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曲阜師範大學物理工程學院聯合省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的王瓊工作室,針對抗疫一線和復工復產人員學齡子女課業輔導需求,推出了「雲助學」計劃。通過招募大學生志願者,採取線上「一對一」方式,為學齡子女提供義務學習輔導,並給予鼓勵和陪伴,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激勵大學生弘揚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服務社會奉獻社會中獲得有價值的人生體驗。以行動書寫青春篇章,彰顯了青春蓬勃力量。
充分調研,進行「一對一」幫扶發出招募,廣大學子積極響應在活動籌備階段,曲阜師範大學物理工程學院首先成立了統籌小組,積極與臨沂市平邑縣武臺鎮、卞橋鎮省派第一書記對接,充分調研情況,明確幫扶對象,匯總整理年級、科目、空閒時間等基本信息,制定了「雲助學」活動策劃書,明確活動開展方式與具體流程,並利用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發布志願者招募令。 活動主辦單位的招募令一經發布後,便得到廣大學子的積極響應,僅一天時間,就有近百人報名。統籌小組一遍遍核對信息、反覆溝通、嚴格篩選,仔細審核每個人的學習成績、服務科目意向、教學支教經驗和輔導時間等信息,最終確定了第一批上崗志願者50人。同時,統籌小組主動與家長溝通聯繫,將輔導對象和志願者進行一對一匹配。分配完成後,按照輔導對象的年級對入選志願者進行分組,並設立組長。 在正式輔導前,王瓊工作室召開「雲助學」活動動員暨培訓會議,指導老師通過線上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動員,並進行認真培訓,特別交待了注意事項。 動員會議後,「雲助學」活動隨即正式展開。活動就像一場「由點及面」的青春聚力,志願者們通過網絡為孩子們提供學業輔導、心理疏導和溫暖陪伴……開始了一次以「老師」的角色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的新實踐。
因人施教,以「老師」之名耐心細緻,為戰「疫」助力王俊翔是物理工程學院2019級的新生,也是院學生會信息宣傳部的一員,在看到「雲助學"活動的第一時間,他就毫不猶豫地填寫了自己的申請表。每個周三晚上和周五、周日的上午都是「雲助學」計劃志願者王俊翔的在線答疑時間。在跨越空間的課堂上,王俊翔會安排學生先找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後再進行詳細解答。「第一次上課時,我沒有掌握好輔導速度,學生也不知道應該記錄哪些知識,幸好在檢查筆記的時候,我發現了這一問題。」王俊翔說,「經過一番商討後,我開始放慢輔導速度,同時鼓勵學生及時把沒聽懂的問題提出來,我可以再講一遍。」在此基礎上,王俊翔還按題型分類,將解題方法教給學生,爭取在幫助學生弄懂所學問題的同時,也訓練學生的學習思維。課堂上,學生和志願者有問有答,一堂課下來,雙方都是意猶未盡,共同期待著下節課堂的到來。幾番輔導下來,王俊翔對本次志願助學活動感觸頗多,「通過幾次學習交流,我能感受到孩子的上進心,以及對志願者群體的信任。在輔導期間,我與學生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看著學生做題的正確率一點一點提高,我感覺自己的每次授課都是值得的。通過這次活動,我也更好地理解了雷鋒精神的時代含義,領悟了『幫助別人,實現自我』的真諦。王俊翔的家長對志願活動也十分支持,「很感謝學院給大學生提供這麼好的機會,讓大學生真正把『學雷鋒』落實到行動上。看著自己的孩子積極備課,認真上課的樣子,我們感到十分欣慰!」
用知識教導,以真心陪伴
「有的地方教的比老師還要細緻」
由於是「一對一」助學輔導,志願者面對的對象各有特點,也各有不同的問題。志願者們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幫受助學生解決問題,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與成長環境,讓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剛剛結束自己專業課學習的志願者黃彥豪,開始為自己的幫扶對象備課,這一堂課是教小朋友分辨顏色與圖形,有了前幾次上課的經歷他對小朋友有了初步了解,「考慮到小朋友可能不習慣用PPT,於是我就用彩筆畫出圖形,準備了一份手寫的課件。而且小朋友的思維連貫性較弱,所以要儘量把課件做的詳細,不能有太大的跨越,以免小朋友反應不過來。」五顏六色的圖形,使得原本難以接受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大大提高了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志願者樊新家的受助小朋友語文尤其是寫作方面較弱,上課的專注度不夠,容易走神,隔著屏幕如何保證孩子專注於課程成了樊新家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在授課之前,我學習了很多優秀教師的課程視頻,查詢了一些網上輔導的技巧,所以我也想在自己的課上有一些突破。於是我精心準備了PPT來輔助教學,裡面會有很多的動畫演示,可以讓知識點更加的簡潔易懂,同時我也會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聯繫生活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效率自然就會提高了。」樊新家說,一開始PPT的製作並不是很順利,但所有困難都被樊新家一一克服,有不會的製作技巧就向師哥詢問,對PPT內容有疑問,就向老師請教,所有的輔導內容他都用心準備。在輔導過程中,樊新家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已外出打工,因此,關心和陪伴也成了他助學的義務。「除了監督孩子完成每日的學習任務外,我也會多陪他聊聊天,幫他解決一些思想上生活上的困惑。」樊新家說。樊新家的努力和用心,獲得了家長和孩子的一致好評,家長表示:「孩子感覺很好,助學方式易於接受,有的地方教的比他老師還要細緻,我很高興你能來教他!」在活動中,像王俊翔、黃文彥、樊新家有同樣感受的志願者還有很多。在志願者隊伍中既有大一新生,也有大二、大三甚至畢業班的學生。他們根據對接要求調整自己的學習時間,確保不影響助學活動。他們耐心備課,專心輔導,細心陪伴。為了被輔導者居家學習的日子不再孤獨,讓抗「疫」一線和復工復產的家長們多了一份安心,每個志願者都用自己的方式給予孩子們幫助,傳遞著樂於助人的奉獻精神,展示著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雲助學」志願者行動獲點讚孩子們:「有你在,我們不再憂慮」對於志願者們的輔導情況,孩子們也進行了反饋。2016級志願者呂慧君是一名學生黨員,雖然在忙碌的畢業季、求職季,她仍然積極報名雲助學活動,她輔導的學生這樣說:「呂老師講題的思路非常清晰,讓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而且呂老師非常有耐心,我沒聽懂時,她會一遍又一遍地給我講。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我有些緊張,所以有些跟不上進度,好在呂老師十分善解人意,幾番交流過後,這種緊張感就沒了。很幸運能遇到呂老師,我要努力學習,不辜負呂老師對我的教導與期望。我以後要做一個像呂老師一樣優秀、美麗、大方的人。最後,真的感謝謝這次志願活動,感謝呂老師給我的幫助!」 得知自己的輔導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呂慧君既激動又開心。對於所有的志願者而言,孩子們的認可就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 第一書記龐磊在自己的朋友圈這樣寫道:「非常感謝曲阜師範大學的大學生志願者,給我們村的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子女和留守兒童開展線上『雲助學』輔導。因為你們的真誠付出,孩子們熱情高漲,收穫滿滿。」 「雲助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為大學生踐行雷鋒精神提供了新渠道。在此次活動中,志願者們以學業老師和知心朋友的身份為孩子們帶來指導和陪伴,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抗「疫」一線和復工復產人員對子女學習的擔憂。同時,廣大志願者也充分展現出了代青年學子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下一步,曲阜師範大學物理工程學院以及王瓊工作室將繼續深入推進「雲助學」活動,適當擴大助學範圍,逐步探索對留守兒童的長期接力幫扶機制,努力將「雲助學」活動打造成我院實踐育人的「雲平臺」,為物理學子參加志願服務、踐行雷鋒精神、開展社會實踐、提升能力素質提供新的陣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劉嫚 戴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