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的初中生來言,一周快上7天課了,雖然說現在都是上五天休息兩天,但是校外輔導卻成了學生們的第二課堂,都快成了常態了,初中一個班級裡面50人左右,至少一半的學生你在外面上輔導班,幾乎成了常態。
初中生校外輔導緣何成為常態?參加校外輔導的學生,一般是學校裡面每周都放假的,像很多的私立學校,兩周一放假,在外面輔導的也就比較少。之所以參加校外輔導,主要是班級人數太多,學生上課不能一直保持專注,因此對於講的東西理解不了,家長有沒有時間輔導,只能通過校外輔導班的形式讓孩子提升成績了。
而校外輔導,大部分都還是家長的意願,從輔導機構的招生看,一般在每年的十月一之後,有大量的初一的同學去校外輔導機構諮詢,主要是剛進入初中,家長還看不到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但是經歷第一次月考之後,很多家長就著急了,開始到處找輔導班。另一方面也是學生本身的原因,在學校裡面不好好聽課,學生人數太多,老師不能面面俱到,自己放縱了自己,想要提升成績,只能靠著課外了。
再一個就是,現在學校班級人數太多,加上現在對於學生的管理,對於老師約束的比較多,有些老師都害怕管理學生,不像我上學的時候,老師是真的揍,學生上課也是沒有調皮搗蛋的,上課都很認真。還有就是老師以平均水平來交,然而講授的和考試的有些差距,也讓學生考試的時候,發現很多沒有方法、沒有思路的題目。至於老師上課不講、下課講,還是少數,不做討論。
因此也讓校外輔導火了起來,尤其是前段時間,在家裡的那段時間,線上培訓學校都快成了主流,很多機構也是賺了很多,那麼線上和線下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呢?其實關鍵還是在學生自己。線上的好處就是,學生足不出戶,在家裡就可以上課,而且大型的機構,課後服務也是非常的到位,但是對於自控力差的學生,不太建議報線上的輔導班,因為線上的輔導班,老師並不能看到學生的全貌,家長也不可能一直陪伴在左右,很多學生新鮮感過去之後,上課就玩手機,不認真聽課,效果慢慢的就變差了。
線下的輔導班,家長需要每次接送,感覺很耽誤時間,但是好處就是老師一對一或者一對三,這樣的教學能夠照顧到每個學生的進度,上課能夠時刻督促他們學習,最起碼輔導的這段時間,孩子是在學習的。當然了,家長在選擇輔導機構的時候,一定要多聽、多看,讓孩子去輔導就是為了提高成績的,師資是最重要的,沒有好的師資,還是不建議報了,浪費了錢和時間,還耽誤了孩子。
對於校外輔導,同樣看孩子自己,初中生如果能夠趕上進度,並且學習成績保持領先的話,而且學習習慣很多的話,有問題在學校問老師就能解決了,並不一定非報輔導班不可。希望學生能夠在學校裡面上課專心,學會總結歸納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初中成績是不會差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