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VS《色·戒》:呂克·貝松與李安的故事角力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安娜》VS《色·戒》:呂克·貝松與李安的故事角力

■李光鬥

作為一個非常擅長表現女性力量和暴力美學的大導演,呂克·貝松的新片《安娜》在北美一上映就引發熱議。電影由國際超模薩莎·露絲(SashaLuss)擔綱主演,電影中,安娜一路升級打怪,在超模+KGB特工+FBI特工三重身份中無縫自由轉換,「又美又颯」。

呂克·貝松被稱之為「法國的史匹柏」,他的電影既有法式浪漫的文藝氣息,也有好萊塢電影的商業價值,藝術性和娛樂性拿捏得非常到位。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這個殺手不太冷》至今仍是全世界各大電影學院學習的範例:男主角裡昂可以一邊抱著那綠色盆栽,一邊完成激烈的打鬥動作,好萊塢的導演們絕對不會讓一個殺手,手裡抱著一盆象徵希望的綠植,說「生活本就如此艱難」,這就是呂克·貝松的法國浪漫。

在《安娜》這部電影中,安娜闊步行走在艾菲爾鐵塔的逆光之下,每一幀都可以做時尚雜誌的封面。除了細節上的藝術處理,電影故事整體看來並不複雜,但卻環環相扣:《安娜》以上個世紀美蘇爭霸期間的諜戰做背景,在帶有政治隱喻的黑色幽默中,講述了一名本該是「棋子」的特工,為了自己的人生自由,周旋於美蘇之間、男女之間甚至生死之間的故事。當然,呂克·貝松最後滿足了安娜的心願,讓她頂著女主角的光環一路過關斬將、大殺四方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從此去過幸福的生活。故事略顯單薄,但電影拍得很有吸引力,主要就在於呂克·貝松很善於講故事。

多線敘事與多次反轉:

《安娜》的「俄羅斯套娃」

《安娜》全程採用的是多線交叉的敘事方式,呂克·貝松將一個完整的故事,切分成幾個小的段落,每個段落都會以時間標誌做切分,比如「三年前」「三年後」「三個月前」「三個月後」等等,每一個故事都是「先呈現結果,後解釋原因」,這種敘事方式不但讓美女特工暴打對手這種高潮戲份得到充分的展示,也正好將安娜和女模特、KGB特工、FBI特工三個身份,都有了各自的獨處時光,誰也不搶誰的戲份。

影片張力十足、衝突迭起、幾經反轉,整部電影的故事結構就像女主假扮商販賣的「俄羅斯套娃」一樣,環環相扣,出人意料:電影開篇安娜無意間進入模特公司,但後面謎底被揭曉:這只是一個特工任務,連「星探」在集市上「發掘」她的過程也是被設計好的。再比如,安娜以為自己瞞過了FBI,但其實FBI早就識破了安娜的身份,並作局讓安娜入套;還有,安娜認為自己同時擔任FBI間諜的事,不會被KGB方面發現,其實她的直屬上司早已明察秋毫。電影終局,公園的槍殺案更是一場「戲中戲」:FBI派安娜殺KGB的一把手,安娜得手並成功逃脫。當安娜在公園裡和兩位情人都「交割」清楚準備離開時,KGB二把手(即安娜的直屬上司)衝了出來,大罵安娜是叛徒,毫不猶豫開了槍。當所有觀眾都以為,安娜必死無疑時,大導演又給了一個反轉,懸念揭曉:這只是安娜和二把手的一場戲。這場「戲中戲」,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讓觀眾拍案叫絕。

電影中暴力美學與美女特工的混搭讓觀眾過足了癮,時間線的控制和節奏把握十分到位,結尾的一再反轉更喚醒了觀眾的觀影疲勞,可以說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業大片。暴力美女、時空交錯、主題鮮明,在網絡流媒體對電影發行影響越來越重要的當下,呂克·貝松的《安娜》不失為一個極具網感的典型案例。

相比於《安娜》的「外放」型表達,另一位國際知名導演李安的諜戰題材電影作品《色·戒》的敘事顯得更為含蓄。

《色·戒》的理智與情感VS

《安娜》的故事套路

一提到《色·戒》,或許很多人就會「色變」,眾所周知,這是一部「大尺度」電影。這部電影獲得了2007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等獎項,各個藝術節也是拿獎拿到手軟,小說原作者更是民國才女張愛玲。

從某方面來看,《色·戒》同樣是一部「特工」題材電影,相比較呂克·貝松《安娜》的多次交叉敘事,《色·戒》的故事結構比較簡單,李安導演的這部電影講得非常隱晦,很多故事其實被隱藏了起來。在敘事手法上,《色·戒》使用了倒敘手法。導演將故事的結局段落放在了開頭,再返回到故事發生的起點,這裡給觀眾留下一個懸念。隨著故事的發生發展,順其自然地走到結尾,呼應開頭,給觀眾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另外,李安導演善於將人物的情緒與情感表達隱晦地藏於細節之中,電影中有幾場「打麻將」戲份,每一場都堪稱經典,表面風平浪靜,說說笑笑,但語言之間的交鋒、眉眼之間的交流,就好像這裡正在上演著一場腥風血雨的戰爭。

《色·戒》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是一部政治隱喻性很強的電影,但李安巧妙地隱去了戰爭的「火藥味」,將其刻畫為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在這場暗殺行動的最後,王佳芝最後的決定是「小我」戰勝了「大我」,「情感」戰勝了「理智」,一直到王佳芝和同伴被處決時,也一臉淡定平靜。這在很多國內「諜戰」題材電影中是少見的結局,可以想像得出,當時的觀眾是多麼的震驚。

呂克·貝松和李安都是國際知名的大導演,但兩者的風格大不相同。《安娜》與《色·戒》為人們呈現了兩種不同的敘事風格:一個是好萊塢娛樂大片式的明快張揚,一個是文藝電影式的隱晦含蓄。孰好孰壞,不過是見仁見智之事。但有一點非常重要,講故事其實是一個不斷製造衝突、解決衝突的過程。如果故事中的衝突無法讓觀眾提起興趣,那麼觀眾也不會對人物如何處理衝突感興趣,這部電影很大程度上就失敗了。

《安娜》與《色·戒》的敘事風格與手法各不相同,尤其是對於人物之間的衝突,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安娜》的衝突往往是一種經過提純了的、尖銳對立的二元衝突,乾脆利索。比如安娜非常討厭攝影師對他們的指手畫腳,於是直接暴打攝影師;而李安則把對立衝突埋得很深,李安電影中的人物非常擅長隱忍和隱藏自己,故事之間的衝突其實是日常不滿情緒的疊加,這些小衝突轉換著方式穿越情節鏈,雖然不滿情緒會短暫消失,人們會歸於暫時的平和狀態,但深層衝突仍然沉默地存在,要麼「解決」要麼「投降」。

在《色·戒》這部電影中,以王佳芝(湯唯飾演)為代表的重慶軍統和以易先生(梁朝偉飾演)為代表的汪偽政權,其實是存在著最根本的價值觀衝突,背後是一種無法調和的矛盾,但李安儘可能地弱化這種大衝突,而是從易先生與麥太太的情感變化這一個小的切面做入口:而那些人性的複雜與糾結、情感與理智的二元對立、民族大義與個人情感的衝突……都交給觀眾自己去判斷。但從衝突設置而言,與《安娜》相比,《色·戒》的衝突安排更符合現實世界的邏輯,符合人性的選擇,也更貼近那段動蕩時期本來的複雜狀態。

(作者為著名品牌戰略專家,著有暢銷書《故事營銷》,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年1月再版)

全文見華夏時報網

相關焦點

  • 呂克·貝松超爽大片,世界名模化身雙面嬌娃殺手只為自由而戰
    2019年呂克·貝松執導的好萊塢動作驚悚新作《安娜》在韓國、中國香港陸續上映,並沒有收穫很好的票房,在我看來這是一部毀於片名的電影,電影名起得過於藝術範,若是叫《雙面嬌娃》或者《諜海套娃》都會比叫安娜更能吸引人。
  • 呂克·貝松嫌棄美式科幻千篇一律 鼓勵自由發揮
    曾經執導過《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等經典影片的法國導演呂克·貝松,上周現身北京電影學院為新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做宣傳,和同學們分享了這部科幻巨製的精彩幕後故事。  1997年,呂克·貝松執導的《第五元素》成為科幻影片中的經典之作。當時,《星際特工》原著漫畫家也參與了《第五元素》的製作,他提醒呂克·貝松,「你幹嗎不拍《星際特工》呢?」但當時,技術條件並不成熟,因為《星際特工》裡面人類角色只有三四個,其他的全是外星人,需要大量的特效製作。  隨著CG技術的不斷飛躍,拍攝《星際特工》的時機終於出現了,呂克·貝松也寫好了劇本。
  • 呂克·貝松的《安娜》與詹妮弗·勞倫斯的《紅雀》你更喜歡哪一部
    從1994年的《這個殺手不太冷》到2019年的《安娜》呂克·貝松一直在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獨有的電影敘事手法講述著在冷酷的殺手的外表下隱藏著的殺手本身對於自己心底那份對真愛與自由的卑微追求。《安娜》與《紅雀》這兩部電影可以說都是講述女性間諜的電影,同樣都是講述俄羅斯的女性間諜,只是前者《安娜》的格調似乎要比《紅雀》要高出不少,但卻也讓電影在時間線上喪失了它本應賦予電影本身的那種殘酷與沉重。
  • 呂克·貝松新作主創曝光 「小綠魔」變未來警察
    該片由中國基美影業和法國歐羅巴聯合投資出品,講述一個發生在未來28世紀星際警察穿越時空的故事。影片的兩位主演戴恩·德哈恩和超模卡拉·迪瓦伊的俊美組合備受觀眾期待。而從正在法國舉辦坎城電影節上更傳來好消息:基美影業宣布將與呂克·貝松的歐羅巴公司再籤五年大合作協議,同時為《Valerian》投資5000萬美元,將開啟進一步深化合作的裡程。
  • 諜中諜《安娜》集呂克貝松大成,計中計基美影業獲得多部電影版權
    據外媒體報導,呂克·貝松在翻閱時尚雜誌的時候偶然看到薩莎,並馬上聯繫了她的經紀公司。隨後兩人進行了一次面談。幾個月以後,薩莎在巴黎參加了呂克·貝松科幻電影《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的試鏡,最終成功「觸電」,出演了電影中的繆星公主一角。隨後,薩莎就成為了呂叔的下一個安娜,主演了這部電影成為呂克貝松的最新女武神。
  • 何平六年後解密麥家小說 呂克·貝松"開啟"勇士之門
    原標題:呂克·貝松「開啟」勇士之門 呂克·貝松製片、監製的中法合拍片《勇士之門》和何平導演新作諜戰電影《解密》分別舉行了啟動發布會,彭順執導的偵探電影《宅女偵探桂香》則宣布了定檔消息。   啟動   《勇士之門》(中法合拍片)   製片人:呂克·貝松   導演:馬蒂亞斯·霍恩   編劇:呂克·貝松、羅伯特·卡門   主演:趙又廷、倪妮、尤賴亞·謝爾頓   呂克·貝松   選角就像做好一道菜   昨日,由中法合拍奇幻電影《勇士之門》,在京舉行開機新聞發布會。
  • 《致命黑蘭》暴力公映 呂克·貝松再造殺手傳奇
    《致命黑蘭》暴力公映 呂克·貝松再造殺手傳奇     由著名導演呂克·貝松監製,《颶風營救2》導演奧利維爾·米加頓執導,《阿凡達》女主角
  • 《致命黑蘭》6月開殺戮 呂克·貝松再造殺手傳奇
    《致命黑蘭》6月開殺戮 呂克·貝松再造殺手傳奇 「致命黑蘭」火力全開    由著名導演呂克·貝松監製,《颶風營救2》導演奧利維爾·米加頓指導,《阿凡達》女主角佐伊·索爾達娜主演的《致命黑蘭》即將登陸暑期檔,將在6月初登陸內地
  • 性感超模化身雙面特工,呂克貝松R級新作《安娜》養眼又刺激
    呂克·貝松似乎對塑造超高顏值強悍戰鬥力的電影女主情有獨鍾。在他的作品中,個人審美喜好總是一覽無餘,許多女主角都是有著2米大長腿,身材纖瘦,中短頭髮、挺著高鼻梁、一雙卡姿蘭大眼睛的女演員。其前妻米拉·喬沃維奇便是如此,包括《這個殺手不太冷》裡的娜塔莉·波特曼、《超體》裡的寡姐、《星際特工:千星之城》裡的卡拉·迪瓦伊,還有今天提到的這部電影《安娜》中的薩莎·露絲,幾乎無一例外。說起來,呂克貝松也算是少有的部部作品都保持在高水準,又能把動作大片拍得有滋有味的導演之一了。所以當看到《安娜》諸如性感超模、高顏值女主等關鍵詞的時候,你不用擔心這是一部花瓶電影。
  • 《安娜》:從電影的拍攝技巧出發,如何把美女諜戰片拍得驚險刺激
    那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呂克·貝松的精妙的拍攝技巧之下,一部雙面嬌娃的諜戰片呈現出來的素質是什麼樣的,對於安娜的人性把握則是由淺入深的不斷反轉之下,最終達到俄羅斯套娃的最底層,呂克·貝松的這部電影其實用一句話解釋就是:一個美麗的俄羅斯套娃是如何形成,然後又如何慢慢被自我還原的過程。
  • 彭小妍主編《色,戒:從張愛玲到李安》出版
    作為研究者,我們關注的是,李安為何對這個故事情有獨鍾,其影像詮釋是否「忠於」原著,其創新何在?根據與其長期合作的編劇夏慕斯 (James Schamus) 透露,對李安而言,電影《色│戒》想解決的問題是:女間諜為何在刺殺漢奸的關鍵時刻放走了他,連累自己及同夥丟了性命?小說僅暗示男女主角的性愛淋漓歡暢,李安為何露骨地把影片拍成相當大的尺度?
  • 喜劇科幻大片《第五元素》,呂克·貝松帶你嗨翻天
    嘻哈科幻大片《第五元素》《第五元素》這部電影是由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執導,呂克·貝松在《第五元素》中沒有植入過多的科幻元素,在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並沒有很震撼人心,或者是感覺科幻效果並不是很好。例如影片剛開始碩大的友好外星朋友,製作粗糙的卓格槍,以及各種表現未來的服飾、道具、環境等,都沒有足夠震撼的科技感。
  • 呂克貝松攜超模恃靚行兇?R級爽片燃爆這個周末!
    他,就是呂克·貝松 老呂偏愛大女主+殺手題材這件事相必大家都有目共睹,如今時隔數年,在繼《尼基塔》、《超體》、《第五元素》、《致命黑蘭》之後老呂又找來了真正的俄羅斯頂級超模,拍了一部燃炸的間諜動作戲。
  • 電影:《安娜》及呂克·貝松的酷女孩們
    》之前,我想先回味壹下他過往電影裡的那些女人們:1990年,安娜·帕裡約在女特工片《尼基塔》飾演女主角尼基塔。大概是因為這個,這部電影並沒帶來什麼後續故事。當然,拍《阿黛拉的非凡冒險》時,呂克·貝松早已經和製片人妻子薇吉妮·希拉在壹起了,這位女強人似乎成功將多情導演從迷戀女主角的漩渦裡解救出來了,至少目前為止,這毛病還沒復發。
  • 呂克·貝松最好的10部獨立電影盤點
    呂克·貝松的電影處女作《最後決戰》是他的突破,也預示著所有關於這位導演的職業生涯和藝術造詣。這部黑白分明的反烏託邦故事是一部包羅萬象的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由這位年輕導演精心構建的一個全新的世界模型。這部電影充滿了質疑與冒險,這些將成為他所有作品的標誌性特徵,儘管他也有自己的「古怪」之處。
  • 安娜 Anna
    導演: 呂克·貝松編劇: 呂克·貝松主演: 薩莎·露絲 / 海倫·米倫 / 盧克·伊萬斯 / 基裡安·墨菲 / 萊拉·阿波瓦類型: 動作 / 驚悚官方網站: anna.movie製片國家/地區法國知名導演呂克·貝松曾經信誓旦旦地表示一生只拍十部電影。 如今他年過六十,拍過的電影也早已超過了十部。面對來自全世界無休無止的質問,人家只表示:「我還在拍又怎樣,你來打我呀。」
  • 安娜:超模演電影的最佳打開方式
    2019年她主演了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的動作片《安娜》。她的電影處女作也是呂克·貝松的作品,2017年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安娜其實父親是海軍上尉,她少女時期也上過軍校,父母雙亡後才淪落。第一次執行任務時,奧爾加也是故意給安妮一把沒子彈的手槍,安娜浴血搏命完成任務驚險轉正。亞歷克斯和奧爾加原本承諾安娜效命五年就還她自由,但實則空頭支票,他們只是預計安娜活不過五年,當克格勃老大告訴安娜只有她死了才能脫離克格勃,安娜憤怒而絕望。
  • 女版《疾速備戰》,這個美女特工一點都不輸基努裡維斯—《安娜》
    最近,法國一位著名導演也看中了這個場景,拍了一部R級大片,叫《安娜》。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呂克·貝松,他在很多年前被稱為「只有十部電影」,後來一直在戰鬥。他的新作品關注女間諜的成長。乍一看,這個場景似乎並不新鮮,導演早年拍了一部關於女特工故事的電影《女囚犯尼基塔》,相當不錯。
  • 第2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獎呂克·貝松
    ·貝松出生於法國巴黎,因為父母都是職業潛水員,所以呂克·貝松幼年的理想是做一名潛水運動員和航海家,但17歲時的一次潛水事故打破了他的童年夢想。呂克·貝松1991年,指導拍攝海洋記錄《亞特蘭蒂斯》。1994年,聯合讓·雷諾拍攝帶有藝術氣質的法國商業片《這個殺手不太冷》,電影中萊昂身邊的那如萊昂身邊的那株綠色植物和「記住永遠不要殺婦女和孩子」等精彩對白令人難忘。該片獲得了1994年凱撒獎最佳影呂克·貝松(3)片獎的提名,貝松則榮獲最佳導演獎的提名。
  • 呂克貝松新作《安娜》,超模變身女間諜,燒腦劇情好刺激!
    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相信愛看電影的人都不陌生,《終極追殺令》、《第5元素》等經典片皆出自於他之手,本片題材說不上新鮮,畢竟女殺手的電影市場上已經層出不窮,但是導演依舊有玩出些許新意,劇情轉折豐富,動作戲也設計的相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