久。與過去相比,現代人的平均壽命確實提高了,大約在75歲左右,長壽的人也很多,超過一百歲的人也在增加。
  • 科學已經證實,易經其實並非迷信,卡牌記憶法是學習易經的捷徑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部智慧寶典,而且帶有唯一性,那麼首推的就是中國的《易經》。很多人聽到這句話,其實都不以為然。世界上的智慧典籍不計其數,僅僅中國的經典之作就浩如煙海,憑什麼易經是唯一的智慧寶典呢?太極姓氏如果我們以現代科學的觀點俯察歷史,站在古人的立場想問題,你就會發現,原來現在的科學,其實早在千年前就已經被易經證實和提出,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易經可以這麼科學!
  • 五十歲算老年還是中年?老年是指多少歲?別不服,你可能已經老了
    50歲是個很特殊的年齡,人到了這個年齡,身體將走向衰老,體力和精神都會大不如前,身體素質會逐漸下降,50歲是古人口中的知天命之年,到了50歲,心態較以往也會發生較大的改變,會逐漸懂得「天命」,心態會變得更加的平和,不會再強求什麼。
  • 女性月經周期怎麼算 正常女性月經周期怎麼算
    月經周期怎麼算女性漸漸步入更年期的時候也是快要閉經的時候,但是不代表更年期了就不來月經了,會有一段過渡時間,月經量會逐漸變少直至最後的完全沒有閉經,那麼更年期如何延長月經周期怎麼算,女人更年期還有月經嗎。更年期如何延長月經周期怎麼算月經周期表是什麼?
  • 《易經》透露:人在倒黴前,其實都已經給你暗示了,引以為戒
    一個人的一生總是會經歷一些波折,很多人覺得這與運氣有很大的關係,不管你信不信,有時候就是會倒黴到極點,幹什麼都不順自己的意,人們會說這是遇上水逆了,沒辦法,但其實這不能完全歸結於冥冥之中的運氣,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預兆的,為什麼會產生這個結果,是因為你之前做的事情造成的,這就是因果循環。俗話說得好:「人各有命,上天註定,有人天生為王,有人落草為寇。」
  • 人的一生究竟能活多久?我們無力改變,在出生前就已經註定了!
    人的一生究竟能活多久?我們無力改變,在出生前就已經註定了!我們常說要過好當下的每一分鐘,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這是因為我們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有相關科學家表示其實在我們出生之前,這都已經註定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出生前或許已經註定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大家也都已經發現了,現在人的平均壽命變得越來越長。在古代平均壽命大約在40歲左右,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平均壽命可以達到75歲到80歲之間。壽命的延長是因為戰亂的減少,生活變得越來越便利,條件也更好一些。
  • 破譯《易經》的生命密碼
    人類出現僅僅二百萬年,只能算後生小子。     在雅典神廟的入口處,有一行被風雨侵蝕了兩千年的銘文:"認識你自已"!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確,人生真不知有多少個問號!楚國的大詩人屈原曾一口氣提出了172個問題,這些問題收在他的著作裡,書名便叫《天問》。     生命的秘密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大的秘密!
  • 是誰算出地球年齡46億歲的?
    我們現在知道地球的年齡大約在46億歲左右,但這個數據的由來並非一帆風順,至少沒有像估算地球周長那般「容易」。在我國三國時期出了一本名為《三五曆紀》的書,書中記載了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傳說,寫道:「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如此萬八千歲。。。。。。後乃有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