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到四十,三不喝,三不去」謹記老祖宗的忠告才能越過越順!
在我國古老悠久的文化中,有這麼幾種文化堪稱經典,那就是諺語和俗語。這些語言便是人們從日復日一的社會生活中,不斷吸取經驗總結出來的話糙理不糙的道理。在當今社會經過各種詩詞歌賦薰陶的我們,聽到它們難免有些俗氣,但還是經常能給人們許許多多正確的指引和勸告,幫助人們在人生這條道路上少走彎路。
光陰如水,人生如夢。人至四十日已過午,白駒過隙,驀然回首,鬢角的斑白早已悄然滋生,無言地流露著人生腳步跨進了中年行列。對於每個人而言,此時生命經過了四十年的漂泊後,正在步入一個極為重要的分水嶺,正所謂「人至四十,陽氣過半」,四十歲後以後,身體各方面機能逐漸衰退,精力再沒有往日那樣充沛,更應懂得療養身體。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時光流逝,歲月催人老,四十載的歲月磨礪,成就了「不惑」的本領。而所謂「不惑」,就是經過歲月的積累,保持聰明與睿智的頭腦,但能力與經驗成長的同時,年齡也在不斷遞增,因此,人過四十, 切記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再多的名利加身,都不如一個健康的身體!
所以這次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一句勸告中年男人的良言:「人到四十,三不喝,三不去」。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到底指的是哪三不喝,哪三不去呢?這「三不喝」說來也很好理解,就是不喝醉酒,不喝灌酒,不喝不敬酒。
1. 不喝不敬酒
按照字面意思來說就是不敬之酒,這類酒指的是不尊重人敬的酒不喝,在酒桌上不是什麼酒都要喝的,這種人一般人品都很差,那麼酒品也好不到哪裡,這種人不用給他們留面子,如果喝了他們敬的酒,還可能遭到別人的嘲笑。
2. 不喝醉酒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喝酒其實是難以避免的一件事,在年輕的時候還可以偶爾放縱輕狂一下,和幾個好朋友喝得大醉一場來一解青春的憂愁和迷茫。但是當我們四十歲之後,很多人都會組建起自己的小家庭,如果這時候再隨意喝醉酒的話,首先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大不如以前,此時我們已不再年輕,喝酒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喝醉,喝醉一次幾天都是難受得,其二是對家庭的傷害,一個經常喝醉酒的男子無疑會因此傷害到於妻子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3. 不喝急酒
顧名思義,喝得快且急的酒即為急酒。比如有些人喝酒,總喜歡逞一時之能,強行與人拼酒不計後果,所以甭管你有多大酒量,如此推杯換盞,一來二去,肯定喝的爛醉如泥。因此,這樣喝酒顯然不對,本來促進感情的場合,最後卻以如此收場,難道不是有違初衷?
而這俗語中的「三不去」指的是不去是非之地,賭博之地,風花雪月之地,是為了讓人不惹是非,潔身自好,修身養性。
1. 是非之地不去
是非之地顧名思義就是容易惹上麻煩事的地方,是很不安全的,是很容易惹禍上身,為了避免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請遠離是非之地,因為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會招惹麻煩。
2. 賭博之地不能去
因為賭博造成家庭破裂,妻離子散的例子那是數不勝數,賭博是會上癮的,那是一個無底洞,十賭九輸。一旦賭博上癮,縱使有萬貫家財,也是不夠輸的。很有可能造成家破人亡的後果,人到四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這時候被毀的不只是自己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
3. 風花雪月之地不能去
人到四十是人生最重要的時刻,事業和家庭都已經穩定。如果去了風花雪月之地,這樣很容易導致家庭破裂,不僅影響了家庭,事業上也會受到損失,對孩子也會造成非常大的不好的影響。
了解了這句俗語,大家對於「人到四十,三不喝,三不去」這句俗語,還有何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美圖源於網絡,感謝美圖
編輯文本由「我只想平平淡淡的」原創,歡迎點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