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智力很高嗎?在此無法確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縱然呂布有些智謀,可是他也不怎麼用。喜歡三國的人都會給呂布這樣的一個總結,酒色之徒,見利忘義之輩,有勇無謀的匹夫。看到這些評價,就覺得有些對不住當年那位縱馬馳騁的英雄,但是事實就是如此,讓人無力辯駁。如果把三國時期的呂布智力定為低下,好像也說不過去,畢竟在遇事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上,呂布並不欠缺。後來與陳宮合作的時期,至少呂布還是能夠分得清什麼主意是好的,什麼主意不可行,只不過是有點不太聽話而已。
記得當年轅門射戟的時候,這個點子明顯就是呂布自己的想法,不可能是陳宮給他出的主意,因為又不是陳宮有這樣的本事,一旦呂布失手,那接下來的事怎樣發展就很難控制局面了。以此可以看出,雖然說呂布無謀,但是他的確算不上蠢,在外人眼裡看似很玄的事,其實呂布是有十足的把握才那樣做的。如果不是當時呂布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紀靈提重兵而來為何要退?還不是因為在呂布射戟之前他們之間的君子協定嗎?如果呂布不出手,就算陳宮出面說破嘴皮子,用盡千般計,也沒有辦法讓紀靈和劉備不戰自退吧?
鳳儀亭戲貂蟬的橋段,董卓發現以後大怒,拿著呂布的方天畫戟狂追呂布。以呂布的戰力而言,會敵不過董卓嗎?那麼他為什麼明知道自己可以斬殺董卓的時候還要逃走呢?這就說明呂布還是有理智的,他知道這件事是自己理虧,所以不敢直面董卓。如果呂布真的像是羅士信那樣的莽撞漢子,當被董卓發現的時候直接弄死他就完了唄,還跑幹啥?所以呂布不傻也不蠢,也絕非是沒有智力,只能說明他動腦子的時候不多罷了。
呂布為什麼不喜歡動腦呢?這還是要從他的戰鬥力說起。虎牢關前勇鬥三英,之後又力鬥曹營六將的合圍,這種豪華陣容的攻擊只要呂布身上發生過,其他的武將還沒有這種待遇。用曹操的話說,就是呂布絕非一人能敵。在整個三國時期的戰場上,哪一個見到呂布不懼,最後曹操把呂布圍死,呂布疲乏在城樓上睡著了,結果被手下的人給綁了。之後城門大開請降,在這種狀態下,夏侯淵那麼勇猛的戰將仍然不敢輕易進城,他怕什麼?他怕呂布沒真的被抓住,直到城上的人把呂布的方天畫戟扔下來,夏侯淵才敢領兵進城,這些都是呂布平時給人留下的猛虎一般的印象。
俗話說「有力使力,無力使智」,這句話概括出了人性的本能,在力量可為的時候,輕易是不用腦子的,直到力窮或不及的時候,才會另想辦法。還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為何只說人中呂布?諸葛亮的智力被塑造得那樣高,郭嘉的智力那明無敵,為什麼不說人中孔明呢?以此仍然可以看得出來,在三國時期的戰場上,勇力還是排在第一位的,當你真正打不過人家的時候,才會用智謀來取勝。這也就是呂布為什麼很少用智的最根本原因。
呂布本來就是一介武夫,誰不服打誰就完了唄,再說還沒遇見過誰真的不服。以呂布的這種無敵的狀態來說,為什麼還要在背後玩心計呢?完全是沒有必要的。兩強相遇勇者勝,不僅是三國時期是這樣,現代也是如此,那些身大力不虧的漢子,永遠都是心計不重的,因為在他們的眼裡自己很不容易受到什麼威脅,所以考慮的相對就少一點,而那些身體上沒有什麼優勢的,才會遇事多考慮,因為考慮不周全可能會吃虧。像呂布那樣萬中無一的勇者,有赤兔有方天畫戟就可以了,誰不服打誰就行了,再不服弄死就完了,還要智力那玩意幹呢?
都說呂布無謀,呂布:我有赤兔馬,方天畫戟,還要智謀那玩意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