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忠告:「人過中年擦亮眼,切勿深交四種人」,啥意思?

2020-12-27 諸葛品歷史

武俠小說裡常寫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鬥。」其實,江湖無處不在,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無論工作還是生活當中,都少不了與人打交道。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每個人都想遇到聊得來的知己,可以推心置腹,暢所欲言,無需考慮亂七八糟的事情。

現實卻令人無奈,知己可遇而不可求,一生能有兩三個摯友就很幸運了。和不同人打交道的時候,採用的策略不同,畢竟親疏程度各不一樣。做人不可太單純,更不能對誰都掏心掏肺,要清楚他是否值得深交。在這方面,一些老話還是很有道理的。老祖宗曾說:「人過中年擦亮眼,切勿深交四種人」,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一、牆頭草

所謂的牆頭草,指的是見利忘義,立場非常不堅定的人。當你風光無限的時候,身邊聚集很多朋友,他們對你阿諛奉承,甚至把你誇上天,此時就要注意了,因為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你發達而親近你,也不會因為你落魄而疏遠你。不管你處境如何,真正的朋友對你的態度不會改變。

但是,牆頭草就不一樣了,他們見風使舵,自私自利,友情對於這種人來說,幾乎一名不文,他們只在乎眼前的利益。一帆風順的人,很難看清身邊的朋友,只有經歷幾次失敗和挫折,跌至人生低谷,才能看透那些牆頭草的真面目。若你身邊有牆頭草式的親友,最好跟他保持距離。

二、鐵公雞

鐵公雞,又被稱為吝嗇鬼,愛佔小便宜,這樣的人屢見不鮮。一個人小氣與否,和財富的多少無關,是有品行決定的。國人講究禮尚往來,朋友之間相處也好,親戚之間走動也罷,如果一方付出太多,另一方很少付出,過不了多長時間,再親密的關係也會變淡。

《道德經》云:「將欲取之,必姑與之。」想得到某樣東西,或者一份感情,必須懂得先付出,鐵公雞式的人,根本不明白這個道理。你請他吃飯,他覺得理所當然;你送他生日禮物,也卻從不回禮,經常裝傻充愣。所以,那種只會索取,從不願意付出的鐵公雞朋友,儘量不要來往。

三、白眼狼

古人常講:「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而那些白眼狼式的人,不僅沒有感恩之心,還會過河拆橋,甚至反過來傷害對他有恩的人,也就是最讓人痛恨的恩將仇報的行為。我們經常聽的農夫與蛇的故事,就是恩將仇報的典型。農夫好心救下被凍僵的小蛇,用身體幫它取暖,小蛇甦醒之後,竟然被農夫咬死。

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最好保留一定的警惕,不可太相信他人。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雖說要養成助人為樂的好習慣,但也要分析對方是否是白眼狼,萬一你好心施以援手,儘可能幫他度過難過,結果他恩將仇報,到時候來不及後悔了。一旦發現白眼狼,趕緊避而遠之,更不可深交。

四、笑面虎

笑分為很多種,有開心時發自肺腑的笑,有無奈時的苦笑,有絕望時悽慘的笑,也有皮笑肉不笑的不懷好意的笑。當看到別人對你笑的時候,不要輕易地認為對方很友善,也許他笑裡藏刀,也就是所謂的笑面虎。笑面虎很可怕,外表善良,內心卻非常兇狠,看似人畜無害,實則心狠手辣,若是遇到,必須謹慎對待,不可交往太密。

人過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所追求的就是穩定,經受不起太大的打擊。如果想過得更加幸福,必須放棄無用社交,同時也要甄別身邊的朋友是否值得繼續交往。擦亮雙眼,遠離牆頭草、鐵公雞、白眼狼和笑面虎式的朋友。各位網友,你遇到過以上四種人嗎?不妨分享你的經歷。

相關焦點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老」與「殘」、「洩」與「精」並不是說讓老人純粹節慾,這種觀點其實也是違背自然規律。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後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肆意妄為,在年老的時候不要過度節慾。
  • 聰明人懂得深交四種人,絕交三種人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朋友,人到中年,深交四種人,絕交三種人。1、深交四種人1.堅定厚道的人,值得深交鬼谷子曰:言忠行夷,秉志無私,施不求反,情忠而察,貌拙而安者可以深交。說到做到,心志堅定,施恩不圖回報,心性忠厚穩重,外表厚道不張揚的人,可以深交。精明故而好,但是玩弄小聰明的人,遠不及厚道的人踏實可靠。
  • 鬼谷子:與人交往務必擦亮雙眼,這七種人切勿深交,儘早遠離
    他告訴我們遇見這七種人,儘早遠離,萬萬不可深交。第一類:不守孝道的人俗話說:「百孝善為先。」對長輩孝順是作為人最基本的善良,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親人都不孝順,那與白眼狼有什麼區別。對自己親人不好的人更不要指望他能用真心去對待別人,去關心和愛護別人。因為這種人不懂得感恩,也就無所謂忠誠,他們往往以利益至上而忘記做人的原則與道理。第二類:斤斤計較的人這一類人往往一點小事都能算計得很清楚,絕對不會讓自己吃虧。
  • 巴菲特的忠告:有這3個特徵的人,多是庸才,不值得深交
    對於交友,巴菲特有自己不可打破的原則,他透露,有三種人不能成大事,不值得深交。反觀某些人,因為害怕就拖延,因為懶得就拖延,和朋友置氣還是拖延!一直拖延,問題就能解決嗎?不如去做做事前準備,這樣還能提高成功率。不要和這種人深交,他們自己懶,自己拖延還要拉著你一起浪費時間!
  • 具有這三種特徵的人,多半人品不好,或許不可深交,老祖宗忠告!
    《戒世人》有云:「與邪佞人交,如雪人墨池,雖融為水,其色愈汙;與君子交,如炭入燻爐,雖化為灰,其香不滅。」其大約意思是說,一個人跟什麼樣的人做朋友,就決策了他會變為什麼樣的人。若與君子為伴,踏塵必留芬芳;但若是與小人為伴,行去必有餘臭。
  • 俗語:「腿軟同房,自取滅亡」,啥意思?牢記老祖宗的忠告
    中華文化傳承了幾千年,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瑰寶和智慧,而其中有一部分是「俗語」,說到俗語,如今已經被很多人所忽視,在很多人看來,那些所謂的俗語已經過時,甚至顯得很陳舊。然而,許多人忽視了這一點。他們常以健康換取財富,認為自己的年輕身體好,可以揮霍自己的身體。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很多人平時不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這會損害自己的身體,最後悔之晚矣!俗話說:「腿軟同房,自取滅亡」這是什麼意思?記住古人的忠告!
  • 鬼谷子:三十歲之後深交五種人,絕交三種人,福報不請自來
    俗話說三十而立,人到中年頂天立地,全家人都靠你生活,不能再像年輕時肆意妄為,也不能像老年人暮氣沉沉。用人生最好的年華去奮鬥,才不負此生。謀聖鬼谷子的縱橫術最講求為人處世,人生努力很重要,但與誰同行更重要。
  • 老祖宗忠告:人到中年,默念這四句口訣,後半生順風順水
    老祖宗告誡我們,人到中年,默念這四句口訣,後半生自然順風順水,一定要牢記。1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養心。遇到讓你生氣的事情,不要過於發怒,遇到讓你高興的事情,不要過於狂喜,可以涵養身心。惡俗的人不要結交,混亂的圈子不要接觸,這樣才可以立身。年輕的時候缺乏社會經驗,識人不明,容易被人欺騙,結交了不改結交的人,被帶入了不該進入的圈子,以致於誤入歧途。人到中年,就要明白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強大了自己會有人來巴結你,你弱小了就會有人欺負你。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所以最終還是要過好自己,不要跟著別人的圈子走。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而像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幾千年來,老祖宗用智慧把他們的生活經歷,編成了通俗易懂的俗語,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這些俗語,便是他們看透人性,看透人心的總結,老祖宗用這些話來忠告我們,生活中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那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
  • 易經忠告:人到了50歲,這兩類親戚就不要來往了,一定要擦亮眼睛
    易經忠告:人到了50歲,這兩類親戚就不要來往了,一定要擦亮眼睛人到五十(泛指這個階段的人),就像這些成熟甘甜的櫻桃一樣,是美好的。但是,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更要守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啊。
  • 古人云:「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忠告
    古人云:「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忠告我們常常聽人家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人言的重要性其實老人言不僅僅體現了對現實人生的認識和理解,更闡述了一種古老而實用的智慧老人言,就好比陳年佳釀,飄香持久老人言能夠流傳到現在這其中一定是有一些道理的,比如說老人常說:「兩腮無肉不可交」,比如說「娶妻娶德不娶色「等等。
  • 俗語「耳大必有福,眼斜心有毒」啥意思?老祖宗的識人之道
    俗話說「耳大必有福,眼斜心有毒」,從字面意思來看,耳朵大的人肯定是有福氣的人,而斜眼看人的人心思歹毒,那麼古人通過耳朵和眼睛就能分辨一個人的好壞,老祖宗的識人之道,有道理嗎?很多人會通過判斷一個人的耳垂來看財運,在很多老人的眼裡,一耳朵又厚又大,耳垂飽滿的人在人們的眼裡是有福氣又有財氣的,反之沒有耳垂或者比較單薄的人過的就會比較辛苦。為什麼大耳朵的人就有福氣?其實這個說法主要來源於佛祖。
  •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這5種人「養不熟」,儘量遠離切勿深交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此言雖不虛但還要結合實際情況;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有這五種人根本「養不熟」,更別說做朋友,還要時刻保持距離,切勿深交。第一種人:笑面虎《談藪》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公袞的祖墳在會稽西山,被掌管墓葬之人奚泗給挖了,公袞聽聞後悲憤不已,立即上報郡守,結果官府僅僅只是杖責了奚泗,這可把公袞給氣壞了。
  • 老祖宗告誡:人這輩子有兩種人不可深交,越早知道越好
    意思很明確,就是孔子告訴我們,有兩種人是絕不能深交的。 第一種叫「鄉愿」,也就是「太假」的人。第2種叫「鄙夫」,也就是「太俗」的人。
  • 老祖宗的忠告:為人處世,牢記三句話,餘生順風順水!
    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總覺得做人好難、人際交往能力弱,那就來聽聽老祖宗的告誡吧?老祖宗的忠告:為人處世,牢記三句話,餘生順風順水!第1句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中國向來講究來而不往非禮也,其實這話說的就是給予他人便利,早晚他人會給予我們便利。
  • 老祖宗忠告:「這五種人永遠養不熟,遇到一定要遠離」,哪五種人?
    交往的人多了自然就會明白,「交友不慎,人財兩空」,這5種人「養不熟」,所以要時刻保持警惕和距離,並懂得切勿與他們深交的道理。第一種人:笑面虎唐玄宗李隆基曾被稱為「中興之主」,年輕的時候他也曾力挽狂瀾,開創了不朽的功勳「開元盛世」。可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他的生活也陷入了安逸、不思進取的狀態中。
  • 古人云:「男娶五窮到哭,女嫁六要折壽」,老祖宗對年輕人的忠告
    不懂禮貌的女子在生活中會經常有意或無意的得罪人,娶到這樣的女子,不僅對男人的事業沒有任何益處,反而會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得罪了周圍的人甚至上司。無論事業還是社交都有可能因為這樣的女子無法前進。以上四種男人是德行存在問題的男人,一般這種男人的這些習慣輕易是無法改正的,嫁給這種男人,註定要受苦受累。其次,心胸狹隘,小肚雞腸的男人,這種男人會時時挑女人的錯處,嫁給這種男人好像沒有大的毛病,但會使成為他妻子的女人非常累,甚至不斷懷疑自己。
  • 俗語「人到四十,三不喝,三不去」謹記老祖宗的忠告才能越過越順
    俗語「人到四十,三不喝,三不去」謹記老祖宗的忠告才能越過越順!在我國古老悠久的文化中,有這麼幾種文化堪稱經典,那就是諺語和俗語。這些語言便是人們從日復日一的社會生活中,不斷吸取經驗總結出來的話糙理不糙的道理。
  • 俗話說「人到中年兩不交」,是什麼意思,指的是哪兩種人
    認識的人多,在關鍵時刻,就會有朋友出來幫助自己解決麻煩,這樣的事是好事,可是任何事情都有兩方面,並不一定所有的朋友都值得交往,有的人就不能交往。但是與此同時,又有一句老話說「人到中年兩不交」,說的是人們在交朋友的時候,也要避開一些兩種人,尤其是人到中年的時候,哪怕是關係再好,也要與他們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是為何呢?那麼這兩個人指的是什麼樣的人呢?
  • 老祖宗忠告:人到四十,身上有這兩個跡象,往往是發達的徵兆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那些等待時間的人,往往就是在浪費時間的人」。當我們仔細想想也是那麼一回事。人生數載,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誰也耗不起。很多時候等待時機的同時,自己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也是枉然。與其默默等待,不如努力地提升自己,也是一種創造機會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