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老兩年坎」,《易經》給出這兩個年齡段要注意,邁過去就是福氣
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自己能長壽,古代帝王更是追求長生不老,到處派人尋找靈丹妙藥,這是中國人思想中最樸素的生命觀,但人有生就有死,要是都長生不老,那地球就人滿為患了。歷史上總有大師煉丹的傳說,但最後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雖說人固有一死,但保養好是能長壽的。人想長生不老的願望不能實現的,只能尋求心理上的安慰,人們就用華麗的詞語:「萬壽無疆」,「長命百歲」等,祝福老人能多活一些年。
人到底能活到多大歲數,是一個世紀難題 ,據說壽命長短也和家族遺傳有關,當然還有其它的因素。人老了身體機能退化,難免有各種各樣的病痛。要想長壽,有一些忌諱必須要留意,這不是迷信,而是從古代就傳下來的經驗。俗話說「人老兩年坎」,這兩道坎,成為老年人的心病。《易經》裡面明確說出有兩個年齡段要引起重視,邁過去了,心裏面的坎也就過去了。大家一定注意這些禁忌對老年人心理上的影響,幫助老人平安度過這2個坎。
人們都聽說過這句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所以這2個坎就是73歲和84歲。為什麼對這兩個歲數這麼敏感呢?一是古代人的長壽的人不多,能活到70多歲就算長壽了,活到80多歲更是鳳毛麟角了。據說孔聖人活到73歲就去世了,亞聖人孟子長壽,到83歲離世。民間百姓認為連聖人都只活到這個歲數,作為常人能活過這兩位聖人,就是有福氣的人了。
二是因為在《易經》中說,73、84歲是對生命的考驗階段。古人這兩個階段,人的身體邁入老年期,身體素質每況愈下,有的疾病纏身或臥床不起,能活到這個歲數就是長壽了,況且有很多老人在這個歲數,無形中就有了心理壓力,認為自己身體這樣,能過去這個坎嗎?
其實這是老人心裡在暗示,在快到73歲時,就把自己的後世安排好了,萬一過不去這個坎,那就是被閻王爺叫去了,也是命該如此。如果過去這個坎了,就一身輕鬆,精神狀態馬上好轉,下一個坎還得十年呢。
據《易經》中7和8,這兩個數字與生命周期息息相關。所以按照《易經》的說法,一旦遇到與與7和8兩個數有關的年齡,就應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再加上周圍的老人,有73歲和84歲去世的,就更加增加了這兩個年齡段的神秘性,老人們也是非常忌諱這兩個歲數,都希望能順利過關,讓自己的老年生活無後顧之憂。
怎麼樣能讓自己長壽,這是古往今來老人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想要健康、長壽、幸福、快樂,就要好好保養好身體,少生病,多鍛鍊身體,還要心平氣和,合理飲食,家庭和睦,這樣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願望。
《易經》中有關於生命周期的研究,其中就有反覆強調作息時間的正常,對身體健康以及長壽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中,人們更重視養生的話題,實際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長壽。
《易經》中有很多養生的內容,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意思是說人按照自然規律去做,這樣才能有機會達到高壽的願望,人活到100歲以上應該是自然年齡,可是由於各種因素,人活到八九十歲,就覺得高壽了,現在醫學很發達,但是還有攻克不了的疾病。
《易經》裡藏著的人生大智慧,《易經》包羅萬象,點透世人。讀懂易經,能讓我們受用一生,生命科學、健康長壽的方法。都能在易經中找到答案,從而領悟到生命的真正意義。
生活關鍵在於智慧,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人類能掌握命運,人們長壽的願望都能實現,沒有73、84歲的年齡坎,人活百歲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