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噠……」2020年12月14日,河南省安陽市滑縣英民中學校園裡傳來清脆的竹竿敲擊聲,不時伴著陣陣歡笑,這是同學們在跳竹竿舞。歡快的音樂響起來,清脆的竹竿敲起來,優美的舞蹈跳起來……在有節奏、有規律的碰擊聲裡,大家跟隨音樂在竹竿分合的瞬間,敏捷跳躍,輕盈舞動。
同學們課間歡跳 儲廣軍 攝
「我很喜歡這個活動!經常練習對身體也很有好處。」跳完竹竿舞的朱天雲同學說。她和另外幾名同學在老師的教導下,已經掌握了竹竿舞的基本步伐,但舞步還有些生疏,雖然有時難免會被竹竿夾到腳,她並不在乎。
竹竿舞舞臺秀 儲廣軍 攝
竹竿舞最早發源於黎族,是黎族、佤族和苗族等少數民族特有的一種舞蹈,它兼有體育運動項目的特點和舞蹈的韻律美。舞時,兩邊的持竿者採取坐、蹲等姿勢,雙手平握竹竿末端,按節奏張合敲打;跳舞者在竹竿分合的瞬間,不僅要敏捷地進退跳躍,而且要瀟灑自然地做各種優美的動作。
同學們在跳竹竿舞《月光下的鳳尾竹》 儲廣軍 攝
據了解,為增強學生體質,發展特色體育教育,自2012年以來,滑縣英民中學將民俗體育運動——竹竿舞引進校園,在全校形成學生人人都能跳、人人有花樣的局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也讓校園充滿生機活力。
「學生在跳竹竿舞時,不僅可以鍛鍊身體、增強團結協作能力,還能讓孩子了解民俗文化,可謂一舉多得。」滑縣英民中學校長馬夢瑩高興地說。
(原載於2020年12月14日滑縣融媒體中心雲上滑州客戶端)
來源: 學習強國,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作者:儲廣軍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