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類壽命的問題,古今中外各國的科學家都在進行探索,現代醫學家甚至通過細胞分裂周期計算出了人類的理論壽命——125年。但實際上,能活到125歲的人真的屈指可數。由於疾病等各類客觀原因,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基本上在七八十歲,至於古代人的平均壽命那就更短了。
而且,我們的老祖宗已經在2000多年前就人的壽命問題告訴了我們答案。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孔老夫子就曾告訴我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孔子認為:人的生命以10年一個大周期,人的經歷在40歲的時候達到了頂點,隨後由盛而衰。
而且,在我國著名的道家著作《易經》當中,還流傳著一個至今人們都非常相信的觀點「73歲,84歲閻王不請自去。」巧合的是,73歲與84歲孔子與孟子的最終壽命,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73歲與84歲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生命周期。在此年齡段期間,個人要注意休息,多吃清淡飲食,還要注意平時的鍛鍊。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跨過73歲與84歲這兩個「生命坎」,進而長命百歲。
而且,孔夫子通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段話也深刻地告訴我們——人的一生主要分成30歲之前、30到40歲、40到50歲和50歲以後這4個階段。這4個階段,我們都要做好不同的事情,為日後步入老年積累足夠的財富。
30歲而立——30歲事業有成!在30歲之前,所有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上學、擇業或創業。在這一時期,我們通過上小學、中學再到大學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讓我們能初步的認識世界並掌握世界的規律。等到大學我們學習更加系統的專業知識後,我們就得為下一步的就業去做打算了。大學畢業後不管我們選擇參軍、還是考公務員或者去做公司職員,我們都要為30歲事業初步有成做好基礎!等到30歲到來的時候,我們的事業也就初步的形成規模了。
40歲不惑——40歲人生事業達到頂峰!30歲,我們的工作小有成就,事業初具規模,那麼我們就要在已經取得的成績上繼續努力奮鬥!讓自己的事業達到頂峰。畢竟30歲到40歲期間,很多人都已經結婚,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壓力也會迫使我們將事業推向頂峰。當然,努力工作並非拼命蠻幹,我們在這一時期既要努力工作,又得注意自己的身體,千萬不要積勞成疾了。
50知天命——50歲是人生一個頗具爭議的年齡,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想著為退休做準備了。但我認為,50歲是事業第二次高峰的黃金年齡!如果40歲的時候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你在40歲到50歲之間千萬別驕傲自滿,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業推向更成功的頂尖!如果40歲的時候因為某種原因導致事業下滑,那也沒有關係,我們不怕失敗,心若在夢就在,人生可以從頭再來!不管我們如何努力,一定要讓人生在50歲的時候讓財富100%的富裕!這樣,我們就能為自己養老為後代積累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