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暗九和兩年坎,分別是指什麼?

2020-12-16 隨手談詩

關於人的壽命,智慧的中國人有許多有趣的說法,為了長壽,要祈福修道,你看《西遊記》,連孫悟空都為了長生滿世界拜師,而人的年齡越大,忌諱也就越多。如同不能輕易叫一個女性阿姨一樣,在和老人談及年齡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要尊敬。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就是針對老年人而言,當人長到一定歲數之後,應有的忌諱和說法。

人老兩年坎

人老兩年坎,是哪兩年,哪兩道坎?答:73歲,84歲。

老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說法真的有道理嗎?顯然不是,要不然全中國(或者說漢文化覆蓋區域)的老人,不都在這兩個歲數去世呢嗎,哪來的百歲老人呢。

之所以有這個說法,是相傳聖人孔子活了73歲,亞聖孟子活了74歲,出於對聖人的尊敬,人們覺得,不能超越聖人。這當然沒有道理,人是要進步的,聖人的學說,也是為了讓人進步,而不是把人禁錮在他們的知識之下。

這就好比乾隆說他爺爺康熙當了61年皇帝,自己不能超越爺爺,所以60年就主動退位,實際上退位不交權,這不是又當又立嘛。

所以說,七十三、八十四,只是出於人們對聖人的尊敬,而不是說真的到這兩個歲數就有兩道坎,當然了,說的久了也就越來越多人相信是真的了,所以有些老人在這兩個年齡,心理上會有壓力。

暗九大關口

除了73、84這兩個坎,人的一生還有許多「暗九」關口需要渡過。

在古代,九是最大的數,至陽之數,古人說逢九必難。九又分為明九和暗九,所謂明九,就是像2019、109這種年份,又或者人的19歲、29歲、99歲等;而暗九,則是指九的倍數的年份或年齡,比如18歲、54歲,主要是指54歲之後的九的倍數。因為54歲之前,人還年輕,不出意外死亡的機率不大,而54歲之後,人的身體逐漸老化,特別是古代人均壽命本就不長,所以54歲之後,每逢暗九,就是一個大關口。

古人對「暗九」確實十分忌諱,每到這個關口,都要進行祈福,比如《紅樓夢》就有這一說法(第88回):

「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歲,是個『暗九』,許下一場九晝夜的功德,發心要寫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剛經》。這已發出外面人寫了。」

81歲是暗九,所以要做九晝夜的功德,還要抄寫3651部《金剛經》。其實就是圖個心安,你要真虔誠,幹嘛不自己去抄經,還要發出去讓人幫忙,這不是扯淡嘛。

小結

這些俗語都做不得準的,人說「逢九必難」,卻又說「明九不算九,暗九大關口」,大家都是九,我明九不要面子的啊?這說明,俗語本來就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根據地方不同,風俗習慣不一樣,都會有不一樣的忌諱。

所以,不管是你腳踏兩道坎的老人,還是遭遇暗九的中青年,大可不必為這些俗語煩心,要做功德、抄心經,何必在坎上才開始做呢,平生不作惡,就是大功德。就算真有坎,也是惡人先倒下,放心放心。

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家庭和睦、兒女孝順、子孫滿堂、樂觀開朗,身體自然會健健康康。

相關焦點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說的什麼意思?
    我爺爺活了92歲,在世時候,我老問爺爺,九十多年的時間過得長嗎?爺爺總是留戀地說不覺長,就像打了個閃。其實,人越老越怕死,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心裡都有過不去的坎。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說的就是人老了,年齡和壽命的關係。
  • 農村老話「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指什麼?
    在古代,60歲屬於老人,面對將來的日子,老人有兩道坎要闖,這兩個坎兒分別是73 歲和84歲,俗語有云:「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意思是說這兩個坎很難闖過去。在古代這話沒毛病,由於飲食和醫療技術的局限,「活到七十古來稀」。
  • 古語說「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是什麼意思呢?
    也因此,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關於死亡的古語,比如「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很多農村的老人都知道這句古語,四姑娘小時候還經常聽爺爺說起這句古語,那麼,何為兩年坎呢?暗九又是什麼意思?所謂兩年坎,其實說的就是73歲和84歲這兩個年齡比較危險,相信很多人都聽老人說過,73歲是老人的第一個坎,很多老人都倒在了73歲之前,很難活過73歲,但是只要平安過完73歲,就會鬆一口氣。當然,活過73歲的人,又要面對另一個坎,那就是84歲,又有很多老人倒在了84歲之前,如果能平安活過84歲,那麼就又會鬆一口氣。
  • 古語說「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是啥意思?
    也因此,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關於死亡的古語,比如「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很多農村的老人都知道這句古語,四姑娘小時候還經常聽爺爺說起這句古語,那麼,何為兩年坎呢?暗九又是什麼意思? 所謂兩年坎,其實說的就是73歲和84歲這兩個年齡比較危險,相信很多人都聽老人說過,73歲是老人的第一個坎,很多老人都倒在了73歲之前,很難活過73歲,但是只要平安過完73歲,就會鬆一口氣。當然,活過73歲的人,又要面對另一個坎,那就是84歲,又有很多老人倒在了84歲之前,如果能平安活過84歲,那麼就又會鬆一口氣。
  • 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農村老人格外注意73和84歲,這又是為何
    下面就借這句農俗和大家說說吧!人老兩年坎農村老人都喜歡說「人老兩年坎」,小時候一直不懂什麼意思?以為是說人年紀大了有兩道坎很難度過。但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年紀大了(60歲以後),最擔心的就是73歲和84歲這兩年,這兩年就叫「兩年坎」!
  • 農村人常說: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看看你的年齡是否符合?
    人一上了年紀,身體就大不如前了,總會時不時地出點狀況。在農村,有幾個年齡段被老人視為特殊,覺得那是人生的幾個關口,會格外注意,如果過不去,那這輩子就算到頭了。關於這一類的俗語也有好多,其中有一句就是這麼說的: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
  • 俗話說「人老兩年坎」,《易經》說這兩個年齡邁過去就是福氣
    俗話說「人老兩年坎」,《易經》給出這兩個年齡段要注意,邁過去就是福氣 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自己能長壽,古代帝王更是追求長生不老,到處派人尋找靈丹妙藥,這是中國人思想中最樸素的生命觀,但人有生就有死,要是都長生不老,那地球就人滿為患了。
  • 農村俗語,古人逢九,雲是年必有災殃,難道只有逢九老農最忌憚?
    但是,在老人眼裡,有些數字很是令人擔憂,比如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老農認為在人的一生中,這是一道坎,因為就算孔孟二聖人也未躲過去,而談我們這些普通人呢?其實,在農村,有些數字被人看為不好,多與發音有關,這也是「趨吉避兇」老人對美好生活嚮往的一種表現!今天,我們就談一下,農村最不讓人放心的數字問題!
  • 俗話說:「生七不娶,暗九不過」,「生七」和「暗九」是什麼?
    但是在以前可不是這樣,有句俗語叫做:「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以前的女人地位低下,首先在娘家的時候就沒有地位,如果家裡有兄妹倆,一旦哥哥和妹妹發生爭執,無論對錯,家長在心裡肯定是向著男孩的。而且女孩從小就被束縛在道德的牢籠裡,被灌輸一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然後心安理得的不讓女孩上學。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人能活多久?俗語說「人老兩年坎」,易經講邁過2個年齡段有福氣
    關於《易經》,有人贊其為「群經之首」,內容浩大、廣闊,助人把握天時、地利、人和。古往今來,諸多賢能之士無不對《易經》讚賞有加。當然,以今天的角度看待《易經》,還需批判地借鑑、吸收。「生兩儀,列四象,衍生八卦」,《易經》的範圍很大,既包括經國緯政,也包括人的壽命與健康。對於古代方士來說,修煉之初必讀《易經》。那麼,《易經》與人年齡、壽命究竟有何關聯?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什麼是「生七」?老祖宗的智慧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還有句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比如說下面這句"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可能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是看不出來的什麼意思,接下來就跟我一起來了解學習一下吧!分別是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忌妒、惡疾。比較有爭議的則是不孕和頑疾。對於不孕不娶之說不能絕對,不排除有些愛得死去活來,不在乎這個,也不排除現在有些丁克家庭。
  • 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來自於民間,這是幾千年來人類進化的同時而總結出來的經驗、規律或教訓等等,所包含的內容也是極具民眾性,從民間而來,又應用於每個人身上,大多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形式存在,讓人一目了然,一聽即懂。最早的俗語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 老人說:「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其中「生七」是指什麼呢?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小編覺得最神秘的當屬於農村的俗語,雖然很多已經不適用於現在了,但是這些話語代表著古代人們的智慧。要說剛開始聽到的老人家說俗語只會覺得有意思,但是現在會感慨其中的深意。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小編新得的一句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你可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生七不娶」,這半句主要說的是和古代女子有關聯的事情。其中「七」是指七件事,分別是:無子、淫蕩、口舌、偷盜、妒忌、惡疾、不事舅姑。想必大多數人應該清楚,古時候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基本沒什麼權力。
  • 老話說:「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你知道「生七」指的是什麼嗎?
    但是在以前可不是這樣,有句俗語叫做:「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暗九不過 其實這句話就有些迷信思想了,因為以前人到了60歲基本上算是高壽了,「暗九不過」
  • 農村俗語「六十六,不死掉塊肉」是什麼意思?為什麼66歲是坎年?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流傳著不同的俗語說法,在一些關於老人過生日的說法中,人們都比較重視六十六的生日,並且把這一年的過壽稱為「大壽」,民間也一直流傳著很多關於六十六大壽的說法,比如說「老人過六十六,要吃姑娘一刀肉」「人到六十六,不死掉塊肉」的說法,這些說法都是由於古代人們的一些迷信思想所導致的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何意?現代人是否還需遵從?
    而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事,包括擁有最高權力的歷代帝王,縱使他們擁有各種稀有的資源和大量財富,仍舊沒辦法煉製出靈丹妙藥讓自己長生不老,更何況是大千世界的普通人呢? 有這麼一句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據說它總結了人生兩件大事的哲理,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留下的忌諱有道理嗎?
    那麼在民間流傳的「生七不娶,暗九不過」,這句話有沒有道理?老祖宗留下的忌諱有道理嗎?眾所周知,古代女性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下,甚至連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做主,哪怕在嫁為人妻後,也必須無條件聽從丈夫的話,根本沒有人生的選擇權,實屬古代社會的一大悲哀。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生七暗九有何深意?
    俗語大多是以前的勞動人民根據生活經驗創造出來的,俗語通俗,交流起來並不是顯得費力,並且具有趣味性,還帶點地方特色,俗語說:「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何講究?
  • 明9不可怕,暗9大關口?民俗中的關口年、損頭年,分別指何時
    明9不可怕,暗9大關口?民俗文化所稱的「關口年」,分別指何時樹有年輪,人有年齡(歲數)。在《《易經》:男人怕遇數字「9」?具體在《易經》數字中,有兩個數字來代表,分別是:「6」或「9」。文章中,我們也談到,《易經》認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互為融通。其中陽數字,9則為老陽,6為老陰。做為男性來講每逢遇到9或6的年齡段,都會是多事之秋,運勢動蕩的不平凡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