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烈犧牲前,他給妻子寫下最後一封信… | 家書抵萬金

2021-02-13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74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向日本全國廣播《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從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全境,到1937年蓄意製造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異常慘烈。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民傷亡3587.9萬人,其中軍人傷亡413萬人,民眾傷亡2249.9萬人。

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今天,讓我們重讀抗日戰爭時期的兩封家書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緬懷那些在抗日戰場為民族存亡奮不顧身的先輩英烈,更繼承弘揚他們的家國情懷和民族精神。

左權,1905年3月出身於湖南省醴陵縣(今醴陵市)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參加長徵,參與指揮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等戰鬥。1936年,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率部西徵並參與指揮山城堡戰役。

全國抗戰爆發後,左權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長,後兼任八路軍第二總隊司令員,協助朱德、彭德懷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粉碎日偽軍「掃蕩」,取得了百團大戰、黃崖洞保衛戰等戰役的勝利,威震敵後。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實行「鐵壁合圍」大「掃蕩」。25日,左權在山西遼縣麻田附近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時,在十字嶺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37歲。

在左權寫給妻子劉志蘭最後一封家書的字裡行間,能看到一個丈夫的深情、一位父親的柔情,更能看到一名抗日將領的堅毅和果敢。

志蘭:

就江明同志回延之便,再帶給你十幾個字。

喬遷同志那批過路的人,在幾天前已安全通過敵之封鎖線了,很快可以到達延安,想不久你可看到我的信。

希特勒「春季攻勢」作戰已爆發,這將影響日寇行動及我國國內局勢。國內局勢將如何變遷,不久或可明朗化了。

我擔心著你及北北,你入學後望能好好的恢復身體。有暇時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極須人照顧的。

此間一切正常,惟生活則較前艱難多了。部隊如不生產,則簡直不能維持。我也種了四五十棵洋疆【姜】,還有廿棵西紅柿,長得還不壞。今年沒有種花,也很少打球。每日除照常工作外,休息時玩玩卜【撲】克與鬥牛。志林很愛玩排【牌】,晚飯後經常找我去打卜【撲】克,他的身體很好,工作也不壞。

想來太北長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經常去看她,來信時希多報導太北的一切。在閒遊與獨坐中,有時總仿佛有你及北北與我在一塊玩著、談著,特別是北北非常調皮,一時在地下,一時爬著媽媽懷裡,又由媽媽懷裡轉到爸爸懷裡來,鬧個不休,真是快樂。可惜三個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塊的話,真痛快極了。

重複說,我雖如此愛太北,但是時局有變,你可大膽的按情處理太北的問題,不必顧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給你受累、不再多妨礙你的學習及妨礙必要時之行動為原則。

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廿一個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願在黨的整頓三風下各自努力力求進步吧!以進步來安慰自己,以進步來酬報別後衷情。

不多談了,祝你

好!

叔仁

五月廿二日晚

有便多寫信給我。

敵人又自本區開始掃蕩,明日準備搬家了。擬託孫儀之同志帶之信未交出,一同付你。

申耀東(1902—1944),河南確山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家鄉從事農運工作,先後參加了確山農民暴動和劉店秋收起義。1929年任中共汝南、正陽、確山、信陽地區區委書記,後長期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和統戰工作。1944年4月,在確山縣肖店遭日軍襲擊,不幸犧牲,時年42歲。

面對家國的動蕩戰亂,他曾在一封給妻子的信中寫到:個人的安樂,家庭的安樂,如何能存在呢?一切安樂只在抗戰勝利後。

玉如妹:

知道你在這裡,慰甚!慰甚!

往事不可追,不可致怨,生活是實際的現實的。將來不可測,不可幻想,前途是演進的掙扎的。但掙扎是在現實的生活中表現著:掙扎要有方向,掙扎要有體魄,掙扎要有技能。願你奮鬥!願你掙扎!

人云百年樹人,我知終身樹志。志在何方,終身見之;志在何事,終身行之;志可有節,困難試之;志可有價值,大評議之;志為立身之本,事業之本,人生要有意義,志在腦中不可須臾辭也。你的志向怎樣,現在可有根基?

血腥、煙火、炮灰、死屍、飢餓、窮困、死亡、流浪、辭別,混沌了整個中國國土,攪亂了整個中國同胞腦汁。個人的安樂,家庭的安樂,如何能存在呢?一切安樂只在抗戰勝利後。

你別忘掉我,你也別過分的想我,咱要各人安排著各人的工作,盡心做去,努力著抗戰的勝利到來,咱們合家團聚,合家溫存快活!

敬致

民族解放勝利禮

兄耀東

四.五下午

中國有一條「人工天河」你知道嗎?| 禮讚70年

辭去公職等於「安全著陸」了嗎?

身為州委書記,他卻把心思花在搞小圈子撈好處上

抗擊颱風"利奇馬",這位年僅33歲的紀委書記永遠離開了我們

荒唐!繞村道路竟錯修到鄰村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時期的5封絕筆家書,看完落淚了,真正的民族英雄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戰爭時期一封家書,一封來信永遠都會讓人落淚,侵華戰爭爆發後,妻子送郎上戰場,母親送兒打東洋,為了國家民族許許多多的好兒郎走上戰場,這一封家書是多麼的重要,是多麼的讓家人激動落淚,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讓人落淚的5封絕筆家書,回味當年那讓人淚流滿面的字裡行間。
  • 70位名家141封信 讓深圳人重溫「家書抵萬金」
    [摘要]一個郵戳記錄了一個日子,一封信裡有你不知道的深圳。一個郵戳記錄了一個日子,一封信裡有你不知道的深圳。(手書讓我們對這些美術名家多一分了解。家書抵萬金,書信的傳統不僅是一種內容的溝通,更重要的是綿延久遠的一種生活方式,其書寫的手跡也為我們今天了解這些著名美術家的書寫狀況,包括個人的書寫習慣與行文風格,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在今天的數碼時代,當人們已經接近忘記書信的時候,看看這些一封封有著歷史印記的書信,卻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文化的溫度,而非數碼或屏幕的千篇一律。
  • 抗戰家書:丈夫犧牲5天後,妻子才收到他的信:「我身體平安請勿念」
    7名敢死隊員在夜幕的掩護下,冒著槍林彈雨,摸向副師長餘子武犧牲的地點:鄭家衝。餘子武是廣東省臺山縣人,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騎科,畢業成績是全科第1名。歸國後參加粵軍,犧牲時是國軍第62軍151師少將副師長,年僅43歲。1944年6月下旬,10萬日軍犯我衡陽,而中國軍隊僅僅有1.8萬的兵力防守,敵我兵力十分懸殊。
  • 28歲壯烈犧牲的肖永智烈士生前寫給妻子的信讀來讓人潸然淚下
    這兩封家書原由肖永智夫人魏敏保存,家書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我們可以窺見硬漢心中最柔軟的一面。 「魏敏同志:好久不通信了,在這麼寂寞病室中的我是多麼想知道些你的消息呵!」信件開篇直白地表達了自己傷病之中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說明了自身所處的環境。
  • 左權:新中國第一個享受國葬的烈士,曾在家書裡讓妻子放棄女兒!
    對於妻子的這些情緒,尚在同日本人作戰的左權自然也能察覺。為了安撫妻子,左權一次次在信裡做妻子的工作。在給妻子的其中一封信裡,他寫到:「志蘭,親愛的!緊握你的手!儘管我可能會越走越遠,只要我倆的心緊緊靠在一起,一切就當沒問題了!」每次部隊發了從日軍處繳獲的營養品、藥品,左權就託人帶到延安送給妻子。
  • 濱州籍抗美援朝烈士李仕泉最後一封家書:穿越時空的錚錚誓言
    濱州高新區福生小學教師張金光激動地讀著一封泛黃的家書。「這是我爺爺李仕泉烈士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前夕寫的家書!這是他老人家最後一封家書。」張金光動情地說道。1920年,李仕泉烈士出生在濱州高新區小營街道三大王村,他祖輩曾經輝煌一時,家裡經營許多產業,養著四掛馬車,經營許多沿街商鋪。後來日軍侵華,在日軍鐵蹄踐踏下,李家祖上產業都衰落了,李仕泉兄弟五人,他是老三,都由以前的少爺公子哥變成了普通人。1942年,22歲的李仕泉當上了爸爸,可是,他妻子卻生病去世,襁褓中的兒子送到嶽父母家中撫養,李仕泉深明大義,主動提出讓兒子瑞祥隨母親姓。
  • 先烈家書抵萬金
    作家梁衡在《百年革命三封家書》一文中,將查茂德的與妻書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共和國元帥聶榮臻的家書一併提及,展現了「百年革命,三封家書,一條紅線,捨己為國」的宏闊題旨。霍山是我的第二故鄉,查茂德故居離我曾經工作的地方僅有幾裡路,我卻不知道他,這真是憾事。「霍山是紅軍的搖籃,烈士多,你不可能都知道。」縣政協的同志安慰我。
  • 23歲犧牲!他手繪的「表情包」家書,看哭了
    1953年志願軍戰士李徵明給家人寫下一封封特別的家書講述自己在朝鮮戰場的情況不幸的是距勝利只剩約一個月時年僅23歲的李徵明犧牲了如今,這一封封穿越67年的家書看哭網友……↓↓↓
  • 一封家書丨讓我們成為彼此的英雄
    動動手指就能發送信息的時代,你還會寫家書嗎?一支筆,一張紙,一盞燈,伏於案臺,待四下寂靜、無人叨擾,打開被包裹的心事,想像著Ta就坐在身旁,任憑想說的話,從筆尖到紙面,直抵內心。見字如面,紙短情長。一封封家書記錄下真切的遊子心聲,記錄下厚重的愛和牽掛,記錄下鮮活的人生故事和時代場景,記錄下這個社會的脈搏與溫度……飛越萬水千山,於經年時光中成為永恆。家書的意義不只於此。抗疫的號角吹響,一封家書抵萬金。
  • 23歲犧牲在朝鮮戰場!宿遷李徵明手繪「表情包」家書看哭網友
    家書抵萬金!1952年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的李徵明和四弟李智光一起趕赴朝鮮保家衛國李徵明生前照片不久弟弟李智光因戰鬥負傷被送回國內李徵明則繼續留在朝鮮在硝煙瀰漫的上甘嶺戰場李徵明給家人寫下一封封家書信中李徵明「絮絮叨叨」地叮囑妹妹記得將家裡的一切情況告訴他
  •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一封封「戰疫」家書,讓春天無處不在
    在穿上防護服前,她給兒子寫下一封「道歉信」,希望兒子能夠理解她。這封家書,曹曉英本來不想公開的,她說,她只是做了醫生該做的事:使命必達,在所不辭。她告訴兒子,不管在什麼年紀,人不能只求安逸,有所奉獻才有價值。
  • 廉潔家書⑧ | 諄諄教誨,傳遞清廉家風!
    家書「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家風建設的重要指示,引導廣大黨員幹部重視家庭、重視家教、重視家風,在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月期間,市紀委監委機關、市婦聯聯合開展了「清風潤萬家 家書抵萬金
  • 哥哥與敵人同歸於盡後,妹妹給敵人妻子的一封信被多國翻譯傳播
    或許,你根本就沒有聽說他的名字,但這位真正的抗日英雄,在為祖國捐軀長空的時候,只有22歲。甚至,比你現在的年齡還要小很多。陳懷民,生於民國,江蘇鎮江人。1931年"一·二八"事變後,他毅然投筆從戎,參加蔡廷鍇領導的十九路軍中的學生義勇軍,在上海吳淞一帶抗擊日本侵略者。
  • 之江戰「疫」進行時丨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我寫信與你們。一報平安,二作抱歉,三敘近況。  吾父,我一切安好,愧不能歸。你我素少交流,言及工作為多。一日我謂你,近多疲乏而少激情,恐難成大器。你引習主席之金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你言,頭頂國徽,任重道遠,需多大我而少小我。又言,天下太平,世人皆可論英雄。現我漸解其意。當處太平盛世,又身陷時代漩渦。
  • 《原神》書抵萬金任務在哪怎麼觸發 書抵萬金任務觸發介紹
    導 讀 原神遊戲中有著各類不同的世界任務,其中書抵萬金任務,這個任務對應的NPC在哪?
  • 左權犧牲6年後,妻子改嫁他秘書,終生守11封情書以左家媳婦自居
    念、念、念……」上面的內容,是不久前影星楊冪和霍思燕在走心的節目《海報裡的英雄》中,朗讀的中國抗戰名將左權寫給妻兒的家書。1942年5月22日,在給妻子劉志蘭寫完信的第三天,左權將軍在掩護八路軍總部突圍日軍掃蕩時,堅決壓在大後方,敵人的一顆炮彈擊中了他的頭部,年僅37歲的他壯烈犧牲在十字嶺上。
  • 推薦 | 戰地家書:「如果萬一孩兒有不幸,你們不要悲傷流淚」|中國有故事
    他左腳腳趾被炸成了半截依然浴血奮戰,被授予「人民功臣」稱號後,心心念念不忘犧牲的戰友們:為什麼他們留在朝鮮戰場上見不到父母……為什麼戰旗美如畫?戰士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家書的作者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易祿亨,當時的他只有16歲,參軍才8個月,因為年齡太小,在部隊先後當過養馬員、通訊員。為了粉碎敵人的秋季攻勢,在兵源緊缺之時,易祿亨主動申請參戰。
  • 穿越七十年,這六封血染的家書,你我共讀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家書的重量何止萬金它是連接官兵與家鄉和親人的紐帶給予他們無窮的精神力量這些來自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家書穿過戰地硝煙最後,請母親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體,並請回信一封,把當地情況,土改沒有,及家中哥哥嫂嫂生產比前好嗎。——黃繼光寫給母親的信(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戰鬥中)【節選】
  • 壯烈的廣州起義中有一位總指揮壯烈犧牲 !他是誰?
    廣州起義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作為廣州起義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人之一張太雷的英名,將和這不朽的歷史事件一起,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