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你好,麻煩你能給我講道題嗎?」「你們現在用的是什麼教材呀?一會兒咱倆視頻我教你。」一位大學生與一位中學生在網絡上聊天的事情火了,他們從未謀面,卻像師生一樣,在微信上交流學習問題,這件事情緣於一個在網絡上發起的義務教學輔導活動。
說起這個活動,就不得不提起萬通,一個從河南省滑縣王莊鎮郭草灘村考入河南師範大學的農村大學生。大年初四,萬通像許多志願者一樣在村裡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常識,當他了解到教育部門在疫情防控期間延緩學生開學、暫停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情況後,他內心滿是擔憂。面對日益緊張的防控形勢,一邊是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一邊是孩子們的教學問題,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學生們蝸居在家,擁有足夠的學習時間,但他們中不少人缺少老師的輔導。是否可以利用身邊的大學生資源,給孩子們進行線上教學呢?」這種想法在萬通心中悄然萌發,他立即與同村大學生魏永峰、汪紀澳聯繫,三人一拍即合,不多久便召集同村人參與其中,明確分工職責、制定活動規則、商議活動計劃。
據萬通介紹,此次活動主題為「青春眾志 教育守護成長」,目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為學生提供義務輔導,利用空餘時間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志願者組成人員主要由一線老師、大中專學生組成,面向全國各中小學學生採取線上語音、圖片、視頻交流等方式開展課程輔導。志願者老師以年級為單位進行統一划分,在年級負責人和教學組負責人的監督下開展教學。同時,學生家長也紛紛參與其中,在義務授課時進行全程監督,如有涉及到收費或其他隱私問題,學生和家長可隨時舉報。活動號召一經發出,便立刻得到響應。截止到2月4日,共有來自省內外30多所高校、2000餘名大學生志願者參與其中,約2000名學生得到義務授課。
「在家閒的沒事幹,正好利用這樣一個機會幫助孩子們學習成長,也能促進自己進步。」志願者鄧得天說。
滑縣王莊鎮第三初級中學九年級學生萬豔潔說,「我現在正在為中考準備,在這個關鍵時期,遇到不會的問題,哥哥姐姐們的耐心指導讓我豁然開朗,感謝他們的付出,我一定努力學習,像他們一樣將來回報社會。」
學習問題是解決了,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怎麼辦?特別是蝸居在家裡,有些孩子顯得更加焦躁不安。
志願者團隊裡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學生率先在初三與高三學生群體中展開了一對一在線心理輔導,當天便有數十名家長諮詢相關問題,這種輔導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得到了學生和家長們的廣泛認可和一致好評。
「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會感覺特別的崩潰,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會發火而忽略孩子的想法,以後我會按您的方法去指導孩子的。」滑縣王莊鎮郭草灘村中心小學二年級學生萬佳暢的媽媽說。
目前,義務輔導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志願者在線講解知識、解疑答惑,結合自己所學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推薦書籍、電影、遊戲等促進親子關係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在每個人都在為疫情防控工作努力的關鍵時刻,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我們更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忘初心、不負韶華,為國家戰『疫』貢獻自己的力量。」談到下一步打算,萬通說「我們會將義務輔導這項工作做好,切實幫助更多人,感謝大家的支持和信任!」
(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 通訊員 尚明達)
圖為萬通正在對孩子們進行網上義務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