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4為啥是道坎兒?老祖宗這樣說,還有4大「破解術」

2021-01-09 歷史裡的女人

老人們常說這樣一句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句話一直廣為流傳,老年人到了所謂的砍兒,過得也是心驚膽戰。

這73、84的坎兒是怎麼來的呢?有沒有什麼「破解術」呢?老祖宗是這樣說的,一起來看看。

01古人對壽命的認知

很多人覺得,這種說法是來自中國歷史上的二聖——孔子和孟子。據記載,孔子於73歲去世,孟子於84歲去世,大家難免會覺得,連聖人都沒過去「坎兒」,更何況咱普通人呢!

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是來自於孔孟聖人,而是來自於古人對壽命的認知。早在遠古時代,中國人學會了觀察星象,用天幹地支記錄表達,而壽命也與這種測算方法有關。

根據這種方法,在幹支紀年中,60年為一個循環,也稱花甲;在一個花甲中的第1年稱為甲子年。中醫認為,人的正常壽命叫做「天年」,它有多長呢?正好是2個甲子,也就是120歲。

除此之外,還要知道一個概念,就是「折壽」。古人認為120歲是正常壽命,也稱「天壽」,但往往都會打個折。每打1折減12歲,比如120歲打9折,就是108歲。以此類推,打8折就是96歲,7折84歲,6折72歲,5折60歲。

60歲以下,都叫「夭」,因此人們常說的「夭折」實際上不是指嬰孩,而是指沒活過60歲的人。古人認為,能活到「天壽」的半折壽命,就很不容易了。所以,人們常說的過大壽,也都是指60歲以上的人,60歲也被稱為「一壽」。

在古代,人活60古來稀,如果能打個8折96歲,就叫「高壽」了。但由於古代生存條件惡劣,能活到6折的72歲和7折84歲,就已經很不容易,再結合二聖也在這個年紀去世,因此才有了「73(按虛歲算)、84是道坎兒」的說法。

02「天壽」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

古人的這種說法是基於天幹地支理論基礎,那麼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其實在國外,也有很多人研究人類的壽命,但巧合的是,幾乎幾種知名的理論都與我們古代「天壽」的說法較為相近。

比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人的極限壽命應該是人類生長期的5-7倍,折算下來就是100-140歲,折中一下正好是120歲。

再比如,日本科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人的壽命應該是性成熟期的10倍左右,也就是108-145歲,取平均值126.5也與120歲不相上下。

再有美國科學家海爾·弗利克認為,人的細胞分裂到50次就會出現衰亡,按照這個理論推算,人的壽命應該是120歲左右。

由此可見,世界各地的研究成果均和中國古人的說法極為相近,不得不讚嘆咱們老祖宗深不可測的智慧。

03「折壽」是否有「破解術」呢?

在古代,人的壽命很難超過「一壽」,這與當時的生活條件和醫療水平很大關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療科技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逐年增高。2019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到達77歲,所謂的第一道「坎兒」已經破解了。

其實古代也有高壽人,最有名的唐代「神醫」孫思邈,傳言他活到了140歲,這個說法雖然沒被證實,但超過百歲是肯定的。這就說明,同樣的醫療條件,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過坎兒」的關鍵。

那孫思邈有啥妙招呢?這裡為大家介紹幾個孫思邈的「破解術」:

第一,養生先養性養性的最高境界就是無欲無求,心胸豁達。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心理壓力大。據統計75%的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很多人因為想不開積鬱成疾,這種心理疾病是養生大忌,因此要保持自己「寧靜祥和」的心境。

第二,按摩吐納換成白話,就是身體操和呼吸操。換做現代理論來講,這和放鬆身體,呼吸冥想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讓人緩解壓力的好方法。

第三,注意飲食健康孫思邈主張,吃飯的時候心要靜,不能邊吃邊想事兒,這才有助於消化吸收。另外吃完不要馬上做腦力或者體力勞動,可以按摩下腹部,散步百步。同時吃完漱口,保持牙齒健康。

第四,作息要有規律孫思邈主張飽食和飢餓狀態下都不宜入睡,睡前不宜做劇烈運動,也不可以貪睡,要保持健康規律的作息。

其實,孫思邈的建議都是很普通的,但往往這些細節被人忽略。由此可見,想要高壽,並不是難事,重在堅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好習慣,再加上科學的進步,根本沒有必要懼怕所謂的「坎兒」。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不說36、不提73、不講84」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不說36、不提73、不講84」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莊子曾言道:「睡下可起,為生,不可起,為死。如此,是大恐怖」,自呱呱落地之始,死亡便伴隨著人的成長直到最後迎接死亡,儘管這一過程是必然,但大多數人是無法接受的。
  • 73歲是個坎,美國總統在73歲迎來彈劾、瘟疫、經濟崩潰、種族暴亂
    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講,73歲和84歲是兩道坎兒。咱們認為老年人有可能就倒在這兩道坎兒上,當然了,這是封建迷信。那麼可能有人要問,怎麼會有這兩句俗語?他有什麼原因嗎?是有原因的,因為咱們儒學的兩位大師,孔子和孟子這兩位老人家,分別在73歲那年和84歲那年去世。
  • 為什麼說73,84是人生兩個「命坎」?健康長壽您要這樣做
    老人也常說73歲和84歲是生命中的兩道坎,平安度過就等於逃過一劫。為何會有這種說法,想要健康長壽應該怎麼做? 而能夠生存到73歲或84歲的人,也更是少得可憐,孔聖人是72歲,孟子是活到了83歲,這聖人也才活到如此年齡,更何況是普通老百姓。73歲,84歲就成了生命中的兩道坎,老百姓也望之生畏。
  • 老祖宗在2000年前告訴我們答案:人的一生該這樣過
    而且,我們的老祖宗已經在2000多年前就人的壽命問題告訴了我們答案。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孔老夫子就曾告訴我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孔子認為:人的生命以10年一個大周期,人的經歷在40歲的時候達到了頂點,隨後由盛而衰。
  • 風水先生:「雞超六年,狗過八年,必出問題」,老祖宗為啥這樣說,有道理嗎
    當然在眾多的俗語中,一些俗語大家並不是很贊同,還有一些俗語被人們認為是迷信,謬論。閒來無事時大家總會探討一番。特別典型的就是下面這則俗語,「雞超六年,狗過八年,必出問題」,老祖宗為啥這樣說,有道理嗎?其實,我起初剛聽到這則俗語,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養個雞和狗,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能出啥問題。後來聽長輩們坐下來聊了半天后,才曉得其中隱晦的一些道理。
  • 終於知道84消毒液為啥叫「84」
    84消毒液大家都不陌生,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更是家家必備。那麼,你知道84消毒液為啥叫「84」嗎?這個數字到底代表的是排行、濃度、還是配料組成?其實都不是。今天,就請專家跟大家聊聊關於84消毒液名字的由來以及過度使用消毒液的害處。    「如果我們認真去考慮這個數字的話,應該能聯想到某個年代。不可能是1884,那就是1984。」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以前那個社會科技還不發達的年代,我國農業生產技術可以說還是非常先進的了。這主要也是我們國家有著上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而我們的老祖宗也通過實踐總結出了很多的經歷。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
  • 農村老人常說「73、84,閻王不叫主動去」,什麼意思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人常說「73、84,閻王不叫主動去」,什麼意思呢?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可是作為老人來講,特別忌諱人生中的兩個年齡,那就是73歲和84歲,老人們常說「73、84,閻王不叫主動去」,什麼意思呢?老人們覺得73歲或84歲的時候,是人這一輩子中的一道坎,好多老人到這兩個歲數的時候很容易生病去世,也就是人們常說去見閻王了。
  •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啥意思,老祖宗為啥下此結論?
    還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經常聽到村裡的長輩們說一句話: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那時候小聽不懂,只知道是農村代代相傳的俗語,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老祖宗為啥下此結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一個人通過自己的奮鬥,達到了人生的頂峰,那麼這個人最應該做的就是急流勇退,把控住自己的欲望,否則很容易從巔峰逐漸下落,從而讓自己徹底失去了退路。
  • 終於知道84消毒液為啥叫「84」 過度消毒危害多大?
    84消毒液大家都不陌生,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更是家家必備。那麼,你知道84消毒液為啥叫「84」嗎?這個數字到底代表的是排行、濃度、還是配料組成?其實都不是。今天,就請專家跟大家聊聊關於84消毒液名字的由來以及過度使用消毒液的害處。
  • 為何把「36歲、73歲、84歲」,稱為「三道坎」?是否是迷信行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語:「36不提,73歲、84歲,閻王不請自己去」,這三個年齡被人們稱為「三道坎」,如果能安全地跨過,是比較開心的。那麼為何將「36歲、73歲、84歲」稱為三道坎?是迷信嗎?首先我們來說說「第一道坎」,在農村,將36歲當成是一道坎,到了這個年齡,都不會提及,如果別人問起來,只會說臨近的數字。
  • 為什麼古人忌諱36,45,66,73,84等數字?有什麼含義?
    古人特別對一些關乎年歲的數字有很深的忌諱,比如36,45,66,73,84等數字,人們平時都不願提起,更有「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傳言。36,45,66,73,84等數字,都是與古代的某位知名的大人物有關,他們或在此年歲上死去,人們自認為自己比不上這些先賢大人物,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人們認為那些先賢人物都是高自己一等的存在,連他們都逃不過這些數字的坎,更何況普通的自己!36,與周瑜之死有關
  • 農村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要藏,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農村,老人在過壽日的時候經常說:「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要藏」,當初我不知道這4個數字代表什麼,後經過請教,終於明白這四個數字其實是概括了一個人四個主要人生階段。咱們先說說「36不提」是什麼意思?古人認為「九」是最大的一位數,也就是「頂頭數」。
  • 中國文人為何忌諱73和84,從不輕易使用?它們有什麼意義?
    文/醉佳人歷史短視頻中國文人為何忌諱73和84,從不輕易使用?它們有什麼意義?中國古人特別注重禮教,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古代先哲們思想的影響,人們在生產生活中逐漸也被這些思想所薰陶,後來一點點發展成為社會主流。提到古人的思想文化,就不得不提及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大聖人。
  • 73、84不是什麼「坎兒」!別把心魔當規律
    實際上,因為我國的兩位先賢孔子和孟子享年分別為73歲和84歲,老百姓認為如果能活過這個年齡堪比先賢,才誕生了此種說法
  • 農村老人格外注意73和84歲,這又是為何
    取養老金是60歲,意味著還有36年,這36年裡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而說到年紀大,養老這些事情,我想到了農村的一句俗語。才發現農村老人會格外注意73歲和84歲,有的過生日時還會刻意過59歲,或避開與9有關的歲數。這些習俗又是怎麼回事呢?
  • 你了解73,84 這句老俗話的真正含義嗎?你的觀點是什麼?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73,84 閻王不到自己走。講的是老人活過了73歲就可以活到84歲,農村老人活到了84歲就可以再活到100歲。當然按照現在的科學理論來解釋的話,這句俗語是完全沒有什麼道理的。按照今天的生活條件和醫學條件來看,只要你不是得的絕症,最普遍的就是癌症。
  • 老話:73、84,閻王不請自己去,是什麼意思?該不該相信?
    在生活中,時不時總會聽到一些老話說,俗語說,這些都是流傳比較久遠的一些話語,有的是精華,有的是糟粕,需要大家辯證地運用。關於長壽的問題,老話也不少,有句「73、84,閻王不請自己去」,這說的是73歲和84歲是一個長壽的坎,若是能夠挺過去,長壽也就很容易了,說的在不在理,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 終於知道84消毒液為啥叫「84」,如何正確使用?這四點要注意
    84消毒液大家都不陌生,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更是家家必備。那麼,你知道84消毒液為啥叫「84」嗎?這個數字到底代表的是排行、濃度、還是配料組成?其實都不是。今天,就請專家跟大家聊聊關於84消毒液名字的由來以及過度使用消毒液的害處。資料圖 戴冰攝「如果我們認真去考慮這個數字的話,應該能聯想到某個年代。不可能是1884,那就是1984。」
  • 老祖宗為啥這麼說
    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門前有一塘,家人心彷徨」,什麼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在房子門前有水塘的話,那麼這間房子裡住的人,心裡難免心惶惶。老祖宗為何要這樣說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門前有聚水,就是十分好的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