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到四十,三不喝,三不去」,是什麼意思?早懂早受益
文/江南煙雨夜行人
一個人的生命短暫,最長的也不超過一二百年,但是他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和總結卻可以通過語言文字流傳千年。中國悠悠歷史長河中,許多人的許多智慧,化為文字和語言,流傳下來,最終匯集成一個成語、俗語、歇後語。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會聽到一些俗語,比如「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直白地告訴你,朋友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因為時代的變遷,社會環境都在變化,有很多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所作的俗語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了,但是無論怎麼變,關於為人處世這一塊,很多都是可以套用的,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人到四十,三不喝,三不去」,說的就是人到了四十歲時,應該注意的事項。那麼這句話是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四十歲,可以說是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變化的轉折點了。尤其是對於男人來說,三十到四十之間,男人的身體狀況通常都會比以往的時日要好,但是往後就可能開始走下坡路了。所以,男人到了四十歲,要特別留心自己的身體健康了。但是我們知道,男人往往愛喝酒,酒喝多了就傷身體,所以又了「三不喝」:不喝醉酒,不喝灌酒,不喝不敬的酒。
酒有加速血液循環的作用,但是喝多了也更容易傷身,「醉酒」就不用說了。有的人醉得不省人事,偏偏還會吐,不僅為家人帶來困擾,還有可能因為一時疏忽導致悲劇的發生。而且喝到酒精中毒的案例也不是沒有。「灌酒」,一次性喝太多的酒,不僅會加重腸胃的負擔,也更容易喝醉。
「不敬的酒」,說實話,喝這種酒最沒意思,人不尊敬你,多喝幾杯、幾碗就能讓人改觀嗎?喝這種酒,不僅得不到什麼,還容易起爭執,傷感情。
另外,四十歲男人,通常已經有了家庭,事業也基本定型了,生活走進了一個「維穩」的狀態。這種時候就要注意「三不去」:不去「是非之地」,「賭博之地」,「風花雪月之地」。「是非之地」魚龍混雜,會發生什麼事情誰也無法預料;「賭博之地」,要是迷上了賭博,恐怕家裡有礦都會被敗光。
「風花雪月之地」,不僅會影響家庭和睦,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學業和未來,因為大部分四十多歲的家長,都有快到叛逆期或處在叛逆期的孩子,正是孩子人生一個非常關鍵的轉折點。如果因為這些事情鬧得不可開交,孩子怎麼又心思學習?父親是孩子的榜樣,難道要孩子學習這種榜樣?
人到四十,求穩為主,就不要太在意酒桌上的面子了。「三不喝,三不去」,早懂早受益。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