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信仰

2020-12-23 攝影家小帥同學

轉眼10年已經飛奔而過時,你會無奈地停下來思想:我還有幾個10年啊!

光陰似箭,人生苦短,每個人來到地球上都是一個偶然,一代又一代的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詩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究竟從哪裡來?為什麼我們會在這裡?我們又要到哪裡去?

很可惜,許多人到死都沒有搞清楚這個問題,找不答案就找不到目標,而沒有目標的生命是沒有價值的,是沒有意義的,是不值得留戀的。這正是許多哲學家和詩人喜歡自殺的重要原因。與其在世界上受苦難,不如早一點結束,早幾十年和晚幾十年走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對自己,也包括對親人。

於是,信仰出現了。有沒有信仰,是人類和其他動物區別的一個顯著特徵,牛馬不會信仰,鳥蟲不會信仰,而人類是會的。人類至少在七八千年前就懂得祭祀,就懂得與天上的神靈溝通,人類的文明是伴隨著宗教信仰發展起來的。信仰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如同吃飯,如同呼吸。也正因此,任何一個國家的憲法都會有一個信仰自由的條款,這不僅是文明社會的象徵,也更是人類生存的需要。

當然,不信仰也是自由的,與信仰者享有同等的自由。有沒有信仰不是在形式上是否受到歧視或不同的待遇,而是生命內在的本質不同。

沒有信仰的人,他的視線僅僅局限在地面上,局限在「活著」的層面上,局限在物質享受、名利追求、事業成功的範圍內。但是當這一切都得到之後,大部分人會並不滿足,或者說並不快樂,因為即便他得到了全世界,他的生命卻正在迅速走向滅亡。時間和空間並不會因為你的富有而給你生命的優惠。在人們逐漸老去的同時,有些人會突然明白,他得到了世界卻失去了生命。

人是由兩個方面組成的,肉體和靈魂,這是在上帝造人的時候就決定了的,根據《聖經》記載,上帝造好人之後,對著他吹了一口氣,人就有靈了,而在造其他動物時上帝就沒有吹這口氣。所以人在本性上是有一種尋求靈魂意義的衝動的,這是天生具有的秉性。我們為什麼會常常感到不平安,為什麼會躁動煩惱,為什麼會感到孤獨、感到無依無靠,為什麼會痛苦甚至絕望?答案正是因為我們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準確地說,是在物質生活中找不到意義。

這時,有靈性的人就會轉身去精神生活中尋找,就會抬頭去天空尋找,他們會在冥冥星空中感受到另一種能量,一種力量,那似乎可以填補和安慰他空虛的心靈,那是一種什麼能量呢?它來自哪裡呢?

這種力量不是我們想像出來的,它確實存在,它在亙古以前就在那裡,等待著我們發現,召喚著我們前去,那裡才是我們永恒生命的起點。在一片光明之中,你感覺到了上帝的存在,感謝主,你的生命得救了。

這就是有信仰和沒有信仰的區別所在。在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上只有兩類人:旅客和朝聖者。如果你只是旅客,你很快就到站了,就該下車了,區別只是有的站長一點,有的站短一點。而朝聖者就不同了,他們在這個地球上也是短暫的,但是他們是有永恆而明確的目的地的,他們只是路過地球,他們的目標是天堂。

所以在他們短暫的地球生涯中,朝聖是他們最為重要的事情,交託神,敬拜神,讚美神,跟隨神,為了神,等候神。這樣的生命,是充滿了盼望和喜樂的生命,上帝與他們同行,上帝隨時陪伴在他們身邊,他們不會再感到孤獨,而總有一顆平安的心,他們即便遇到災難和死亡也會不同於沒有信仰的人,因為他們知道神總會來搭救他,帶他去天堂。是的,他在地球上只是路過,路經地球這一個小站是為了踏上通往天堂的光速快車。

信仰給生命注入了一種崇高的境界,給了我們苦苦追尋的生命意義;信仰讓我們擺脫世俗的煩惱,功名利祿變得渺小而無謂;信仰給了我們一種終極的絕對價值,從根本上解決了意義的問題;信仰給了我們聖潔而嚴肅的生活,真正有信仰的人不敢做壞事的,他怕違背了神的道,神一怒之下不接他去天家了。因此真正有信仰的人在道德水準上是不用擔心的,因為他是一個朝聖者,遵守神之道是一種自覺自愿的行動。對於有信仰的人來說,朝聖是他生命中的基本背景,他的一切行為都會以此為準則。

每一個人都是有這種尋求精神皈依的本能的,但是在物質世界中,這種本能常常是沉睡著的,它需要被喚醒,需要被激活。這就是我們使徒們的使命了,要把福音的種子撒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去,這是耶穌給我們的任務。感謝神,我們看見大批的使徒正在行動中。

相關焦點

  • 人心中應該有一個信仰
    但這並不是我們放棄努力的理由,我們的努力,對於這個世界來說可能是不值一提的,對於我們自己,我們的生命,和我們身邊的人來說,卻是十分有意義的。人不應該做時間長河裡的飄萍,到哪裡就算哪裡,人的心中應該有一個信仰。信仰就是方向,它會指引我們去到該去的地方。信仰就是動力,它會幫助我們實現人生的價值。
  • 給自己的人生一個信仰,讓自己的心靈有個依靠
    每一個人都有無助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有崩潰失控的時候,在我們生死未卜,前路渺茫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變得誠惶誠恐,孤苦無助,無論你有多堅強,你都需要一份精神的支撐,沒有安全感,是每個生命都要面對的恐懼。給自己的人生一個信仰,讓自己的心靈有個依靠,讓我們走過漫長的人生歲月,無論人生怎樣不堪,無論生活怎樣困苦,我都會活下去,對自己不放棄,信仰始終在心中, 把你照亮,給你永遠的希望。
  • 要做一個有信仰的人
    女友說:「別怕,我媽見人很熱情的。」結果剛進門,阿姨張口就來了句:「小夥子,多大了?談對象沒?要不阿姨給你介紹個?」我懵B了2.要做一個有信仰的人3.陪老婆逛街,她買了兩瓶酸梅汁,我抱怨太酸,她沒吱聲,從一工地上捏了一小撮白灰給我放瓶裡,說再讓我嘗嘗。
  • 您信仰什麼教?南懷瑾:我信仰睡覺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大信仰,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信仰與夢想,信仰是支撐人們前進的動力,在開心和失意時,它都伴隨著這個人。有人信仰宗教,宗教能給他們帶來治癒的力量,有的人信仰成功的偉人,夢想著能夠像他們一樣成功成名,有些人的信仰可能是一件事一個人。
  • 世界各地都有信仰,有信仰上帝有信仰佛祖,中國人信仰什麼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百家號「諸葛雪歷史小屋」很多人說外國人有著自己的信仰,中國人卻沒有什麼信仰,外國人的信仰,比如有的人信奉上帝,有的信奉伊斯蘭,還有佛教、印度教之類的信仰,中國好像一直沒有什麼信仰之類的東西,幾乎翻遍歷史也沒有,那到底中國人信奉什麼呢?
  • 《血戰鋼鋸嶺》:一個有信仰的男人是多麼的可怕
    信仰對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在你走投無路時,可以指明你前進的方向,在你擔驚受怕時,會成為你家的港灣,在你遇到困難時,還能夠給予你面對的勇氣,所以一個人萬萬不能沒有信仰!而就在小編最近看的一部電影《血戰鋼鋸嶺》中,男主道斯的經歷讓我真正明白了什麼才是信仰。
  •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實質是解決對信仰的真信問題。信仰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一名黨員通過不斷的黨性鍛鍊來錘鍊和強化,從而深扎信仰之根。有信仰的人正是因為信念如磐、意志如山,才能以身服眾、一呼百應。
  • 《天道》信仰是什麼?有信仰的人和無信仰的人差別大嗎?
    就像人脈和圈子,我們總能通過特殊的「場」來圈定那些是自己人,那些人是場外人,為什麼有些圈子很難融入進去,首要條件是利益相關,能夠給別人帶來利益(獲得利益的途徑和變現的渠道),或者有文化認同,能夠通過潛移默化影響我個人的追求和修養。
  • 信仰是什麼?有多少人為了心中的信仰而活著!
    我一直在尋找讀了可以讓自己改變的書,更想在自己的心裡注入一種堅不可摧的信仰,也可以說是一種信念。遺憾的是,到現在為止,我仍然未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更沒有在心裡注入自己想要的不知是哪一種所謂的信仰,反而讓自己成了百無一用的書呆子,這於我而言是可悲的。我不知道現在活著的人,有多少人是憑著心中的信仰活著的。或者說,有多少人心中是有信仰的?再或者說,眾生根本不知道信仰為何物?
  • 一個無神論者看美國的宗教信仰
    又由於怕引起宗教爭端,錯誤地以「尊重宗教信仰」為由,報刊都不刊登系統批判宗教信仰的文章,造成了有傳教的自由卻沒有批判宗教的自由的奇怪局面,使得中國留學生都沒有宗教免疫力,並沒有深入思考過神的有無問題,雖然自認為是無神論者,而事實上不過是在接觸到宗教之前的一種空白狀態,很容易被改變。
  • 有一種狂熱叫信仰——致勒布朗詹姆斯
    (本文來自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投稿者)每年3月29日對於我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因為這是我所深愛的一支樂團的成軍日,這支樂團早已成為我的信仰,每當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時,他們的歌與故事總能讓我重新振作起來。
  • 心理學家:實驗顯示,一個有信仰的人不一定更善良!
    各位朋友大家好,你有信仰嗎?在中國,大部分人都是沒有信仰的,因為在國人的認知裡,信仰屬於迷信,只有宗教徒才會有。有些人認為信仰不能當飯吃,信仰只會讓人變得愚昧。但是,心理學家指出,信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信仰,是指一種超越理性的信念,它是毋庸置疑的,不受邏輯的限制。
  • 愛因斯坦有宗教信仰嗎?
    但在12歲時,愛因斯坦脫離了天主教信仰。他在晚年《自述》中說:「這種信仰在我12歲那年就突然中止了。由於讀了通俗的科學書籍,我很快就相信,《聖經》裡的故事有許多不可能是真實的。Goldstein)從紐約發了一個電報到柏林,詢問愛因斯坦「你信仰上帝嗎?」並要求他也用電報回答。愛因斯坦當日就發了回電:「我信仰斯賓諾莎的那個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行為有牽累的上帝。」(《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 我看婺劇《信仰的味道》
    婺劇《信仰的味道》劇照劇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細節:陳望道提筆夜戰,廢寢忘食。夜深了,母親張翠送來宵夜粽子,望道一心撲在譯文上,信手粘糖,竟然粘了墨汁。母親又氣又愛地問他什麼味道,他的回答卻是:「甜,甜,非常甜!」原來,心中無限喜悅,信念主宰心靈,他感覺的就是「甜」,哪怕那是墨汁!這事真實有據。習近平同志就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讚賞不已。不是嗎?
  •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與青年朋友談信仰》新書發布式暨...
    該書以問題為導向,從「信仰的產生」「信仰的發展」「信仰的作用」「信仰是人類的精神火炬」,到「信仰與宗教」「信仰與科學」「信仰與道德」「信仰與審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核心要義」等,每個專題均選取了獨特新穎的觀察問題視角,回應當代青年的所思所想。
  • 做個有信仰的人
    你有信念嗎?你相信信念的力量嗎?在此之前,我沒考慮過這個問題,我覺得,信念這個詞,好像一種口號,也是一種雞湯。以前,我都是略過,沒細究其背後含義。可是,有一天我在視頻號看到了一個文友的視頻,她在推薦好書——《風聲》裡談到信念。很奇怪,很多時候,我也看到信念一詞,無論在書中,電影,或者歌詞當中,我都沒有任何觸動,像是麻木了一般,可文友說的信念卻讓我聽進了心裡。
  • 我的世界不是一個遊戲,而是一個信仰!迷你說MC即將被下架?
    HI,大家好,MC阿樂遊戲,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是我的世界的歷史和迷你世界詆毀我的世界的問題。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到目前為止,迷你還沒被下架。但我堅信,迷你肯定會下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但MC是肯定不會下架的。先介紹一下MC吧。
  • 內心有信仰的人是最有安全感的
    80後生長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處於很多事的邊緣,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突然變化的過程,就跟受到輻射一樣,會發生很多突變。其實這個過程是讓人享受的,但最困難的部分是發現精神層面的東西變得越來越廉價,大家都開始覺得物質上的東西更實際。
  • 《血戰鋼鋸嶺》我知道你的信仰有多麼堅定……
    於是,我也就慢慢意識到了導演梅爾·吉勃遜要堅持的東西。說實話,從演員轉型到導演還能取得成功的,他真的算一個。早期的《勇敢的心》,我欣賞那個意氣風發的「華萊士」,他驕傲地縱馬狂奔或者慷慨激昂地做著演講;之後他既當演員,也當導演,但在他執導的《耶穌受難記》之後,他真的開始走下坡路了,仿佛英雄遲暮,總讓人倍感惋惜。
  •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的三重價值
    馬克思主義信仰注入了新的內容,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繼續解放社會生產力,更平衡更充分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在中國百年革命歷程中,在挽救中國危亡道路上犧牲的革命志士手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途中奮力拼搏的中國人民心中共同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